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集-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的一所完小。一九五五年的六一节,他们建立了少先队,有队员一百二十人。暑假里,
队员帮助烈军属做除害虫的工作,做得很积极,他们打了一千九百多头老鼠,捉了几万只的
螟虫。秋收活动里,他们拾了八百六十多斤的谷穗,卖得六十多元,正在准备成立一个少年
园艺场,一切还没有安排就绪,但是地里的小麦和蔬菜已经种上了,要去看看是可以的……
我们欣然地携手走出村外,抬头看见半山上的白马王庙。
据说这白马王是从前越王郢的第三个儿子——白马三郎。他曾在这地方,射中了一条藏
在山上深潭里的巨鳝。因此这乡本来的名子叫鳝溪。鳝樟完小就设立在这座名胜古迹的庙宇
里。
我们曲折地登上几百层的石磴,在离校门不远,山路两旁的斜坡上,看到两片青翠整齐
的田地,插着许多标志,那便是少年园艺场的工人们,种下的芜菁、白菜和小麦。
校门口有两棵很大的樟树,据说也是很古的。校内十分整洁。正殿改成的礼堂,明亮宽
敞。礼堂左侧的屋子里,墙上还有木雕的鳝鱼头,旁边还有碑文,因为天晚了,没有读记下
来。
暮色苍茫之中,我们出了学校,到山上去看鳝潭。冬天水枯,山涧里堆着无数大大小小
的石头。想到夏天水大的时候,坐在这大石上看水乘凉,一定是很有趣的。
沿溪还有几个很大的水磨车轮,在丛树隙中,徐徐转动,那是村里人家舂米的地方。我
们过了板桥,上到有几十层大石板的旷地,在削立的岩壁之下,看见了“下潭”,是很阔很
深的一个水潭,四围都是高岩密树,风景十分幽美。
下山的时候,十二岁的队员代表陈敏秀,忽然拉着我的手,抬头笑问:“您从北京来,
毛主席可健康?他老人家住的地方离我们这里有多远?”这时太阳已落到鼓岭后面,天红似
火!我回头指着这座霞光灿烂的高山,笑说:“毛主席就住在这大山后面几千里远的北京城
里。他老人家身体好得很,他时刻地在关心你们的成长。”她快乐地笑了,说:“我们知道
毛主席是关心我们的,要不然,他怎会派您来看我们呢?”
回到北京以后,我时常惦念这个少年园艺场,也时常惦念着这些天真无邪的小园艺家
们。前些日子,我收到他们的一封信,上面说:
麦……大家都希望它长得快,长得好,要把好的成绩告诉您。现在白菜快要收成了,我
们要供应给在登云水库做工的工人叔叔们吃。芜菁也长得不错。条播的小麦,长得很快,已
有一尺多高。有机会就把它们拍两张小照寄给您,使得您看到我们劳动的成果,而感到高
兴……
我没有得到他们奇来的照片,因为我还没有回复他们的信。但是前天我在报纸上,看到
“福建省大麦小麦等作物普遍丰收”的可靠的消息,我就联想到我的小朋友们的小农场和小
园艺场上,收获工作也一定已经圆满结束,他们又该忙看别的种植活动了。我的心头涌起了
暖烘烘的情感!这些跳跃奔走热爱劳动的孩子们,他们是永远不懂得休息的。福建军区授衔
典礼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五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这是福建军区授衔典礼的一天,能够参加的人,都感到万分的兴奋。
这天天气就好,夜里下过一阵微雨,早晨阳光灿烂,更显得大地上一片花红叶绿。礼堂
内外彩旗飘扬,庄严隆重,我们满怀着快乐而严肃的心情,走进礼堂。
从台上望下去,忽然觉得心头一紧,喉头仿佛也梗塞了,眼前是多么使人激动的景象
呵!楼上楼下站满了穿着簇新的军服的最可爱的人,他们笔直地站着,那样的整齐,那样的
雄壮,当军区长官宣读军衔命令,念到每一个校官尉官名字的时候,整个礼堂静肃得一点声
音都没有。
望着这几百张严肃威武的脸,听着耳边流过的一个个响亮的不熟悉的名字,我似乎觉得
这队伍在不断地扩大,延伸到礼堂以外,充满着祖国的四边!我眼前也似乎掠过一幅一幅的
壮美的图画:三十年来,是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进行着无比惨酷的反帝反封建
的斗争?是谁在荆棘遍地,虎狼遍野的大地上,替我们杀出一条血路,把我们带到社会主义
社会的大道上来?是谁“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上,从“一把炒面
一口雪”的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把最凶恶的美国侵略者,打回到三八线?是谁在解放了
的祖国土地上,修桥,造路,开山,填海,垦辟着农场,挖掘着水渠?是谁在高原上,海岸
上,森林里,河流边,严密地防守着祖国的边疆?就是我们所在地的福建,是谁使得在国防
最前线上的一千三百万的人民,能够安静不惊地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
作?啊!是谁使得我们工厂里的大小轮机,仍能不停地隆隆转动;我们美丽的田野上,仍能
四季常青的丰收;我们的街道商店,仍是一片的繁荣热闹;我们青年学生仍在兴高采烈地工
作研究;我们的小孩子仍在快乐健康地学习嬉游?……
一想起这些,一想起这一切,我们不能不满含着感谢的热泪,向着我们的子弟兵,我们
自己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亲爱的小朋友,我从台上望下去,似乎这一排排的严肃威武的,不熟悉的脸,又换成一
个个笑嘻嘻红扑扑的,我所熟悉的小脸。在这几年里,不知道有多少小朋友,向我一再地,
郑重地表示:长大了要当人民解放军!他们有的双臂摇着我的肩膀,面对面地问我:“您知
道我长大了要做什么?和董存瑞、黄继光叔叔一样,我要当人民解放军!”有的手里托着自
造的纸飞机,嘴里吹出呜呜的声音:“看,十年以后,我做一个人民空军,我驾着这么一架
飞机,在祖国的天空上巡逻!”有的大大地叉开双腿,两手叉在腰上,昂着头说:“多大的
海风,也不能把我吹倒,我是一个人民海军,巡驶在祖国的海岸上!”
是的,小朋友,这些都是做得到的,只要你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十年以后,这些
台下的军官,就是你们的首长,他们会教育你,训练你,使你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的勇敢坚
强的近代化的战士。他们中间也许有人会复员了吧,但是我知道他们在自己复员后的岗位
上,看到有像你们这样的接班人,一定会发出满意的、放心的微笑!
授衔典礼连着庆祝了三天,在酒会和晚会上,我们都有和军官们按触的机会,看着他们
耀眼的肩章,紧束的佩带,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和素朴热诚的谈话,我们那几天的心情,
一直是快乐兴奋的!从福州到厦门
十二月二十一日,我们从福州又去到厦门。
我们五时半出发,六时到了乌龙江口。天刚刚亮,对岸的山,好像是浓墨画成的,带点
紫又有点黑。浅绿的江水,滚滚地在翻腾。过了江,天色渐明,公路两旁的田野上,农民们
已经在做各种的工作。这里的妇女们,和闽北不同的地方,就是人人头上,系着一条鲜红的
遮阳的头帕,在绿色的平野上,像点点红星一般,闪闪夺目。
多少年来“一年辛苦,只盼冬闲”的农民们,在土地归了自己,而且建立了农业合作社
之后,生产热情空前高涨了。
沿途我们尽看见修建水库水渠的人们,男男女女,往来如织。
他们在新掘的水道中间,抬石运土,谈笑歌唱,他们要用一冬的辛苦忙碌,来换以后年
年的丰收。
树林里还不时露出红色的小楼,那是归国的华侨们自己盖的农舍,他们从海外归来,把
海外的房屋样式,也带来了。
福建省是许多海外华侨的故乡,在反动统治时代,福建算是贫瘠的省份,山多地少,又
没有水利,加上反动政府的剥削压迫,沿海一带的人民,就纷纷出国谋生。他们只凭着自己
一副聪明的头脑,一双勤劳的手,在海外起家立业,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永远有着深
厚的怀念,他们将自己劳动得来的金钱,寄来赡养家中的老少,就是他们自己老死在异国,
遗嘱上也总是吩咐“运骨还乡”。解放前,在国外的华侨,就像孤儿一样,受尽帝国主义者
的欺凌,反动政府在国外的使领馆,不但对他们没有尽保护的责任,还向他们百般地讹诈勒
索,我们的华侨们就在这双重枷锁之下,受了几百年的冤苦。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的华
侨,才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着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贡献出他们一切的力量。中国解放了,人民
站了起来,华侨也翻了身,他们不再是孤儿了,祖国母亲般的慈爱,像阳光一样,照遍了天
涯海角。在国内,华侨家里的一切,都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祖国安定繁荣的环境,也使他
们高兴地将国外劳动所得,投资于国内的建设事业;在国外,居住在我国有邦交的国家里的
华侨,都得到了合法的保护,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和当地人民合作,一同为所在地的繁荣和平
而努力。
在马来亚那些地方,华侨还受着压迫,他们就纷纷地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在福建省,
闽南一带是华侨的故乡,这里有华侨的农村、工厂、学校、剧场……他们在自己的乡土上,
过着高兴热烈的建设生活。
在福建省内旅行,你会感觉到不但木头多,而且石头也多!因此桥梁,建筑,就有许多
是石头做的,真是又结实又美观。在惠安和晋江的交界之间,横跨着一座长长的美丽的石
桥,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桥下的浅水里立着三五一堆的小石柱,
据说是养牡蛎的设备,春夏水涨的时候,牡蛎附着在石柱上生长,冬天就可以撬下来吃。
在晋江的开元寺里还有建国和仁寿两座石塔,也都是宋代的建筑。建国塔高四十八公尺
以上,仁寿塔高四十四公尺以上,非常的雄伟美丽。用偌大石块修桥盖塔,要有很艰苦的劳
动和精密的设计,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毅力是惊人的!
路旁山上,繁密的相思树的幼苗,都在欣欣地生长,几年以后,这里又是很大的森林。
南方雨多天暖,在自然条件上,“绿化”工作,比华北要容易一些。
到了厦门了,斜阳下,海风在吟啸,海波闪耀出万点的银星。我写到这里,心中十分激
动,十分快乐。小朋友!我只能告诉你,厦门的建设是伟大的,厦门的人民是勇敢的,这个
福建省最边沿的美丽的城市,有着全国人民最深切的关怀和支援,他们在这里不断地创造着
奇迹……国防最前线上
十二月二十六日,我们到了厦门最南端海边的一个小村庄,去访问驻在那里的部队。
我们在公路旁边下了车,走过极其平坦干净的场地。田地上有农民们在忙着冬耕;带着
红领巾的小朋友们,在学校门前奔走游戏;银灰色的鸽子,在人家屋脊上悠闲地啄刷着翎
毛;圈在栅里的肥猪,摇摆着大耳朵,用慵懒的目光,看着过往的行人;这里是一片沉静安
宁的空气!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