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姑爷是喜脉 >

第22章

姑爷是喜脉-第22章

小说: 姑爷是喜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惹得几人都笑了起来。聂知行抬手揉了揉她的头,引得她一阵怪叫,躲到了王大人身边。王大人笑着按她坐下说:“你多吃点儿倒是应该的,瞧你这细胳膊!”

旁边坐的都是王大人的幕僚,对这位小方姑爷也见过几次,更晓得她的情况,也跟着打趣道:“小方姑爷,其实是你吃得太多,怕把方家粮食吃光了,特意来蹭我们的饭吧?”

没想到这几位倒都特别自来熟的样子,方沐阳有点不好意思了:“哪儿能呢?方家现在吃的,不也是王大人给我们送的?要不是王大人,我们只怕都断了炊了!”

聂知行抬眼一看,果然王大人白面馒头似的脸上绽开了花儿,暗赞这小方姑爷真是个人精,拍马屁都拍得到位。这位王大人他冷眼看了几天,倒是个真心想办点事的好官,要不然也不会克扣自己的口粮,省了钱去修各处的城防、农田。闹了大半年的灾荒,瑞昌也该慢慢好起来才是了。

不过小方姑爷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聂知行看他几口扒了一小碗饭,就放了筷子,状似无意地问道:“小方姑爷,老方姑爷和方小姐最近可还好?你不在家好生照看他们,跑衙门来干什么?”

方沐阳站起来嘿嘿一乐,大大方方地说:“这不是上次求您的事儿么?都好些日子了,也没个准信,我来问问您呗!”

王大人一听,便知道说的是什么事情,也放了碗看向方沐阳,语重心长地道:“小方姑爷啊,这事儿你别催聂大人,是我给拦着呢!那些产业都是方家几辈人的心血,你这说换就换了,老方姑爷和方小姐怎么说?”

“王大人,您放心,这事儿我跟岳父和方小姐都商量过的,他们也同意的。”这个已经开过家庭会议了,方沐阳自然不怕王大人问。说起来人家肯这样问,也是一番好心,方沐阳自然肯解释清楚。

“说是方家几辈人积累的产业,可到了我们这儿,也不过几个孤儿寡女的。这些产业虽说也不是顶多,但也少不了有心人觊觎。再者说了,方家的产业该如何操持,我们父子三人都是一点不懂,与其竭神费力却落不得好处,倒不如换成自己能掌握的东西。”

王大人身边的一个幕僚笑着摇头道:“大人,恕我多句嘴,听小方姑爷这意思,是怕方家产业叫给人夺了?可我听说方家并无旁枝近亲,谁会觊觎方家的生意、产业呢?小方姑爷多虑了吧!”

正文 039 都是一家人嘛

插话的这幕僚显然是极得王大人信任的,见他多嘴,王大人也没说什么,反倒跟着微微点头,看向方沐阳。

方沐阳苦笑道:“或许是我想太多了。只是方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那些替方家管着工坊、田庄的管事、庄头什么的,到如今也未曾露过面。大人您想想,若是正常情况下,主家出了事儿,难道这些管事、庄头的,不该主动来问一问,看一看么?到如今都几个月了,连个人影也没见着。这样的人,如何能服气我们这几个落魄的主子?”

他一番话说完,那幕僚忍不住点头附和道:“世态炎凉啊……”

倒是王大人忍不住多打量了方沐阳两眼。能想通这个道理不难,问题在于能想通的人不多,而且这番话出自一个黄口小儿,更是叫人觉得心酸,也更说明这方沐阳的聪慧。王大人起了那么一分爱才之心,也不唤“小方姑爷”,改而直呼姓名道:“沐阳,你可曾发蒙?往后若是无事,不如来跟着我念书?”

咦,歪楼了,这不是说那块地的事儿么?正装作满脸沉痛的方沐阳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就给愣住了。白面馒头这是什么意思?他一个县太爷整天忙着政务,还有空念书?

聂知行在旁边一听,喜上眉梢,赶紧站起来冲着王大人抱拳行礼:“多谢大人提拔,小方姑爷,还不谢过大人?”

收到聂知行传来的眼色,方沐阳这才恍然大悟,敢情白面馒头的意思是看上了自己,要培养提携一下自己了?可是,很蛋疼啊!如果她真是个男孩儿,此刻一定是喜出望外,推金山倒玉柱就拜下去了,可是,姐是如假包换女儿身啊!跟着念点书没什么,万一要自己参加科考,那不是把大家都往死路上头送?

方沐阳当机立断,开始装傻:“发懵?王大人,我没发懵啊,我清醒着呢!这事儿您要是不相信,去问我岳父就是!”

这死孩子,又发什么混?聂知行恨不能将他一把抓过来照着屁股上揍个开花,这样难得的好机会,就让他给混过去了!

王大人又不是非要抓着他不放,见他作态,也不点破,笑了笑低声吩咐了身边幕僚一句,转头对方沐阳道:“这样的大事,确实不能光凭你一面之词就下了定论,我自会安排人去见你岳父的。”

事实证明王大人的动作的确很快,不过三天功夫,便亲自带了人去方家小院儿看望老方姑爷。进门瞧见满满一院子小孩儿,倒把王大人几个吓了一跳,待清楚老方姑爷是顺带着教这些小孩儿识字,更是好生褒奖了老方姑爷一番。

两人聊了一下午,到底说的什么方沐阳不清楚。不过次日就有人送了笔墨纸砚等等文具过来,喜得老方姑爷一扫多日的沉闷,精神也跟着好了不少。

李幺幺带的几个小孩儿不但跟着老方姑爷学认字,陪着方平安解闷儿,还帮着动手收拾家务什么的,方家小院儿整天都乐呵呵的。

至于换地的事情,也有聂知行盯着,帮着操持,只不过牵连甚广,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解决掉。

家里的事情处置得差不多了,端午将近,金江水涨,李大头同几个兄弟商量着往南楚跑一趟。方沐阳得到消息,告诉老方姑爷说是要跟李大头去乡间瞧瞧,也跟着上了船。

这一走就是近十天,好歹在端午节前赶回了瑞昌。

端午是瑞昌城的大日子,靠着金江富裕的瑞昌,对这一年之中唯一跟水息息相关的节日也格外重视,家家户户早就忙活开了。

方沐阳站在小院儿门外,瞧着门口新挂上去的艾叶,隔着房门都闻得到的粽子香味,忍不住扯开了嘴角。

人非草木,几个月相处下来,便是无情也是有情了。不晓得自己头一遭出远门,爱哭的小萝莉和瘫坐的美大叔可还都好?

她一推开院门,登时有些晃神。这不过十天不到的功夫,院子怎么就变了个模样?

往左邻右舍的墙壁上开了门洞,三个院子连成了一排。往左看,一溜小屁孩儿撅着屁股拿着树枝正在地上画道道;往右看,方大小姐和李大娘还有李幺幺几个女娃正摆开了阵仗包粽子;往前看,聂知行敬陪末座,上首坐着王大人和她的瘫子岳父,瞧见她都是一脸的笑,老方姑爷惊喜地招呼道:“沐阳回来了?”

方沐阳赶紧提着包袱进了厅堂,朝着众位长辈行礼,没开口说话,身后就是一串脚步声。李幺幺领头,后面跟着慢慢行来的方大小姐,又是欢呼又是叫人的,把个屋顶都快闹翻了天。

好一阵喧闹之后,李大娘领着闺女先告辞了。李大头带着儿子跟小方姑爷一起去的,小方姑爷回家了,自家的人也该到家了。他们一走,学童们也就跟着散了。

王大人聂知行略坐了一会儿,说是事情都办得差不多了,也告辞离去。

等人都一走,方平安这才上前,泪汪汪地瞅着方沐阳。

方沐阳不明所以,赶紧先安抚她,就怕她的眼泪掉下来淹了房子:“安娘这是怎么了?有谁欺负你了不成?告诉我,我揍他去!”

上首坐着的老方姑爷叹了口气:“沐阳,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怎么都不跟我们商量一声呢?若不是幺幺说漏了嘴,只怕我们都还瞒在鼓里。”

方沐阳一听,就晓得是李幺幺那个大嘴萝莉不小心把他们去南楚的事儿给抖出来了,心里暗暗恼火,嘴上还是赶紧安抚岳父大人:“岳父,这也没什么。那条水路李大叔他们往年也常走,都是熟门熟路的。我这次过去也不过是探探风声,并没做什么。您就放心吧!”

旁边方大小姐的眼泪终于滚出了眼眶,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沐阳哥哥,都是我们连累你了……”

方沐阳特别想把这个苦命的小萝莉给拥进怀里好生安慰一番,这孩子,别又钻什么牛角尖了不成?可是当着岳父大人的面儿,她还是顾虑着自己是个“男生”,不敢做得太出格,只能拉了拉方大小姐的手安慰她:“咱们是一家人,哪来什么连累不连累的?”

正文 040 地皮到手了

安抚了小萝莉,还得转头安抚美型岳父。说实话,让岳父大人那种幽怨中带点缠绵的眼光纠缠着,方沐阳表示猴不住啊!要是姐正常点,姐就扑上去狠狠地吼一声:“小样!你就从了吧!”可是,可是只有十岁的五头身萝莉能肿么滴?

方沐阳恶狠狠地啃了几只粽子表示自己的愤慨。

方大小姐早就烧好了热水,让方沐阳自己在灶屋里头将就着洗个澡,她则搬了个小板凳坐在灶屋门口絮絮叨叨,跟方沐阳说着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

自从李幺幺带的孩子回去表示认识了几个字,码头上不少人都把孩子送了过来。现在小院儿里头跟着老方姑爷学认字的孩子有十来个了,每天都有很多人跟方平安玩,她很开心。最近王大人和聂大叔也常过来,前几天还拿了一叠纸张过来,爹说是转让的契纸,把方家的田庄和工坊,还有街上的那个铺子,全都转给了城里的几个大户。爹问她同意不同意,她说只要是沐阳哥哥同意的,她肯定同意。还有李大娘,和住在对街的几位大娘大婶,都常来家里帮忙照看,现在家里可热闹呢!

不过聂大叔说家里人太多,挤着也不是回事儿,所以找人来把左右的院墙都给打通了,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个大院子。左侧的院子是爹专门用来教小孩子的,她已经搬到了右边的院子里头,往后沐阳哥哥就可以不用跟爹挤在一个屋子里头,可以有自己的屋子了。

方沐阳洗刷了多久,她就坐在门口说了多久。方沐阳有点儿后悔,就怕她传染上李幺幺的话痨病,原本看着好像还好,这下子两人成天在一块儿,果然就把方平安大小姐给传染了。

她板着手指一数,话唠病、圣母病、爱哭的可怜白莲花病,方大小姐已经病入膏肓,再不救只怕就来不及了!

可是出了门,看见方大小姐眼巴巴地蹲在门口等着自己,方沐阳不由地又有点心软。

方大小姐说:“沐阳哥哥,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们了。你这次回来,再不会走了吧?”

方沐阳的心顿时软得一塌糊涂滴得出水来。算了算了,再是有千般不好,她也还是个十来岁的小萝莉,正是性格成长定性的时候,只要自己多费点功夫,一定能给她纠正过来的。

老方姑爷隔着窗,看见两个孩子凑在一块儿说话,不由微微发笑。自从方沐阳走了之后,他就担心得不行,又怕让安娘看见不安,硬撑着没敢表露出来。回来了就好,就是沐阳说的,都是一家人嘛。

歇了一会儿,方沐阳把在南楚买的土产拿出来给小媳妇和老丈人。就是两匹布罢了,她也是到了南楚,才明白为什么古代的布都叫“尺头”,幅宽都只有一尺左右,不是尺头是什么?除了某些高档的布料,用来给贵人们做大幅的罗裙、长袍的,普通人家用的布,都是这样一个个一尺宽,二十多尺长的布料卷子。

眼看天就热了,她特意给小媳妇买了两匹素白的夏布,给老丈人买的是青色的夏布。方夫人刚过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