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遗憾的是,就在次日,袁绍便已抵达了黄河北岸,当然了,随行的只有其侄子高干以及其麾下七、八万兵马,至于其他将领,大多距离此地还有一两日的路程,其中包括将高览、大将吕威璜、吕旷、吕翔、韩猛、韩莒子、淳于琼、何茂、辛明、苏由、韩荀、公孙犊、袁春卿、徐勋、焦触、韩衍、张南、夏昭等数十位将领以及其麾下数十万大军。
而至于袁绍何以会抛下自己麾下大将与众多兵马,前行赶来黄河沿岸,无非是因为他接到了将颜良被斩的消息。
“逢纪,出兵之前,我如何嘱咐你的?”
坐在黄河北岸袁军大营帅帐主位,袁绍一脸寒色地瞪着逢纪,沉声问道。
听着那不善的口气,逢纪心中暗叫不妙,连忙从席中起身,几步来到帐篷中央,朝着袁绍大拜于地,战战兢兢地说道,“启禀主公,在下曾多次提醒颜将军,奈何颜将军不从,执意要身赴险地、强攻白马,在下又能如何?”
“又能如何?好一个又能如何!”袁绍闻言重重一拍身亲桌案,怒声说道,“其为将,你乃参军,乃奉我之命督辖于他,倘若你不允他出营,他又岂敢抗令?”
逢纪听罢心中一惊,抬起头正要说些什么,却见随从袁绍而来的谋士郭图暗中朝着他微微摇了摇头作为示意,心中顿时明悟,磕头于地,直言认罪。
“在下失职,望主公重处!”
也难怪,倘若在此时再说颜良的不是,除了有拿死人开脱之嫌外,更是好比打了袁绍一记耳光,毕竟颜良出兵前,袁绍曾放出豪言,认为只要颜良出马,曹军势必是望风鼠窜,而如今,曹军非但没有望风鼠窜,更是斩杀了袁绍所寄托重望的颜良,这着实让袁绍有些下不来台面。
正因为如此,袁绍才将此次失利的责任推给了逢纪,因为他要向人证明,并不是他袁绍的眼光不行,而是有人从中坏事,因而才有了这次失利,也正是因为如此,与逢纪一向交好的郭图才会在暗中提醒逢纪,提醒他休要再推脱,免得使袁绍勃然大怒。
毕竟,袁绍说到底其实也了解颜良的为人,并且,他也不是要真的处罚逢纪,那只不过是推脱之词罢了,但是反过来说,倘若逢纪死了不认罪,使得袁绍心生真正怒意,那么,恐怕就不单单只是口头的斥责了。
不得不说,在身为主公这方面,注重自己颜面、爱惜自身羽翼的袁绍,显然要比曹操差一线,至少曹操不会这么在意自己的颜面。
“哼!”见逢纪很识趣地认罪,袁绍重重一哼,而这时,一直等待着插嘴时机的郭图坐起身拱了拱手,一脸惊讶地说道,“主公,在下还是难以相信颜良将军竟然会战败,难道曹操麾下竟还有能比颜良将军更勇武的猛将?”不得不说,郭图不愧是精于攻心的谋士,他哪里会看不出逢纪认罪后,袁绍正处在一个不知如何处罚逢纪的尴尬时期,而他这番话,显然是在替袁绍准备下台之阶。
并且,他这番话说得很是高明,首先表示了他对颜良的认定,换而言之,便是变相地恭维袁绍的眼光不差,其次,他将这件事的矛头有意无意地指向了曹操麾下那名斩杀了颜良的猛将、从而替逢纪开脱,换而言之,并不是袁绍眼光不行,也不是逢纪身为参军渎职,而是曹操麾下有一位超过颜良的猛将。
果然,郭图这一番话成功地吸引了袁绍的注意力。
“何人?何人杀我将颜良?”
见郭图用眼神连番暗示,逢纪心中醒悟,拱手说道,“启禀主公,杀颜良将军者,陈奋威也!”
“陈……陈奋威?”袁绍面色微微一惊,急声问道,“可是旧日颍川黄巾,陈蓦?”
“正是!”逢纪叩地说道,“主公倘若不信,可闻张将军,张将军曾与那陈蓦有过一番交手……”
“儁乂!”袁绍转头望向张颌,却见坐在席中的张颌点点头,抱拳沉声说道,“启禀主公,逢先生所言句句属实,那陈蓦端地不简单,那日末将趁夜混入曹营,然而即便使尽浑身解数,亦无法将其拿下……”
“什么?”袁绍闻言倒抽一口冷气,惊声问道,“连你也无法将其拿下?在夜里?”
张颌尴尬地点了点头,其实说到底,在那一晚,他曾险些将陈蓦逼到绝境,若不是张宁暗中出手,驱散了笼罩夜空的乌云,叫月光得以照射曹营、因而叫张颌失去了黑暗的助力,或许陈蓦多半要败在张颌手中,但是很遗憾的,张颌显然不清楚这件事,只是单纯地认为乌云散去仅仅是出于陈蓦的武运。
“倘若在昼日呢?”袁绍皱眉问道。
张颌想了想,抱拳说道,“倘若是在昼日,恐怕末将仅有自保之力!”
袁绍听罢长长吐了口气,望着帐顶良久,微微点了点头,喃喃说道,“此事不怪你,早年间我在雒阳任司隶校尉时,此人已名动京师,那时我率三千兵勇挨家巡查此人,却未有丝毫消息,气地我与孟德……”说到这里,袁绍的声音戛然而止。
很显然,他是想到了眼下他与幼年至交曹操两军对峙的局面。
微微叹了口气,袁绍这才注意到逢纪依然跪拜在帐下,咳嗽一声,故作严厉说道,“逢纪!”
“在!”逢纪大拜于地。
“虽此事大错不全赖你,然你身为参军,却不叫颜良提高警惕,视同渎职,从今日起,削除你参军一职,并扣你半年俸禄,命你暂时行参军事务,戴罪立功!——你可心服?”
逢纪听罢长长松了口气。
要知道削除参军一职,却行参军职务,换而言之,袁绍的处罚只不过是形式而已,至于那半年俸禄,对逢纪而言更是不痛不痒,见此,逢纪不禁暗暗有些感激郭图的先见之明。
“主公明断,在下心服口服!”
见袁绍变相地宽恕了逢纪,郭图心中也是暗暗松了口气,毕竟他与逢纪同属一派,倘若逢纪有失,单他郭图一人,又何以能与田丰、沮授相抗衡?
不得不说,袁绍麾下的朋党派系之争,要比曹操帐下寒门士子与世家士子之争更为激烈。
“起来!”
“谢主公!”
望着逢纪拱手一记大拜,随即回席就坐,袁绍坐在主位长长吐了口气,喃喃说道,“我本以为已揽尽天下豪杰,却不想……孟德那家伙啊,自幼便人缘好极,明明我与他家境相似、遭遇相似,却每每是他占得先机……只不过这一次,我不会再输了,孟德!”
说着,袁绍缓缓站了起来,回顾帐内众人,沉声喝道,“传我令,营内将士皆往山林伐木搭桥,待明后日诸路兵马、百万大军一至,齐攻白马!”
帐内文臣武将闻言站了起身,拱手抱拳。
“是!”
第二十一章 祸不单行(三)
第二十一章 祸不单行(三)
--初平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白马渡口曹营--
截止到今日,袁绍麾下那近乎百万大军已有大半抵达黄河北岸,然而与此同时,曹操却仍然未能结束延津、平丘一带的防御事宜,换而言之,此刻留守在白马渡口曹营面对袁绍百万大军的,只有陈蓦、曹仁、张素素与张白骑四人以及他们麾下共计八万兵马。
这差距,太大了……
差不多辰时前后,陈蓦早早便起身,来到了白马曹营帅帐之内,坐在帐中主位,对着摆在案上行军图发呆,琢磨着袁军的兵力分布。
本来,这些事应该由白马渡口曹营真正的统帅曹仁处理,但遗憾的是,被颜良打到重伤的曹仁至今还未能下榻,不得已之下,军衔、官职最高的陈蓦勉为其难地暂时代替曹仁,接手了白马渡口曹营所有军务,可以说,眼下他是代曹仁行使一军主帅之职,而今日,便是他暂为主帅的第三日。
不得不说,这是陈蓦第一次作为一路兵马的主帅,毕竟在此之前,他几乎都是作为将领在沙场上冲锋陷阵,所率兵马从未超过三千,何曾像眼下这样,对着行军图运筹帷幄?
更要命的是,身为将领时,他可以按着主帅的将领行事,但是如今他身为一路兵马主帅,手中却是捏着多达八万将士的生死,不得不说,陈蓦倍感压力。
好在陈蓦身边有司马懿这等智慧之士,否则,恐怕不需要袁绍进攻,他多半会被这股无形的巨大压力所压垮,毕竟,他的决策事关八万将士的性命。
说实话,陈蓦并不是很情愿代替曹仁行使主帅之职,但关键在于,除了他以外,此刻白马渡口曹营内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张素素?她或许会是一位合格的首领,但是,她是一个女人,单单这一点便很难叫曹仁麾下的将领心服,再者,这个年方妙龄的女人如今变得太重利益,说不定会为了胜利作出什么抛弃士卒、甚至将士卒为诱饵的事来,以至于曹仁根本不放心将自己手底下的士卒交给她。
而至于张素素青州军中好比赤鬼吕布这等存在,根本无法在公然露面,毕竟他们的身份实在是过于诡异。
如此一来,唯一合适的人选,便只有陈蓦了,除此以外,其余张辽、曹性、高顺等人根本就不具有这个资格。
于是乎,陈蓦勉为其难接手了这一路兵马主帅的职位,说到底,这是最妥善的办法。
一来陈蓦的官职是征西将军,与曹仁平分秋色、不见高低;二来陈蓦拥有着一身过硬的实力,换而言之,可以使得军中的凝聚力与士气更甚,毕竟有这么一个万人敌级的猛将作为主帅,好歹可以给麾下的士卒增添一点信心;至于最后一点,曹仁信任陈蓦,他相信以陈蓦的武德,必然不会做出一些故意叫麾下士卒送死的事来。
反过来说,只有陈蓦作为这一路兵马的统帅,才可以同时得到曹仁曲部、黑狼骑、青州兵三者的支持,而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从未担当过如此重任。
不过话说回来,凡事都有第一次,不是么?
“阿蓦你放手施为,有什么顾虑,可来问我,为兄自无不言。”这是曹仁在将主帅之职暂时交给陈蓦时所说的话,看得出来,他对陈蓦十分信任。
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曹仁的话,使得陈蓦稍稍有了几分自信,但是,看着躺在榻上养伤的曹仁其身上绷带依然渗着鲜血,陈蓦实在不好意思去连番地打扰曹仁,不过幸运的是,陈蓦身旁还有司马懿,他可以将一些比较棘手、比较麻烦的事全部交给司马懿,毕竟在陈蓦看来,司马懿这家伙简直堪称鬼才,好像就没有他不擅长、不明白的事。
或许是看久了行军图吧,陈蓦只感觉脑袋一阵发胀,在揉了揉脑门后,转头望着帐下小席中的司马懿,问道,“仲达,我军兵马分派,你考虑地如何了?”
而此时,司马懿正挥笔在竹策上绘着什么,时而摇头、时而点头,看他模样,简直就是陈蓦专属首席谋士。
“啊?兵马分派?”被陈蓦一句话惊醒的司马懿莫名其妙地抬起头,指着陈蓦身前的桌案,说道,“一个时辰我前,不是交给你了么?”
“呃?我找找……”陈蓦愣了愣,在桌案上的文策中翻了一阵,终于找到了司马懿所书的兵马分派图示,摊开那竹策一看,陈蓦惊地倒抽一口冷气,只见那大如案面的竹策上详细地绘着白马曹营的格局,再者,那洋洋洒洒的数百字,详细地道出了每一支兵马的分派任务。
黑狼骑,曹仁曲部、青州兵,司马懿不但妥善地划分了这三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