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

第18章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第18章

小说: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怜悯的看了一眼李选侍,朱由校轻轻的笑了笑,缓缓的站起身子,沉声道:“本宫不明白,聪明如你,怎么到了此时都没看明白?”

李选侍微微一愣,看明白什么?自己难道错过什么?

没有理会李选侍的吃惊,朱由校接着道:“父皇虽然只在位一个月,可是这一个月他却做了很多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力的提携东林党人,或许在你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你说是不是?”一边说着,朱由校一边用戏谑的眼光打量着李选侍。

李选侍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确实是这么想的,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有明白自己的那个废物丈夫,为什么要这么做,相对来说还是那个和善的方老头好控制一些。

“那是为了牵制齐浙楚党,在父皇登基的时候,楚党的领袖方从哲做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另外的两个大学士也是分属于齐浙楚党的,这让齐浙楚党有了把持朝政的可能。可是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所有父皇大力的提拔了一直和齐浙楚党的积怨甚深的东林党。”看着一脸迷惑的李选侍,朱由校轻轻的笑了笑。

“就这样,朝廷上形成了两个势力极大的党派,可是在父皇知道自己就要不行了,如果单单留下两个党派那是不可以的。因为一旦有一方败退,那么朝廷就会彻底的被另一方所掌控。”此时的李选侍有些愣住了,她作为一个女人,对于**的争斗自然是驾轻就熟,可是没想到朝廷的争斗居然会牵扯这么多。

轻轻的做回椅子上,朱由校接着道:“那么父皇就想到了在安排一股势力,本来这股势力应该是东厂或者锦衣卫。父皇之所以没有那么做,第一是因为没有可以托付的人,这两股力量不但控制不好,后果非常的严重,难免不会出现刘瑾或者陆柄。第二点是因为文官和厂卫的积怨太深,一旦厂卫崛起,难保东林党和齐浙楚党不联合在一起,那样就是文官和厂卫的斗争。也就走回了以前的老路,朝廷一定会被搞的乌烟瘴气,天下也就会再一次出现动荡。基于这两点,父皇才没有选中这两股力量。最终父皇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足以牵扯这两股力量的人,可以让朝廷保证正常的运行,直到自己的儿子长大能够做一个好皇帝。”

第三十三章幕后

李选侍呆呆的坐在那里,痴痴发愣,似乎根本没有将皇太子朱由校的话听进去,也不知道这个女人在想什么。

见朱由校半晌没说话,李选侍猛地抬头,面色狰狞的看着朱由校,大声的道:“是谁?他留下的第三股力量是谁?”

怜悯的看了一眼状若疯魔的李选侍,朱由校缓缓的摇了摇头,沉声道:“父皇的一生很是凄苦,自己的父亲不疼爱自己,宠爱着那个女人,宠爱着那个女人的儿子。对父亲来说,母亲死的早,自从生下来开始身边就没有人对她好。可是在父亲最艰辛的时候,有一个人陪在他身边,在他最痛苦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父皇最信任的人自然就是这个人。”

轻轻的叹了口气,朱由校的神色有些复杂,语气也哀伤的道:“因为对这个人的爱和对这个人的感激,父皇对很多事情都故意的视而不见,哪怕这个人杀死了那个为他生了儿子的女人,哪怕这个人对他的儿子疾言厉色,哪怕这个人时常看不起自己。父皇都能忍受,或许是因为爱,或许是因为感激,或许二者皆有。”

话说到这里,朱由校看向李选侍的目光中带着很多复杂的情绪,也有些怜悯。或许是身在局中的原因,这个女人直到最后也没能真正的明白,或许他并不了解那个被她称作废物的男人。

“不可能,怎么可能,那个男人给我留下了什么?他什么都没给我留下,我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拿来的。”李选侍疯狂的吼叫着,眼泪却是在也忍不住了。此时他忽然想起夫妻二人以前的生活,想起了那个曾经为自己洗脚的男人,那个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一脸笑呵呵的男人。李选侍终于明白了泰昌皇帝死前看向自己那复杂的目光,那深深的不舍,那深深的留恋。

“父皇给你留下了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最视若珍宝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儿子。父皇知道你要的东西,他没有机会给你了,可是他知道只要把自己的儿子留给你,那么你想要的都能给你。”看着痛哭流涕的李选侍,朱由校深深的叹了口气,接着道:“父皇把一切都算到了,你可能痛恨他,那个男人为什么不立你为皇后,他明知道你想要的。”

听到朱由校的这句话,李选侍忽然抬起了头,直直的看着朱由校,惨然道:“是啊!我一直恨他,他不应该这么做。”

缓缓的站起身,朱由校走到了李选侍的桌子边,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方印信,那是泰昌皇帝的私人印信。看了一眼李选侍,朱由校道:“权力已经蒙蔽了你的眼镜,你什么都看不见了。父皇死前封你为皇贵妃,然后将本宫交给你抚养,一旦本宫登基,那么你能得到什么?你会是太后。父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给你一个皇后有什么作用?只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

“现在不过是封了你一个贵妃,你看到外面的那群人了吗?他们在做什么?如果你要做了皇后呢?又会怎么样。父皇知道一旦你做了皇后,齐浙楚党和东林党都不会放过你,因为他们不想看到新君的身边有一个能够决策意见的人。父皇知道就算你做了贵妃,这些人也肯定不会放过你,所以父皇为你留下了一群人,那就是一个拉拢齐浙楚党的机会。你以为那个方从哲真的那么和善?真的是真心的帮助你?因为他知道,只要你倒了,那么整个朝堂就是东林党的天下了。因为这次的拥立之功,东林党会更加的得到新君的信任,到时候齐浙楚党就没什么机会了。”

深深的叹了口气,朱由校猛地将那没印信狠狠的摔了出去,大声的道:“那个男人直到死前还在为你安排着一切,就连我这个儿子也不过成了为你巩固地位的工具,父皇对你的真是,让我无话可说。”

凄然的坐在地上,李选侍沉声道:“既然知道这些都是他临死前安排的,那外面的那些人为什么要那么做?”

“虽然是安排,可是却也没有留下什么旨意,这些东西都是私下的。外面的那些人正是看明白这一点才要这么做,他们绝对不可能看着你掌权,因为每一次女人掌权,这些文臣都是死无葬身之地。只有将你打倒,他们才能活下来,况且这个时候,东林党距离把持朝政已经不远了,这些人怎么可能放弃。”朱由校笑了笑,只是笑声有些惨然,身体也在不住的颤抖,看的出来他的情绪也很是激动。

“是啊!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虽然我没能看明白,可是这些却并不让我吃惊。最让我吃惊的是你,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难道是他死前告诉你的?”到了此时李选侍也不敢相信,这些东西都是朱由校自己悟出来的,那个不学无术的太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

“父皇算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你,父皇没想到你这愚蠢,安排好的路都没能走好。第二件事就是本宫,或许和其他人一样,他也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朱由校自然不可能将真正的理由说出来,这可是他最大的秘密,那是谁都不能说的。

轻声的笑了笑,李选侍有了一丝明悟,道:“这一切都是你在幕后推动的吧!既然你知道你父皇的计划,也知道这是你父皇保住你皇位的方法,为什么你不来告诉我?不来帮我?”

“帮你?为什么帮你?你杀死了我母亲,那个可怜的女人,还没来得及享受一切就被你害死了。如果你有一个儿子,恐怕本宫也活不到现在,我不杀你都是看在父皇的份上,还来帮你?”朱由校的声音充满了嘲讽,嘶哑而狰狞,仿佛压抑在心底最深处的愤恨终于被唤醒了。

“是啊!真是没想到,所有人都小看你了。可是那你怎么办?没有我牵制那些文臣,你怎么办?你的江山怎么办?我可不相信你会不对付那些人。”此时的李选侍似乎平静了下来,声音平静的问道,仿佛这一切都和她没有了半点关系。

“力量需要自己培养,况且有一只力量只要能驾驭,那么那些文臣自然不足为惧。”朱由校的神色很是笃定,声音之中也是充满了自信。

第三十四章登基

九月初五的下午,李选侍搬离了乾清宫,皇太子朱由校正式入主乾清宫,此时没人知道这真正意味着什么。东林党人在庆祝,齐浙楚党在烦恼,皇宫里安静的可怕。

九月初六的早晨,皇太子朱由校登基为天启皇帝,册封提倡皇帝的妃子昭妃为皇太后,入主慈宁宫,大明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乾清宫皇极殿,文武大臣全部站在大门的外面,安静的等待着,没有人喧哗,没有人有其他的动作,都那么一动不动的站着。

太阳缓缓的升起,钟鼓齐鸣,一个太监缓步的走到了大殿的门口,对着外面的大臣喊道:“宣”。说完便转身走了回去。

文武大臣在缓缓的向皇极殿里走去,文官的最前面是内阁首辅大学士方从哲,武官的最前面乃是官居一品的魏国公徐弘基。所有人来到大殿里站定,站在大殿里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大声的道:“皇上驾到。”

天启皇帝缓步的走了出来,此时他的身上穿着非常正是的皇帝服装,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平天冠和冕服。虽然很想将面前的珠帘拿开,可是天启皇帝也知道这是不可以的,只能忍受着那来回晃动的珠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看到皇帝来了,这些大臣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跪倒施礼。这一套礼仪这些人已经很习惯了,所以做起来整齐无比,喊声也是同声同调。

没有理会下面的大臣,天启皇帝坐在巨大的龙椅上,轻轻的抚摸着那金黄色的巨大龙头,他的心里前所未有的安定。自己终于等到了今天,虽然只有一个月,可是却依旧太过漫长。

天启皇帝在那里自我满足,整个大殿里也就没人说话,许久后,这位新皇帝才意识到现在不是做这个时候,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严肃的道:“众爱卿,平身。”

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天启皇帝对着身边的王安使了一个眼色,沉声道:“开始吧!”

此时的王安双手举着一卷黄色的圣旨,缓步的走到了大殿的下面,轻轻的展开,大声的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以弱冠之年,上承天命,初践国祚。诚惶诚恐,唯惧思有不密,言有不谨,行有不慎,以致伤及国本,累及臣民,朕心如何得安?复何以,告慰列祖列宗。故自今日始,朕自当恭躬自省,勤勉自律,敬天地而饲鬼神,忧社稷而庇万民。以祈我大明国运,永世昌盛。”

等到王安缓缓的走了回来,天启皇帝才缓缓的开口道:“朕初登大宝,以后还要多多的依仗列为臣公,众位爱卿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朕一定会之人善任。”

“吾皇圣明。”

这天的朝会非常的简单,时间也非常的短,根本就没有讨论什么东西。没有人会在新皇帝登基的第一天就拿一些事情出来,除非他的官不想做了。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结束了,天启皇帝就将大臣们都遣散了,带着两个人来到了暖阁里。这两个人都是太监,因为天启知道外面的事情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了,里面的事情却没有解决。

此时跪在天启皇帝面前的两个太监,分别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秉笔太监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