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442章

良跃农门-第442章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欣叹了口气,说:“这下可要好些日子见不到铭儿了。”

张氏笑道:“也就是三年吧,等三郎回来,已经长成个小伙子了。”

想着李铭三年后的模样,李欣便笑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家人都是相由心生。

李厚仲眉毛很挺,人便一根筋;刘氏眼梢微微上挑,人则是泼辣;李大郎五官笔直,嘴唇一般都喜欢抿着,人便沉稳耿直;李二郎浓眉大眼,额头稍宽,人则是憨直敦厚;李三郎则是长得秀气,四个兄弟姐妹中,属李欣和李铭长得最像,他们姐弟也是一样沉静的性子。

三年后的李铭,势必已经是一个提拔的少年了。

李欣忽然问张氏道:“他带着走的银两可够了?”

“够的。”张氏凑近李欣,轻声说:“面上爹给了五两银子,你大哥和二弟分别给了一两,私底下娘怕三郎吃苦,怕是还会多添点儿。”

李欣在心里算了算,想着自己也是暗暗塞了五两银子给李铭,点头道:“够了。再加上平日里市井之中他自己去赚点儿笔墨钱,足够他用的。”

姑嫂两个到了张氏屋里,江氏也来凑热闹。

本来李欣打算早上便走的,只是刘氏拉了她不准她走,说李铭才走,她也回婆家去,这是在抛弃她。

刘氏怀孕本就情绪外显,李欣也不想招惹了她又哭,只能跟关文商量了下后答应下来,陪刘氏吃一顿午晌饭后再动身。

姑嫂三人正说着话,门外闪进一个小人儿。

山子扫视了屋里的人一眼,然后又噔噔噔出去了。

“他这是做什么?”江氏讶异道。

李欣揉了揉额心:“捉迷藏,在找人呢。”

脑子里忽然闪了一下,李欣蓦地想起她回娘家来要做的第四件事儿——跟大哥大嫂说说山子的教育问题!

只是江氏在这儿,李欣也不好开口。

正在这时,刘氏在那边儿屋喊:“二郎家的,你去瞅瞅你屋里,九儿是不是哭了!”

江氏忙站起来往她和李二郎的新屋那边儿去。

李欣趁机拉了张氏,夺了她手上的针线,道:“大嫂,我有事儿要跟你说。”

张氏看她神情凝重,语气认真,也立马坐正问道:“什么事儿?”

李欣便把这段时间山子在荷花村里的为所欲为给学了一遍,包括那次孙家人上门找麻烦。

李欣轻声说:“大嫂,山子很有领导潜质,像是个小领袖,组织大家也不错,往这方便培养培养倒是挺好的,跟着大哥学学管事务,肯定不差的。只是他这胆子也太大了,上门都不怕,什么都敢去尝试,简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至于脾气……也有些暴烈,我见他捡地上的石头丢人,还撂狠话……这都哪儿学来的?”

张氏愣了愣,立马回过神来,脸上便带了些恼羞:“妹妹,你怎么不早点儿说?不行,我得去把这混小子给抓回来!”

“不急不急……”

李欣忙拦住:“他也就是个孩子,要说坏心是没有的,不然不会在荷花村认识了那么多的朋友。我只是跟大嫂你说说,你和大哥两个可千万不能松懈了对山子的教育,他这脾气和性格要是一直往上走,这可不好。”

李大郎两个儿子,山子是张扬的,而小兜却很内秀。这娃子跟他哥哥比完全不一样,什么时候都安安静静的,好像局外人一样淡淡地看着周围的人或事儿。

虽说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到底有肉多和肉薄的区别。

就张氏而言,肯定是喜欢小兜多一些的。原因无他,因为他乖巧不会闹腾,不会在自己忙活了一天之余还给自己添麻烦。

别说张氏了,就算是李欣易地而处,也不能保证一碗水端平。

所以也难免出现哥哥嫉妒弟弟这种事情发生。

“……平时大哥大嫂也多去关心关系山子,跟他说这些道理,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那也得那孩子肯听啊!”张氏叹了一声:“那孩子,说他一句他也不应声,转身就跑没影儿了,自己个儿乐呵地不行,在外边儿出了饭点不

落以外,从早到晚能玩上一天!也不是没骂过没打过,可他不听,有什么法子?”

李欣道:“我始终觉得,对孩子不能打骂。”

见张氏要说什么,李欣忙抢先说道:“大嫂,其实要说孩子什么都不懂,这是不对的。孩子是听得懂大人说的话的,只要大人有闹心,肯细心教,说的话他一定能记住,并且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张氏微微低了低头。

李欣说:“山子在荷花村的时候我想过要跟他交流沟通,只是我逮不住他,他一大早就跑,除了一日三餐,我基本都见不到他的面儿。晚上他好不容易要洗漱睡觉吧,偏你跟他讲了两句,他沾了枕头就睡……我也是没办法了。”

张氏闻言笑了笑。

“大嫂,平日里也多关心关心他,他这娃子,最想得到大人的关注,也最想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别冷落他,也别一味责怪他。你个大哥才是他最亲最亲的亲人啊。”

第五百三十六章新嫁(上)

用过午饭后关文一家便要回去了。

刘氏仍旧是老生常谈,絮叨着让李欣多努把力赶紧怀个孩子。她这当娘的年纪一大把了又要给儿女添个弟弟或妹妹,没道理自己的闺女还是无所出。

李欣只是点头道是,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

看在刘氏眼里便更加让她觉得揪心。

夫妻二人带着扬儿回去,山子还闹着说要跟着姑姑姑父一起去玩儿,被张氏极其严厉地呵斥住了。

到底还有几日功夫便是新年,由不得他到处乱走。

山子当然很是不乐意,扭扭捏捏地想趁着张氏不注意溜上去跟着李欣一道走,被李大郎给擒了衣领,动弹不得,只能鼓着眼缀缀不平地瞪着李大郎,嘴巴高高撅起。

但到底还是安分了。

回到荷花村李欣便有的忙了,阿妹是新嫁娘,杏儿也差不多待产了,韦大娘年纪大,家中竟然没有一个可以帮她一把的女人。

关文也得赶在过年前回镇上去一趟,交代些事情。而且李欣也跟他说了,虽然铺子还没有开张,但到底离开张也没多少日子,将来一年铺子那边儿要依仗的还是铺子里的活计掌柜账房之类的人,趁着这个时候给他们多发点儿红包,再请他们吃顿饭,鼓励鼓励,笼络笼络人心。

即使这铺子里的人许多都是承关文恩情的,只这表面上的功夫还是得做。毕竟说起来这也不过是利益往来。

关文答应着,李欣另取了几两银子给他让他备用。

走前关文还问李欣,他这回去便跟四弟妹说一声。让四弟妹来帮她准备。

李欣想了想觉得可行,但还是跟关文说:“四弟妹这会儿在沈家做工,要是走不开就算了。要是能走得开,就叫她回来帮忙吧。”

关文答应着去了。骑了红欢走的。

许是很久没撒蹄狂奔了。红欢显得很是兴奋,驮着关文一路疾驰而去,惹得二黑二黄在后边儿闷不吭声地追了一截,两只狗显得尤为兴奋。

除了准备过年的事儿和阿妹正月初七嫁人的事儿以外,李欣也没忘了找到杏儿,跟她学了李铭与她说的事情,简单地介绍了两位先生。

杏儿微微蹙了蹙眉,倒是不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问李欣:“大嫂觉得哪个先生好?”

李欣笑道:“你先别问我。我要是跟你说了我的想法,在你想法里就有了个印象了,然后你便不能很好地下判断。”李欣道:“你就自己琢磨琢磨。你觉得哪个先生好,我再跟你说我的想法。”

杏儿笑了笑,思索了一番后对李欣道:“依我看我,这两个先生都挺好的,你弟弟心细,找的也都是隔家里边儿不远的,这个倒是没什么大碍。要说选先生的话,我还是觉得,年老些的好。”

“哦?”杏儿跟她的想法倒是一致的,李欣忍不住笑了。“这里边儿有什么讲究?”

“讲究倒是没有,就是觉得老人家的,让孩子更敬畏些。”

杏儿笑了一声,解释给李欣说道:“大嫂你想,曲先生年纪轻轻。其实还可以继续考下去的。却不考了,想必是个不怎么坚持下去的人。又说他恃才傲物。我觉得他可能还有些浮夸,沉不住气。反倒是傅先生,虽然上了年纪,却仍旧没丢了考举人的希望,这种坚持的精神挺值得人敬佩的。”

杏儿顿了顿,又说:“我不求小康能扬名天下,甚至是做官什么的,我只想他能识得几个字,能懂得做人的道理。老人家教,我比较放心。”

李欣哂笑,心里却在想,若是这傅先生只是单纯地追求名利,所以不放弃,这便让人有些失望了。

杏儿说完话,便问李欣:“大嫂的意思呢?”

“我其实也是跟你想的一样,觉得傅先生比较好。”

李欣笑了声,回杏儿说:“不过我的理由跟你的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杏儿忙问道。

“曲先生……还算是年少轻狂吧,小孩子开蒙,最初便是接触教书先生的思想,我怕他平日里怨愤太多,教的实物却没多少,这对扬儿和小康无益。这是其一。其二,傅先生虽然可能埋首故纸堆,可他扎实的基本功摆在那儿,给两个小娃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成问题。如果以后瞅着他的确是有些文人的酸腐,再给扬儿和小康换先生也可以。”

李欣眼睛融融的,笑着说:“我也不求严格能功成名就,以后有多了不起,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会做人,会做事,这便够了。”

杏儿赶紧附和,便与李欣说好,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在之前先去这两个地方看看,接洽接洽曲先生和傅先生,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两个人。然后再定下来。

不过扬儿和小康入学塾的事情却是不急,再怎么还是得等到阿妹出嫁,关文铺子开张以后再进行。所以这件事暂时搁在一边儿。

李欣打发了扬儿和小康让他们去试新衣裳,过年了,甭管大人小孩儿都得穿新衣。

两个小娃子穿的都是李欣做的,量体裁衣十分合适,布料也轻软舒服,扬儿和小康都笑得十分甜。

大人的衣裳是没时间做了的,便是买的成衣,虽然贵点儿,但样式的确是比自己做的要别致许多。

老关头也换上了新衣裳,看起来喜气洋洋的,精神头越发好了,还特意问了李欣阿妹的嫁妆和婚事儿准备地怎么样了。

李欣一一答了他,让扬儿和小康陪着老关头玩儿,叮嘱他们不能麻烦祖祖,自己却是朝阿妹的屋子里去了。

阿妹的嫁衣是她自己亲手做的,一针一线全凝聚了她的心血。

坐在床上的阿妹掩映在那一片火红里边儿显得尤为娇俏可人,眼中含笑,脸蛋晕红,似一朵娇羞的水莲花。

李欣推开了门,也舍不得把眼睛从她脸上移开。

“阿妹真漂亮。”李欣由衷地叹道。

阿妹登时红了脸,搁下手上的活计迎了李欣进来,让李欣坐。

因为屋子里边儿安装了壁炉。整个屋子显得暖气融融的,一点儿都不热。早在天气冷起来让李欣受不了的时候李欣便让烧壁炉了,也不觉得浪费柴火。

阿妹问道:“大嫂来有什么事儿吗?”

“没什么事儿,来看看你这边都准备好了没。”

关家要说富裕,其实比一般农户的确要富裕很多。但是每个月李欣从沈家舀回来的分红银两便抵得上很多人家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

只是关文虽然没提,但李欣也隐隐约约觉得他不大乐意用自己的银子,甚至是在得到县太爷给的那笔赏银的时候也是想全部交给自己,弥补自己这边儿给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