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乔向文兄长般关心的神情,他想了想,把这几天的遭遇简单说了一下。
本来,他已经决定不说了,自己设法克服,但是,万一遇到不幸,万一自己无法躲过,那对社会部,对乔向文都不好交代啊。
乔向文一听,便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让李洪铭安心卧底,那些人的工作他负责去做。
还记得吧,前文说过,山东纵队专门发过一个文件,关于锄奸工作的紧急通知,那里面明确,对于有一定影响的汉奸,清除之前,必须经过纵队社会部同意,当初,这个文件,就是针对李洪铭发出的。
老朋友们都知道,江湖写的书处处都有典故,新来的朋友慢慢也就知道了。
山东八路军部队,确实发过这份紧急通知,针对的是高层的卧底,所谓影响很大的汉奸。
可惜,后来机关整合,有些单位忽略了这一点。
他暗暗提醒自己,马上和军区联系,让杜部长十万火急,再强调一下锄奸纪律。
不惜手段,一定要确保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革命,他已经牺牲了太多的个人利益,背负着各方的骂名,忍辱负重,绝不可以再让他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了。
这个话题就此翻过。
很快,乔向文把招远和迎风金矿的情况说了一下,也把自己暂时的工作调整说了。
李洪铭听得分外仔细。
“最近,林村那里有陌生人来过吗?”
“陌生人是一直有的,但是你说的这两个人似乎没有,去那里的日本军人比较多,还有就是汉奸特务,来自日本国内的专家似乎没有。”
“你再仔细回忆,最近林村手下,有没有人外出执行特殊任务,几天没露脸的,或者说,林村最近有没有重要的客人,他亲自出马接待的?”
这一提醒,李洪铭记起来了。
人的记忆,积累多了,就会慢慢叠加,形成短暂的堵塞。
所以,很多时候,让你想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场景,你百思而不得其解,但是,如果有人给你稍微一提醒,记忆立刻就会激活。
这不,李洪铭立刻响起了一件事:
“乔部长,我想起来了,不知道有没有价值,不过不是我亲眼看见的。”
“快说!”
李洪铭喝了口茶,回忆了一下,说起了一件事。
原来,上周日上午,他和三木正在古董行说话,三木接到一个电话后,匆匆出门,临走时告诉他,是日本国内来了几个朋友,如果中午喝多了,下午店铺的生意就让他全权负责。
这小日本,别看平时温文尔雅的,除了好色,就喜欢喝酒了。
那天下午和晚上,就没看见三木回到店里。
第二天,才听他无意中说起,几个老朋友喝得太多了,晚上一起去找了艺妓,又唱又闹了一整夜。
在三木古董行干了那么久,就没见过三木喝的那么多,还去泡了妹妹。
“好,这个情报非常重要,你设法尽快落实一下,如果能确认那几个人是来自日本国内的矿产方面的专家,立刻与我联系,另外啊,你可以适当利用林村的情报网络,看看最近招远那里有没有情报传过来,关于金矿,或者关于外国人的一些报告。”
李洪铭点点头。
盯着早已停产的迎风金矿的,究竟是什么人?
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挂职副政委乔向文,能不能完成延安下达的黄金抢夺人物?
下篇再说!()
第九十二章令人生疑的照片
第九十二章令人生疑的照片
两天之后,当李洪铭与乔向文再次相见时,他已经完全换了一种心情。
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工作、在卧底,背后有山东的最高首长,有军区社会部密切的关注。
卧底是孤独的,来自老家的点滴温暖,都会让他产生新的力量。
接过李洪铭递过来的一张照片时,乔向文如获至宝。
这是一张极其普通的黑白照片,五个人排成前后两排,背景是一座不高的山脉,山上依稀看得出,花开烂漫,正是眼下的春光明媚好时节。
“乔部长,这就是三木那天见到的几个人,他们好像就是在那个地方合的影,到了济南刚冲印出来,经不起三木的索要,送给了他一张,可能这张照片有些特殊意义,不然三木也不会要这张,他今天出去办事了,我拿了过来,你看看,是不是你需要找的人?”
李洪铭胆大心细,套不出三木的话,行啊,那我直接拿了照片,不是更好辨认吗?
五个人,两排,后面的三个人个子就比较高一点,年轻一点,一看上去,就是身体非常结实,相比而言,前排两个人就明显不同了。
这两人大约都在四十来岁,左边的一个个子矮矮的,脸瘦长,头发有点后背,一幅黑框眼镜,右边的人比他高一点,这两位老兄都是比较正规的西服,打着领结。
再仔细看,后面靠右边的一个年轻人,手里好像拿着什么东西,带着柄,看不太清楚,像是一根棍子。
按照田光复的说法,那天的几个人里面,为首的一个人正是四十来岁,个子不高,但是不是照片里这个矮个子中年人呢。
从照片看,这好像是一张山间郊游的照片,几个人神情各异,显得很兴奋,只有那个矮个子还比较严肃。
如果不是此人,田老头说的人又会是谁呢?
如果正是他,那么这个小鬼子来到济南找到三木,究竟有何打算和计划?
如果是他,又为何要拍这张照片,三木干嘛要来这张照片,究竟有何意义呢?
转瞬之间,乔向文的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一个个问号接踵而至。
不管如何,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运用到眼前的这一幕,倒也合适。
三木明里做古董,暗地却是负责刺探情报的日本特务,他为眼前这几个人,又是喝酒,又是泡妞,那么一反常态,期间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乔部长,我昨天和三木聊天,有意提到这张照片,他好像很得意,说什么同学原来是国内的专家,以前一直没用武之地,三木还曾经救济过他,没想到,到了山东,为帝国立大功了。”
专家,立功,三木,国内。
一个个关键字眼,电光闪石般,冲击着乔向文的头脑。
这中间,一定有值得探究的真相。
“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这样,我马上把这张照片翻拍一下,我们要设法让田老头确认一下,你这里暂时不要有动静,悄悄观察,继续盯住三木和林村那里,一旦发现异动,立刻想办法与我们交通站联络,他们会电报及时报告军区的,还有,务必要保护好自己,自己人那里不用担心了,林村那里绝不可以掉心轻心,我们一定要相逢在打败鬼子的最后。”
李洪铭点头,看着乔向文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间谍照相机,很快翻拍了一张。
和白兵一起回到所住的饭店时,住在隔壁的许一梅已经按照他的要求,与军区取得了联系。
许世友司令员亲自安排的三路人马,果然十分给力:
招远游击大队在进出县城的几条路口设置了暗点,各地下交通站经过紧张工作,搜索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有人反映,曾经看见过那五个穿戴整齐的外地人,坐着一辆汽车,连续几天频繁地进出县城;
侦察排报告,经近距离观察,并与周大全的人取得联系,证实蓝莓金矿那里近期未发现任何异常。
还是王克那里的情报最让人振奋,据军区社会部的干探们在招远开展工作,很快查出来几条线索,证实了当初的推断,一来,五人中确实有两个日本人,其余几个是林村派来的陪同人员,二来,这几人在东亚旅社住了三天,然后离开,但是,据秘密调查,办理手续的时候,旅店老板好像听他们说了一下,还要去一趟莱阳,之后回济南省城。
哪一条情报不凝聚了多少人的辛勤工作?
在最后的结果到来之前,唯有努力,拼命。
也许,最后这一切都是徒劳,但是,没有这些工作,哪来最后的拨云见日呢?
秘密工作,与公开斗争,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这里,因为秘密,所以秘密,因为秘密,所以更辛劳,更会多做无用功。
关键是,在那一刻到来之前,谁都不知道结果,谁都不知道哪一个是无用功。
公开战斗,一颗子弹一个敌人,大不了再来一颗。
秘密战线呢,拿着枪,你却不知道去打谁?
听着许一梅的汇报,乔向文再次感受到了许世友司令员的热诚和高效。
当务之急,是要请田老头确认一下照片上的人,是不是就是那天找他打听情况的人。
其次,马上查清这伙人目前的最新动态,在哪个位置,有何动作,下一步准备干嘛。
再有,林村、三木那里,这几天有何异常,万一有,是否与五个人有关,与招远有关。
事不宜迟。
当天下午,他就让白兵和许一梅设法找来汽车,带着照片,赶去了招远的田光复家里。
没等白兵他们回来,文静的电文倒出现了。
当然不是谈情说爱来的,是有了紧急的情报,向他汇报。
连日来,根据山东军区社会部的电台监控,连续截获到日方的电码,虽然很多地方采用了暗语和隐晦的字眼,但是,黄金这个字眼,却反复出现过几次。
报告杜克明部长和罗书记以后,大家一致觉得,这些电文一定与胶东、与金矿大有关系。
也就是说,与挂职胶东军区副政委的乔向文,大有关系。
乔向文很是吃惊。
没想到,自己这头还没实质性动作,鬼子倒开始有动静了。
埋头苦想,梳子一样细细梳理连日来的工作头绪。
鬼子来中国,那是要掠夺资源,山东的煤炭和黄金,前文说过,已经列入了他们的侵华主要目标项目,淄博矿区,在**地下党组织的不断破坏下,产量日渐减少,眼下只能完成原定计划的一半左右,让大本营十分生气,因为这里的煤炭除了支援前方以外,很大一部分被调运回本土。
招远的蓝莓金矿,从三九年的每年出产五万多两,减产到目前的四万两不到,让内阁盛怒不已,华北方面军压力巨大,不但对蓝莓金矿加强了监管,还正在扩大开采规模。
这些,都已经被山东八路军所掌握。
可是,这些电报中所说的黄金,指的是什么呢?
难道,他们准备另外探测、挖掘?
难道,他们已经嗅到了气息,发现了迎风的痕迹?
乔向文电码加密,很快给文静回复:
来电已收,请务必注意检查,有无迎风的字眼?一经发现,立即电告。
发完电报,收好了设备。
白兵他们还没回来。
他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
这种预感,很多从事秘密工作和案件侦破的人都曾有过,它没有依据,不讲逻辑。它来得突然,挥之不去。
写作的人,把这叫灵感。
搞案件的人,把它叫做直觉,专业点,叫非逻辑性推理。
这一刻,这个念头缠绕着他。
迎风那里,要出麻烦了。()
第九十三章抢人大战
第九十三章抢人大战
成败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从事秘密工作的而言,更是如此。
一个好的特工,不只要一个好的脑子,好的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