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贞观游龙 >

第248章

贞观游龙-第248章

小说: 贞观游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刚才还在萧关城墙脚下聚集的突厥大军,顿时被这城墙上的守军一阵猛砸,个砸晕过去,四散逃开,让原本保持得很好的阵型,立马是变得十分混乱。
现在是在城墙脚下的人面对萧关之上,时不时落下的巨石原木,没了小命坚决的要往外跑,而外面的突厥大军由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威胁,拼命的往里面挤。
至于是不是抱着把里面的人挤在城墙脚下,逼着他们上墙,与唐军交战,浪费唐军存储的守城物质,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此时城墙脚下是一片混乱。
这让突厥人对萧关城墙的攻势,缓了又缓,让秦力言窃喜不已。
“快,你们还在那看着干什么,弓箭手掩护,直接给我往城墙下乱射,把你们手上的箭矢,一口气全部给我射完,我不管你们晚上能不能参战,现在必须给我射完为止!”
看见这难得的好机会,急得在那跺脚的秦力言对刚才退到后边的弓箭手们喊道。
早已是等得有些不赖烦了的大唐弓箭手们,在得到秦力言的命令后,顿时是欢天喜地的,举起了手中的长弓,拿出了随身带着的箭矢,一个劲的就像箭矢不要前一样,向城墙脚下倾泻而出,这比起刚才的那一阵的箭雨来说,刚才就是一阵春风小雨,现在就是夏日的雷雨,又大又急,像倾盆大雨样倾到而出。
这对于本已经是有些混乱了的突厥大军是雪上加霜,让他们是更加混乱不已。
望着这城墙脚下那是突厥士兵,为了躲避从天而降的巨石原木,以及密密麻麻的箭矢,在那是东躲西藏,一个劲的往外逃,就是为了离萧关远远的。
危机暂解,秦力言有大声吼道:“朴刀手快点去吧,那些靠着城墙上的楼梯全部倒上火油,给我把他们全部点了,我看他们还拿什么攻城,快,大家都动手,要是突厥人反应过来了,大家就危险了。”
随着秦力言的命令,原本靠在萧关城墙上的数十架云车,楼梯顿时是燃气了熊熊大火,烤的萧关上的唐军是汗流浃背。
269 第三日来临
被火烧得通红的云梯和木梯,足足在萧关城墙脚下烧了数个时辰之多。
这熊熊大火,不光是让突厥人花费了一两日打造的攻城器械化为灰烬,更加是由于大火的阻扰,让张阳等人是难得的在这种战火纷飞的时候,安静的度过了一个下午。
在秦力言安排好了晚上轮流守夜的人之后,张阳、秦力言、冉弘致等人一行就离开了萧关攻防战的最前沿,萧关的城墙,回到了萧关城里。
晚膳过后张阳一个人静静的躺在了冉弘致为他在萧关城里安排的住所的床上,总结着今天白天所经历的人生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战。
如此惨烈的攻防战,让他清楚的认识到了人命的脆弱,战争的惨烈,以及攻城的困难。
不过同时他人见识到了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是何等的壮烈,攻城利器是何等的重要,同时为华夏先贤们的智慧深深的折服。
虽然今天突厥人的攻城,只是出动了云梯这一样攻城利器,但是这云梯乃是攻城掠地的必备之物,也是所有的攻城利器之中最容易建造,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种攻城器具。
但就是这样云梯这一种东西,要不是突厥人的指挥出错,加上秦力言指挥得当,不然今天的这次守城,是不会这么轻轻松松就守下来了,只是被突厥弓箭手射杀一些士兵而已。
幸亏今天的攻城战当中突厥人另一样必备的攻城利器冲车还没出来,今天攻击萧关城门的大木锤。也只是由二十多人的突厥士兵抬着一起用力来撞击的。
这些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突厥人,可是最先遭受打击的,今天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发挥的作用。不过明天就不好说了,今天的攻城战,虽然惨烈。但是持续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少爷你在床上愁眉苦眼的想什么呢,这都什么时辰了,你还在那想不开,还不睡觉?”
刚在外边溜达了一圈回来的小四,看着自家少爷在躺在床上眉头紧邹,还没休息问道。
“还能想什么,还不是想今天白天突厥人的攻城吗,哎。我还一直以为这守城是很简单的事,古语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果然是很有道理啊。这萧关城坚墙厚,要想攻破我们驻守的萧关,难度要比一般的攻防战的难度可要加倍才行,这突厥人要想硬攻,那得多出十倍之人才有可能。”
张阳躺在他的床上。听到小四的问话,没好气的对他说道。
“少爷,你都说了,这突厥人要想攻破我们萧关,得十倍以上的人那你还在这担心什么?
你想想啊,少爷,这突厥人现在先锋大军能够拿得出手,用来攻城的也就只剩下不到四万人了,今天的这一次的攻城又让他们损失了一两千人,同时有数千人受伤,失去了战斗力。
这不是又少了很多了吗,而我们萧关的守军,今天一战,根本就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在加上现在原州陆陆续续的会有人前来增援,这此消彼长之下,突然人只能做无用功。
何况少爷你今天也看到了的,今天萧关的城防在秦将军的指挥下,防守的可谓是密不透风,让突厥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换来的却只有数十人的死亡,二百余人的受伤。
可见,突厥人要打破我们萧关飞得是我们的数十倍人才行,以现在突厥的先锋大军的那点人数,你根本就不用担心,就算是让他们连续不断的攻城,我们萧关也可谓是固若金汤的。
反正我今天是看出来了,只要是突厥人继续这样攻城,那他们就距离灭亡就不远了,至于在他们灭亡之前能不能攻破我们驻守的萧关,那我就管不着了。
反正我的任务是伺候好少爷你的生活起居就行了,其它的事根本不用我这小人物担心。”
望这自家少爷心事重重的那样子,小四倒是相当洒脱的说道。
“你啊就是那么目光短浅,你难道就没看出来今天的这次攻城,突厥人根本就是在进行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连一点点真正的实力都没有拿出来吗?
你想想那个军队的攻城之后派上一个为数万人的军队来单独攻击要塞的正面城墙,而且就是用了几架云梯,外加一些飞梯攻城的,这明显就是来送死的。
你要知道按兵法云梯的战术并非以单梯作战,否则极易为敌人所消灭,必须先集结大量的云梯于矢石的攻击范围外,然后由炮队先行攻击城墙,待减低敌人的防御力后,最后再由云梯部队冲锋,以使攻城部队的伤亡减到最低。
就是这么一个极其简单的战术,我们萧关的守军,今天也是死伤二百余人,可见这群突厥人是有够强悍的,要塞让他们完全的攀登上城墙上来了,那才是灾难。
好在今天他们就是玩玩试探性攻击,要是把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直接攻击,那么我们今天的防守可就是凶多吉少了,哎今天一战是让我们这先大唐将士们从前几天对突厥人作战,轻易就取得大胜,认为突厥大军不过如此的狂妄自大之中醒豁过来了。”
“少爷,你还是睡觉吧,你说的这些,小四根本就不懂,也不想懂,我只知道,这萧关之上,只要我们还在一天,突厥人,就一天不要想占领萧关;其它的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到后来还不是得和突厥人真刀实枪的干仗才行,何必自寻烦恼呢!”
“哎,你说得对,到最后都得真刀实枪的和突厥人干,是我想多了。自寻烦恼,睡吧!”
张阳说是这么说,但是他还是睡不着。脑袋里一直想的就是这突厥人攻城之事。
攻城战是指对城堡、城市或要塞进攻的战争模式。依照战局模式另可分作巷战和包围战,目的可以是夺取建筑、资源、战略要地或是歼灭敌人。
通常攻城战是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要进行的战争模式, 因为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达成目标。在冷兵器时期。城堡是攻城战进攻方的主要对手,往往进攻方需要大量的攻城武器和大量伤亡,才能进入城门,进行巷战。
直到火药与火炮的发明,攻取城堡已容易许多,其防御角色渐渐被要塞所取代。
而华夏自古以来攻城战,就时有发生,对于攻城器械得开发。可谓是走到了世界的前例。
云梯、投石车、床弩、楼车、飞钩、弓床弩、轒辒车、、巢车、架火战车、猛火油柜、撞车、火龙出水、一窝蜂、壕桥等零零种种十数种之多,可谓是五花八门样样齐全。
虽然此时还是唐初,很多后世常用的攻城器械该还没有发明出来,最少炸药包这对于城墙,城门能够起到毁灭性的东西还没有发明出来,这让张阳稍微安心一点。
但是在这个时代的攻城利器实际上已经是出了不少了,如何能够让张阳安心。
华夏自打夏朝有了城郭之后。可谓是围绕着城墙做足了文章。
就拿今天的攻城战来说,突厥人只是用了云梯和飞梯而已,连冲车都还没用出来。
更不要说,一直以来攻城最重要的利器投石车了,这对守军以及城墙都是有巨大杀伤力。
投石车在古代称为‘砲’。相传砲发明于周代,叫“抛车”。 作为攻坚的手段。其实投石车就是中国象棋黑方的炮。
《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头抛射出去。由抛杆,抛架和机索三部分构成。抛杆设一横轴,顶端连有一副皮兜绳;机索由数十上百根绳索组成。每根绳索需要1——2人拉拽。
东汉时期,投石车已成为备受重视的攻城战具。公元200年,曹操袁绍战于管渡,曹军使用一种自行砲——霹雳车攻破袁军壁楼,大获全胜。
关于霹雳车的形制可参见《纪效新书卷四》:“砲车 以大木为床,下安四轮,上建双陛。陛间横括,中立独杆,首如桔槔状其杆高下长短大小,以城为准。……其旋风四脚亦随事用之。” 。
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它的出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战争的需要。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
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就是古代的战争之神了。
中国战争史上投石车首次大规模使用,应当是李信攻楚,楚军秘密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当秦军渡河时突然同时发射,无数尖利的石块乌云般砸向秦军,二十万秦军全面溃败,李信自己也兵败自杀。
后来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攻下了楚国,可见当时投石车的威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投石车也越来越先进,很多三国游戏中的“霹雳车”就是战国时代投石车的改进形。中国的投石机在唐宋时到达高峰。
唐宋以后,投石车的使用更为普遍。据记载,投石的种类达十几种。大体分为轻,中,重三类。轻者由两人操作;中者几十人;至于重者,高达数丈,发百斤石弹,动辄上百人前呼后拥,排场极其壮观。
气势直逼当红的“大脘儿”,当然,砲也确是攻防战的明星,宋代的陈规在《城守录》中感慨的写到“攻守利器,皆莫如砲。攻者得砲之术,则城无不拔;守者得砲之术,则可以制敌。”如此可见一斑。
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说,“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足见对投石车的重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八种常用投石车,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二百五十人,长达八点七六米。发射的石弹四十五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