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腹黑长成记by爱偷懒的鱼 >

第288章

重生之腹黑长成记by爱偷懒的鱼-第288章

小说: 重生之腹黑长成记by爱偷懒的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仙女山已经在进行最后的一些收尾工作,五月份是劳动节,工薪阶层有三天的假期,单位企业里都会组织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去旅游活动,我看上就是这个小长假。
“你看你看,刘家丫头可是看上五月份的黄金旅游季了,江书记,你还不表示一下?”廖寅生笑眯眯的起哄。
、“廖老,江书记,你们谁也不要和我抢,我很早就看好这个青云山的旅游项目,我家儿子还嚷嚷着一定要去坐缆车,所以第一个名额我们供电局先报上名了。”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修复关系,蔡淑芳自然是眼巴巴的凑上来了,刚才她真是为自己鲁莽的举动后悔死了。
可惜我们宾馆“五一”会很忙,听说青云山夏天也很凉爽,我订七月份的,让我们宾馆的职工也去旅游放松一下。马云涛也立马表态,他和蔡淑芳的想法自然是相同的。
你们供电局都已经表态了,我们邮电局怎么能落后,刘镇长,我也报名了。九四年的时候邮政和电信还没有分家,这个时候的邮电局可还是一个庞然大物,局长卢英哲更是实权派人物。
接着报名的团体是络绎不绝,还是我说太拥挤了,玩的就不痛快了,把还有几个单位安排在了下半年。
“小夕,别的单位你可以推不过我们市政府的,你可不能把我们安排这么后面。”江大川最后一个发言表态。
“江书记这说的,还用问吗?我们随时欢迎市里领导来我市参观。”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把在座的人都逗乐了。
伍大庭刚好犯在了三月份召开的全国纪检大会召开的时候,而他的家人在逃之际又被在机场被堵截回来,加上其家人汇往国外银行的大笔资金也被截留下来,最后查出来的不明财产数额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万,九四年的五百万那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可以买下栗源县最中心的位置一条街。不但如此,他身上还背着几条人命,雇凶杀人,买官卖官,贪赃枉法。
最后伍大庭被判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生,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而他的几个帮手,栗源市公安局局长,副局长和检察院的几个心腹手下全部被革职入罪,最后,在纪检大会上,云阴市栗源县还被当做典型在全国通报批评。反正不管怎么样云阴市和栗源县却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把脸,就连最大的赢家江大川也是在全省闹了个没有脸见人。
李树海由于举报有功,加上是被逼迫,所以,上面就没有定他的罪名,可是再回原来的位置上已经是不可能了,上面给他安排了一个县体委主任的清闲位置,算是等着荣退了。栗源县不是一个体育县,不但不是还是非常落后,从来没有在市里面路过脸,对县里来说,体委只是一个装点门面的清水衙门,如果不是非要有这么一个单位,栗源县估计连装点门面都不需要这个部门。
五月份还没有到,在四月份的时候,人们发现在街头小巷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开过,,在车体上印着欢迎到溪坞镇来旅游的广告,有些车体上印有青云山和仙女山的风景,有的车体印有南溪村陈家古村落和南溪村电影城的风貌,据说南溪村开拍的电影已经杀青,马上会抢滩五月份的电影市场份额,众星云集的这部电影非常的引人关注。而云阴市的关注的是陈家逝去的这段历史,电影爆出来,才知道在溪坞镇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居然古代还出过这样一位史诗般的英雄人物,斗海盗,打倭寇,开辟这段海上的丝绸之路。相比他们陈家的祖先陈霸先是一点也不逊色。
四月中旬,青云山旅游景区和南溪村陆游景区,非常不正式迎来了第一批游客,这批游人自然是以廖寅生为代表的云阴市的大佬级人物,和这几位在一起,市委书记江大川是一个打酱油的,这时我算是才看明白江大川身后站着的人。

389 游青云山

迎着山风,四月的天气不是很热也不是很冷,正是登山望远的好时候。
“小夕,我给你介绍,这位叫宋健元,是原云阴市市委书记。”
“宋伯伯您好。”我非常有礼的鞠躬道。宋建元是一个非常斯文儒雅的老人,年纪比廖寅生年轻一些,看上去六十岁出头。
“很早就听说刘家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小孩,你以笔名梦溪发表的那篇《学好知识,为明天的崛起!》的文章我看过,相当的精彩呀!时下年轻人,像你这样定力,不浮躁的人已经被不多了。”
宋健元的话,透露了两个讯息,一是他人脉相当的广;在京城有人。二是他真的有关注我。当年很多人知道我和甘家闹翻是因为一篇文章,可是我以梦溪为笔名却是很少有人知道。
“宋伯伯夸耀了。”
介绍完宋建元,廖寅生就开始介绍到宋建元身边的一位满头银丝驼着背拄着拐的老太太。
“小夕,这位叫姚芬环,可是我们云阴市的女英雄,当年的一手鞭法,神乎其神,在这青云山上被她鞭死的鬼子不在少数。”
“老廖,能从你口里听到女英雄三个字有些难得呀,你不是一向叫我女土匪的吗?”老太太横了廖寅生一眼,让廖寅生相当的尴尬。
“在小孩子面前就不要拆我的台了。”廖寅生讨饶的道。姚芬环的一生也算是一个传奇,十六岁的时候家里以一百个大洋将她卖给了军阀做小妾,在军阀的手底下,她学了神乎其神的鞭法,后来那个军阀被打败,身死。她逃了出来,组织了军阀的残兵败将躲进了大青山中和各路人马周旋。那时这片山脉有多个土匪窝,她先是在青云山清理了青云山的几大土匪窝,又带着人将附近山脉的土匪全部收服。智谋,功夫都是让人非常的敬佩。当年小日本搜山烧山全部干过,都被她逃过,不但逃过,回头她带着人马还收拾了不少鬼子。让鬼子听到姚奶奶的称号就吓得屁滚尿流。会这么称她是因为那时只要有两方人马对峙。一对方问,“来者何人?”
她这边就会亲自回答:“我是你姚奶奶来着。”
偏偏她和邱祖明那个脾气火爆的土匪团长不一样,这位见到谁都是笑眯眯的。后来被招安,归入了解放军,在解放以后,这位就迅速的卸下了所有的军职,聪明的不参与各种纷争,所以后来她既没有什么大的英雄事迹流出来,也没有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被迫害。
“姚奶奶好。” 我向她鞠躬行礼。对于这样的人,我是非常的敬佩的。真的没有想到云阴市还藏着这样的一个人物。
“好好,我早就在军中听说你外公邱祖明是一个有名的土匪首长。可惜我和他一南一北无缘相见,否则我还真是想见一见这个男土匪是怎么样的,不知道有没有我姚奶奶这么霸气。”
“。。。。。。”
果真是豪气万丈,我心中想着,不过我对这位姚奶奶有不少的好感。
“小夕呀,你们溪坞镇搞旅游开发。不知道有没有动陈裕六的墓碑?”说起这个名字,我发觉老太太的眼中溢出了一层薄雾,我想到那位在陈家后山埋着的英雄之墓,那位当年带着陈家的族人抵抗日军,掩护陈家的老弱妇孺和村里的百姓逃上青云山。自己后来身死。看样子面前的这位和陈家那位英雄有渊源呀,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陈家没有说过姚芬环这个人物。
“陈裕六老英雄的墓,南溪村已经重修,还筹款建了英雄纪念碑,今年的清明我们镇的小学初中还组织去了纪念碑前扫墓,给优秀的小学生在纪念碑前挂上了红领巾。”我如实的道。
“好,好,这么多年,我都不敢去看他一眼,没有救出他是我当年一直的遗憾,现在溪坞热闹了起来,他总算是不会寂寞了。”姚芬环道。
“等我们游完青云山,您可以去拜祭一下他。”我道。
“这是自然的。”
“小夕,这位是盛杰嘉,我们云阴晚报的主编。”接着廖寅生又介绍道。
盛杰嘉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多四十岁的样子,气质和宋建元相似,都是儒雅类型。
“刘镇长你好。”
“盛主编您好。”我的手和他掌握在了一起。“到时还希望您手下留情呀!”我隐约猜到这位主编是过来找题材的,就不知道找正面题材还是反面题材?自古做学问的人是不能得罪的,现在溪坞镇的旅游刚刚起步的阶段,任何反面评论都是致命的。
“刘镇长不要把我当一回事,本人是来打酱油的,看到你们溪坞镇公交车上的广告,被吸引着过来的。听说这些车子都是溪坞镇镇政府购置的,据我所知,县公交车公司已经开通了栗源县和溪坞镇的线路,你们镇里面这么做不是资源浪费吗?” 盛杰嘉一上来就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我微微一笑,我们镇的公交车是我们溪坞镇的一项惠民工程,首先价格就和县公交车有差距。对于县里公交车的价钱,别人是怎么想的我不清楚,我个人是觉得我们溪坞的百姓至少是坐不起这个车的。我们开发投资是为了什么?不是富政府,也不是富企业,而是要消除贫困,让百姓过上小康的生活。如果来闹交通都要来盘剥那我们的百姓真的太可怜了,也不利于溪坞今后的发展,再说有竞争力才有压力不是吗?现在什么都讲究市场经济,如果再不切实际的乱定价格,不是我,也总有一天会有别人会这么做。”
盛杰嘉正要反驳,没有想到廖寅生截了他的话开口了 :“小夕能这么想,了不起呀,现在太多的官员,本末倒置,纯粹因为当官而当官,每天想着算计着手中的权利,却不知道手中的权利为了什么?”
“。。。。。。”被廖寅生这么一说,就算是辩才无敌的盛杰嘉也不敢开口了。廖寅生是什么人?反正不是他小小的一个主编惹的起的,可是他今天来也是有目的,现在这个目的在后面一个人接话以后盛杰嘉是彻底的放弃了原先的计划。
“不是富政府,也不是富企业,而是要消除贫困,让百姓过上小康的生活。这句话说的好呀!小丫头,不要让我失望,我看着。” 宋健元的手负在背后一边登山,一边微笑道。
青云山上原本就有古旧路,经过这段日子的扩宽和修整,现在青云山上的路没有以前这么陡峭了,即使是三个年逾古稀的老人都不愿放过这样一路边走边欣赏风光的机会,没有坐缆车而是真正的走上山去。
在道路的中央还每隔一段路就有供行人休息的石椅和投放垃圾的垃圾桶。垃圾桶用水泥浇灌而成,涂上树的颜色,这样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也不影响山上的风景。而在山路的中段有一个景区,原本这里是一个只有两三个和尚的土地庙,现在开发出来,庙宇扩大改寺,又在寺院的后面结合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仿苏州的亭台楼阁而建,再往里面走有一个洞溅瀑布,洞溅瀑布其实称瀑布是名过其实,因为水流只有两三指宽,不急不缓,下雨天和平常的干旱天水流都没有差别,非常的奇怪。充其量这里只能算作泉眼。不过这个名字可不是我们按上去的,是早就有人写下的,还是一个古代非常有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写下的。
瀑布下面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井,非常奇怪的是任凭上面的水流如何的流,下面的井就是永远也没有办法被灌满一样,从来没有满过,也没有干枯过。
看到这个井,一路走上来都一直没有说话的姚芬环忽然变的异常的激动。
“你们知道当年我是怎么多次逃过日军的追捕的吗?”她忽然开口说道。
我们都不明所以的摇头。
“就是这口井。” 姚芬环笑道。有一次我被逼到这里,那时这里的小庙早就没有和尚了,后面就是乱糟糟的乱石岗,我当时想也没有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