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 >

第105章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第105章

小说: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知道秦墨应允的事儿,又怎么会改口,再说,秦墨只是区区小民,论权势不如大人一根手指头,就算是上面派下来的官差,又怎么会轻信秦墨了呢。。就算秦墨保有大人那张借条,那只是用来自保而不是来要挟大人的,大人与我并无仇怨关系,既是如此,陷害你与我有何益——!?”
  虽然这林县令的确不是什么好官,但是对秦墨来说,他愿意保自己的利益这就足够,她秦墨又不是圣母,何必因别人的看法去跟他撕裂。
  “嗯——!”这林大人听秦墨的一番话,亦仿佛是安心了般的点点头,“我也相信你,没必要现在给我捅这么一刀才对——!”
  秦墨又躬身行礼“请大人相信小的——!”
  那县令点头,秦墨便又从府里退出来。
  正是七月的天气,炎热的很,蝉声在书上不停扰人的叫着。。
  秦墨从那县衙出来时,恰好见念儿在县衙前门口上撑着一把遮阳伞。。
  “姑娘进去好半天,我在这里都等急了,那林大人没有为难姑娘吧。。!”
  秦墨沉着脸出来,半晌,心神有些恍惚,好久才回神过来,懒懒答道“没有。。。!走吧,回去吧——!”
  恰好这七月天气热,农庄上传来消息,按照秦墨之前讲的那样用红苕藤子育出来的新秧子去插育新红薯,这出来的效果并不好。还有几户农夫提前去把那红苕拔出来看,样子小个的很,据说产量比起往年要减半。
  当秦墨回到店里,说那庄子上的张吴大叔将今年的红薯长势先报上来,情况就是这个样。。
  而听了这个,秦墨惊了一惊。。
  回店内喝了两口茶,坐在桌旁,才又细细问小桃“吴大叔可有说是什么没有?!”
  小桃便进店来,一边整理那桌面,一边道“倒没有说,因为之前的红薯都是直接用红薯秧进去种的,而后面听姑娘的,先用那红薯孕育秧苗,然后把秧苗用剪刀剪断了插进去,又叫挖什么红薯行子,那些人可不懂,而且都觉得姑娘这是在说玩笑话,试问,哪个植物把根剪断了还能长的,最后那苗活是活了,可是,现在也没见根,吴大叔说,那根下的红薯现在小小的。。!”
  “是不是因为缺水——!”秦墨偏头想了一想。
  “这倒不知道了——!”小桃把那桌上的东西,忙碌的收拾完了,然后将桌上秦墨端下来用以剪彩线的剪刀又收回笸箩里。
  又看了秦墨一眼“据说棉花和小麦还不错,刚收了那小麦,比以往任何年份都长的好,棉花也还不错,这吴大叔说,这是姑娘您的功劳——!”
  秦墨便坐在桌边沉思,神色淡淡,这小麦只要是肥料用好了,麦种选对了,种子撒的间距足够,这效果肯定有的,只是那红薯为什么会出现那种不结块的情况。
  秦墨百思不得其解。
  恰好之前一直为修河渠的事儿忙着。没有顾忌到乡下农忙的事儿。。
  只是那水渠还在修,那御史大人立马就要下来,既然自己一早就是这河渠的监工,现在也没有理由说懈怠。
  才过了三天,那御史大人果然下来了,来后据说主要就是来探查这县里的农田水利的。。
  当时那御史大人在旁边就那么一说,那县令大人忽的变了脸色,衙门里传出话来说那县令老爷的脸色是不怎么好看。。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上面的人听到了什么风声,恰好一来就是挑最棘手的事情查视。。
  秦墨不知道,可是这县令大人当时是给那御史大人跪着多叩了几个头啊。。
  反正这些也都是秦墨后来听那县衙里的人讲出来的。。
  那御史大人来到这临水县,自然第一件事儿就是县令大人以及师爷县丞等一干人,先给这县令大人接风洗尘。。
  是让衙门里的厨子好好的做了一顿饭,桌上又斟了酒,这御史大人吃了也喝了,但是饭菜一毕立马就下令说先要去看那朝廷从去年就批下来的那条河渠。。
  这县令大人吓的腿都软了,后面是一身冷汗。。
  见那御史大人是明显为了职责而来的一副刚正不阿的状态,似乎好酒好菜也打动不
  菜也打动不了的款,软话也没用,那县令大人擒了那满脑袋的汗立马备了马车要前面引路,带那御史大人去。。
  解释说,恰逢去年两年流年不利,那看罗盘的风水大师说那处不便动土,所以便留在了今年才开始动工,又道,想到这一条十几个村子的河渠,是小事儿,原本想着迟早是要开工的,所以并未把这件事儿上报。。
  结果哪知道,县令大人的这番说辞,本来以为是很保险的借口,却是引来了这御史大人一阵颦眉,便厉声斥责了不轻的话“小事儿,凡是关乎百姓的事儿,何为小事儿。。!”
  一番说辞,便把那县令的理由堵的严严实实,那县令大人也囧的再无话说。。
  随后,只听见那御史大人又严声批评道“十几个村子,就是几百户人家,涉及上千的百姓,怎么可以说一件涉及上千百姓生死过活的事儿是小事儿,那么在你眼中,什么是大事儿”又道“你不过一个区区县令,七品芝麻官,生为父母官,百姓的衣食就是你应该挂心的,你却把你的本职工作当成小事儿,可见平日你你这个县令是怎么当的!”
  前面还在饭桌上有说有笑,客客气气,但是转眼间,竟然是抓了这几个字,大加斥责,一阵严厉呵斥,竟是把那县令骂的一通脸红,随后频频点头认错。
  随后几个人驾了马车,由县衙里的车夫在前面赶车,然后一并驶往那挖河渠的地方。。。
  到了那河渠上,那御史大人先是查看了已经开凿好的河渠,看见有好几处地方,做的还不错,便点头。。。
  但是点头之余,又转头过来批评“既然朝廷拨了银钱下来,未按时在地方上施工且又不上报,这是故意延误时机,且要上报做出处置”
  这话又惊的这县令半身冷汗,原来,他以为自己的找的理由行得通,却不想上面来的这位大人却是一位铁面包公,想到这里,这县令是又怕又气又恨。
  马车又踩着那道前行了半个多时辰,那官员是一边来查视地方上的这些兴修的工程水利,二来,也是有关怀民情之意看这一季庄稼的收成,却见到沿途有些庄稼还好,而有些的确不怎么样,只是那红薯长在地上还青幽幽的,看的挺喜人。。!
  七月,油菜早收,小麦也收拢了,花生也收了,棉花已经是尾季,现在地里第一的就是红薯。。
  便指着一块地,随手一指,“便问那块地是谁的——”
  只是因为好奇一问,恰好那地旁边就有拿锄头锄草的老伯,只看见那马车里有人用手揭开了车帘,知道里面的坐的肯定都是有钱人,便好心的转头回答。。
  “这啊。。这快地是我们东家秦丫头的——!”
  这句话说的词语生涩,那大人便颦了眉,口中念念有词‘怎么东家,又是丫头的——!’
  “是东家,但是只是一个十多岁的丫头——!”那老伯很执着的在旁边中肯道。
  马车本就在泥地上行驶的缓慢,而此刻,那御史大人干脆向外叫了声车夫,便叫那车夫慢一些,而那车夫本来在外就听见那从朝廷来的大人在跟别人讲话,马车自己就放慢了
  “丫头,可是家里是富家,死了双亲,只留着一个丫头,所以叫做东家么——!”
  这老伯急急摇头“可不是呢,这临水县几乎每家都听到姑娘的名字,只是你没听过,真是太可惜了,这是秦墨秦丫头的地——!”那老伯手握着锄头无语摆头。。
  那御史大人突然聊起兴了,而那县令大人怕这样讲下去,会泄漏更多这临水县的东西,便一个劲在旁边催促那御史大人。
  “大人,你看这时间已经未时,那前头还远呢,大人且把这话题先放放?!”
  “我在跟百姓说话,你又来插什么嘴,可不是因为你不想让我了解民意——!”
  这县令吓的脸色一惊,马车里都差点跪来了,急忙拱手道“下官不敢——!”
  然后那御史大人才一脸冷峻的将头转了过来。。
  然后又捋须。。对那老伯感兴趣的继续聊到“你说那丫头,她家既不是富家,为何年纪小小却做了东家呢。!”
  听那御史大人如此问,那老伯便自豪的笑,也豪气的站定了身子回道“那是我东家她有本事儿。。!”
  而听见这句话,那御史大人便郁了脸色下来,那脸上也表现的郁色,语气带些轻蔑道“一个女孩子,能有多大本事儿。。!”
  当下也再不多聊,便叫那车夫继续赶车走。。
  这些民众就喜欢夸大事实,不过就是一个毛丫头。。
  正巧也赶到那做工的地方,果然这里是一副激情满满,大伙儿忙的热火朝天的局面,一个个挖土,提土都满满有干劲的样子。。
  那河渠也挖的尺寸刚好,这下,只要有这么一股河水流进,这些地方就再不怕出现那么干旱的灾情了。
  虽然来到这里之前看到一切和听说的一切都不太符合心里的样子,可是,一看见这么一副修河渠的局面,这御史大人的心还是震动了。。。
  但马车停在远处,怕下去惊扰,那马车里的一车子就在那远处观望。。
  那县令看那御史大人的脸色终于不是那么暗了,转头看这一幕,自己心中的那股自得劲也满满,便看那脸色上前讨好道“大人,你看,这河渠修的还顺利吧——!”
  ”
  “嗯——!”终于,这次才获得了这御史大人的首肯。“生为父母官,百姓有衣食,那才是你的指责——!”
  这县令被教训的只得连连称是“是——是——大人劝戒的是——!”
  正说着,不远处,又驶来了一辆马车,那御史大人好奇,便挑起眼看,虽然那马车的车身不如他们这个大,但是行头也置办的精致,顶上是缨红蝙蝠福字印花纹,四面用彩色的红绿蓝丝线打成的璎珞做成的滚边,也有浅粉色的流苏垂下来,车身是用上好的梨木打造的,车窗是缕空格子的花纹,半揭的车窗隐约可以看见里面露出那浅粉色的幕帘。
  只从外观大致就可以观察出这是一个姑娘的马车。。
  片刻,却是一个大鼎从车身之后抬出来。。。
  是动用几个大汉搬过来的。。
  “大伙快过来了,过来了,今日给大家下午加餐,每个人有两个玉米馒头——!”
  片刻,马车上下来一位玫红的身影,那念儿就扶了那秦墨下地,秦墨脸上罩在面巾。。。。
  秦墨下地,绣花鞋直接踩在那新翻出来倒成土坎的泥土上。。
  这边只等这官兵吃力的将那大鼎抬出来,从那新翻出来的泥土上,一脚一脚抬到那些人的面前去。。
  果然,片刻中,就有人欢喜沸腾了。。
  有的人在欢呼,有的人还在继续干。。领到的人先吃,吃了之后又去换另外一批。。
  本来这天灾连连,这些人大多在家都饿着肚子没有吃的,可是这样一来,来做工就有饭吃,可不是提高了这些人的积极性。。
  只有小桃在那里亲手一个人一个人的发,小桃自然是出来时脸上也是遮了一层纱,小桃在发,还有一个老嬷嬷在旁边帮忙,秦墨和念儿站在那后面,老嬷嬷边眼睛精准的盯着这馒头是哪些人是领了的,哪些是没领的。
  另外两边便是旁边守着这鼎,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