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蒋经国传 >

第59章

蒋经国传-第59章

小说: 蒋经国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芰Γ伤浴疤厥埂鄙矸莩龇弥忻乐抻寻罡缢勾锢杓印湍寐砗臀5芈砝=哺嫠呙拦ぬù砝罱嗝鳎M罱嗝髂苡肜畹腔远嘟哟ァ⒍嗖t解,“不要有别人在旁边”。李洁明和李登辉很快就结为好朋友,有一次两家夫妻相偕环岛旅行了三天。
可是接班问题并没有止息。台湾及国外都有些政治分析家认为,一旦蒋经国殯天,李登辉只会是有名无实的“虚君”。在后蒋时代,掌控国民党才是关键,许多人依然认为这一部分将由蒋家人或军人接班。“我们不认为李登辉是个强人,可以击退外省籍强人”乃是一般典型的评语。 少数观察家甚至继续看好蒋孝武,因为他姓蒋,“当变动时期来临时,可以增加几分安定”。
刘宜良命案之后,蒋经国不再信赖情报机关,孝勇变成父亲的亲信,每星期二、五要向他报告最新的政情发展。某些反对派刊物开始称呼孝勇是“地下总统”。为了澄清事态,蒋经国8月间接受《时代週刊》专访时表示,他“从来没有考量过”由蒋家成员继任总统。当蒋经国获悉孝武、孝勇兄弟有意竞选国民党中央委员时,就交代秘书长马树礼制止。 12月5日向“国民大会”发表讲话时,他更是明白地针对在他身后是否有蒋家人或军人出现主政的问题,答说:“既不能,也不会”。过后不久蒋经国派孝武出任台湾驻新加坡“副代表”,形同放逐,李光耀答应他,会帮忙“看管”孝武。半个地球之遥、冰天雪地的莫斯科,另一场领导人继承的大战刚刚完成,契尔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 安德罗波夫(Yuri Andropov) 短暂接位,相继病逝之后,戈巴契夫 (Mikhail Gorbachev)以55岁之龄,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巴契夫及其同志认为「与经济、文化、民主和外交政策有关的每件事,都得重新评估」和改造。他想给苏联共产主义添上人道、民主的面貌,此一惊人举动最后导致苏联制度的覆亡。就短期而言,他的改革运动给东欧、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的民主运动增加了旋乾转坤、改造历史的动力。
到了1985年底,每年到台湾的外国旅客及商人已超过100万人次。同时台湾人民出岛旅行人数也以万计,其中包含不少人溜到大陆去。台湾人越来越有余钱出岛旅游。1985年,拿整体国民所得除以台湾1900万人口,得出的数字超过3000美元。1985年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对台湾经济及新台币币值产生助长之势。“行政院”决定每公升汽油降价新台币1元,蒋经国认为降幅不够大,行政院进一步宣告降价新台币3元。
这些年下来,台湾的媒体、政客、评论家,不分亲当局或反对派,都广泛报导中国大陆人权运动勃兴的消息。因此国民党保守派也越来越难以反对岛内出现同样的吁求之声。台湾存在著一大片非政治的领域,但是这种传统的民间社会,集中在家庭、宗亲、宗教、嗜好和工作的范围,差异性不大,它并不包含愿意向当局挑战的团体。不过,在财富日增、民智大开及都市化的大环境下,岛内公民社会迅速扩张到有争议性的领域。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成立于1980年,动员民众对米价、核能发电等议题关心。地方及全岛性的反污染组织也出现,有些强悍的环保组织,如台湾绿色和平组织还跟国际组织串连,互通声息。到了1985年,妇女运动组织与原住民人权运动,在岛内亦蔚为风气。甚且,劳资纠纷案件激增,也反映出早先由国民党及资方主导的工会势力已告衰退。 追求民权已经蔚为风潮,谁也阻挡不了。
蒋经国週遭的改革派,认为他们驾驭著民主的历史浪潮,但是只有蒋经国能够走过险滩暗礁,能够说服国民党及撤退来台的外省人自动放弃独裁权力。王昇事件和刘宜良命案凸显出蒋经国大去之后,反动派依然有可能夺得权柄。改革派担心的是,反动派夺权动作可能会得到蒋氏家族的支持。
蒋纬国即将由军中退役,蒋经国有意派他出任驻沙乌地阿拉伯“大使”,或是驻南韩“大使”,但是他不肯。最后,蒋经国同意派他出任“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这个职位使得纬国具有政治地位,而且可以留在岛内,参与军政大事。纬国和他的一帮朋友可能想到,一旦身体衰弱的经国撒手人寰,国民党领导阶层可能会请他出来领导党。可是蒋经国本人认为,若是如此,才是“国家”和党的大不幸。
蒋经国希望天能假年,让他得以执行改革计划,可是他也晓得时间流逝得很快。4月18日,蒋经国的心跳仅有每分鐘二三十下,非常危险。姜必宁医师认为他需要装心律调整器。进入手术房之前,蒋经国只通知了五个高级官员,他指定的继承人李登辉并不在其中。鉴于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仍有待推动,蒋经国认为时机太敏感,即使是对许多亲信,也不宜让他们知道他要动手术。装了心律调整器之后,蒋经国的心跳恢复正常,但是他依然抱怨呼吸急促。中央通讯社于8月26日发佈这项手术的消息。这时候,蒋经国终于开始公开使用轮椅,可是在访客面前,他依然显得“精神奕奕,掌握下情”。
他经常要求宋楚瑜向他报告反对派杂志报导些什么消息。有一个例子显示出,他还继续高度管事,而且充分掌握政治脉动。1986年2月县市级选举之前,他预测国民党在彰化县、嘉义县县长选举会大败,建议马树礼秘书长,党不要提名同志参选。由于地方党部反弹,蒋经国接受折衷方案:彰化县党部不提名,嘉义县党部则照样提名。果然,嘉义县长选举,国民党候选人大败。不过,整体而言,国民党的战果相当不错——高投票率使得国民党赢得23以上的县市议会席次。下一个月,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产生新的中常委,本省籍中常委人数增加到几近半数(总数31席,14席本省籍)。
经历了将近一年在党内营造共识的准备工作之后,蒋经国现在要进入下一阶段,实际执行基本大改革。国民党中常会在他指示下,成立一个24人的政治革新委员会,底下分成两组,每组各12名委员,各负责处理三个议题。三个最重要的改革范围,它们的题目一点也没有直接透露出探讨的关键议题:“重振国会功能”,指的是结束资深“中央民意代表”的长期不改选现象;“研究民间团体问题”,指的是允许反对党合法化。
“解除戒严”是最关键的重大改革。一旦当局放弃“动员戡乱时期”紧急权力,不准组织反对党以及其他种种对民主政治的限制,就再也交代不过去。钱复等若干青壮派多年来一直向蒋经国建言,认为没有必要实施“戒严法”,它的存在只让反当局人士借题发挥。他们说,台湾根本没有把许多“戒严法”条付诸实行,又没有宵禁,纳入军法审判的只有四种罪名。过去,蒋经国答覆他们:“结束戒严,政府就不再安全”。现在“解严”的时机已到,他交代孝勇向驻节华府的钱复表示,钱复的意见是对的。
可是惰性力量依然十分强大。尽管蒋经国和马树礼花了一年的功夫沟通,绝大多数中常委(并不仅限于极右派)认为前途受到真正民主制度的威胁。“立法院”、“国民大会”里年迈的“中央民意代表”,当然极力反对。严家淦召集的共识凝聚研讨小组还是依旧进行会议,直到有一天严家淦在会议中中风倒下,才停止运作。蒋经国继续在七海官邸召集非正式的会议,安抚疏通反动派,偶尔亦亲自登门去拜访这些身体比他还差、风烛残年的大老。
蒋经国和这些大老讲话时,执礼甚恭,洗耳恭听他们的意见。他固然可以颁布“紧急命令”解散“立法院”和“国民大会”,可是他觉得必须根据他和父亲所奠立的“宪政”法制从事。他认为,过渡到法治、民主社会一定要依照“宪法”办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任何人跟蒋经国磋商时,若是公开反对真正过渡到民主的构想,不仅不礼貌,在政治上也是不智之举,尤其高阶军官及情报首长几乎都是经国拔擢任官,更是必须毕恭毕敬。因此他们只能指出每项改革方案隐藏的问题与危险。譬如,国防部长宋长志就说,如果“解除戒严”,“国家”可能根基动摇。但是他并不反对,只是提醒:“我们必须小心”。

第二十五章

突 破
1986年夏天,李光耀又到台湾访问三天,与蒋经国私下长谈,讨论中国大陆局势发展。蒋经国告诉李光耀,他要改造台湾政治体制的计划之最新动态,两位好友并就这些改革将对大陆日益滋长的民主运动可以产生什么动力交换意见。嘲讽的是,蒋经国的计划将使得台湾远比新加坡民主。事实上,就言论与出版自由而言,台湾一向都比新加坡先进。
6月间,蒋经国在他卧室进行的私下研商中,不耐烦地重申他决心引进“逐步推动”的四项政治改革计划。显然他有意在1987年,也就是1986年12月“国会”改选之后就宣佈这些改革计划。 同时本省籍的党外领袖越来越被好战分子攻訐,指责他们太软弱,因而认为应该要大胆推动改革。鉴于北京和莫斯科的民主运动急剧进展,使得他们相信国民党此时此刻一定非常不愿意让人看到他们在岛内压制反对派人物。1986年9月28日,135个反对派人物在台北市圆山大饭店集会,党外领袖突然提议即日起建立新党,取名为民主进步党,与会代表兴奋地一致通过,民进党党纲主张台湾人民有“自决”权。
副官闻讯,跑进蒋经国卧室向他报告,他点点头,没有回应,过了半小时才交代副官通知几位核心高级官员到官邸开会。党政军要员迅速赶到七海新村接待室。蒋经国坐在轮椅上出现,开口就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接下来又讲了几分鐘这类有哲学意味的话。他说,国民党过去“太骄傲、太自负”,现在起,不能再跟从前一样。 虽然警备总部已准备一份抓人名单,蒋经国却说:“抓人解决不了问题……政府应该避免冲突,保持镇定”。 他指示“行政院新闻局”起草一份公开声明说,组织新政党的问题已在研究中,尚待做出决定,目前的政策不变:亦即没有所谓合法的反对党。因此,“政府”在此时并不承认民进党。他又说,国民党中常会应加快研究政治革新,公佈一个时间表,让民众瞭解党的改革方向。
警备总部已打电话给所有的日报,“建议”大家不要刊登民进党组党消息。《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也是国民党中常委,当即正告对方:《中国时报》明天早上一定会刊登这则消息。 次日,中常会正式集会讨论此一问题,蒋经国重申他的潮流演变,人也得调整做事方法的论点。然后就没有再进一步讨论了。在适当程序完成前,当局不会承认民进党;但是对于民进党人士,当局也不会采取法律行动。会场上没有人对蒋经国的决定发言批评。 蒋经国安置许多年迈的死硬派,包括若干蓝衣社人员在内的中央评议委员会开会,可就是另一番吵闹景象。讨论到民进党组党时,有些年迈的中评委就大声直斥:“叛国!叛国!”
“铁血爱国会”等激进的外省人团体举行集会,谴责反对派人士组党的动作,以血书要求当局逮捕为首的叛乱分子。有些大老向宋楚瑜抱怨:“经国太软弱了。他应该像他爸爸,把他们(‘反对人士’)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