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山野间-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奈何李老汉是发了威。一把揪住那婆娘就把她往屋子里拉,一边道:“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还不去把蕾儿抱下来!”
顿时李家宅外那叫一片混乱啊!李老汉揪住陆氏回了屋。屋外头的人还听见他在骂:“叫你折腾!好好的日子让你折腾成这样!我打死你这个死婆娘!”
陆氏哭嚎道:“咋啦,你威风啦!我,我今儿就要跟你这个活儿**的老不修。一块儿死了算了!”
接着又响起一片打架的声音,和女人的哭喊声,男人的骂声。
大房和二房的把李蕾一架,就进了屋去。竟是把请来的老道士和小道士都丢在了外头,也没有半个人来给银子。
老道士倒也奇怪,也不急着去追银子,就是让小道士慢悠悠的收拾了桌子上的物件。并道:“我老道士做法。是为了除鬼,村子里太平,也就是了。”
哎呀,这还不要钱啊!那可是真正的高人啊!那不是为了钱,他能说假话啊?
只见这老道士。又拿了张符,像模像样的贴在李家的门槛上,边道:“老道士这就要去了。各位乡亲们,倒是帮老道士通传一声,这符千万不能撕下来,得贴足三天三夜,那死鬼才不干再来。”
乡亲们连连答应了,顿时看着这老道士的眼神,就像看着活神仙似的。老道士抚着白胡子。笑得那叫一个世外高人仙风道骨。
然后就在村子里的人的一阵仰慕声中,带着小道童,出了村子。
且不管这村子里如何议论纷纷,李家如何鸡飞狗跳。就说说这赵家里的事儿吧。
陆朝阳听说了那事儿,在林氏炕上笑得满炕打滚,一边哎呀哎呀的喊肚子疼。林氏忙去给她揉揉小肚子。
负责传递消息的达子娘也笑,道:“这回李家的脸啊,可是丢到臭水沟里去了。嗨,他们家那个姑娘,打小看着就不是啥乖巧的,这还天天嘴里不干不净的说着咱还没过门的大少奶奶哪,其实还不是她想男人。不然,这死鬼,谁也不缠,咋就缠上她了?”
林氏听得心有余悸,一边道:“这事儿啊,听着怪玄乎的。”
陆朝阳道:“娘,别说我不信啊,这道士他们自个儿找来的,没成想倒搬了石头,砸了自个儿脚了!就是这都是真的,咱们一家子,可都是那正派的人,行的正也坐得直的,咱怕啥啊。”
达子娘瞪圆了眼睛,道:“哎呀,大小姐,你可不知道,那道士,就拿着剑这么一劈,那木头人就流血了啊……他连钱都没收哪,临走还送了人家一张符,这能是假的啊?”
陆朝阳笑道:“真的假的,我可不知道,我就知道,李蕾这次是要倒霉了!看她以后还消停些不!咱们嘛,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叫门,咱们啥也不用怕!”
这一点,达子娘倒是颇为赞同的。并且又重复了一下陆朝阳的“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叫门”之类的话。
后来留这两个妇娘子在上头唠嗑,陆朝阳下楼去找赵宝儿。一看,赵宝儿果然不在家。
耐心地等到晚上,他才算是回来了,等不及吃晚饭,陆朝阳就拉着他到了一边,然后用力捶了他一下,笑道:“真有你的啊,哥!”
赵宝儿笑了笑,没有否认,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陆朝阳道:“花了多少银子?”
“不多,就三两。”赵宝儿淡淡地道。
起初说好的是二两,不过那老道士说了,那李家人没给钱,所以他少了一份收入,赵宝儿见他把事情办的漂亮,便也不和他罗嗦,又给了一两。
“这事儿,不会抖出来吧……”陆朝阳有些担心。
赵宝儿道:“你当我傻啊?我就不能去集上的摊子上随便找个道士来充数。那几个道士是游方的,偶然路过此地罢了,下午结算清楚了,他们可就动身,要离开丽县了。”
陆朝阳笑道:“那还是你想得周到。”
有人觉得李蕾可怜吗?
确实有。村子里的人,议论着,说好好的大姑娘被鬼糟蹋了,名声比遇见采花贼的陆玉梅还臭的多。这样的闺女儿,且不说清白不清白吧,这都和鬼沾惹上了呀,娶回家要出事儿了怎么办?要说陆玉梅出事儿以后,也不能说她就嫁不出去了,最差,都有些人给她挑。何况她现在还聘了赵家这么一个好婆家。而李蕾,以后怕是彻底毁了。
女孩儿的名节是很重要的。赵宝儿这一手,是要把李蕾这一辈子给毁了。可是过分吗?
陆朝阳原有些不安,可是后来想想,又释然了。那姑娘虽然才十几岁,可是心思歹毒,竟然争风吃醋,连自己的亲表姐都不遗余力的去害。若是陆玉梅没有还手之力,今儿变成这样的,就不是她李蕾,而是陆玉梅了。而真有那一天,李蕾会后悔吗,会内疚吗?
很显然,李蕾不会。所以,陆朝阳也不认为自己有不安的必要。
何况,保护未过门的妻子,是男人的责任。李蕾和陆氏作妖不是一次两次,从前他们都忍了。可是真逼到赵宝儿头上了,只要一次,这小黑就能连本带利都还回去给她们。
那天之后,赵宝儿和陆朝阳都和从前一样,继续辛苦劳作,彼此心照不宣,都半个字都没有对旁人漏出那话去过。
菱粉打下精细的来,全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是六十个大钱一斤。这个价钱一点儿都不贵,毕竟是物以稀为贵嘛。这几个池塘,光磨出来的精细菱粉,就有千余斤,陆陆续续都卖光了。很快,七十二两白银就进了账。照样是赵宝儿跑下来的销售。
可是,却还有大量的筛出来的,不够精细的菱粉末。真要吃,又吃不了,要丢了,又可惜。幸而林氏和陆朝阳,加一个陆玉梅,想出了一种新鲜的菱粉凉粉,和加了酸枣一类东西的菱粉糕。出品之后,各人试吃过的,觉得都不错。
一家人就坐在一块儿商量,赵宝儿道:“这些东西倒是不错,可以走街窜巷的去零卖了。”
陆朝阳却若有所思,道:“眼下天儿还算热的时候,能卖一些,可是等天冷了,就不好卖了。何况我们存了这许多……怕时间太短,也卖不完。”
赵牧道:“别贪心,可以先便宜送一批到酒楼里,我看这凉粉,和菱粉糕,今年先不卖那么多,就让咱们村子里的人卖,让他们挑去集上,县里,邻村子,都去看看,能卖多少,就卖多少。”
陆朝阳拍手直叫好,笑道:“那可好,今年就这么点,就等着看明年了,若是还有人爱吃,这池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起得来的,到时候咱们好好卖一笔。”
赵牧笑了起来,看向赵宝儿,又看看乖巧的坐在一边的陆玉梅,笑道:“这次,玉梅也出了不少力,咱们得算算,陆家也得分一些成。”
陆玉梅忙道:“诶,公公,这个要咋说哪……我不过就是在旁边打了个下手,咋就分成了……”
这订了亲,就是叫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的。
陆朝阳笑道:“要分,当然要分!这以后做这些东西,还不得拉着你来帮忙啊?我们自个儿哪忙得过来哪!”
赵宝儿也笑,道:“就这样吧,我们这算五个人头,玉梅你得两成,你觉得怎么样?”
分两成,不算多。
陆玉梅却还是有些犹豫。
林氏就笑道:“这孩子快别傻!这就当是你公公赏你的零花钱儿,接着就是了。”
陆玉梅的脸腾的通红,又看了看赵宝儿,最终还是没有再提出异议。
第一百八十二章新的财路
这次做新产品,用的材料,是上次磨精菱粉筛出来的大半,粗糙的渣子。论口感,当然和精细菱粉调和出来的差许多。何况无论是做凉粉,还是做菱粉糕,都加入了不少其他材料。但是,菱粉的味道还是在的。集上有不少做粗活儿的工人,这秋老虎厉害的时候,吃上一碗,解暑解渴还去燥,那可是上上之选。
而价钱嘛,赵家商量过,中等大小的木桶,八分满,来装凉粉,是五十个大钱一桶。用碗装出来,约莫也有个五十多碗一桶模样。然后分出去,给村上的有闲力的汉子,让他们一碗卖两个大钱,那就可以赚下一半来。而赵家自己,算成本,平均下来,一桶大约花费二十个大钱左右。那是最高估计,因为有不少材料,都是他们自家产的。
至于菱粉糕,是半透明的小糕点,首先卖相就非常的好。再则林氏和陆玉梅的手艺都好,调出来的那味道,既保留了菱角的清甜,又有恰到好处的酸味,吃着清爽不黏牙。就是粉质粗糙了些,若是用精细的菱粉来做,就金贵了。这菱粉糕的定价倒是有些争议的。因为赵牧和陆玉梅从成本出发,都认为不该卖太贵。可是赵宝儿和陆朝阳却认为,包给村里的拿出去卖,要三个大钱一块——一块约莫不到路玉梅的小指头长宽。若是自己出去卖,就最少要四个大钱。
“糕点本来就是金贵的东西,这菱粉的价钱又定的这么高,凉粉就算了。这菱粉糕如果也卖得便宜了,怕是买咱们菱粉的酒楼里,怕是会不大高兴。”陆朝阳如是道。
赵牧听了,觉得有道理。可是这天儿热不了多久了。那菱粉糕的价钱若是订的贵了,怕天冷了,还卖不完。就是本村的乡亲。也怕他们不敢拿这么贵的东西去卖。
赵宝儿则提出来:“爹,不如你和我一块儿跑一趟城里的糕点铺。”
糕点铺是专门卖糕点的,专门奔着糕点去的人自然多,而且会吃糕点的,也多是手里能有两个余钱的。
这时候,陆玉梅突然道:“我爹,和镇子上有家叫齐记的糕点铺。好像关系不错……那次我爹帮他们说下了一块好地,他们还送了我们家一大盒子桂花糕哪。好像还有几家城里的糕点铺,我爹也走动。”
陆朝阳一喜,笑道:“那不是正好?就让你爹去说项说项,这糕点。就先放一些在他们那寄卖。”
赵牧笑道:“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该商量的都商量好了,剩下的,就是动手了。当天下午,赵宝儿和赵牧就去了陆家。林氏留在屋子里带孩子,院子里,陆朝阳,陆玉梅,陆兰英,袁宝柱媳妇和她的几个孩子。就都在院子里忙活开了。忙到天麻黑看不清了,共下了二十桶凉粉,用干净的麻布遮着到明儿早上,就该冻上。还有菱粉糕是早准备好的材料,共同做好了十八铺,一铺约莫能切出四十块来。
眼看天也黑了。陆玉梅索性就留在赵家过夜了,和陆朝阳,陆兰英挤在一张床上。想到明天这些东西的销路,几个女孩子都有些挂心,睡不大着。
隔天一大早,赵牧和赵宝儿分头行动。赵牧就用马车拉着十八铺菱粉糕,和陆元宝一块儿上集去了。赵宝儿则去找了自家的几个佃户,和村子里的几户他知道情况的人家,问他们是否愿意去卖这个菱粉凉粉。
出乎意料的是,这要分菱粉凉粉的时候,陆文金带着陆大郎也上门来了。他们也想挑着担子上集去卖菱粉凉粉。是陆兰英叫他们来的。
“……正好我今儿绸缎庄里放假,所以我就想着,带大郎先走一趟。以后让他自己来。”陆文金解释道。对着陆朝阳,他好像有些尴尬。
他今年考试落第了,陆文秀帮忙在县里的一家大绸缎庄给他找了一份账房的活计,薪酬倒是不低,八房的日子也慢慢的过起来了,现在陆家二老基本上都是和八房亲近,也靠八房接济些。这些在村子里都是出了名的。
而大房,陆大郎在考了一年以后,发现自己房里要供着两个读书人,还有一个疯疯癫癫,花钱一点都不讲究的爹,实在是艰苦了些。索性就放弃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