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 >

第48章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第48章

小说: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秦墨想着,这香香已经三岁了。
  按理说,四岁,农村的女孩儿就要干些活了。
  可是香香的样子,秦墨又觉得她做不好什么。
  女孩子家,总还是要读点书,识点字吧,以后要帮自家打理内外的时候,那也懂字,能算得出来钱数才行。
  秦墨就打算把香香当男孩子养了。
  只是,要识字,可能除了镇上有家私塾,里面都收的镇周围一些有钱的或者官宦子弟读书识字,香香是穷人家的孩子,又是女孩子,要进去恐怕有点难。
  秦墨想来想去,便有点乱,算了,先不管吧,这事儿慢慢再想办法。

☆、第九十章 编了很多

  秦墨想来想去,便有点乱,算了,先不管吧,这事儿慢慢再想办法。
  *
  “唉,杨大哥——你这里不对,收口的时候,便如此折过来——!”
  经过一天的编织,的确颇见成效,到了半下午,秦墨便去检查这些人的劳动成果。
  发现有的人编的还可以,有些人因为不熟练不免出现错误,而秦墨在旁边看见了去上前去纠正。
  这杨大哥见秦墨上面来教导,不免因为自己的笨拙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脸红了,便挠挠头。
  “杨大哥,你被觉得羞愧,毕竟你也是第一次做,手艺难免会生疏,但是时间久了,自然就好了——!”
  秦墨一转头,看见那杨老大的脸色,一下子就明白此刻他心中所想,便出声安慰倒。
  这杨大哥见秦墨虽然小小年纪,却态度恭敬谦和,‘嘿嘿’的笑了两声后,心里便更觉得不好意思。
  但是对秦墨的佩服便有多了两分…
  秦墨教完了杨老大便起身去看其他,检查。
  刘大叔手脚快,已经编了好几个撮箕,当然,这撮箕本来就是最好编的,比较小个。
  而李大叔也编了好几个筲箕。
  新编出来的东西果然好看。
  “小墨,这些用具的编法,你是如何知道的。”
  歇息期间,刘大叔坐在凳子上眯着眼凝神问秦墨,其实以前赤水村的人从来不知道这种背篓啊,撮箕,簸箕的编法,那竹条密密整整,竟然不出现漏洞,这样来装东西,拾东西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刘大叔你就不知道了…”
  秦墨就知道他们迟早要问,心里肯定有疑惑,端上茶水便如闹家常那样,笑的一脸和蔼的过来。
  “我爹出去了,这么多年没有音讯,我娘去年又走了,这一年多来,里里外外都要小墨来撑着,这家里要用的什么用具啊,又找不到人帮忙,闲时了就自己去后院砍竹子,栅栏篱笆什么的,全要小墨一个人,我不比村上的叔叔伯伯有经验,然后便自己闲着,想怎么弄怎么弄,想怎么编怎么编,却摸索出来这些稀奇古怪的编织法,知道比不上叔叔伯伯辈的纯熟的那些手艺,全当我小孩子家的想着玩吧——!”
  秦墨说完,便禁不住的自己先哈哈一笑,然后又朝每个人的茶碗里添水。
  这刘老大听秦墨如此一说,倒略微愣了下,脸上明显有惊疑的表情。
  难道这些办法,如此复杂的编织工艺,真的就是一个小女孩平时用这些竹子乱编着东西试出来的么。
  想想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听这么一说也并不是无可能。
  否则,也的确没有理由解释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怎么经世的孩子会懂得这个工艺技术。
  然后,下午喝了一小会茶,休息片刻后,又开工。
  一忙起来,整个院子几处便都是唰唰唰的篾条拨弄的响声。
  秦墨感叹,真不愧是男人,这力气就是不一样,动作也利索。
  刘大叔面前已经有几个簸箕了,新的看起来,真得很养眼。
  晚上是不侍候匠人用饭的,秦墨一共行了三天的匠人,每天每人都是二十来文,差不多一斤猪肉的工钱。
  虽然不多,但是对于这个农村不好找钱的人相比,也还是满足的。
  秦墨中午包煮一顿饭。
  为了不亏待这些辛苦的匠人,秦墨每顿都用了净白米,煮的大米饭,菜也是每顿都要炒满满一碗回锅肉,就当是对这些邻里乡亲的答谢。
  即是如此,辛苦了三天,这些匠人辛苦,秦墨也辛苦。
  这些匠人早上就砍竹竿,然后上午和下午就编竹制品,然后,这些人的手法也是越来越利索。
  三天过后,二十多个筲箕,几个背篓,还有簸箕,撮箕什么的,加起来就有几十来个。
  每次编好秦墨就将之收进屋子,屋子后半面就最后就摆放了半山的竹制品。
  看见这些东西,秦墨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欣慰感。
  结算了工钱,五个人,每人七十来文钱,如此,便又去了几百钱。
  虽然对秦墨来说,做一次生意自然要收回些利润,但是这日常的支出,也不可小觑。
  这些天卖肉买米的钱也耗去了不少。
  之前结余的七两多银子,便又去了个零头。
  却还不知道这些竹器具对这些人来说,好卖不好卖。
  秦墨心里还是有这些担忧…
  时间过的快,工钱结算了,一切理清场了,接下来就是要怎么把这一小山的竹制品拉到县城里去卖的问题了。
  肯定还是要用牛车,秦墨还是如每次那样,要用车提前一天去给那刘大爷打好招呼。
  只要有钱赚,那刘大爷肯定是点头配合的。
  秦墨亲自去村中张罗后,说定了这件事儿,回来便又开始生火煮晚饭。
  香香这些天都乖巧的很,有空了就去喂她的鸡,每次在村口玩,回来就要显摆看了杨大婶子家里的鸡,而自己便更来了兴致,秦墨说了养大了鸡下蛋可以个她吃。
  香香便把这句话当着自己养鸡的全部动力。
  就几天不见,小鸡长的也挺快,小翅膀便在长翎子了。
  一直把栅栏设在房子外面,秦墨每天用把锁都把鸡舍锁起来。
  恰好这泥墙的破洞就通到鸡舍,所以,鸡有什么动静这屋子里的人便听得见。
  便可以阻止晚上鸡被贼人或者一些畜生偷窃或者伤害。
  秦墨心里也就放心了

☆、第九十一章 又开始卖

  秦墨心里也就放心了。
  *
  第二天,一大早,赶着牛车,迎着早上湿蒙蒙的雾气,秦墨带了一个斗笠,坐在板板车上。
  刘大爷在前面悠闲的赶牛,而秦墨坐在这板板车尾,就是为了看护好这偌大的一车竹制品。
  牛车晃悠悠的赶,秦墨悠闲的看马路两边季节变换的美景。
  这才过了一个多月,两边的稻田竟然都只剩下桩子了。
  该收割的就都收割的干干静静了…
  今天出来的时候,还用一个背篓装了几十瓶芦荟胶,其实大部分还在家里面,放着,才做好了一半,今天带了这些,只是来试试现在的市场,跟之前有没有改变,等明个,又可以制出来新的一批的芦荟胶。
  今天这芦荟胶待的少,只是顺便卖卖。
  具上次卖芦荟胶的时间已经两三个月了,买来使用的这日期刚用完,这个时候上新货,时间则又刚刚合适。
  因为要上县城而家里没人,秦墨又把香香一个人留屋里了,让她在家里看家,喂鸡。
  中午饭是给村中的黄奶奶打过招呼,上次生病就是这黄奶奶照顾这两姐妹的饮食,而秦墨,这次拿了些钱给这老太太,就让她帮这两姐妹的忙,就是以后秦墨出门了便照顾一下香香的饭食。
  香香则是每次秦墨出远门不带她,那开始就是又是哭,又是撒泼,在地上滚来滚去,但是后面秦墨就懒得理她,由着她哭闹,自己便该怎么着怎么着。
  香香也把这姐姐没发。
  今早,先哭的厉害,然后再哭一会儿,就自己默默坐门槛上流默眼泪了。
  秦墨还是不含糊的坚决的走了。
  小丫头坐在门槛上哭的那泪人。
  *
  其实秦墨也不好受啊,但是家里里里外外必须她一个人撑着,又是一个八岁的身躯,即便有智商但是体格不够,多少事儿事与愿违,能这样勉强的撑起整个家来,也是吃苦不少。
  心里难受,还是这样狠着心上路了。
  “轱辘。轱辘…”
  车轮缓缓碾过那些泥面,一想到香香,秦墨心里便开始变的沉重起来。
  心里忽而的不好受了。
  *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县城,其实,这县城的入口的这城区,秦墨都摸了个七七八八了。
  哪条是商业大街,哪里的人多,哪里能够比较聚集人群注意,进了这么多次县城,也做了好几次生意。
  秦墨心里熟悉不少。
  找到了上次卖芦荟胶的那胭脂楼的巷子街口…
  就找了一块平地,挨着别人的蔬菜摊。
  秦墨将牛车上的货品卸下来。
  那刘大爷一直在秦墨从牛车上搬东西上上下下,身体累的气喘吁吁,自己却是在旁边看的稀奇…。
  难道这小妮子是来想卖这个。
  地上一堆的背篓,筲箕,撮箕,似乎,此刻,这刘大爷才意识过来。
  “刘大爷,谢谢你驮我到这里来,你还是先去茶馆那里等着吧。”
  秦墨边说着,又最后把那半背装着芦荟胶的背篓放下来,放路边,跟这些竹制品一起。
  “行吧,你忙你的,我就看看——!”
  这次,刘大爷嗯嗯唧唧半天,却垂着头并不走,却看秦墨。
  半低着头,那老脸上两只眼睛却则贼亮贼亮。
  秦墨的脸色略微有点沉,但是,却禁闭了春没有说什么。
  刚忙了会,搬这些东西,手上都是灰,便自己抖了抖,衣服上也有些脏,秦墨也装样的抖了抖。
  秦墨知道这刘大爷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鬼,就想着等旁边看秦墨今天如何把这堆东西变成钱的。
  秦墨也知道,现在这村里村邻很多都在看秦家的事儿,都说这小丫头神了,硬是把一个破家给弄的像模像样的,村中人便纷传,秦墨好像是通过特别的手段赚了钱。
  不少的人都想要来窥探秦墨是怎么赚到钱的。
  而这刘大爷,自然是天时地利人和,今天估计一来就装了心思,送秦墨来县城,但是守在旁边要看秦墨怎么赚钱。
  而秦墨知道刘大爷的心思却也不理,不受影响的开始做自己的生意
  “走过的,路过的,来看一看了啊,背篓,筲箕,簸箕的,凡是需要用到的家里户里,这东西好用,装水都不好漏,大户小户的,都可以过来看一看了啊…”
  “你花几文钱的东西,现在只要多添十几文,买出去保证不让你后悔,这全国仅次一家,机会错过就不再有了——!”
  虽然按照现代的口吻一样叫卖,但是有些东西就是一样的,管你是古代还是现代,你叫卖就要抓住重点,把需要拨到别人的心口上去。
  别人才能意识到你东西对他的重要性,才会舍得来买。
  其实秦墨的这一叫喊,将这刘大爷却吓了一缩,秦墨是个什么角色啊,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民商人。
  居然敢带上全国两个字,不怕皇帝老儿找上门来么。
  古代的人民对国家资源占有的这个观念,讳莫如深,这刘大爷怎么都没想到,这秦墨胆子居然如此之大。
  倒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但是沿街购物的众人,却没有像刘大爷那想的如此之多…
  往往返返便有不少人因为秦墨这口号的那种新颖性给吸引了
  就是不买的,路过的,都仍不住要朝这边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