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绝色风流:我做摄政女王 >

第129章

绝色风流:我做摄政女王-第129章

小说: 绝色风流:我做摄政女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妾玉素,参见女王陛下万福金安,万岁,万岁,万万岁!”素儿郑重地下跪,庄严地行大礼。

“素儿~~”雅歌上前几步,略微弯了身子,亲手将她扶起来,到嘴的话,却又咽了回去。

在古代这样的封建社会,又是至尊权威的皇宫,礼节,早已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扎了根。

就算她说什么,素儿也不会视祖制为无物,就像她无法劝阻翠儿不要向她行那些虚礼一样。

翠儿,翠儿。。。。。。

这时想到婉太妃,又徒生了雅歌满腔的伤悲。

至了寝殿,雅歌便迫不及待地要听素儿讲这四年来的民间生活。

这好不容易的重逢,女王与玉妃一定有好多话要说,素言与浓妆她们送上了茶果点心,恭敬地告退出来。

“素儿,当初分离时,烁儿才三岁不到,可他怎么一点也没忘记我啊?”雅歌依旧抱了烁儿,绝色的容颜上,母爱尽现。

素儿便笑着答:“是这样的,宸华帝姬画得一手好画,所以,臣妾托她将您与烁儿在一起生活时的点点滴滴,都画了下来,

灭九族的大罪

这些年,烁儿不断地在成长,可是对于您的印象,却从未陌生过!”

“素儿,苦了你了!”雅歌听了,为她的良苦用心而动容;尔后突然想起对李宏山的承诺,于是问:“对了素儿,姑姑与宸华她们,还好么?”

素儿点了点头,说:“她们都很好,那个村庄的人都很善良,宸华帝姬说,就在那里定居了!”

“如此就好!”

※※※

七日后,雅歌册封七岁的轩辕烁为太子。

虽说皇室血脉不容混淆,轩辕烁的回宫,真相至今扑朔迷离。但看他的脸蛋,轮廓酷似轩辕永凌,再说,眼下女王还是‘花般’的年纪,离太子继皇位的时间还早。

一时,倒也没有臣子站出来质疑烁儿的身世。

而先前李宏山说得有关于大奥国向斧城调兵一事,因了轩辕国的内战最终未有燃起,再加之雅歌又在第一时间向斧城增兵两万。

大奥见斧城无机可乘,也不敢轻举妄动,悄悄地辙回了兵马。

文宣殿·早朝。

“女王陛下,”郭小年跨出队列,递上手中的折子,说:“这是牵涉文建、文莱一案的处斩罪犯名单,请您过目!”

雅歌接过,展开来,只微微一眼即黛眉紧皱,道:“郭卿,这怎么牵涉了这么多人,该死的只是文建、文莱两位亲王,这些老幼妇孺无辜,依这名单来瞧,岂不是全家抄斩?”

“女王陛下,”张苏民心知她一向善良仁慈,此时便站出来,解释道:“虽说他们无辜,可两位亲王犯得就是灭九族的大罪,如今,朝廷已是法外开恩,只捉拿了三名罪犯的家人及一众过密党羽。”

“可是,”

一下要杀这么多人,雅歌又犹豫起来了,说:“他们毕竟是皇室血脉,这样做法,天下人恐要误认为朕这是在赶尽杀绝,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比如说,可以让他们的家人改为充军发配什么的?”

封建制度的残酷与无情

“万万不可!”

没想到,连陈威远也站出来反对,说:“斩草不除根,只会给朝廷留下隐患,陛下试想想,如若将来,叛党的孩子长大了,回来向朝廷、向您,或者向太子殿下寻仇,到那时,岂不无端地增添了诸多麻烦?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望陛下莫以仁慈之心看待此事!”

接着,大臣们一个一个站出来,苦口婆心地力谏女王勿感情用事。。。。。。

从政这么多年来,雅歌第一次深深领悟了封建制度的残酷与无情,也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做为君王的无奈。

那是祖制,那就是轩辕国的法律。

可一想到处斩的这些人中,有许多就像烁儿一般大小的孩子,她的心便针刺般的疼。

落朝后,她将自己关在文德殿里,苦苦思索着可行的办法。

蓦然,只觉眼前一亮,她,似看到了希望。

立即前往御书房,宣来了郭小年与张苏民。二人以为女王还是坚持不处斩罪犯的家人。

索幸,未等雅歌开口,便先行劝道:“女王陛下,臣等也是按祖宗之法量刑定罪,请陛下勿必体谅!”

雅歌难过,摇头苦笑,说:“两位爱卿误会了,既是祖宗定下来的法规,朕,亦不敢轻意违背,朕只是有个小小的提议,希望你们接纳!”

二人一怔,遂拱手,恭敬地道:“陛下请说!”

雅歌便沉吟了一下,道:“说实话,朕,一想到那么小的孩子就得挨砍头之刑,朕这心里便揪成了一团;所以,朕想,能不能将这群孩子由砍头改为用药?朕知道有许多毒药,人服下后,是没有痛苦的,就让他们安静地去吧!”

听此,郭小年与张苏民互望一眼,先是紧皱了眉,各自凝神思虑了一会儿,后又轻声交谈几句。末了,终是同意一试。

见他们同意了,雅歌的心一松,当夜便开始秘密部署起来。

很快,行刑的日子到来。

又要让你们为难了

午时过后,负责监刑的郭小年与另外的几名官员前来复旨,说一众案犯已伏法,验明正身后,尸首已由专人运往乱葬岗抛弃。

※※※

夜,漆黑如墨。

乱葬岗阴气森森、群鸦扑愣着翅膀抢啄尸体的声音,犹如鬼魅张牙舞爪的撕吼。

雅歌就在这样的夜里,独自一人出现在这个恐怖的地方。

她用心眼,在一堆尸体中努力地寻找着,心,砰砰直跳,恶心与恐惧侵袭着她的五脏六俯与每一根神经。

“找到了!”突然,她瞄见一堆尸体旁,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幼小的身躯。

她一喜,赶紧过去,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再一一掰开这些小孩子的嘴,将药灌进去。

灌完药后,只听她默念一声,发髻上的‘问天剑’应声而现形,在她的面前缓缓变长、变宽,最后竟足能容纳下四五个大人站于其上。

雅歌快速地将六个孩子抱上‘问天剑’,然后‘御剑’朝事前部署好的地点飞驰而去。

这六个孩子,两男四女,年纪都在十岁以下,雅歌实在不忍心造这样的杀孽。

于是,便在行刑的前一刻,施展法术悄悄置换了刑部准备的毒药。

她换上的那种相似的药,服下后,人会在没有痛苦的情况进入假死状态。

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服下解药,人就会立刻恢复呼吸,再睡上半日,就会醒来。

一个时辰后,‘问天剑’在一座农舍前停落。精致的农舍、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面孔。

灯笼摇曳下,郦淑婉与宸华帝姬早已等在了外面,一见得雅歌出现,立马迎了上来,喜道:“雅儿,急死人了,你们终于到了!”

雅歌跳下‘问天剑’,然后对她二人歉声道:“姑姑,华姐,让你们久等了;只是这次,又要让你们为难了!”

郦淑婉毫不为意,笑道:“哪能呢,一下有这么多孩子陪伴,我们不知多开心!”

幸好你有这般的能力

雅歌却一脸沉重,问:“姑姑,都。。。安排妥当了吗?”

“放心吧,”

宸华抢了回答,说:“那晚你来了后,第二天,我与娘便跟村庄里的人说,想要领养些孩子,托他们帮我们找,这几日,村民们一见我便问:孩子的事,有着落了吗?我就告诉他们,托了一个远房亲戚,已寻到了几个孩子,不日就会送来!”

“况且,”

郦淑婉接下去说道:“此处地在边境,远离战争,更远离京城,这里的人纯朴善良,只要我们将秘密带进棺材里,任是谁也不会知道他们的身世与来历!”

听言,雅歌才微微放了心。

郦淑婉与宸华都是极为谨慎的人,亦是她最为信得过的人,将这些孩子交给她们扶养,既是救了这些孩子,亦是让她们老来有所依,当是最好不过了。

但兴许,将来有一天,她也会与这些孩子一起生活。到那时,永凌,一定已陪在自己身边了吧。雅歌在心里暗道。

当下,三人将六个孩子抱进了屋里,打了热水,为他们洗了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再抱到铺好棉被的暖炕上。。。。。。而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在沉睡。

其时,望着暖炕上六张稚气无邪的脸,雅歌叹了一口气,说:“姑姑,请你们暂时出去,我要清洗孩子们的记忆!”

郦淑婉二人先是一怔,既而懂了。点了点头,也叹息着说:“如此也好,忘了仇恨、忘了亲人,甚至忘了自己是谁,这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嗯!”雅歌亦点头,补充说:“为了让他们以后不庸人自扰,我会一一在他们的脑海里编一段经历,让他们只记得自己的父母早逝,使他们成为孤儿,如此,他们长大后,才不会总想着去追查自己的身世!”

“还是雅儿你想得周到,也幸好你有这般的能力!如此,我们先出去了,你赶紧做事吧!”郦淑婉欣慰地看了她一眼,遂与宸华退了出来。

他想与你一起隐居

又半个时辰后,才见雅歌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打开门出了来。

宸华赶紧让她在屋里就坐,然后奉上茶,语带关切,道:“还好吧?”

雅歌点了点头,端起茶水一饮而尽,而后转向郦淑婉,直接说起了另一件事:“姑姑,你可听说了李宏山的事?”

郦淑婉一怔,似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等了好久后才见她默然地点了点头。

雅歌也知她心里矛盾,但事情是她许诺过的,她必须做到。

于是便又问:“姑姑,李宏山他。。。。。。他想与你一起隐居!”

“不可以!”

哪知,郦淑婉听完竟想也没想便拒绝了,说:“莫说我与他早已前缘尽断,单说他所做的那些事,我就不放心让他看到屋里这六个孩子,更别提我如今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可是姑姑,您该知道,以我眼下的能力,要恢复你的容貌,当易如反掌。”实则,雅歌倒没觉得她的脸有多可怕。

她想,许是自己已然习惯了她这张脸吧。

“那又如必呢?”

郦淑婉反而笑了,说:“雅儿啊,难道你还不明白吗?宸华习惯了我的脸,你也早已习惯了不是吗?就连素儿母子,也从未嫌弃过我半点,还有这里的乡亲们。。。我想,将来这六个孩子,也会习惯的;所以如今,我很幸福,但这份幸福里,我不想扯进他来!”

雅歌一愣,这才明白:因了自己这一折腾,竟一不小心使得郦淑婉与李宏山,连见一面的机会也没有了。

当下难过,迟疑了许久,才试着问:“姑姑,您是因了这些孩子们的秘密,还是真的不想与李宏山在一起了?”

郦淑婉便很认真地回答:“自然是真的不想与他在一起,雅儿,你忘了我曾跟你说过的话了?我恨轩辕琉辙,但若没有刻骨铭心的爱,又哪来的恨?所以,其实,我爱的人已经死了,你懂了吗?”

该做的,她已尽力去做了

看郦淑婉一脸的海阔天空,心无旁物,绝不是应付她的样子。

雅歌心一松,终是会心地笑了:“我懂了,姑姑!”

“雅儿,”见此,郦淑婉又道:“姑姑知道你这人向来一诺千金,为了让你对他有个交待,姑姑这就休书一封,到时你交给他就是,另外——”

说着,见她低头,伸手从脖颈里取下随身佩戴的白玉来,说:“这块玉,是我郦家的传家宝玉,当年,他曾向我索要作定情信物,我没答应给他,如今,你交给他,权当留个纪念吧!”

“好!”雅歌唯有郑重地接过,然后看她寻来笔墨,写起信来。

之后,本想借机叙叙旧的,但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