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

第94章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94章

小说: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那之后,她没事就拿着相机去请教冯队。冯垚有时间也会指点她几下。
而且,不仅是苗苗的摄影水平突飞猛进,就是佳佳旁听冯垚对苗苗作品的指导时。也对绘画有不少领悟。
女兵们自此一致公认,冯队实在是太多才多艺了。和他相处,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宝山,只要肯去发掘探索,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过。三人之中,还是蒲英的收获最多。
首先是她的通信业务。在冯垚的指点下更加全面了。特别是在他督促下,她完成了平均每天五万字的高强度打字训练。半个多月下来,冯垚的书稿完成了,蒲英的手速也提高到了骄人的成绩。
比这更重要的,则是思想上的成熟。
蒲英在听冯垚读书的过程中,提高了历史观和大局观,更在向冯垚请教探讨一些历史和现实问题后,矫正了自己因为太年轻而难免具有的思想上的幼稚和迷茫。
多读书,学会独立思考——这是蒲英从冯垚身上学到的做人做事的方法。
能有一位才华卓绝和人品端方的人做师友,是蒲英的幸运。
但是,仰望一座大神的感觉,也让她很有压力。
不过,不管怎么说,冯垚对她的影响都是正面的。
也不仅仅是冯垚,此次加入高原试训队后结识的很多人物,都让蒲英增长了见闻,心胸为之开阔了不少。
她学会了宽容地看待别人,不会只因一言一行而肯定或否定某一个人。
曾经的她,要不是苗苗的主动靠近,将会一直和人群保持距离。
但是来到藏区后,她受到了好客的藏人的感染。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人类是那么微不足道,还要相互隔阂猜忌,不是太可笑了吗?
她因此变得随和了起来,虽没有苗苗那么善于交际,但也不再冷漠清高了。
最初,她对潘队长和苟班长的印象也不是很好。后来,和他们接触久了,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把士兵当弟弟一样看待的兄长型军官。
严厉是为了他们的成长,但是该关心的地方也没有含糊。慢慢地,蒲英也凭自己的表现,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另外就是在训练中,她与男兵的关系也不错。
以前,蒲英还觉得这些人,尤其是尖刀连出来的兵,都有点神经兮兮的——整天喊口号喊得声嘶力竭的,太喜欢搞形式主义了。
但是现在,她竟可以和他们一起喊口号,不惜把嗓子喊破喊哑了。因为她理解了他们的信念,也知道这就是士气,是士兵必备的正气。
蒲英的改变,不仅仅是内在的思想和气质。她更被人一眼看出来的,还是外貌的变化。
下山后,来迎接的阿嬷和阿哥阿姐等人,一看到蒲英就都笑了:“这个女娃,咋个越长越像咱们藏族的姑娘了呢?”
是啊,这些日子以来,在强烈的高原紫外线、高强度的户外运动和藏区高热量食物的综合作用下,蒲英长黑了,也结实了,笑容变得开朗,身材变得健美,再穿上藏服、梳上假辫子——再要说她不是藏族姑娘,那真是没人相信了。
试训队下山时,正赶上金马艺术节开幕,便全体放假,穿着便装去参加了草原上的狂欢。
一整天,战士们在会场上玩得很尽兴。这里有听不完的藏歌,跳不完的藏舞,喝不完的美酒,照不完的风光……特别是那些盛装打扮的美女,看得男兵们的眼睛都直冒红心。
当然,试训队里也有人才,冯队就不必说了,潘队和苟班长这些型男,也很吸引藏族姑娘们的目光。
还有梅医生,一身简单的白衬衣牛仔裤,也掩不住他斯文儒雅的医生风度。这在草原上是很稀罕的,因此也常有姑娘们来和他搭讪。不过,他这一型,却很不受姑娘们家长的待见。
有个藏族老头来唤自家女儿的时候,听说梅骅骝是医生,似乎还有点动心。再攀谈了几句后,又问道:“那你家里有几头牛?几头羊啊?”
“一头都没有。”梅骅骝老老实实地说。
“啥?一头都没有?这么穷啊?”说着,老头毫不犹豫地拉着女儿就走了。
身后的女兵们看到了这一幕,都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梅医生的外表和医术,还没有一头牛在藏族阿爸心中的地位重要。
不过,草原人的财富,的确是以牛羊来衡量的。
卖了家里仅有的几头羊,给央宗大姐和早产儿付住院医药费的罗布大哥,也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了。
试训队下山时,把顿珠也带下了山。他们还给罗布一家捐了款,但是顿珠的手术费用还是远远不够。
这件事也许是这次高原行的唯一遗憾。
梅医生再三让罗布一家不要放弃,他会帮他们联系医院的。苗苗也表示,回到师里后会在电视台做一期特别节目,发动全师的力量,不行还会想办法发动社会的力量,帮助小顿珠征服病魔。
带着收获和遗憾,试训队离开了雪域高原,返回内地。
经过c军区时,潘队和冯队先下了车,准备去司令部向军师首长们汇报工作,战士们则由师里的两位参谋带回。
告别时,不同于苗苗和佳佳眼圈红红、依依不舍的样子,蒲英一本正经地问:“冯队,我帮你录入的那本书,什么时候能出版啊?”
微微一愣后,冯垚很“上道”地说:“现在还不知道。等出了的时候,我一定送你一本,当做答谢!”
蒲英满意地笑了,伸手和冯垚轻轻一握,“一言为定!”
冯垚离开时,拍了拍坐在前座的梅骅骝的肩膀,语带双关地说:“一路平安,照顾好她们!”
当救护车开动后,蒲英还是忍不住趴在车窗边,看着渐渐变小的冯队的身影,暗暗有些惆怅: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呢?
不过,她很快转过头,看着前方,将那些闲愁暗绪压了下去。
蒲英知道自己其实还太年轻,不适合太早考虑那些问题。
当然,心里有一个隐隐约约的目标,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在一切还完全没有可能之前,她不会放任自己沉溺下去的。
*************
【听取书友的意见,我会加快情节的发展,争取一百万字以内完本o(n_n)o~大家有什么批评建议,欢迎不吝赐教!】

、058章 王雨盈归来

晚饭后,正在通信站大院中央的篮球架下打球和看球的男兵们,发现门口走进来了一个女兵。他们纷纷停手,转头,看着她发愣。
蒲英脸上刚刚绽开的笑容,不由有点僵住了:干嘛都这么看着我?不认识我了吗?
“咳咳——”她干咳几声,对着周班长和刘毅点点头,“周班长,师傅,打球呢?”
“啊?是蒲英啊!”两人这才率先回过神来,走上前来帮她拎行李,“试训完了啊?辛苦了,辛苦了!”
刘毅特别心直口快地说:“我说你怎么晒得这么黑啊?简直跟变了个人似的,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没办法啊,高原的阳光太毒了。”蒲英微笑着陈述事实,似乎对自己的脸蛋被晒黑了这件事并没有太在意。
“你好像还长胖了?”刘毅又暴露了不会说话的秉性。
周班长抢着说:“哪儿胖了?小蒲以前是太瘦了,现在这样正好,健康!”
“师傅说的没错啊。如果‘胖’是指体重增加,那我还真的长胖了!不过,我觉得我其实是长结实了!”蒲英笑吟吟地对刘毅说:“师傅,我投手榴弹又进步了好几米!”
“那敢情好啊!过两天,我们集团军就要开始选拔了。到时候,你可得好好发挥,别给师傅我丢人!”刘毅笑着摆起了师傅的谱。
周围的男兵好奇地问道:“哎,蒲英,高原驻训地的条件是不是很艰苦啊?”
蒲英冲着发问的方向,一甩头,爽朗地说:“不苦!野训可有意思啦!”
“真的假的啊?”“甭管真假,我们没多久大概也要上山了……哎,好日子就要到头咯。”
蒲英听着男兵们的议论。微笑不语。
他们跟她当初一样,对上高原驻训都有些不情不愿。不过,相信等他们真的去了,就会发现“吃苦”也是一种收获。
走到楼门口,周班长大着嗓门喊了一声:“女兵班的,下来一下,你们的人回来了!”
“谁啊?”惠玲玲推开窗户看下来,“蒲英?你这么快就回来了?”
蒲英仰起脸,挥手打招呼:“是啊,班长。我都走了四个礼拜啦。”
窗口处又冒出一张脸,看着蒲英笑了笑,说:“你还知道回来啊?”
蒲英有些吃惊:“班长?”
这位可是真正的班长。老兵王雨盈。
可是,她不是早就去了军区集训,要备战十月份的多**演吗?怎么这就回来了呢?
周班长看到蒲英发愣的样子,猜到她在想什么,笑着说:“你们王班长有大喜事。你问她就知道了。”
喜事?
蒲英正在胡乱猜测,王雨盈已经带着惠玲玲等女兵下了楼。大家簇拥着她上楼,不断地问她高原的情况,蒲英反倒没机会问一问王班长有什么喜事。
直到快七点的时候,该去看新闻联播了,王雨盈让蒲英留在宿舍整理行李。自己把女兵们都赶出了门。
蒲英忙追着走在最后的她问:“班长,你怎么从军区回来了?不参加集训了吗?”
“嗯,不训了。”王雨盈转过头。见她还是很迷惑的样子,便多说了一句,“师里保送我上军校。九月就开学,当然不能去参加军演了。”
“恭喜班长!”蒲英诚心道喜。
“嗯,行了。你快点收拾吧。完了后,去找指导员报到。她今天值班。”
蒲英回转身,开始整理床铺,但心里却微觉奇怪:这么好的事,班长的表情也太淡定了吧?
她很快又觉得自己想多了:也没什么奇怪的呀!王班长多牛啊,各种荣誉和奖励拿得太多了!不过是上军校而已,当然没必要过度兴奋了。
这时候,蒲英还不知道,王雨盈能得到这个上军校的机会,有多么不容易。
每年,师部都会从上面分配到一个保送优秀士兵上军校的名额。而按照惯例,这个名额都是由师党委首长的司机们轮流获得的。
不巧的是,今年有几位首长都和军务科打招呼,推荐自己的司机。
大概是因为常安的突然空降,相应地挡住了师里某些人本可能顺位提升的道路。这些老首长,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很难适应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他们多半很快就会退下去了。那么趁着还在位的时候,给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些好处,也就是人之常情了。
可是,他们的意见反映到军务科,办事的人就有点犯难了——这谁也得罪不起啊!
他们只好请示王政委。
王政委今年并没有推荐自己的司机,但他也很难给军务科下达指示。毕竟这个时候,不让谁的司机去上学,都挺伤人自尊的。如果在党委会上公开讨论,恐怕又会引发一场矛盾。
思索一番后,王政委还是决定和师长商量一下。
在这位新师长上任前,军区司令和政委就和老王打过招呼:一定要扶持这位经验不足但水平不俗的新师长。
老王也想试试常师长的魄力。
常安听他介绍情况后,找军务科要来了几名被推荐人的资料,研究一番后,做出了决定:一切按政策来,不能对首长的司机搞特殊化照顾!
王政委先是一惊,仔细一想,对常师长的解决方法也很是佩服。
按照士兵保送军校的政策规定,今年的这几个人,还真的没有一个符合保送条件。
虽然他们的车都开得不错,算得上是技术骨干,但是很少有人能满足立过两次三等功或是一次二等功以上的条件。至于第三个条件,至少代理过一年排长,就更没有人能做到了。
于是乎,谁的司机也别想上军校。
这样做,倒是可以让党委成员们的心理都能得到平衡,但是这不就白白浪费了保送名额吗?
王政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