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

第521章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521章

小说: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等蒲英跟着戎飞走出处长办公室,才醒悟到自己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要和这位戎飞上校打交道了。
真是的,怎么就稀里糊涂地没有及时反对呢?
蒲英懊恼地想着。
不过,她也知道。就算重回到刚才,她依然会答应下来继续和戎飞合作。因为这次的任务是去中东的叙利亚,很可能有机会去就在叙利亚边上的黎巴嫩,那不就能见到冯垚了吗?
还不止是冯垚。
梅骅骝也在联合国驻黎临时部队中,担任中国维和医院的院长。所以,这次去中东。一定也能见到好久没见的梅医生!
为了这些原因,暂时忍耐一下戎飞,也就不算什么了!
回家之后,蒲英把自己要去叙利亚的事情,告诉了冯垚。因为她是跟随参与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中国化武专家一起前往。这件事不算机密,新闻中都有报道了——所以,和冯垚说说,没什么关系。
除了问冯垚需不需要带些什么东西之外,蒲英忍不住问起他认不认识戎飞,对这个人的印象如何。
冯垚马上问:“你是和他一起来吗?”
“对啊,滕姐说我和他以后就是工作上的搭档了。可是,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人!”
“怎么回事?”
蒲英便把戎飞的种种刁难告诉了冯垚。
冯垚很快就明白了这是戎飞的恶作剧,不禁暗暗好笑。
等蒲英说完后,冯垚认真地告诉她:“你不用那么担心,相处久了,你就知道,戎飞这个人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我就姑且和他做一阵子搭档好了。不说了,困了,我要睡了。”
蒲英说着还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冯垚看看表,这时才是北京时间晚上九点多,忍不住说:“这么早就困了?”
“嗯,今天刚从西安回来,还没倒过来时差吧。”
冯垚无语了:什么时候从西安到北京也有时差了?
不过,想到过不了多久就能再见到蒲英,他也就没那么不舍了。
冯垚说道:“好了,那你休息吧。下次再聊。”
“下次?可能就是当面聊咯。”
蒲英笑着挂了电话。
ps:
【谢谢媛翼筒子的粉红】(^o^)~

、09章 喜讯噩耗

两天后,蒲英和戎飞来到了南海舰队的湛江基地。
对这个军港,蒲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她的爸爸曾在这里当过好几年的海军。
就是在这个码头上,爸爸接到了紧急出海的任务,他在登上军舰前,和来军港探亲的妻女依依惜别。这个场景被路过的摄影记者冯冰拍了下来,一张照片也开启了蒲英和冯垚今生的缘分。
现在,蒲英也站在了这个码头上,准备登上南海舰队的“黄山号”导弹护卫舰,前往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执行护航任务。
这次护航是中国海军战舰继亚丁湾护航和利比亚撤侨护航后的第三次海外军事活动,也是中国第一次为化学武器销毁运输提供护航,可谓意义重大。
半年多前,叙利亚在俄罗斯的提议下,同意将国内的化学武器,交由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处理。
于是,由禁化武组织牵头,美国、丹麦、挪威、意大利、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一起参与,帮助叙利亚将化学武器运到公海进行销毁。
中国也响应了联合国安理会和禁化武组织的呼吁,派出军舰为这次行动中运输化武的商船进行护航。
这次销毁化武的行动,是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故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关注。
不过,化学武器的销毁,是一件极端危险的事。
在海上销毁化武,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将化学武器沉入海底。二战结束时,苏联、美国、法国曾将德国希特勒政府的15万吨有毒化武直接沉入波罗的海和北海海底。虽然没有证据显示这批化武对当地海域造成了污染,但专家称其潜在危害性依然存在。
二是将化武用专门的驳船或者运输平台运往公海进行燃烧销毁。日本曾对二战后留在中国的化武采取了这种方法,美国也在离夏威夷不远的约翰逊环礁附近燃烧销毁过化学武器。
此次销毁叙利亚化武,选择了后一种方式。只是,销毁作业将在美国的“开普雷”号改装货船上进行。
据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该船上配备有五角大楼最新研制出的一种海上销毁化学武器的系统——战场可部署水解系统。
这一系统的原理。是将芥子气等化学武器与水、药剂、燃料等物质混合,从而将化武的浓度稀释到安全程度。
中*方这次除了和俄罗斯海军一起为运输船队护航之外,也派出了4名化武专家,参与化武的具体销毁工作。同时也观摩和学习外军对化学武器的处理经验。
蒲英和戎飞的任务,就是为几位专家提供翻译和安保服务。
来到湛江后,她还和黄山号的海军官兵们一起接受了化武知识的培训,并在军舰上做了几次化武泄露事故的演习。
黄山号为了此次任务,也进行了内部改装,配备了必要的防化设施,并升级了舰上的航海通讯设备。
蒲英因此遇到了上舰提供通信技术保障的陈远航。
从他口中,她才知道——菲菲怀孕了!
没想到两个月前才看着菲菲出嫁,她这么快就又传出喜讯了。这让结婚已经快五年,还一点动静都没有的蒲英。情何以堪啊?
这些年来,木兰支队的姐妹们陆续都有了孩子。
特别是蒲英晚一年结婚的李琪,和方霖天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小勇和小刚。这两孩子漂亮又可爱,让本来只喜欢小女孩的蒲英,都开始觉得男孩也挺好的了。
蒲英在队里已经认了一大堆的干儿子干闺女。可是她盼望已久的自己亲生的小天使,却一直没有降临。
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因为长年接受超大运动量的训练,她的月经周期一直没有规律。虽然后来她按照梅医生给的方子调养一阵后,情况好了许多,但若是赶上有任务时情绪一紧张,或是换了个环境之后,她还是会闭经一段时间。
就像最近两个月。蒲英国内国外、北方南方地奔波,例假又是很久没来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和冯垚长期聚少离多——这种状况下还想怀上孩子?当然是难上加难了!
蒲英也因此特别羡慕菲菲了。
因为菲菲和陈远航虽然一个在湛江、一个在海南,相距不远,但他们其实也一直是聚少离多。自从小两口在北京度完婚假回到海南后,就各忙各的。一直没见面了。
蒲英调侃陈远航:“你们两个真是学霸!学习效率高,生孩子的效率更高!”
陈远航也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他本来是接到任务后给菲菲打电话通报一下,没想到菲菲却说她刚去医院确认已经怀孕了。
陈远航一听,马上就说要给上级打报告。不跟船去叙利亚了。
菲菲却说她的反应不重,自己能够照顾自己,所以坚决劝陈远航不要推了任务回去陪他。
过了两天,军舰启航的这一天,菲菲特意请假来到湛江军港,为远航和蒲英送行。
码头送别的人群中,陈远航一直搂着妻子的腰、把她小心地拥在怀里。依依不舍的视线,片刻都不能离开菲菲那喜气洋洋、容光焕发的笑脸。
陈远航不是第一次出海执行任务了,但是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牵肠挂肚,难以离开。
谁都知道孕妇需要人照顾,可他却没办法尽到丈夫的责任。尽管他已经给退休赋闲的母亲打电话,请她赶到海南来照顾儿媳妇,但这依然不能消减他心中对菲菲的歉意。
所以此时此刻,陈远航这个平日里豪迈任侠、刚强果决的男子汉,却也当众流露出了儿女情长的一面。
菲菲却是从小受了父母的影响,离别的依依之情表现得很淡。
她甚至洒脱地当着蒲英的面就开始埋汰起自己的老公了,“陈远航!我姐还在旁边呢,你这么娘炮,也不怕姐笑话!”
蒲英不禁骇笑:“远航要是娘炮。这世上就没有真汉子了!”
陈远航则不管妻子如何嘲笑,也不肯松开搂着她的手。
菲菲却把他的手掰开,“好了,我还要给我姐一个告别的拥抱呢!”
等她抱住蒲英后。又叽叽咯咯地说道:“姐,前阵子听我妈说,你常去我家陪她说话,所以我要谢谢你,谢你帮我排解我爸妈的寂寞。”
“我们之间还用说这些吗?”蒲英拍了拍她的背,又说道:“不过说真的,叔叔阿姨离得远,远航也不能照顾你,你自己可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一定多听你婆婆还有林姨的意见!你现在是要当妈妈的人了,不是小孩子了,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再吃那些口味重的零食了!还有,就算孕吐反应很厉害。你也一定要为了宝宝逼自己多吃东西……”
菲菲先是笑着听,后来就被蒲英絮絮叨叨的话语中流露出那份真挚的关心,感动了。
英子姐说的这些,就和自己的妈妈爸爸在得知她怀孕后说的那些话,一模一样。
菲菲知道蒲英一直以来的心愿。
她相信,善良的英子姐一定能实现心里的愿望,并且一定会成为一个模范妈妈的。
等蒲英说得差不多的时候。菲菲再次紧紧地抱了抱她,然后将蒲英的手放在自己还没有显怀的小肚子上,轻轻地在她耳边说道:“姐,你也沾沾我的喜气,包你这次见到姐夫后,也能怀上小宝宝!”
“噗嗤——”蒲英被菲菲暖心的话逗得笑出了声。
稍后。她敛了笑容,对菲菲说:“好吧,该嘱咐的话都说完了。最后,你帮忙给你领导、我的小姑子带个好!”
菲菲一拍自己脑门说:“哎呀,我差点忘了。本来宋主任听我说你在湛江。也是想过来看看你的,可她实在是忙得焦头烂额了,没办法,只好让我给你带个好,还给咱姐夫带好!你看,要不是你说起来,我都差点忘了这事儿了!真是的!难道我真的也是‘一孕傻三年’吗?”
陈远航含笑揉了揉菲菲的脑袋,“没事,我不嫌弃。”
蒲英更是大笑:“你就是变傻了,也一定比普通人聪明!”
在笑声中,蒲英和陈远航上了船。
汽笛长鸣,他们向着岸上不停挥手。
菲菲也用力挥着手,并对着他们一直笑。
她那灿烂美丽的笑容,冲淡了蒲英那一丝离乡去国的伤感,心头只剩下了即将与丈夫重逢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海上航行的头两天,船上的人们早晚欣赏着海天壮丽的美景,只觉得心旷神怡。不过好景不长,黄山号过了中沙群岛,就遇到了风暴。
几米高的浪头不时拍上甲板,三四千吨的军舰在风浪中颠簸摇摆得厉害,人在舱中站都不站不稳,走路都像是醉汉。
船上大部分人,包括那些长年在海上已经习惯了风浪的海军官兵们,也都晕船了。
船舱的走廊和舱室内,到处弥漫着呕吐物那酸臭的味道。本来就晕船的人,闻到这气味后晕吐得就更厉害了。
蒲英也有晕船反应,不过她毕竟曾在海军两栖特战旅待过一段时间,并且多次跟着两栖登陆舰进行出海训练,对晕船反应已经有一些应对的经验了。
她的经验就是不管吐得多厉害,晕得多难受,也一定要吃饭。因为如果不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水、能量和电解质,晕船反应只会越来越重,甚至会重到需要输液吊命的地步。
一般来说,只要凭着坚强的意志撑过最困难的头两天,等身体习惯了风浪之后,反应就会轻很多了。
不过,这一次出海,蒲英的经验似乎有点不灵了。
当船经过了风暴海域,甚至都穿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了风平浪静的印度洋后,大多数人的晕船反应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