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春去春又回 >

第12章

春去春又回-第12章

小说: 春去春又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女三人由庙祝送出,在下轿子的地方,发现原来的两顶变成了三顶,增加的那一顶轿夫迎上来说:“老夫人让大小姐坐这一顶下山,不必走路了。”
邱若蘅恍然大悟,原来阮春临都知道了,所以刚才说不会让她受委屈。然而,难道她因此误解了芷蕙,觉得她不懂事不孝顺,自私刁蛮?这可是天大的误会,芷蕙也走了一半路程的呀!邱若蘅想返身去同阮春临说清楚,可庙祝婉拒道阮春临已经开始诵经,不再接见。
回家的路上,邱若蘅捧着那颈圈,口中泛苦,她能感觉到,芷蕙很不开心,是因为她取而代之吗?那当然了,芷蕙一直就是众所瞩目的焦点,没想到今天被这个平凡的姐姐抢去风头,她一定不甘心,一定很失落,邱若蘅此刻想去走在芷蕙的轿旁,虽然辛苦,只要能和她有说有笑,心无罅隙。原来,实现心愿是要付出同等代价的,所以她得到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却也失去了最珍贵的。



、第五章

第五章
顾锦书的亲事定下后,阮春临顿觉浑身舒泰。
顾沁文也满心欢喜,唧唧喳喳说个不停,明明对成亲毫无经验,却好像很懂似的出谋划策,阮春临笑着想,家中也确实是很久没有这么大的喜事了。
可怜顾锦书还被蒙在鼓里,他正好去外地办事,回来时,顾家已经合完八字,送了大定,甫进家门就被丫头围着恭喜的他一脑袋浆糊,仍以为要娶的是邱芷蕙,喜笑颜开,直到次日清晨全家一起吃早饭,顾凌章才凉凉地纠正他,他要娶的是邱若蘅。
顾锦书当即懵了,连说几个我不要,阮春临板起脸道:“你不要也不成!这事已经定了。”
顾沁文安慰他道:“哥,若蘅姐姐很好啊,又温柔,又贤惠,我和太奶奶都喜欢她,那个邱芷蕙,除了脸蛋好一些,一无可取之处,你不知道,那天在娘娘庙,她打扮得招蜂引蝶,还戴着我送给若蘅姐姐的首饰,自己坐轿,让姐姐走路,这样的女人进了门,根本是祸不是福。”
顾锦书气急,吼道:“你一点也不了解她,不许胡说!”
顾沁文惊愕道:“你,你竟然凶我!”随即大哭:“我说的都亲眼看到的事实!”
顾锦书被她的哭号声噎了一噎,但仍是不让步地道:“芷蕙不是这种人!”
“够了!”阮春临怒道,“难道你就清楚她是什么人!鬼迷心窍的东西!就算她好到天上去又如何,人家不要你,你还巴巴的凑上去,是打算丢我们顾家的人么?”
她还要再骂,突然眼角余光瞥到顾凌章微微笑了笑,登时警醒,怎么能让这个外人幸灾乐祸,赶紧住口。
顾凌章慢吞吞放下碗筷,施施然起身离席,那悠闲的身姿步伐,无不昭示着这出好戏带给他的愉悦。
走出门外,他还能听见顾锦书在背后大叫了一声:“我不要娶邱大小姐——”
此时此刻,顾凌章真是对这位闹得祖孙三人鸡飞狗跳的邱二小姐充满了钦佩。
顾锦书冲到邱家,刚想越墙而入,突然记起邱芷蕙不喜欢,于是一边拍门一边叫:“芷蕙!芷蕙!”
邱芷蕙在屋子里恶狠狠喊:“谁也不许放他进来!”
正煎药的暖儿怯怯看着邱若蘅,邱若蘅抽出她手里的扇子,道:“去开门吧。”
顾锦书扑进院子,就要进屋,暖儿急忙伸臂拦道:“二公子,男女有别,你不能进小姐的闺房的!”
顾锦书抽了抽鼻子,道:“怎么有股药味?谁病了?”
邱若蘅端着药碗出现,轻声道:“芷蕙受了点风寒。”
顾锦书面露急色道:“什么?她不要紧吧?”
邱若蘅迟疑,其实是不要紧,可是芷蕙不肯吃药,所以一直缠绵病榻,她对顾锦书摇摇头。
“我可以看看她吗?”
邱若蘅低头看一眼药碗,这些天不管她怎么劝,芷蕙也不跟她说话,让她意识到自己要么不犯错,要么犯的就是无可挽回的大错,顾锦书看她沉默,忍不住道:“大小姐,求求你!”邱若蘅看着他一向春光明媚的脸上,头一次满是忧色,突然心就软了,她把药递给顾锦书,低声说:“帮我劝劝她。”
两人前后进屋,邱芷蕙听到错杂的脚步声,尖声怒道:“出去!”
顾锦书不由好笑又担心,道:“芷蕙,生了病怎么可以不吃药?你不乖噢。”
话音刚落,只见邱芷蕙丢出一个枕头来:“滚!你来干什么!”
顾锦书认认真真地道:“芷蕙,我一早就说过,我是非你不娶的。”
邱芷蕙狠狠道:“我也一早说过,我不喜欢你!现在更是讨厌你!”
“为什么?”顾锦书问,“请你告诉我,为什么?”
因为你这个莫名其妙的人,平白就抢走了我姐姐的心,邱芷蕙咬着牙,这理由却说不出口。
帐中突然就沉默起来,顾锦书转向邱芷蕙,不解地问:“大小姐,你知不知道为什么?”
邱若蘅哑然,这些天她看在眼里,思来想去,芷蕙恹恹寡欢,甚至于折磨自己,也许是因为她其实已经对顾锦书动了情,却不肯承认。
如果她捅破这层纸,这对璧人,还是有可能在一起的。只是……
她竟做不到不自私,虽然顾锦书对着芷蕙时所有关切的细枝末节,都仿佛钝刀一样一下一下的拉割着心脏,她宁愿痛着也还是舍不得放开他。
她听见自己说:“对不起,二公子,我没能劝服芷蕙。”
我在说什么,邱若蘅不由皱起眉头,我应该告诉锦书,你和芷蕙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芷蕙她虽然嘴硬,心里却是有你的。邱若蘅心中默念着,然后,欣然退出,成全他们,若蘅,这才是你,曾几何时你变了个样,更可怖的是,这变化连你自己都没有察觉。
她骇然觉得真正的自己,被另一个不知不觉冒出的邱若蘅关了起来,不管怎样喊叫,声音始终只能回荡在心底那个深渊大洞里。
邱若蘅发着怔,对面顾锦书抿紧嘴唇,深吸一口气说了出来:“大小姐,要说对不起的人是我,对不起,我不能娶你!我早已在心中立下誓言,今生今世,顾锦书只愿和邱芷蕙一起度过余生。”
邱若蘅呆住,不觉扯出一个笑容,顾锦书的话,粉碎了她最后一丝希望,他那双因为认真而明亮的眼睛里,从头至尾也不曾有过她的倒影。
许久,邱芷蕙涩声问:“你,当真不会娶我姐姐?”
顾锦书道:“要是我娶了芷蕙以外的女人,就让我不得好死。”
他这么随口一说,邱芷蕙面露讶异,邱若蘅惊叫道:“不要乱讲!”
邱若蘅垂下眼睫,淡淡道:“我明白了,回头,我会让爹爹把彩礼退还。”
她步出门外,忽然只想逃离,哪怕一小会也好,暖儿小心翼翼看着她,欲言又止,邱若蘅赶在她开口安慰自己之前道:“我出去一下。”就狼狈地来到了街上。
她不愿被找到,就这样躲躲闪闪一路上都拣那些人少的地方去,不知不觉到了山脚。
邱若蘅最后遇到的人是一个挑着柴的樵夫,在岔路口,她问那人两条路分别通向什么地方,樵夫稳了稳柴垛道:“这条么是往梅花谷的,这另一条是往娘娘庙的,姑娘你是要去娘娘庙求姻缘吧?”他边说边同情地瞥了眼邱若蘅眼角的胎记。
邱若蘅不答,谢过樵夫就往梅花谷那条路走去。
这条路比较平缓,风景很好,却没有人来往。
路的尽头是一座陡坡悬崖,邱若蘅意外地发现这荒郊野外竟然也会有亭子,而且非常特别,形如扇面,她走近了细细观看,扇亭一面是青灰色的实墙,一面是栏杆,栏杆下长着未过人头的丛竹,亭中有石凳石桌,邱若蘅累了,刚要在凳子上坐下歇息,目光却不经意瞥到竹子中隐匿的一座墓碑。
她先是一惊,然后转愣。
谁会把人葬在这里?看那墓碑,分明是很讲究的,有这财力为什么不找一处风水宝穴呢?
她忍不住拎着裙摆,小心翼翼地顺着斜坡走到竹子里面去,碑前有一块平地,摆放几样祭品,邱若蘅吸了口冷气,那是极好的一块上等汉白玉,刻寥寥几字“妻冯小屏夫人之灵”,其余全是空白。
邱若蘅不禁呆立碑前,指尖鬼使神差地触摸那一行字。
是谁呢?这样将你厚葬,却吝惜只字片语的怀念,甚至连姓名都不愿意留,邱若蘅忽然好像明白过来,淡淡一笑,难道你和我是一样命运?他的心,到底还是另一个女子的。
邱若蘅靠着墓碑席地而坐,抱膝喃喃道:“你知道吗,我第一眼看见他的样子,我就想到了一句诗……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他就像这句诗写的那样,表里澄澈,但是,他看到我的第一眼,恐怕脑子里什么句子也没有吧。”
她自嘲的笑道:“我不像妹妹,第一眼就能让人喜欢上,我明知自己配不上他,却还是忍不住痴心妄想,现在可好,被他一点也不留情面地拒绝,也活该是我咎由自取,怪得了谁呢。”
她说到这里,骤然生悲,不禁把脸埋在膝头,放肆地哭出声。
不知哭了多久,只觉发泄得淋漓尽致,邱若蘅隐约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笛声,她下意识凝神细听,笛声仿佛回应她似的,越发清晰可辨,有人来了?她顿时屏息,然而直至曲终,也没有看到半个人影出现。
邱若蘅起身,小心地张望,朝着方才笛声传来的方向找去,下一个坡子,拐一个弯,眼前赫然立有几间房舍,门敞着。
她口渴了,想讨些水喝,听那笛声不像是心存叵测的人吹得出来,便鼓起勇气跨入,屋里的布置看着像是书斋,没有人在,她环视一圈,来到案前,一张纸上新写了一首小诗,墨迹都还没有干透。
邱若蘅移开纸镇,拿起来看。
岭春冰化雨,唁客践祭约。
扬花新涧道,拂尘旧冢阶。
恍惚终老去,憔悴度休歇。
今夜月懂人,思君微如缺。
一字一字映入眼帘,在唇齿间击叩,她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不觉就想到那座精美的孤坟,以及坟冢中沉睡的女子。心中突然被不知名的情愫翻涌充盈,电光火石间,她竟然做了一个自己都为之惊讶的举动——将纸揣入怀中,逃也似的匆匆离去。
×××
被邱芷蕙气倒下的邱澍才刚有起色,阮春临紧跟着步了他后尘,顾锦书那句“若娶芷蕙以外的女人就不得好死”杀伤力太过强大,让从来没有被他顶撞过的阮春临根本不知如何招架。
顾沁文一方面气顾锦书不知好歹,一方面又不得不帮着他哄阮春临,她知道阮春临爱好听戏,便去联系扬州府最红的永春班,正巧班头说刚排了一出新戏,还没演过,顾沁文喜不自禁,想也没想赶紧付了定银。
演出这天她先卖个关子,把阮春临骗出去,轿子抬到教场外,阮春临确实被吓了一跳,但十分受用,脸上溢出一丝喜色。
顾沁文暗自得意,待入上房坐下,顾锦书也推门进来,笑容满面地喊了声:“太奶奶,文妹!”阮春临哼了一声,扭过头不看他,顾锦书一愣,笑道:“我不是故意迟到的,实在是春饼太难排了。”
顾沁文忙看准时机煽风点火:“太奶奶,你最爱吃的春饼!我哥特意去买的!”
阮春临斜一眼,仍是不理,但从顾沁文的角度看过去,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扬了一点点。
顾沁文心下大喜,朝顾锦书比个成了的手势,顾锦书笑着坐下来。
两人又你唱红脸我唱白脸地哄了阮春临几句,说话间到了开演,阮春临便道:“去!小猴崽子轻点声,别吵我看戏!”
兄妹俩安静下来,顾沁文探头扫一眼,嚯,满场座无虚席,她不由庆幸地吐吐舌头,喜滋滋专心看戏。
这永春班最红的旦角小胜仙,并非是自小唱戏,而是余班头从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