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厨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雅有点莫名其妙,低头在衣服上左右看了看,没什么不妥:“风小雨,你笑什么?”
“我笑你这么聪明,安排桌席还是有点不妥。”风小雨狡黠地笑着。
“有什么不妥?”萧雅四处打量一下,没发现不对的地方
“你为了加强团结,融洽感情。”风小雨转着眼珠分析着:“可是你把大老爷们分为一桌有什么意思,又不是上班时间,男男女女说说笑笑不是更好吗。”
萧雅当然知道男女搭配有利于交流,不过谁和谁坐一起合适,蓝盈盈又怎么办。
“要不这样。”风小雨凑到萧雅耳边:“把墙角的那张长桌子抬过来,来个大团圆,显得一团和气,至于那个蓝盈盈坐在你和荷花中间好了。”
墙边确实有一张又宽又长的桌子,用来摆放各种喜庆用的工具,比如塑料花,灯笼,还可以摆放一些茶具。
萧雅觉得风小雨这提议不错,点头赞许,吩咐荷花:“把那张长桌子抬过来,大伙坐一起,像个大家庭。”
马文成见风小雨和萧雅嘀咕几句,萧雅竟然把大伙放在一桌,又可以接近美女了,他偷偷冲着风小雨晃了晃大拇指,表示佩服,风小雨一脸坏笑,撇撇嘴微微摇头,表示没什么,小菜一碟。
桌子放好,铺上两张台布,萧雅在横头坐下,就像电视里蒋*介石开会坐的位置一样,蓝盈盈坐在萧雅身边,荷花陪在蓝盈盈另一侧。
蓝盈盈刚落座,学徒和服务生一起挤过去,沿着两边由靠近蓝盈盈的地方向远端一个接着一个落座。
大厨们年纪稍大,自动坐在另一端,最后服务员叽叽喳喳坐下来,二三十人一起坐下,桌子几米长还显得有点拥挤。最后只剩下风小雨没有落座。
萧雅招招手:“小雨,挤一挤还是坐得下的。”
“坐当然坐得下。”风小雨眯着眼晃动脑袋:“关键是,都坐上桌,厨房间的菜谁来上。”
大伙微微一怔,接着一起大笑起来,是啊。大大小小都等着吃菜喝酒,做好的菜怎么办,难不成自己爬上桌。
这一笑气氛更加融洽,张艳红站起身:“小雨,我和你上菜吧。”
张艳红原来一直受王连贵排挤,苦和累的活都是张艳红和风小雨干,养成了习惯,自然而然站出来。风小雨和张艳红可以说是萧雅的心腹,他们端菜最合适不过。萧雅挥挥手:“你们俩就辛苦一下吧。,上完菜过来一起吃。”
姑娘们喝啤酒,几位大厨喝上等的五粮液,至于小伙子们,啤酒白酒混合着来。
今天的餐具也十分特殊,除了筷子还有小刀和叉子,摆放在碟子了,明亮亮耀眼,王三拿起来相互敲了敲,声音清脆悦耳,王连贵不由得瞪了王三一眼,王三慌忙放下刀叉,规规矩矩坐得笔直。
因为是便饭,上菜就没那么讲究,第一道是法式牛排,每人一块。大伙拿起刀叉一起看着蓝盈盈,大伙并不是不知道如何食用,没吃过猪肉,谁还没有看见过猪跑。等蓝盈盈,一来看看人家如何文雅地食用,二来对美人当然礼让三先。
蓝盈盈习惯了被人注目,微笑着,纤手微抬,左手用叉按住牛排,右手的刀放在牛排上轻轻地象拉锯一样切下一小块,用叉子叉起放入嘴中慢慢咀嚼。
动作自然舒缓,优雅大方,看得几个服务生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不知是牛排诱人还是秀色可餐。
风小雨端着第二道菜上来,法式烩土豆。见大伙还没有吃牛排,奇怪地问:“怎么不吃?”
“正学着吃呢。”一位服务员老实说道:“我没吃过,听说是生的,能吃吗。”
“你也太老土了。”风小雨干脆地说道:“把我那块拿来。”
服务员小刘把桌上盘子里剩下的牛排端到风小雨面前:“要刀叉吗?”
风小雨说了声:“不要。”接着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他居然伸手抓起牛排,放到嘴里用力咬住撕了一块下来,一边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不错,原汁原味,滑*嫩*爽口,滋味鲜美。”
蓝盈盈眼中露出一丝诧异,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
西餐讲究礼节,蓝盈盈没学做菜就先学礼节。风小雨的姿态,不要说彬彬有礼,就连个山野村夫都不如。真让人啼笑皆非。
接着是法式经典沙拉和玉米浓汤。大伙吃过后窃窃私语,当然只是一些赞美之词,当着蓝盈盈和萧雅的面自然不能批评,再说中餐和西餐风格各异,无法比较。
还有一道烤大虾迟迟不来,蓝盈盈疑惑地和萧雅交换一下眼色,萧雅起身欲去厨房间,这时风小雨才端着大虾轻轻走过来。
大虾两份,风小雨轻放在桌子上,拍拍手:“对不起,来迟了,张艳红大师傅一时兴起,给大虾做了一点点缀,增加一点情趣,各位不要见怪。”
风小雨话说得冠冕堂皇,还不是想提醒大伙看看张艳红做的点缀。蓝盈盈不太喜欢卖弄的人,尤其是在她的菜肴上摆弄。皱着眉想开口讥笑风小雨的浅薄,责怪张艳红的随便。
蓝盈盈张开嘴忽然愣住了,她看到了那盘烤大虾后加的点缀。
金黄油亮的烤大虾原本围在翠绿的芹菜叶四周,很有诗情画意,诱人食欲。烤大虾还是那样摆放,芹菜叶依然翠绿地站在中间,唯一不同的是中间多了一朵花,一朵白玉兰,花瓣洁白水灵如同刚刚浸润过早晨的露水,花还没有全部开放,四周微微散开几片花叶,里面含苞待放。
洁白的花亭亭玉立在翠绿的菜叶中,居然还在微微颤动,煞是好看。
花,不大不小,既不喧宾夺主,也不微不足道,把一盘菜衬托得尽善尽美,蓝盈盈自己也做不出如此境界,还能说什么?
“在哪找的白玉兰花,如此美丽,洁白如雪。”蓝盈盈低声问身边的萧雅,用鲜花点缀菜肴在饭店很普遍,比如月季,玫瑰,*,还有用桃花洒在菜上的。
“这是雕刻的。”荷花在一边插言。
“雕刻的?”蓝盈盈不相信地瞪大双眼,雕刻她知道,学校基础课就有这一门,不过要耐心和大量的经验,如此栩栩如生的花岂是三两天能炼成的,这不仅要下功夫而且要天赋,薄薄的花瓣最高境界如蝉翼,看这朵花似乎有最高境界的影子,怎能不让蓝盈盈大吃一惊。
荷花微笑着把花递给蓝盈盈,蓝盈盈足足看了几分钟,眼中由惊讶转为惊喜,放下玉兰花,凑近萧雅的耳朵,声音几不可闻:“萧雅,明年我参加三大烹调技校比赛,缺少一个专门做花式点缀的人,要不,把张艳红借我几天。”
“不行。”萧雅轻声否决。
“为什么?”蓝盈盈没想到萧雅如此不近人情,就算不同意也找个台阶吗,如此直接岂不一点面子都不给,况且对家常菜馆也毫无妨碍。
“你别误会。”萧雅看出蓝盈盈的不自在,小声解释:“因为我知道这花不是张艳红做的。”
“是谁?”蓝盈盈扫了一眼王连贵和另外几个大厨,心中暗想,我说嘛,张艳红年纪轻轻,哪来的如此功底,看来还是哪位大师傅的绝活。“
“别看他们。”萧雅一边举杯和马文成喝酒,一边说:“是那个风小雨。”
蓝盈盈刹那间无语,蹙眉沉思起来。
第五十三章冰美人(六)
答谢读者,今天晚加一章。写得慢,见谅。每天3000以上,不断更,不定时发两章。
*****************************************************************
中国菜系素来就有八大风味,四大菜系的分类。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许多标志性*事件的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
淮扬菜是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的代表风味,扬州是淮扬菜的中心和发源地。
扬州三大烹调技校,天艺,风云,新义,成三足鼎立的势态,聚集了淮扬菜新生力量的精英。每年三大技校都举办一次比赛,表面上是为了促进烹调技术的发展,事实上是为了争夺生源,谁夺了冠,第二年报名的学生就与日俱增。所以每个学校都尽其所能培养好手,能够参加比赛的一定是出类拔萃的学生。
当然参加比赛也是个人的一种荣誉,是一夜成名的好机会。雕刻是淮扬菜一大特色,偏偏蓝盈盈在这一点是弱项,其实整个天艺烹调技校也没有顶尖高手,连校长都暗暗担心,听说风云技校出了一个做花式拼摆的高手,今年要输也输在这一点上。
蓝盈盈可以带两个助手参加比赛,当然助手最好有特长,蓝盈盈的手艺就比较全面,唯一有点瑕疵的就是雕刻,偏偏后起之秀里没有对花式拼摆敏感的人物,凑合着找了一个刀工精细的女孩,另一个正在挑选中。。
蓝盈盈一见那朵栩栩如生的白玉兰,第一感觉就是终于找到了,可一听说是风小雨,太出乎意料了,那个貌不惊人的风小雨,能行吗,是不是有意在哪找一朵花来显摆,这种在蓝盈盈面前有意卖弄的青年太多了。
蓝盈盈犹豫一下,重新抬起头,矜持地笑了笑,她决定还是再看看风小雨到底有什么真才实学。
其实,蓝盈盈多想了。风小雨毫无卖弄的意思,烤大虾上加一朵花也只是一时兴起,觉得那盘菜稍显单调,临时点缀一下而已。
专门为蓝盈盈做的豆腐菜姗姗来迟。风小雨小心地把一个半透明的汤碗放在蓝盈盈面前,调皮地说道:“蓝小姐,请用膳。”
马文成等青年一起投来羡慕的目光,能够为美人端上亲手做的佳肴,何等的惬意,可惜也只是一碗简单的豆腐。
说简单,是看来看去就看见洁白的小豆腐丁,毫不起眼。有人窃窃私语:“风小雨也真是的,海参鲍鱼不是还有吗,蓝盈盈这么贵重的客人这么只用一碗豆腐打发。”
因为风小雨那朵花的缘故,蓝盈盈微微对风小雨笑了笑,轻声说:“谢谢。”
就两个字,靠近蓝盈盈的服务生听在耳中如沐春风,说不出滋味的舒畅,他偷偷看风小雨是不是很陶醉
他失望了,风小雨脸色平淡,只说了一声:“粗茶淡饭,恐怕不合大小姐的味口,请多担待。”不仅没有一点献媚,反而有点冷漠。
蓝盈盈依旧笑了笑,看不出是否气恼。她低头仔细打量那道豆腐,豆腐切成指甲盖大小的丁,洁白如玉,上面零散地分布着一粒粒淡红色虾米,正中间是一小撮翠绿的青蒜,还有许多和豆腐一样洁白的鸡丝漂在豆腐中间,汤汁清醇,最特出的是居然看不到一点油花,感觉只有两个字:清爽。爽得蓝盈盈心中一阵清凉,这正是一位在炉火边烘烤了一段时间的厨师最需要的清爽。
蓝盈盈忍不住拿起了调羹,第一眼,不知不觉中她就被吸引了。风小雨狡猾地笑了笑转身离开。只要蓝盈盈尝一口就不怕她不服输,这道菜风小雨动用了空心大师文思豆腐的清汤,又加上骨头汤和老母鸡汤,撇去油花,加入一点点桂花叶。风小雨充满自信,自己怎么会被一个小丫头看不起呢,绝对不可以!
蓝盈盈是行家,豆腐虽然清爽,看造型应该是‘平桥豆腐’。
“软比牛酥便老齿,甜于蜂蜜润枯肠”。平桥豆腐名出自楚州平桥镇。相传,清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古镇平桥小憩,品尝了平桥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