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642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642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此公会来否?”叹了一口气,阎圃放下了手中的竹简。
他在等寇封。因为他才四十多岁,还有十余年的时间可以用。不想荒废了。也因此,这处不为人知的庄子,才会让黄权知道。
因为阎圃料定,寇封会去找黄权的。但是对于自己,阎圃却没什么自信,因为连在汉中威望盖世的张鲁,寇封都想杀了。
这让阎圃没自信,虽然也是很自负自己才智的。但毕竟楚国能人多如牛毛,他能占据的优势,只有对汉中的了解。
能够更进一步的团结汉中的力量,为寇封所用。但正因为有张鲁在前,阎圃才没什么自信。
就在此刻,庄子外边似乎有些响动,随即,一个老仆走了进来。
阎圃的神sè一喜。只见对面老仆弯身行礼道:“老爷,楚公在外求见。”
“开中门。”阎圃毫不犹豫的说道。
仆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阎圃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衫,也走了出去。
打开了中门后,阎圃抬头看去。
前方,甲兵林立。
寇封与黄权,寇水都下了战马,寇封居中,黄权,寇水居左右。显然已经分了君臣名分。
“见过楚君。公衡,将军。”阎圃朝着寇封三人行礼道。
“先生多礼了。”寇封笑着抬手道。
“君上慕先生大才,想问一下先生对汉中的看法。在下今为君上帐下臣,不免就透了先生底细,还请勿怪。”旁边,黄权笑着道歉道。
阎圃心中会意,这恐怕就是征辟前的考试了,若是他回答的好,恐怕就有了治理汉中的职权了。
“若君上不嫌弃寒舍简陋,请里边说话。”阎圃弯身虚引道。
封点了点头,随即对寇水使用了一个眼sè,这才走了进去。寇水点了点头,吩咐了士卒把守附近。也跟了进去。
阎圃,黄权也自然是跟了进来。
不久后,阎圃领着寇封来到了大厅。请了寇封上座,他自己则坐在左侧,黄权右侧。寇水自然坐在寇封的旁边。
几人互相坐好后,阎圃才举拳对寇封道:“汉中向来富足,民心安定。只需要轻徭役,平定山中的一些夷人,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说很是顺溜,阎圃显然是有了心里准备的。
寇封听了点点头,这就是萧规曹随了。前人制定的好规则,后人跟随就行了。目前张鲁治理汉中还算凑合,只要顺势下去,汉中就是一大粮仓。
不过,寇封是要建设成为前沿基地。这显然不行的。再者,寇封还容纳了数十万夷人进入汉中。
这就会给汉中带来压力,矛盾,等等。这也是寇封找阎圃的原因。
他需要一个能力极强,能迅速安定汉中。在一年内,出产出供给十万之众吃用的粮食,而后进行北伐。
“先生所言甚是。但如今张鲁已经死了,汉中五斗米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动dàng,无法安定。另外,孤也准备把三大夷族的数十万人口,集体迁徙下山。进行汉化。最后,孤在一二年内,就得出兵雍凉。这就意味着不能迅速安定,也不能轻徭役。”寇封郑重道。
阎圃心中有些黯然,也很是吃惊。
黯然是因为寇封亲口说,张鲁死了。虽然有了消息,阎圃心中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听了之后,还是觉得黯然。
毕竟十余年的君臣啊。虽然谋臣少忠臣。尤其是群雄割据,谋臣奔走者无数。但是阎圃毕竟不是那种冷血的人。
吃惊的原因,是因为寇封好强大的自信。
阎圃尽管知道寇封的楚国是一个侵略xìng极强的国家,寇封本人更是进攻yù望极为强烈。而且讲究的是快。
但是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快。
如今蜀地还没有彻底的评定,虽然随着张鲁一败,东西二川基本上是寇封的囊中之物了。但是南蛮尚未评定啊。
十万之众。
这群人在蜀中不算什么,但是在南方,却是凶悍无比的。盘踞山野,森林,寇封平定他们起码也得一二年了。
没想到,寇封还在一二年的时间内,经营汉中,以快速的达到出兵雍凉的准备。这是什么样的国家啊。
阎圃心里震惊无以复加。要知道,当世,讲究是先文后武,先建德业,而后兴兵伐。而纵观寇封的发家史。
几乎全都是战争,几乎年年战争。江夏,荆南,荆州,吴越,扬州,益州。如今势力横跨四周,雄踞南方。
居然还不稍稍满足,还要图谋雍凉。
阎圃看着坐在上首位的寇封,相貌虽然英武,但是这天下长相英武的太多了,阎圃见过的也太多了。
相貌不足以评价寇封。反而他浑身上下的威势,却是隆重无比。如同天上的惊雷轰鸣不绝,让人敬畏。
只是平静坐在那里,却能威压一方。
一番话,又让阎圃看到了寇封的野心,永不满足,征战,征战再征战,直到一统天下,甚至可能一统天下,寇封也不会满足,还要盯着周边蛮夷。
这是一个枭雄,举世无双的枭雄。
有的人说,志大才疏,志大才疏。是在嘲笑志气大的人,但是在阎圃看来,有野心才能做大,没有野心,安于现状,岂能扶摇上天,威慑天下?
人心不足蛇吞象。
只有永不满足,才能成为一代枭雄。一直以来,阎圃都在劝说张鲁进攻益州,挑起一郡之力,攻打一州,这其中阎圃的功劳是很大的。
非常非常的大。
就是因为阎圃知道,安于现状会被夷灭。往常的时候,阎圃常常为他自己的不满足,而感到自豪。
但是今日,却被寇封的不满足给震惊住了。无话可说。
“兴兵伐,当先建德业。宜先文后武。楚君是不是太快了一些?”以阎圃的大胆,此刻也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是说常人的,但不是说孤的。孤根基在荆楚,铁板一块。吴越之地,士族多被夷灭,扬州那边更是早年残破,此刻才稍稍安定,没有士族。再加上这些地方各自屯有重兵,各个忠心耿耿。内部没有不稳的迹象,至于粮食,更是冠绝天下。孤的精兵,更是年年能战。如今蜀中基本已平,孤看向雍凉了。”寇封自信,且自负道。
毫不掩饰他自己的野心。
这就是目下楚国的情况,荆楚,吴越,扬州,再加上个交州都非常安稳。这是寇封所实行的,大清洗策略,是分不开的。
内部士族不多,就算有,也都是忠诚于寇封,不会拖寇封后路的。这与曹魏是有本质上区别的,曹魏内部,不仅士族势力根深蒂固。
虽然曹操常常唯才是举,但所收到的寒门人才还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能打压士族。再加上内部拥立汉献帝的势力。
曹操内部矛盾很多,所以他不能连年出兵,但是寇封却可以连年出兵。只要在后方放着一个以蒋琬为首的朝廷,就能够后顾无忧。
至于南中孟获那点小势力,虽然现在寇封还没有想到该如何处理。但是肯定会在一年内平定的。
平定后,再巩固一会儿,就可以出兵雍凉了。
当初血腥清洗,成就的就是今日楚国的稳定。
看着如此自信,刚猛凌厉的寇封,阎圃虽然四十岁的人了,但还是有点亢奋了起来,作为一个谋臣。
最迫切渴望的当然是寻找一个雄主,征战天下了。当初,张鲁其实也是有那个潜质的,但可惜也限于道家的原因,帐下一直没有太多的人才。他一个人苦苦支撑,才有今日保住汉中,且讨伐蜀中的能力。
根本没有征战天下的能力。
但是寇封显然不是张鲁之流,年轻,自信,势力雄厚,野心勃勃。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成就了今日的寇封,今日的楚国。
一瞬间,阎圃的心中就有了决定。
…………
第一更送上,今天还是五更。ro@。
第八百零八章 只剩下一座城池的蜀国(第二更)
君上命世之英,在下愿意毛遂自荐,为汉中太守,辅佐君上治理汉中,使得汉巾承平,成为前线粮仓。”
阎圃的神sè非带郑重,眼巾含着些许jī动,下拜道。
寇封倒是小吃了一惊,没想到,阎圃居然来了个毛遂自荐口不过,寇封对于阎圃当汉中太守,还是很乐意的。
毕竟本来计划就是给阎圃干的。
“得先生之助,汉中必兴,孤的楚国也将添一座粮仓。哈哈。”寇封哈哈一笑,站起身子,来到了阎圃的旁边,亲自扶起了阎圃,愉悦道。
被寇封扶起,阎圃的脸上还留有些许jī动口旁边的黄权也是一脸的微笑,阎圃乃是巴中俊杰,有安定一方之能。
更是汉巾系出身,对于汉巾非带熟悉。如今得之如司如虎添翼。楚国对于汉中,也不再是顾虑了。
反而是兴盛的根基。
这一趟,寇封算是来对了,当真是不枉此行。先有黄权,后有阎圃。
随即,寇封在阎圃的这座庄子小坐了片刻后,就带着黄权,阎圃一起回到了巴中口寇封在巴巾呆了一日,抽空见了见当地的豪强,士族。
算是做了一此安抚工作。
随后,率领大军往北去汉中。
汉中,寇封没去过。但是这块地方是蜀巾的屏障,前进基地,再加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定军山斩夏侯。
寇封是一定要去的,当着汉中官吏的面,封阎圃做汉中太守。再命庞统进兵汉巾,坐镇此地。
在寇封在往汉中一行的时候,张松到达了成都。
此刻,成都城外,尚有孟达率兵二万,对成都城内的刘璋虎视眈眈。令刘璋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动作。
张松到达成都边上后,立刻就进入了孟达的大营。
当初,三人造反团密谋是一个很紧密的团体,互相之间非常亲密。如今也已经各个身居高位,孟达率兵二万,兵权甚多。
法正率兵四万,前途无可限量。张松贵为shì中,可常在寇封身边行走,更是心腹。
三个人,一个在内为心腹两个统兵在外,也不担心寇封会对在外的疏远,对在内的看轻了。
三个人相辅相成,互相间更加紧密。
因此,孟达亲自率领亲兵出了大营迎接张井日。
“子乔当真是容光焕发啊。”孟达见到张松后,取笑道。或许也是春风得意的原因,张松本难看的相貌,在容光焕发之下,显得特别年轻也漂亮了许多。
“子敬还不是如此?”张松笑着回了一句口与张松一样,孟达也是春风得意之中。
“能在君上帐下为将犹如鱼得水一般口……”孟达笑着说道。
“呵呵。”张松呵呵一笑。
二人在营门口寒腊了片刻,随即孟达颌着张松走入了大营在中军大帐内坐了下来。
孟达坐下后,神sè就凝重了起来,对着张松说道:“子乔这一次奉命往成都说降,恐怕有些危险。”
张松乃是叛臣,如今却要回去成都,孟达怕张松被害。
“没事的,刘璋那人也算我一手辅佐起来的xìng格怯弱,如今危亡在即,若是杀了我岂不是给他自己绝了后路?他不会把我怎么样的。”张松却是不以为意,笑着说道。
张松的话中没有一点水分。当初刘焉死了,并不是一定要刘璋继位的。而是张松与几个老臣一起把刘璋辅佐起来的。
不过,后来情况的发展却是出乎了张松预料的,最终他居然与刘璋决裂了。
真是世事无常。
张松心巾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要不我派遣小吏先进去探路吧。”但是孟达还是在为张松的安全担心,不由提议道。
“不用了。我奉命而来,乃是君上的信任,岂能假手于人?”张松摇了摇头,非带有胆sè道。
孟达听完后,心下微微觉得羞愧,于是不再相劝了。
见孟达神sè,张松也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重了,不由岔开话题道:‘对了’我们的家江、如何了?”
“都接回来了,目前都安顿在德阳城内。”孟达闻言笑着说道。
当初造反三人组一起造反的时候,把家小都去了深山老林呆着,如今刘璋势力只是龟缩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