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盛宠庶妃 作者:凝望的沧桑眼眸 >

第194章

盛宠庶妃 作者:凝望的沧桑眼眸-第194章

小说: 盛宠庶妃 作者:凝望的沧桑眼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嬷嬷心中一凛,抬头触及太后冷冽森寒的眸子,不禁全身打了个寒颤。
“太后?”
太后坐起来,看了眼站在旁边没有说话的书雪。
“你去门外守着,看德妃到了没有。”
“是。”
书雪福身去了,殿内只剩下太后和金嬷嬷。空气中压抑的沉默氛围让人窒息,金嬷嬷额头上已经浸出冷汗来。沙漏沙沙的声音清晰入耳,仿佛落在心上。
太后闭了闭眸子,声音里第一次透出渺茫和不确定。
“梦岚,这些年哀家一直在想,当年是否做错了?”
金嬷嬷浑身一颤,太后鲜少叫她的名字。她凝眉看去,正对上太后迷茫疑惑的神情。进宫四十余年,她亲眼看着太后从一个皇后做到今日的位置,打压后宫嫔妃,助皇上登基。这个女人是凌厉的,是深沉的,是果决而无情的。
深宫里的女人,谁手上没有几条人命?要登上高位,就得踏上无数血粼粼的尸体走过。眼前这位看似和蔼慈祥的太后,何尝不是如此?在她印象中,太后向来杀伐决断从不犹豫,心机深沉却又不刚愎自用。她一生之中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却也是失败的。
因为她的丈夫,到死的时候却惦记着另外一个女人。
也是因为那个女人,所以才逼得她当年不得不…
想到那件事,金嬷嬷心中有些叹息。谁说做世界上最珍贵的女人就是最幸福的事了?一个女人,若连自己丈夫的心都抓不住,拥有再多的荣华富贵也是枉然凄清孤苦一生。
“当年如果…或许心儿…”太后垂下眸子,眼底飘过几许叹息。
“是不是,那些事情都不会发生了?”
金嬷嬷忍不住轻声道:“太后,人各有命,先皇后红颜薄命,令人难免惆怅生怜,但先皇后乃孝义之人,对太后也敬若生母…”
太后又是低低一叹,“对啊,敬若生母。只怕,她心底还是怨怪我的吧。”
金嬷嬷在宫中那么多年,自然对皇上、荣亲王还有先皇后之间的故事知之甚详,见太后如此,知她必是心中愧疚,便轻声道:“太后切莫如此,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万不可因此而苦了自己啊。”
太后闭上眼睛,嘴角苦涩。
“皇宫中的人,就哀家最不自苦。心儿…她死得冤啊。”她睁开有些浑浊的眼,眼底却闪烁着熠熠精光。
金嬷嬷道:“太后觉得,当年那场火不是意外么?”
太后冷笑讥讽,“皇宫之中,发生任何事都不可能是意外。”
金嬷嬷张嘴欲说什么,门外却听得有太监的禀报声响起。
“皇上驾到,德妃娘娘驾到。”
接着便是书雪的参拜声,“奴婢参见皇上,参见德妃娘娘。”
“免。”威严的中年嗓音,正是孝仁帝。
太后凝眸望过去,孝仁帝和德妃并肩而来,孝仁帝显然刚从书房过来,那身龙袍还未脱下。再看身边的德妃,一身粉蓝团绣烟霞紫芍药宫装,妆容淡雅而美丽,精致柔美的容颜上挂着和煦温婉的笑容。
“儿臣见过母后。”
“臣妾见过太后。”
金嬷嬷也福身行礼。
太后笑看了二人一眼,“今儿个倒是稀奇,你们俩难得的一起来了。”
孝仁帝笑了笑,原本刚硬的面容却柔化了几分儒雅,显得越发清俊。
“母后这是不欢迎儿臣和素丹吗?”
德妃微微笑着,“定是臣妾不常来给太后请安,太后生气了。”
太后笑骂道:“你这张嘴啊,真是不饶人。”她摇摇头,道:“站着坐什么?坐下吧。”
“谢母后赐坐。”
二人落座后,太后才道:“我让人去请德妃过来,你怎么也跟着来了?”
看似简单的询问,实则包含试探。
权贵之家,便是简单的一句话,也都寓意深厚,必须小心应答。
孝仁帝笑笑,“唔,儿臣在御书房里处理完朝政便四处走走,正巧在御花园里碰上了德妃,听闻母后传唤,便跟着来了。”
太后佯怒道:“还怕哀家把你的爱妃给吃了不成?”
德妃脸颊晕红,嗔了一声。
“太后。”
孝仁帝笑了笑,“母后,素丹脸皮子薄,您就莫要再拿她开玩笑了。”
太后也笑了笑,“行了行了,你们两个要想秀恩爱啊,就回自己的宫里去,别在我这里显摆。”
孝仁帝呵呵的笑着,“是,谨遵母后教诲。”他回头看德妃,眉眼俱是柔情脉脉。
太后看着,不禁想到多年前…无声的叹了口气。
德妃回过头来,温婉道:“太后唤臣妾来,所谓何事?”
太后正了正脸色,道:“方才璃儿和寰儿来过了。”
孝仁帝也敛了笑容,道:“适才儿臣还听说他已经出宫了。呵呵,那小子可鲜少进宫,今儿个这是怎么了?”
太后瞥了他一眼,“后宫人多眼杂,他脾气又是个不讨喜的,以免冲撞了贵人,还是不要进宫得好。”
孝仁帝听她这话包含火药味,不禁微微凝眉。
“母后,您怎么了?可是谁惹您生气了?”
太后似也察觉到自己情绪过激了,不动声色的蹙了蹙眉,淡淡道:“没事,年纪大了,情绪总是多变。”
孝仁帝不疑有他,转而问道:“璃儿进宫所谓何事?”
太后道:“让哀家给他赐婚。”
“赐婚?”孝仁帝显然很惊讶,“母后,璃儿让您赐婚?”
德妃也有些惊讶,却是和婉的笑了笑。
“荣亲王世子今年也有十六岁了,该是成婚的时候了。只是不知道,他看上的是哪家闺秀?”
太后看了她一眼,道:“这事儿以后再说,哀家今日让你来是有另外一件事。”
德妃端正了容色,“是,太后您说,臣妾听着。”
太后又坐正了身体,道:“你前段时间不是让哀家给帮忙为你那侄女儿找一门合适的亲事么。我倒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不知道你的意思如何?正好,皇上既然也在这里,也省得我多费口舌。”
德妃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微微凝了凝神色。
太后说,“皇后不是要给寰儿挑选正妃和填充其余三大侧妃么?哀家就想到了德妃的那侄女儿,以前我倒是也见过,那孩子长得标致又聪明,身份又不俗,不如就给寰儿做个侧妃吧。皇上,你认为如何?”
她没有问德妃,而是直接问孝仁帝,目光含笑,传递着某种信息。
孝仁帝眼神闪烁着光芒,而后不动声色掩去,淡淡点头。
“母后的决定自是极好的。素丹,你觉得呢?”
德妃抬头温婉的笑着,“自然,竹音不过是个庶女,能做得大皇子的侧妃,是她高攀了。只要大皇子不嫌弃,臣妾自是高兴的。”
太后点点头,德妃这几年越发深沉了,神态举止竟不露分毫。
“那就这样决定了,对了,镇南王府的赏花宴快到了,你给你娘写封信,让她把你那竹音那丫头带到京城来,镇南王府赏花宴的时候,也让她跟着去。”
德妃笑了笑,“今早臣妾才收到母亲的家书,说她已经动身来京城了,三日后便到。”
“哦?”太后扬了扬眉,笑道:“她倒是坐不住。”
德妃道:“母亲说,许多年没来京城了,这次进京,得多住些日子。”
“也好。”太后笑了笑,“她出嫁那么多年了,鲜少回宫来看一看。当年先皇赐给她的长公主府还空着,她来了正好也有个人。你们母女俩也好好说说体己话。”
“是。”德妃显然很高兴,笑脸盈盈的应了。
孝仁帝这个时候开口了,“母后,您刚刚说璃儿让您给他赐婚,莫非他自己看上了哪家闺秀?”
太后表情有些莫测,“得,我还以为煜儿已经跟你说了,敢情你也被蒙在鼓里啊?呵呵呵,那两父子,瞒得可真是密不透风呢。”
“怎么,皇弟也知道?”孝仁帝皱了皱眉,似乎有些生气。
太后睨了他一眼,却不知为何,眼中有几分嘲讽。
“那女孩儿我见过,是个好女子,就是身份有些…”
孝仁帝眉峰凝起,“身份低贱?”
太后半眯了眼,“秋大学士的孙女,不过只是庶女。”
孝仁帝果然面色不虞,“胡闹。皇家贵胄,怎能娶一个庶女为妻?”
太后却是不咸不淡道:“璃儿性子倔,他若决定的事,只怕没人能更改。”
孝仁帝脸色有些沉,“母后,璃儿不懂事,您也纵着他?”
太后淡言,“不然还能如何?让他天天跑到皇宫里来闹?”
孝仁帝道:“朕另给他指一门高门贵女就行了,我泱泱大昭国,京城名门那么多,还找不出一个适合做荣亲王世子妃的大家闺秀么?”
太后轻哼了一声,“可也要璃儿看得上才行。”
孝仁帝眉峰紧皱,“名门嫡女,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庶女不成?”
太后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年少轻狂,男婚女爱,这可不是以门第束缚的。皇上也曾年轻过,这个道理,怎的连我老婆子都不如?”
孝仁帝脸色囧了囧,道:“我皇家婚姻,自是要注重门阀,怎能如斯随便?”他沉吟了一会儿,道:“璃儿若真喜欢那女子,便迎来做侧妃吧。”
“那可是秋大学士的孙女,让她给人做妾,你这不是打秋大学士的脸?”
孝仁帝道:“亲王世子的侧妃,也是要上玉蝶的,将来便是皇家的人。一个庶女,已经够抬举她了。秋大学士向来是明是非之人,不会不识抬举。”
太后凝眉望过去,“皇上尚且不知道那女子是谁,就下此决定,是否太过果断了?”
孝仁帝愣了愣,自是听出太后这话意有所指。
德妃适时的问,“太后一向眼光极佳,能让太后都赞不绝口的人,定然是个好女子。就是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在家排行第几?”
她温言笑语的两个问题,成功的化解了刚才有些冷凝的气氛。德妃,笑颜如花,心如海底。
太后深看了她一眼,才将目光又落在孝仁帝脸上。
孝仁帝也知道自己方才语气过于刚硬了,便软了声音问道:“母后,不知是秋家哪位小姐?”
太后嘴角轻轻扯动,淡言。
“秋家五小姐,刑部尚书秋大人的女儿,秋明月。”
“秋尚书的爱女?”孝仁帝又皱眉,“不过璃儿什么时候认识这秋家五小姐了?”
德妃却在此时笑出了声,“原来母后说的是她啊,臣妾倒是听过她的名字。”
“哦?”孝仁帝又将目光落在她身上,“你在哪儿听过的?”
“皇上不知道吗?那秋家五小姐原是养在扬州的,一个多月前…”
“扬州?”孝仁帝打断她,眉间凝起一抹暗色。“她母亲可是姓沈?”
“正是。”这回回答他的却是太后,“她母亲叫做沈柔佳,外祖父曾是扬州知州沈从山。也就是这段时间秋尚书屡次在朝堂提及的沈大人,皇上日理万机,不会连这个忘了吧?”
“沈从山?”孝仁帝恍然大悟,“我说皇弟今日怎么突然提议让那沈从山担任工部侍郎,原来如此。”他目色沉了沉,望向太后。
“母后,您好像对那秋家五小姐很了解。”
“不多。”太后不冷不热道:“只是上次去宝华寺焚香的时候,见过一次。”话虽然是对孝仁帝说的,可眼睛却似无意看了德妃一眼。
“宝华寺。”
孝仁帝重复了一声,不再说话,眼神有些黝黑而深邃,似陷入了什么回忆之中。
德妃看了可能孝仁帝,又笑道:“说起李,臣妾听闻这秋五小姐的名字,也是源于这宝华寺呢?”
孝仁帝抬头看她,“哦?”
德妃笑意盈盈道:“这事儿臣妾也是偶然听说的,也不知道事实如何,当不当真。”
“素丹且说来听听。”孝仁帝显得很有兴趣。
太后敛了眉,没说话,只是目光深得有些让人看不懂。
德妃道:“前几日那秋家几位小姐一起去宝华寺祈福,下山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意外。”
太后唇边溢出一丝笑意来,“德妃整日呆在宫廷里,没想到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