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偏差 作者:浮图-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时榆停下脚步,抬头看向站在楼梯转角陆讷。陆讷后来一直想,那时候的陈时榆可能是希望自己能说些什么的吧,即便是不痛不痒的安慰也好,但是一向挺会臭贫的陆讷那时候真像他的名字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等不到陆讷的话,陈时榆终于收回了目光,转身走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陆讷一直记得那个背影,楼梯间光影幽暗,少年穿着校裤和白色T恤,像一根刺一样j□j陆讷的心脏。
第三章
大约陆讷长时间的沉默给了陈时榆错误的信息,少年站起来,说:“我回去了。”
陆讷回过神,看见陈时榆脸上那故作淡然的表情,不禁有些生气,拉住他,“你回什么回呀,你这样出去别吓着了我奶奶,坐下,先搽药。”
陈时榆看他一眼,又慢慢坐下了。
陆讷说:“把衣服脱了!”
陈时榆顿了一下,慢吞吞地将身上的T恤脱掉,露出白皙瘦削的上身,这家伙虽然从没看他参加什么运动,身材倒是挺好看的,有少年人特有的匀称和清爽。身上有些地方已经起了乌青,陈时榆按着陆老太从前给他搽药的经验,先给喷了红瓶,看药水差不多干了后,又喷了白瓶,想了想,问他:“需不需要揉一揉的?”
陈时榆显然也不大懂这些,迟疑道,“不用吧?”
“哦。”陆讷将云南白药放到书桌上,眼睛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就是不看陈时榆,其实是在心里斟酌酝酿话题——年轻那会儿,不知天高地厚,陆讷特别能侃,说谁谁谁是一朵鲜花,谁谁谁是坨狗屎,跟北京的士司机一样,够贫。后来发现,其实说得越多越显得你傻逼,真世事洞明的人基本不说话了,陆讷就不说了。不过现在,陆讷倒是挺怀念从前的那张贱嘴。
“那什么——”看陈时榆转过头来看他,陆讷清了清嗓子,收起了脸上的吊儿郎当,“我觉得,同性恋这回事儿,也没什么,不是说那是染色体问题吗?世界上也不就只有你一个人跟别人不一样。你喜欢女人也好,男人也好,都不影响我跟你的关系。”
陈时榆的目光锁住陆讷,幽幽地问道:“你真这样认为?”
陆讷笑了一下,“只要你把我当兄弟,我就一定挺你到底。至于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对你指手画脚的,离高考也就那么几天了,到时候大家各奔东西,谁还会记得谁?”
不管以后陈时榆做明星有多么风光,陆讷始终觉得那不该是原来的陈时榆。陈时榆天生是读书料子,从小到大,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总觉得那样孤傲的少年应该有不一样的人生。也许他的退学另有隐情,但如果是因为那些流言,就实在太可惜了。
“我还记得你小时候的理想不是做检察官吗?我还等着那一天呢,到时候我就可以跟人臭显摆,说咱在检察院也是有人的人。”
陈时榆都逗笑了,嘴角慢慢地咧开,就跟阳光破开冰层似的,虽还是浅浅淡淡的,但看着让人舒心,陆讷也跟着笑起来。
这天晚上,陆讷躺在自己第一次梦*遗跟自*渎记录自己最躁狂最浑蛋的成长足迹的单人床上,看着月光皎洁莹亮,跟女人的奶*子似的,总结上辈子的得与失,思考这辈子将要走的路。几乎大半儿的中国文章大师在给儿孙做职业规划的时候,都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在文字上讨生活。陆讷不信邪,所以上辈子混得半生潦倒,英年早逝,中国文坛少一个口没遮拦的愤青,善哉善哉。
这辈子陆讷决定听从前辈们的忠告,坚决抵制住诱惑,关键是看了自己十八岁写的东西,觉得如今自己文气已尽,再也写不出年少时候那种无法无天我行我素的东西了,还是当止则止,找点经世济民的事业做做。
陆讷把这想法跟老沈一说——老沈是他当时的高中班主任,教语文,三十出头,不关心职称和房价,也不热衷把自己的名字挂在报刊杂志,平生三大爱,二锅头、古龙、《j□j》。他这人文学品位不俗,曾介绍陆讷看博尔赫斯和亨利米勒,两人亦师亦友,关系不错。
当时老沈盯着他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说:“不然你去考电影学院试试,我觉得你行。”
陆讷知道自己是个什么货,让他穿西装打领带朝九晚五地做个公务员或者做个满嘴跑火车的企业家,就跟蹲监狱没有区别。上辈子陆讷认识的人三教九流中就有不少搞电影的,电影圈那些事儿听得不少,也给人写过剧本,虽然最后儿子没成材,但好歹对这一块儿不是两眼一摸瞎。
陆讷想想,觉得这建议靠谱,上网一查,全国艺考报名时间早结束了。陆讷不死心,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过去,终于说动一招生办的老师答应给他一个现场报名的机会。晚饭时候陆讷把这事儿给老太太一说,眉飞色舞地表达了自己雄心壮志,“百年后人们编写中国近代电影史,陆讷将是划时代的一笔!”陆老太评价,“改不了的臭牛逼。”
第二天陆讷挎着一李宁的运动挎包,兜里揣着老太太塞给他的一千钱就出发了。
电影学院在S城,S城这地方陆讷住了十几年,基本等于上辈子生命的一半儿,熟悉这城市光鲜下的所有的腌臜角落和江湖传说。下了车陆讷就直奔电影学院招生办,找到那个接陆讷电话的老师,审核了报名材料,拿了准考证,末了那老师将一份备考材料交给他,“虽然是来不及了,不过还是拿去看看吧,小伙子下次报名趁早啊!”
陆讷呵呵笑着,道了谢,刚出了招生办,就被一人叫住了,那人看着年纪也不大,中长的头发扎在脑后,身上一件白色的工字背心,下身一条破破烂烂的低腰牛仔,一副浪荡不羁的模样,最醒目的却是两条粗眉毛,跟蜡笔小新似的。
“哥们这是来报考电影学院的?巧了,我就是这电影学院的学生,06级的,哥们是准备考什么系?”陆讷这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又一挥手,接茬说,“甭管什么系,兄弟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考官看什么——心智、情商、性格、专业素养……我这里有好东西……”
说完神神秘秘地从包里拿出一份据说是内部资料的东西。陆讷看了一眼,心想你也太简陋了,所谓内部资料,就是一沓A4纸装订起来的,上面的东西还是影印的,一股子油墨味儿。陆讷随手翻了翻,那哥们在一边极其真诚地说道,“看在咱们将来有极大的机会做师兄弟的份儿上,这份材料我就收你八十。”
陆讷似笑非笑地斜觑了他一眼,“八十?哥们你也太坑了。”
那哥们一看有戏,脸上的笑容立刻堆得跟朵花儿似的,“价钱什么的好商量,咱就当交个朋友嘛,在下张弛,张弛有度的张弛,未来师弟怎么称呼?”
陆讷没理他的套近乎,问道:“这资料都是你自己的啊?”
“那还有假,我跟你讲,这是哥们在这知识与艺术的海洋遨游了这么多年,总结出的金科玉律——咱拿喜闻乐见的美女来说事儿吧,美女一般分仨境界,一、diao丝美女: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美,生生觉得自己是个大美女;二、一般美女,自己知道自己挺美,把自己拾掇得更加美女;三、可遇不可求美女;自己很美自己不知道,天然去雕饰,动静皆自然。我这材料里,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陆讷乐了,觉得这哥们是个人才,跟自己挺像,“行吧,二十块钱我买了。”
“行,二十块就二十块!”那哥们也挺干脆的,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末了,那哥们拍着陆讷的肩膀,说:“你行的,只要你看了我的这本秘籍,什么李莫愁鬼见愁全不在话下,你行,一定行。”
陆讷出了电影学院就直奔从前熟悉的小饭馆要了一盘魂牵梦绕的溜肥肠,吃了两大碗白米饭,然后在附近找了个干净的小旅馆,下午他就不打算出去了,明天就是初试,陆讷可不觉得自己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还是临时抱下佛脚的好。翻开电影学院给的备考书目,然后忧伤地发现,十本书,他只看过三本,顿时萎了。
躺在旅馆单人床上萎靡了一会儿,随手又翻开那本武林秘籍,然后发现那个叫张弛的哥们真是好小伙,洋洋洒洒一手柳体,有电影评论,也有美女评论,有逻辑,有故事,嬉笑怒骂,肆无忌惮,跟飞禽走兽似的,偶尔智慧的光一闪,灿烂无比,蛊惑人心。
第二天陆讷去电影学院参加初试,在门口又见到那哥们忽悠天真可爱的考生们。见着陆讷还十分热情地打招呼,拍着肩膀笃定地说:“行,一定行。”
一个半小时的考试,题目不多,基本都跟电影有关,凭陆讷这从小浸淫文艺片跟毛片的功底,觉得过个初试应该没问题。陆讷心理负担不重,答完就提早交卷走了。校门口围着一大群焦急等待的家长,都跟长颈鹿似的伸着脖子翘首以盼,看得陆讷挺感慨。
成绩要下午才知道,陆讷找了附近的一家肯德基点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吃完又将那本武功秘籍拿了出来逗乐打发时间,坐了一会儿,估计考试结束了,店里的客人渐渐多起来,大部分是跟陆讷差不多年纪的,满眼俊男美女,一个赛一个光鲜亮丽,灰头土脸的陆讷像只乡下来的土鳖。
陆讷扒拉下自己额头上的几根呆毛,决定趁着成绩出来前的时间去理个发。
电影学院门口发廊林立,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陆讷随便找了家进去,瞧着生意红火的样子,应该手艺不错。排了好久的队好不容易轮到陆讷,发型师唰唰唰三刀干净利落跟古龙笔下那些绝世高手似的,陆讷屁股还没坐热,他已经将陆讷身上的白围布一抖一收,要价二百五,陆讷差点喊——你把头发给我接回去,老子不剪了!
第四章
陆讷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剪过这么贵的头发,心都在滴血,走路上只要遇上个闪亮能反光的,比如地上的浅水洼、不锈钢的公交车站牌柱子,更别提汽车后视镜、玻璃橱窗之类的了,陆讷都要停一停,看一眼自己的头发,手指小心翼翼地拨一拨,然后继续往前走。
下午成绩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陆讷的成绩在进入复试的名单里中等偏上。给陆老太打了电话,晚上在上辈子无比熟悉的地方转了转,然后回旅馆一夜好眠,醒来忽然福至心灵,觉得今天自己好运加持,洗脸刷牙,用塑料小梳子小心翼翼地梳了梳那二百五的头发,对着镜子露出一口白牙,然后满意地将李宁挎包往身上一背,下楼退房。
电影学院的人至少比昨天少了一大半,陆讷报考的导演系一共招二十个人,进入复试的有八十人,一大群人被引进一个阶梯教室,观看了一个大约十分钟的电影片段,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让你在一个小时内,写点让考官觉得你这人脑子还是有点水平有点意思的东西。
陆讷想仰头大笑三声,这部电影他看过,安东尼奥尼的《蚀》。如今互联网虽然普及了,网上的片源还很少,陆讷看这部电影还是三四年后的事儿。上世纪50年代后期意大利电影有两个新走向,分别由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完成。费里尼走向的是伦理的新现实主义,安东尼奥尼走向的是心理的新现实主义。
陆讷简直有如神助,洋洋洒洒三千多字的小论文他一气呵成,密密麻麻写满整答题纸不够,连背面都用上了,写完神清气爽,通读全文,要逻辑有逻辑,要性情有性情,要趣味有趣味,自我陶醉了一番,觉得王羲之醉酒写完《兰亭集序》估计也跟自己一个状态,提笔在答题纸仅剩的最后一绺空白处,龙飞凤舞地题上“陆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