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集-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还送一场“卧薪尝胆”。他顶着县文化局和主管文教的县委书记的反对,大声强调文艺
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气冲冲地让他的剧团人人卖力地在黑鸦鸦的人海中
把戏演完。
这个短篇写得有声有色,结尾也收得很好。
第二篇是李晓的《继续操练》(见《上海文学》一九八六年第七期)讲的是两个华大中
文系毕业生,四眼考上了华大的研究生,黄鱼分配到最为抢手的报社当了四版记者。四眼因
为他的导师王教授剽窃了他的论文——“《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怡红夜宴的座次排列”。他
来找黄鱼,求他公布这个消息。于是黄鱼回到华大,找到系里第一快嘴的侯老师,把这事说
了。这中文系本来就是壁垒森严,连这个派系的助教向对方的女研究生求爱,都被斥为异
己,在中文系各宗派的勾心斗角之中,王教授托病躲起来了,黄鱼这里立刻门庭若市,各派
系的中文老师都来找黄鱼说话,最后是新当主任的李教授用丰田来接他去。结果呢,四眼的
硕士论文的答辩还是没有通过。黄鱼和四眼只好回到他们在大学的那间宿舍里去“继续操
练”。
这个短篇正像《小说选刊》的“编后”所说的“出手不凡”。它幽默、辛辣而又俏皮,
似乎看透了一切!招笑处使人忍不住笑出声来,笑后又感到有无限的悲凉。这篇妙语如珠,
如黄鱼对四眼说他要揭露王教授剽窃四眼的论文时,他说:
我要起草一篇檄文,让骆宾王的讨武白比起来像卡西欧电子琴广告。
如四眼送给黄鱼一本“万宝全书”,内有“回肠荡气”和“余音绕梁”等词,说这拿来
形容:
男低音,百灵鸟、琵琶、卖冰棍的吆喝、洒水车喇叭,哪怕放屁,这两句都合适。
又如形容华大中文系内部乱成一团:中文系现在就像元春省亲前的贾府,乱得不亦乐
乎。刘柳两派之间大打出手,刘派内部互相指责,大有把庐山炸平之势。
在描写四眼硕士论文的答辩失败了之后,他说:
四眼站起,不向任何人看,走出门去。在他面前,人群刷地向两边分开,让出条道来,
那景象好似摩西过红海。
他总是嘲笑地称大学里的女生如“小母鸡”,当四眼颓丧地走出考场的时候,黄鱼安慰
他说:
别动,你看前面谁来了,这班从没捱过爹娘打骂的小母鸡,个个心像煤球,根本不理解
男人也有哭哭啼啼的时候,咱们可不能在她们认栽。
我不能再抄了,手有点酸,总之这个短篇要读者自己去看,才能充分得到享受。又正如
《小说选刊》的“编后”所说的:“像‘继续操练’,近来逐渐多了起来,大概可算是创作
中的一种趋势。”
我现在就介绍第三篇,晓剑的《本市市长无房住》(见《中国作家》一九八六年第六
期。)
这个短篇也是极其诙谐辛辣地揭露了勾心斗角的“无冕帝王”王国里的争夺,结果姜还
是老的辣!
小说中的“我”也是一位记者——市日报社新闻部主任。
他才三十六岁,正想望取代五十六岁的总编辑的地位。他利用一个刚从大学新闻系毕业
的女助理记者,去采访本市市长何如冰,因为有读者来信,为他抱屈说市长不以权谋私,结
果只能住在由工棚改建的小房子里。这报道得到许多赞扬的信,读者们为本市有个好市长而
高兴。后来女记者又得到一封读者来信说是本市有一座七十年前用大理石盖成的市长楼,只
因老市长赖在那里,而不去住新市长为退休干部盖的干休楼;这位新市长也就不去住那分给
他的一套四室一厅的新房,而赖在那一个破棚里,“我”就本着这内部情况发了两份“内
参”,以此为导火线来炸塌现任总编辑的座椅。“我”认为引起了老市长对报社不满和愤
恨,自然有人出面替他拔掉钉子。内参刊出后果然新市长默不出声,老市长老羞成怒,不久
市委宣传部批示下来,将市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免了职。一个月之后,“我”荣任了总编辑,
市委下令让老市长住进了干休楼。他一气之下,脑病突发死去了。“我”正舒适地坐在总编
辑室里,而前任总编辑却被任为市委宣传部长,原来他是新市长的长客,于是“我”的下一
步是要当宣传部长。
这个故事里,还生动地插进了那一位名牌大学新闻系毕业生、新来的新闻助理一心想做
中国的法拉齐的丁妮妮。描写她每次来谈话时的新衣着、新首饰、新情绪;同时这故事里还
贯穿着编辑室屋顶角落的一个大肚子的雌蜘蛛在结网,后来又一只雄蜘蛛也在结网,它们配
合之后,雌的就把雄的吃了,来反映生存的残酷。
最好的还是在这篇故事的每一个转折或每一段落之后,总写上一句简短的哲理性断语和
总结。如“牛犊的权力”、“历史的误会”、“怜悯的必要”、“不朽的平衡”、“灵魂的
哈哈镜”、“神父的忧虑”、“上帝的惊愕”等,都极其冷俏而诙谐。
说起来这三个短篇还要读者自己来细看、来欣赏,你们一定会找出其中更逗笑、更巧
妙、更精彩、更引人深思的地方。1986年12月27晨1987年电视伴我
虽然我已经八十七岁了,但还是一个热心的电视观众。我喜欢看电视,不光看,每天的
日记都要写上头天看的电视节目。
《新闻联播》是一定要看的了,《祖国各地》我是几乎没有落下的,尽管有许多乡亲朋
友邀请我去福州、烟台等各处转转,但是我行动不便,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作罢,但我可
以从《祖国各地》这个节目里,领略伟大祖国的美丽山川。
我还喜欢看球类比赛。只要是中国和外国球队的任何球类比赛,我是一定要看的,胜固
欣矣,败亦可喜,孩子们怕我精神紧张,我说:“球赛紧张,我不紧张就行。”
《话说长江》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最近播出的《话说运河》也很好,看了以
后长见识,开眼界,我尤其喜欢那两位讲话生动、亲切的播音员。
演给孩子们的节目我也看。其中有许多是孩子们自己表演的节目,孩子们活泼的舞蹈,
孩子们甜美的歌声,还有孩子们非常精彩的小提琴演奏、钢琴演奏,常常使我感动不已,他
们给我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我还喜欢看各种校际的知识比赛,我从中也得到许多知识。
我也看过一些电视剧,《四世同堂》我是一直坚持看完了的。我认为很不错,创作者们
是很用心的,改编的电视剧忠实于老舍先生的原著。有一些电视剧我常常不能看到头,我感
觉主要是故事编得不好,离开了生活,生编硬造就不能吸引人。在外国片子中,我爱看日本
的《阿信》,因为它很有人情味,像墨西哥的电视剧《诽谤》,我就不喜欢,整个故事几乎
全是由种种误会组成,而且全由一个坏女人从中捣乱,不真实。其实,生活中的人没有绝对
的好或坏。事物都是相对的。
我们的电视剧是不是可以多找一些优秀的小说来改编呢?最近我看了茅盾的《春蚕》等
三个片子,觉得很好。李晓(巴金先生的儿子)前不久写了个短篇《继续操练》蕴涵颇深,
很有幽默感,我看就可以改编。当然,不能搞成闹剧,幽默不同于滑稽。幽默产生的是意味
深长的笑,甚而是带泪的笑。
电视节目是有一点不如广播,那就是时间不准,还有在电视剧上下集之间,忽然插进长
段的广告,有时叫我很扫兴。英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周明同志把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八日的《西安晚报》关于陕西马楼乡信用社代理会计李
凤莲的勇斗歹徒、身受刀伤十余处,拼死保住金库钥匙的报道,寄给我看。我读了这壮烈的
事迹之后,就想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她,使得这个十八岁的弱女子,有那么强的责任感,有那
么大的自信心,能够在严闭的铁门之内,单身独自奋勇搏斗,忍着痛、流着血,从受伤处走
到营业室,关好门上的三道关子,查看办公桌抽屉里存放的七千元,又走回宿舍取了金库钥
匙,再挣扎着打开信用社的铁门呼救?
这个力量不可能是事到临头突然爆发出来的。我们从姑娘的摘抄名言警句的本子里得到
了答案!
英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
是的,交出金库钥匙与否,是决定性的关头。她为人类社会利益所需要做的,就是甘冒
白刃,至死不屈。
姑娘被人们送到医院急救了,当她看到医院的院长时,她才松开右手,将沾满鲜血的金
库钥匙,交到院长手里。她临终前说了两次:“贼娃子——抓到了——没有?”
姑娘死后,“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起来为她送葬”,“马楼乡党委发出了在
全乡团员、青年中开展向李凤莲同志学习的决定;县农业银行党支部号召全系统党员和干部
职工学习李凤莲忠于职守的精神。”
当然这“决定”和“号召”都是对的,都是应当做的。但我最关注的还是姑娘最终那一
句话:“贼娃子抓到了没有?”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九日,北京致巴金
巴金老弟:
因为《中日文化交流》上登着你给我的一封信,东京的大冢净(大冢有章之子)从东京
打长途电话来向我拜年。春节过得忙得头晕,但非常想你!想你一定比我还累,目前藉一位
文藻的学生王庆仁赴沪之便,带上《冰心著译》三本,作为纪念。头两本不看都可以,第三
册只有纪伯伦的《先知》和《沙与沫》中还有点妙语警句,可以消遣。望你千万保重。今年
如能来京一行,相对谈话,比写信痛快得多,是不是?问你一家大小好!冰心二、五、一九
八七我的一天
作家生活报社编辑屡次来信要我写《我的一天》。我认为现在没有一个作家的一天过的
比我更平淡、更繁琐,更没有什么可写的了!而且我从1980年访日归来不久便病倒了,
闭居不出,已有六年之久,没有了旅游访友的经历,我的一天就是这样刻板地消磨了下
去……
我每天醒得很早,大约六点之前就完全清醒了,这时想得最多,比如这一天要做的事、
要见的人、要写的信或文字等。也在这时有一两句古人的诗,如同久久沉在脑海底下的,忽
然浮出海面,今天清早就有不知是哪位诗人写的:
万山无语看焦山
还有七十多年前在祖父桌上《诗钟》集中,看到的咏周瑜的两句诗:
小乔卸甲晚妆红
(关于《诗钟》,我必须解释一下:这是福州那时学诗的人们在一起习作的形式。他们
不必写一首七绝或七律,只要能写成两句对偶的七言句子就行。但这两句七言诗的框框很
多,比如我上面引的那两句,题目:咏的人物是周瑜,诗句中必须嵌上“大”、“小”、
“红”、“绿”四个字,如此等等。)
我用枕边的手电筒照见床旁的小时钟已经到了六点,就捻开枕边小收音机——这还是日
本朋友有吉佐和子送给的——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科学知识”和“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