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集-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为霖雨和欢乐把世界扫清,
是的,它为这世界准备着丰收和满足。
一切生命都是如此,
有时候哈曼坦呼啸而过,
大家都在哀伤里低头,
有时候也会哭泣。
在这时候
不要哭泣,
因为霖雨定随干旱而来
那时世界又将微笑。我们村里的生活〔加纳〕玛提·马奎著
当老人们在场的时候,
小伙子们不许望着姑娘们
姑娘们也不许望着小伙子
因为老人们说
这样不好。
小伙子们只许自己玩,
姑娘们也只许自己玩。
但是人的情感是柔弱的
小伙子和姑娘就相会了。
姑娘们也玩捉迷藏。
小伙子们知道姑娘们藏在哪里
姑娘们也知道小伙子们藏在哪里——
因此在捉迷藏的时候,
小伙子们找姑娘们,
姑娘们也找小伙子,
他们对唱着爱情的歌。
后记这里介绍的四位加纳诗人,《无题》的作者以色列·卡甫·侯(IsraelKa
fuHoh)生于一九一二年,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他的第一首诗写于一九二九年,除了诗
歌以外,尚著有剧本数种和一部传记;《科门达山》的作者波斯曼·拉伊亚(Bossma
nLaryea)生于一九一○年,任职于加纳政府,是加语协会负责人之一,拉伊亚写过
一些短篇小说和评论;《哈曼坦》的作者约瑟夫·加代(JosephGhartey)又
名科贝纳·加代·阿克瓦(KobenaGya-taAkwa),生于一九一一年,是加
纳口语文学局的编委,写过剧本,也从事过戏剧的演出;《我们村里的生活》作者玛提·马
奎(MateiMarkwei)生平不详。
前三首诗是从加纳一九五八年出版的英文版《加纳之声》译出;后一首译自英国出版的
《非洲宝库》(黑人诗人朗斯顿·休士编)。
(译诗刊于《世界文学》1962年12月号。)谈最新最美的图画
新时代给新文艺作家开辟了浩荡无边的天地,这句话在邵宇同志最近所作的国画《白菜
丰收》上又体现了。我想中国历代的画家,若个个都活转来,围立在这幅不太大的画面旁
边,看见画上是“顶天立地”的好几千棵白菜,而三个人物只远远地站在一边,作为白菜的
陪衬的时候,他们一定大吃一惊,赞为得未曾有。他们却不知道画家所描绘的不过是我们今
天生活中的一件事实,他只迅速灵巧地抓了来,安排在纸上而已。
白菜丰收是今年北京郊区可喜的现象之一,这说明了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奏效,农民生产
积极性的进一步高涨……听说今年北京的白菜,往北送到了哈尔滨;北京的柿子,往南送到
了上海。但是这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我们北京人不也常吃到了南丰的桔子和广东的香蕉吗?
在我们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外国朋友们眼里,就感到十分新奇。我所会到的日本朋
友、尼泊尔朋友、加纳朋友……
他们对于我们所常见的这些丰收的现象,谈论起来,仿佛是个奇迹,也仿佛有点意外。
我知道,在国外,无论是帝国主义,还是各国反动派,对于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的新中
国,有着刻骨的仇恨。他们自己再也不能盘踞在这一大片土地上,恣意地剥削榨取,这对他
们已经是一件极其痛心的事;最可怕的是,新中国给民族解放运动地区的人民,树立了一个
光辉的榜样,给他们一个向往,一个希望,这是帝国主义者和各国反动派,所万万不能容忍
的。因此,他们利用了一切的宣传机器,无所不用其极地渲染夸大了我们最近三年的自然灾
害,说我们人民是如何陷在困苦中不能自拔,甚至每天都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关心我们的
外国朋友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当然会听到这些恶毒的宣传,心里不免替中国人民捏一把
汗。等到入中国国境之后,他们没有看见饥饿的面孔,也没有看到垂头丧气的人们,他们看
见的是中国整齐葱绿的田野,热闹繁荣的市场,干劲冲天的人民,堆积如山的菜蔬……
他们怎能不由惊奇转为欢喜,而向我们倾吐他们从前所不断听到的反动宣传,最后表示
了对毁谤污蔑者的愤怒和鄙夷呢?
话再说回来,文艺是时代的反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白菜丰收,堆积如山
的现象,在北京的居民眼中,虽然不是什么奇迹和意外,但若是古人复生或外客车到,却不
能不从这一件我们当作寻常的现象上,看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明美丽的前途。红旗
下,有多少“天成”的“文章”,等着“妙手”去临摹去描绘,而这“天成”的文章,又像
美丽的云霞,一片赛似一片地,瞬息万变。敏感的文艺工作者们,必须时刻准备好自己的妙
手,给我们的人民和朋友,画下最新最美的图画。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62年12月21日,后收入散文集《拾穗小
札》。)
《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儿童文学选》序言
重新看了儿童文学三年选(一九五九——一九六一)的目录,不由得心里高兴。如果这
是我们给亲爱的小读者所摆出的一桌筵席的话,这席面也不算太寒伧了。
谈到儿童文学创作,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儿童文学。关于这一点,大家是没有异议的,
就是:儿童文学具备文学的一切特点,所不同的是,我们读者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因此,儿
童文学的创作,必须照顾到儿童的一切特点,如年龄特点、智力特点、兴趣特点等等,这也
是大家没有异议的。
大力加强我们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能在未来的几十年或更多的时间中,在建设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上,遇到骇浪惊涛,经得起风险,遇到浓雾乌云,认得清方向,
成为勇敢坚定的接班人,是我们儿童文学的光荣任务。
资产阶级通过他们的儿童文学,来和无产阶级争夺下一代。他们利用滑稽画、小人书,
向他们的儿童灌输损人利己、好逸恶劳的剥削思想。仅举一段小小的滑稽画为例:亨利的妈
妈,拿一角钱雇他在自己的院子里推草。而亨利却拿五分钱去买冰棒,用其余的五分钱转雇
邻居的孩子来替他推草,他自己安闲地在树荫下吃着冰棒,乐悠悠地看着人家在烈日下替他
劳动。这种孩子,就是资产阶级所标榜为聪明的、有办法的!还有关于所谓侠客的连环画,
也是鼓励孩子们为了个人的金钱、名誉、地位去冒险,去掠夺别人,压迫别人,给侵略集团
做爪牙和工具。我们必须对资产阶级对儿童的毒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把问题拉回到我们今天的儿童文学创作上来。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一亿以上的小读者,他
们和我们小时候是大不相同了。他们看到了许多新鲜事物,他们知道了许多国际大事,他们
在生活和学习各方面,都受到党和政府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天地是无比广阔的,他们
周围空气是清新自由的。但是,他们的绝大多数是解放后诞生的,对于解放前劳动人民所受
的剥削压迫,以及历史上残酷的阶级斗争,或者是印象极浅,或者是茫无所知。不知革命缔
造之艰难,也不晓当前生活之可贵。同时,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和恶习惯的残余也不
可免地向他们侵蚀袭击。针对着这些情况,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懂得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剥
削,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新旧社会的区别在哪里,作为新中国的儿童应当有什么样的雄心
大志等等。我们要教育他们学习无产阶级的优秀品质:团结友爱,勇敢诚实,关心集体,热
爱劳动,爱护公物,遵守纪律,艰苦朴素等等。我们也要引导儿童关心国际大事和资本主义
国家的儿童生活,用当前的国际阶级斗争事实,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热
爱朋友、反对我们的共同敌人——帝国主义者的决心。
我们小读者这一代,成长起来,是要走上伟大而光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道路
的,他们迫切地需要易于消化富于营养的精神食粮,以便自己能够好好地发育壮大。为儿童
准备精神食粮的人们,就必须精心烹调,做到端出来的饭菜在色、香、味上无一不佳。使他
们一看见就会引起食欲,欣然举箸,点滴不遗。因此,为要儿童爱吃他们的精神食粮,我们
必须讲究我们的烹调艺术,也就是必须讲究我们的创作艺术。
我们认为,促进创作艺术的唯一方法,就是怀着一颗热爱我们的事业,热爱儿童的心,
钻进儿童的群中去,在思想感情上和他们打成一片,知道了他们的愿望,熟悉了他们的语
言,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仔细地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物,一切环境,从实际生
活中提炼出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的故事来。这样的作品,必定是有
浓厚清新的儿童生活气息的,是照顾到新中国儿童的一切特征,是儿童所能够欣赏并乐于接
受的,而决不会是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大人说小人话”或是“小孩儿说大人话”的
“干巴巴、粗拉拉、板蹋蹋”的不亲切、不真实的东西。
我们不是说这三年选中的四十四篇作品(各栏目下的次序,是按照发表的先后编排的。
计有:小说、散文、特写十一篇;革命斗争故事五篇;诗歌十六首;民间故事四篇;童话、
寓言三篇;剧本、曲艺三篇;科学幻想故事二篇),篇篇都合乎我们的理想标准,我们也不
敢说这三年中儿童文学作品的题材比以前更广阔了,内容比以前更深刻了。但是,这四十四
篇,究竟是在全国各文艺报刊,特别是儿童出版社和儿童报刊所推荐的三百多篇作品中,初
选再选而决定下来的。
初选的工作,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做的。这是一道十分繁重的挑选筛滤的工作,我们在
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这四十四篇作品中,先从小说、散文、特写说起。这里面,写学校生活和农村生活的
仍是比较多。《小茶碗变成大脸盆》和《我们楼里的一群少年》,就用的是学校生活的题
材。
前一篇是写没有恒心、见异思迁和懒惰淘气的孩子,怎样地得到教师和同学们集体的帮
助,而改正缺点。后一篇是学校放假以后,一个少先队的大队长还在想种种办法,和同学们
在一起,维持了他们所居住的大楼的秩序和清洁。在《妈妈割麦去了》篇内,妈妈并没有出
场,却描写了托儿所里的一位保育员和一位驾驶员,对于因为妈妈不在,而不能回家的两个
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说明了新社会里的每一个人,直接间接地对于农业生产的支持。
《一条鞭子》、《村头小河边》和《荣荣》,也是写农村生活的。《一条鞭子》里的小羊
倌,从一条鞭子上学到了,而且永远记住了他们社主任的勤俭办社的优良传统。《村头小河
边》是描写一个跟着支援农业生产的爸爸下乡上学的孩子,怎样地得到当地小朋友的欢迎,
使他更加热爱了农村的环境。《荣荣》是写一个把集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