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喜耕田 >

第103章

喜耕田-第103章

小说: 喜耕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这一连串譬如,倒是把裴子慧和段婉琴说笑了。不过细品了品他这话,还真是有些意味深长。裴子慧笑靥如花,柔声笑道:“
就是因为谁都不知道明天发生的事,所以才有了期盼,才有了对明天的渴望。若是大家都知道了以后的事儿,那不都成神仙了,明天发生什么都了如指掌,那样说来活着还有啥滋味?”
顾青城笑容渐敛,凝神想了一会儿,才深深点头,“说来也是,人活着还不就是图个滋味。”继而他又很突然地问道:“慧儿妹妹何时生辰?”
裴子慧一愣,没想到他会问这个,继而笑笑说道:“六月二十六。”
“噢!”顾青城似乎是在想着什么,片刻后笑着说:“六月二十六应该是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赏完桃花赏荷花,倒也不错。待你生辰时我接你到京城赏荷花如何?在凤阳的净觉寺有大片的桃林,在京城的一个地方却有一大片荷塘,那简直是人间美景。”
“怎么不好?我最喜欢荷花了。”裴子慧随口答道。
“那一言为定!”顾青城很兴奋地说。
裴子慧正要接话,却抬头撞上了顾青城眸光闪闪的俊眸。不知为何,就为这一撇,她却因为刚才的话而后悔了!
但是话既出口,就没有马上收回的道理。
她凝神望着茶碗,口中不断吹着茶水,其实茶水已经不烫,可以上得了口,何需再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如此这般是在想心事。
顾青城说六十二十六在她生辰之时,接她去京城赏荷花,荷花自然是极美的,炎炎夏日,若是能到荷塘泛舟,那自然也是极惬意的一件事情。可是不知为何,她总是不想和顾青城过多接触,甚至自己也说不清来由,更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不过既然刚才已经答应,自然不能又马上回绝。赏与不赏只好到时候看能不能找个适当的理由推脱。可是这个顾青城似乎是一个说到又能做到的人,转念到此,又微生了几分悔意,缄口不言的同时也更留心他的脸色和言语了。
接下来顾青城说什么,她要不然微笑,要不然随便附和一下,多半没有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无趣时,便望着悠悠塔影,慢慢地品茗,样子十分闲适。
顾青城看她的态度,倒有些不明究竟,心里七上八下的忐忑起来。为什么在裴子慧的小脸上,鲜少能看懂她的心事,难道这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心事勿让人知?但转念一想又自笑起来,她只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复杂的心事呢?可是转念又一想,别人都说自己少年老成,但自从遇到裴子慧之后,似乎是少年老成的气质没有了,和她相比较而言,却恰恰相反地涌出了一些之前不曾有过的心浮气躁之感。
想到此处,顾青城的嘴角就微微抿成了一条直线,心中想的却是:说什么也不能让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看轻了自己。而坐在他对面的裴子慧,似乎是看懂了他的心思一般,竟然对她眨着眼睛,翘着嘴角,莞尔一笑。
这一笑,倒是把顾青城弄得面红耳赤,很是不好意思。
几个人喝完了茶,顾青城招呼店小二过来又要了一些女孩子爱吃的点心,几个人就坐在茶馆内随便填了填肚子。小六子带着前面那一行人早已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不过顾青城也不找,等裴子慧二人吃饱了,已是晌午过后。离开茶棚,顾青城就带着他们向半山腰的桃林走去。因为他包下的小院落就在桃林的不远处,逛完桃林自然是要回院落与裴二等人集合的。因而他才会选择最后一站进桃林。
桃林是净觉寺的一方奇景,烧完香拜完佛的人们,自然都要到此刻走一走看一看。所以过了晌午时分,涌向桃林的人流也渐渐密集起来。
几个人走在人群之中,离桃林的方位越近,上空弥漫的花香就越浓。
心中向往,脚下自然也有力气,说说笑笑间,桃林便到了。
闲步桃林,随意浏览。
段婉琴为眼前的桃林花海所着迷,生怕天黑之前还有什么好的景致看不到,所以她便挤在人群中走得快了一些。而顾青城和裴子慧却更热衷于慢慢的欣赏,所以就相对落后一些。人潮拥挤间,顾青城不时伸手护住裴子慧,生怕她被人挤到,踩到,时刻肩负着护花使者的使命。
挤来挤去,他们终于在一棵桃树下停了下来。突然间,也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群麻雀,落下又飞起之间,树上的桃花瓣像雨一样飘落下来。粉红的花瓣落在裴子慧乌黑的头发上,素雅的衣裙上,看在顾青城的眼里,竟然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裴子慧站在一侧,望着他呆呆的眼神,以为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忍不住问道:“城哥哥,我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没,没有!”顾青城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他的表情痴痴的,似是在对裴子慧说,又似在自言自语:“慧儿,你好美,简直就像仙女……特别是穿上我送你的这件衣服,就更美了!”
本来裴子慧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当顾青城说到最后一句时,她脸上微微泛起的红晕,早已荡然无存。真不知道他在是表扬裴子慧,还是在表扬自己给裴子慧选的衣服。更不知道是衣服衬托了她的美,还是他的美给衣服加分。
所以她不做任何表态,只伸手扯了扯衣角,翻了个白眼继续往前走。
顾青城这才发觉自己似乎语无伦次地说错了话,想补救,裴子慧却已经追着段婉琴而去了。待追上了段婉琴,顾青城再想说什么,也不方便开口了。只好抓了抓脑袋,顿生懊悔之意。
其实他只是想说裴子慧很美,更是高兴她愿意穿他给她买的衣服,不知为何,到他嘴里的话变了味道。
这片桃林很大,但是赏花赏景重在意境,人多的地方反而没了那种兴致。于是两个小姐妹手扯着手往人少的地方走,顾青城这位堂堂一县父母官竟成了跟班,因为惹得自己的义妹不高兴,而有些郁郁寡欢地远远跟在他们后面。
段婉琴一脸神采飞扬,双眸不时跟着绚烂的桃花飞舞。裴子慧却只是静静观赏,偶尔嘴角微微露出笑意。而最后面的顾青城,早已没了赏花的兴致,只用眼神的余光瞟着前面那个小小的身影怅然若失。
“好像有琴声。”段婉琴突然顿住脚步,用手拉住裴子慧,两个人一起侧耳细听。
“我也听到了,而且好像还有女子的歌声!”裴子慧有些兴奋,“是谁这么有雅兴,居然在这漫天桃林的花香间弹琴唱歌,当真是极其风雅之事。就是不知道琴声旁边是不是还有一道曼妙的舞姿,若是如此,那可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顾青城见裴子慧兴致又起,赶紧凑上前说道:“不如我们去寻一寻,看看是不是如慧儿所说,琴声旁边是否有人跳舞?”
“好!”裴子慧和段婉琴异口同声地高兴答应。
于是,三人有些迫不及待地朝着琴声的方向快步走了过去。
穿过浓密的桃林,便到了一块豁然开朗的空旷场地。这琴声便更近了一些,琴音如潺潺流水,缓缓流进耳中。裴子慧虽然不懂音乐,但是多多少少也能听出曲中的忧伤,于是这份好奇心就更重了。
再走几步,清清亮亮的歌声也愈发清晰入耳,甚至连歌词都听得清楚了。

第135节:桃林琴声
 
谁隐身在水墨渲染的村庄,情韵悠长,好似宛在画中央。好时光,我的桃花四月香,独占芬芳,开遍人间烟雨巷。
春江水倒映着我的粉红妆,浮光掠影,羡煞一对俏鸳鸯。旧时光,我的桃花四月香,满城飞絮,兼有春风柳丝长。
念过往,依旧花前轻轻唱。去年今日,难忘你的模样……
听这歌词只觉得异常唯美,有着朦胧的意象,似乎还透着一丝清凉,柔情在四月桃花盛开的季节悄悄绽放,思念也在这样的季节慢慢生长。
可是歌词与曲子放在一块品的时候,却又觉得无限凄凉。仿佛这歌声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悲悲切切的故事。
三人再也控制不住脚步,闷声向前大步而去。
又走了一段,弹琴之人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那是一个极美丽的女子背影,一袭白色长裙,浓密的乌发随意散在肩头,身姿楚楚地坐在石椅上,双手正在石桌上的琴弦之上轻轻地抚着,刚才悦耳的琴声与歌声便来自这里了。
但是这里除了那位抚琴的女子之外,再无第二个人。没有他们想象中会有一段曼妙的舞蹈,而且那凄婉的歌声,想必也是出自这位抚琴女子的口中。
谁也不去打扰她,三个人静静站在一侧,等她一曲弹毕。
许是女人的知觉都很灵敏,抚琴女子已经感觉到身后有人,不但歌声顿停,那琴声也毫无预兆地嘎然而止。然后是那女子带着一抹惊慌又带着一点期盼的突然转身。
她的身子还未全部转过来,对面的三人就已经看到她那张精致的面庞,柳眉桃目,樱桃小口,鼻尖挺挺,面容瓷白!只是那眼中分明是两行凄楚的清泪,顺着眼角蜿蜒而落。倒是把偷偷听琴的几个人吓了一跳。
她在哭,为什么哭?
三个人茫然地对视了一眼之后,都是面有愧色,他们以为是他们的突然闯入,引来的女子的不满。或者这个女子有什么伤心之事,正在这里独自伤神,这样突然闯入,确实有失礼数。
而那女子看清他们之后,显然非常失望。她缓缓摇了摇头,又幽幽地叹了一声,将身子慢慢转回,坐在原处一动也不动了。
不知道为什么裴子慧看这女子凄然的背影,忍不住心中一动。其实她心里的本意是想三个人悄悄地退出来,不要再去打扰她。可是看着她如此无助的样子,又忍不住好奇与怜惜之念,终是忍不住走上前去,蹲下身子柔声问道:“这位姐姐,你有什么伤心事吗?”
女子没有说话,低头擦了擦泪之后,看着眼前这位俏伶伶的小姑娘,报以友好的一笑。
顾婉琴也迈步跑上前去,从自己的衣襟里扯出麻丝帕子递给那位女子,莞尔一笑:“姐姐莫要哭了,我娘说,哭多了对身子不好,对眼睛也不好。”
女子接过顾婉琴的帕子,又笑了笑,她再次擦了擦泪果真不哭了。
从她的衣装打扮上来看,此人并不像是什么富家深闺的小姐,因为无论从衣着和头饰再到妆容,都缺少了那么一些端庄。而且若是深闺小姐怎么会一个人在这种人烟稀少的地方弹琴,这不成立。可是若说她和自己一样是穷人家的女儿吧,这也说不太过去。因为穷人家的女儿不会有这么华美的打扮,她的衣装看起来装饰居多,只为打扮,并不适合坊间劳作的穿戴。
难道她是?
裴子慧眼睛一转,准备试探一下她。
“这位姐姐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或者是有人欺负你。”裴子慧指了指远处的顾青城,说道:“若是这样,你可以对他说,他是在县衙当差的,你大可让他带着你去找知县大人告状。”
顾青城忍不住苦笑,心想:本来自己这芝麻小官就不大,到了裴子慧嘴里却又降了级。
此时女子已经平静了情绪,起身从容答道:“小妹妹,谢谢你们。没有人欺负我。”紧接着,她又邀请几个人来石桌前坐下,一张石桌,四个石凳,正好坐下他们四个人。
随即女子又将身旁一个盖着花布的小竹筐掀开,在里面拿出一盘切好的凤梨摆在石桌上,笑着说道:“相逢即是有缘,几位若是不嫌弃,就用一点水果吧!”
黄澄澄的凤梨切得均匀细致,齐齐地码在一个带着蓝瓷花的盘子里,而且每一块凤梨上面还都插着一根小竹签,以便吃的时候不用沾到手上。如此细心的考虑,想必只有眼前这位水一样的女子才能做到。
一直没说话的顾青城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