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

第250章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第250章

小说: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了!”官应震深深的叹了口气,身子靠在车上,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什么错了?”一头雾水的看着官应震,吴亮嗣急着道:“你倒是说话啊!真是急死人了,你怎么也这样啊!”

官应震再一次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说道:“刚刚孙慎行已经告诉我们了,他问我们在哪里?我们刚刚在哪里?”

“在宫里啊!还能在哪里?”吴亮嗣的一边说着,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苍白了起来,不敢置信的道:“你是说?”

用力的点了点头,官应震苦笑着道:“我们从开始就错了,原本以为不过是一个御史多事,皇上不过是照准。京察的事情也就和每年差不多,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

吴亮嗣也叹了口气,他现在也明白这是为什么,看来自己还是差一些。孙慎行他们都已经闻出了味道,就自己和官应震还蒙在鼓里。

“其实这次的京察本就是皇上的意思,只是皇上不想自己说出来,才站出来那么一个御史。周嘉谟之所以那么强硬,是因为他不能不强硬,皇上的意思他不可能不明白。他也不能把事情和我们说,毕竟那是皇上交代的,他不可能说出来。”官应震脸上满是懊恼,自己什么时候笨到这种程度了。

紧紧的皱着眉头,吴亮嗣无奈的叹着气,五官都要聚到一起了。想了想,吴亮嗣颤声道:“那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年轻想要整治贪官?”

苦笑着摇了摇头,官应震看了一眼吴亮嗣,颇为无奈的说道:“事到如今,你怎么还没想明白?皇上自从登基以来,那一件事情做的像个年轻的君主?无论是辽东的事情,还是任用孙承宗,哪像举措不是明君所为?远的不多,就说关于辽东改制的事情。改制的好处你清楚,我也清楚,不够都是对大明朝的好处。对那些官员,那些边将有什么好处?可是皇上还要做,这就说明皇上打心里想着做。”

吴亮嗣心了一口气,脸上带着骇然的说道:“皇上圣明啊!”

缓缓的点了点头,官应震沉声道:“现在内阁里面孙承宗是内阁首辅大学士,虽然人不在可是地位却是谁也动不了。深的陛下的信任又是皇帝的老师,为朝廷镇守辽东,劳苦功高。至于刘一璟更不用说,东林那些人倒台之后,他也就是夹着尾巴做人,朝廷里的杨涟和左光斗他是调不动的。吏部尚书周嘉谟那是皇上的人,这一点谁都能看的出来,兵部尚书熊文灿也不用说。礼部尚书孙慎行是个老狐狸,他是不会出来说什么的,现在也入了阁,能够全始全终的为臣,那才是他想做得事情。”

看了一眼吴亮嗣,官应震接着道:“自从方从哲方大人回家养老,我们又和浙党反了目,我们两个还能做什么?现在的内阁和六部已经全被皇上掌握在手里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皇上就做到了这些!”

“既然如此皇上为何还要有这次的京察?岂不是多此一举吗?”吴亮嗣面色变得异常凝重,他忽然觉得自己这次恐怕也危险。

“你错了,就应为做到了这些,皇上这样做才是有必要的。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这些老家伙不可能永远都在,我们培养的接班人皇上是不会用的。所以这次京察针对是六部尚书以下的人,包括六部的侍郎、郎中、给事中,三法司、钦天监等等衙门。不要忘了,詹事府那里还有不少人呢!现在朝中的李标、钱龙锡等人就是皇上预先埋下的伏笔。这次的事情过去之后,这些人肯定会得到重用,只要上下齐手,整个朝廷才能如臂使指!”官应震目光看着宫里,眼中充满了畏惧。宫里的这位少年天子当真是深不可测,看来以后要懂得老实做人了!

似乎想通了,吴亮嗣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语气带着几分轻松道:“我想起了一个人,不知道你又没有感觉?”

“谁?”官应震此时也已经恢复了淡然,既然事情想通了,明白了以后该怎么做,自然不会在像刚刚一样了。

“汉武帝!汉武帝年少登基,权力都掌握在黄老之学的大臣手里。当是窦太后还活着,汉武帝隐忍了三年,直到窦太后去世。汉武帝逐步重用儒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自己真正的掌握了朝廷的权力。当今皇上虽然没有人掣肘,可是朝中一直是党派纷争不断,波谲云诡,陛下的手段颇有汉武之资啊!”吴亮嗣忽然感慨了起来,说起话来眼睛微眯着,摇头晃脑的。

看着吴亮嗣的样子,官应震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不过他的心里颇有同感,看着紫禁城的方向,他的心里忽然有些激动。

如果皇上能够中兴大明,北逐蒙元,就像当年的汉武帝一样。没准自己也能成为中兴名臣,心里顿时一阵激动。

两个人谁都没有在说话,他们彼此心里都明白,这次的京察是天启皇帝对朝堂的又一次清洗和换人。在这之后,天启皇帝的话将会成为朝廷的圣旨,将会成为真正一言九鼎的君王。

此时的天启皇帝沉着脸坐在龙书案的前面,一边躬身站着的是魏朝,天启皇帝的脸色并不好看。

魏朝正在说的真是内阁发生的事情,宫里的事情想要瞒过这位东厂的督公,其实非常的不容易。他只是简单的转述,不敢添一个字,也不敢捡一个字。语气也尽量做到不带一丝感情,显然魏朝不想让天启皇帝怀疑什么。

轻轻的敲击着龙书案,天启皇帝的眉头微蹙着,静静的思考着。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没有人说话,喘气都极力的压低声音。

良久,天启皇帝轻声的笑了笑,语气轻缓的说道:“大臣们觉得是由不妥商议也是应该的,这没有什么。不要说商议了,就算他们上奏到朕这里来也没关系。”

听着天启皇帝的话,魏朝的心里顿时一沉,虽然神色没什么变化,不过心里却是直突突。皇上莫不是怪自己多事?

“不过东厂做的很好,大臣们商议是大臣们的事情,东厂做自己的事情。魏朝,你做的不错,好好干!”天启皇帝看了一眼魏朝,笑着说道。

舒了一口气,魏朝的心里顿时明了,天启皇帝对这次京察果然看重非常。沉吟了一下,魏朝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两位大人那里是不是加强一下?”

魏朝的话说的很隐晦,可是意思却非常的明确,吴亮嗣和官应震那里要加强一些监视,免得到时候出什么问题。

狠狠的瞪了一眼魏朝,天启皇帝面带不愉的道:“不要瞎想,两位爱卿都是朝中重臣,怎么可以如此无理?如果要是传出去,岂不是朕刻薄寡恩,对大臣不信任!”

“是,皇上,臣知道错了!”魏朝恭敬的施了一礼,声音颤着说道。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接着道:“魏朝你要记住,东厂是朕的爪牙,有自己的行事方式和规矩。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请示朕,事事都由朕做主,要你你们这些奴婢做什么?”

“是,陛下!”魏朝微微一愣,不过马上就明白过来了。皇上心里同意这么做,话却不能说出来,黑锅要自己来背,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气势如虹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天气也是越来越冷,总从进入小年以后朝廷也似乎没有了什么事情,一切都平静了下来。不过京察还在继续,每天都有大臣致仕,有大臣被开革。

不过天启皇帝也没有采用太过激烈的手段,抄家和下狱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让原本人心惶惶的官员们心里好过了不少。不过退还贪污金银,让大部分被查出问题的人倾家荡产。

被查出问题的人自然心里叫苦,这个时代可不像后市讲究什么证据,凡是对不上账的就算是被你贪污了。很多人有口难辨,不得不将家产变卖。这种事情也不会有人站出来说话,全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如果和这些人扯上关系,那可就是声明毁于一旦。

虽然有的大臣心里也犯嘀咕,要是这次是锦衣卫在满城抓人,肯定会有人站出来,甚至都要去午门请命。可是这是京察,文官内部的清洗行动,证据十足,谁也没有胆子叽叽歪歪。

天启皇帝这几天的心情就不错,临近年关朝廷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造船厂那边正在筹备物料,等到明年一开春便开始建设。火器厂和工部的将作监合并的事情也没有什么遗漏,那些贪污的官员基本被京察清理的差不多了。

火炮和火枪的改进倒是没什么进展,膛线依然是天启皇帝想象中的东西,除了这些其他的都还好。冬天边疆没有战事,至于辽东的改制的事情现在也没有个说法,暂时用不着为它担忧。四川那边已经上了奏折,局势已经平稳了下来,平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将所有的事情汇总之后,天启皇帝的心情还是不错的,现在内库的银子虽然不多,暂时也还够用。龙昌商号那边摊子已经铺开了,盈利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国库里虽然没钱,不够这次京察之后,明年的开销应该足够了。

将手中的奏折放下,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事态都还算平稳,只要给自己几年的时间,一切就都不一样了。看来自己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本应该是朝会的日子,不过天启皇帝给大臣放了假,朝会并没有进行。京城是一片繁荣,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年的事情。严寒并没能阻挡人们的热情,对于明朝人来讲,过年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同样是准备过年,四川的气氛和京城差远了,成都府还好一点,军营里面却一点过年的意思都没有。

目光紧紧的盯着面前的地图,孙传庭的眉头微蹙着,脸上的表情也非常的凝重。良久他缓缓的转过身,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人,笑着说道:“林大人,这次麻烦你到军营里来实在是过意不去,马上就要过年了!”

“大人说笑了,这本就是四川的事情,大人不远千里到四川来,那是劳苦功高。下官在为平叛做一些事情,乃是下官应该做的事情!”按察使林宰态度放的非常低,他的心里明白这位孙大人可不是一般人。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指挥打仗也是颇有一套,无论是能力还是前途都远在自己之上。

缓缓的点了点头,孙传庭面色凝重的道:“林大人,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了,马上就要过年。本官的心思想必林大人也清楚,现在的本官想要尽快结束这里的战事,在年前平定四川的叛乱。”

林宰看了一眼孙传庭,笑着说道:“大人有这个心思自然好,只是作战的事情下官兵部精通,还是要大人做主。不过后勤补给上的事情大人尽可交给下官,蜀王送来了两万担粮食,粮草还是有保证的。”

感激的看了一眼林宰,孙传庭的心里在没了疑虑,想了想,沉声道:“明天一早拔营,兵进永宁,本官要一战平定永宁!”

进攻永宁,这是孙传庭必须要做的事情,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原本明军分兵之后也一直在向永宁进发,只不过速度并不快,在得到了粮草补给之后。孙传庭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第一天早便下令急行军,大军直逼永宁。

经过几场激战,明军士气高昂,一路高歌猛进。奢崇明这边却是日薄西山,已经丝毫没有还手之力了。从孙传庭拔营起兵开始,一路上总有人来投靠。有的是大明朝被打散的军队,有的是当地的土司。见到孙传庭都是一番诉苦,不过孙传庭也没有为难他们。

急行军一天之后,大军开赴道土地坎,这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