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综琼瑶之成为乾隆皇帝完结 >

第3章

综琼瑶之成为乾隆皇帝完结-第3章

小说: 综琼瑶之成为乾隆皇帝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青竹微微侧头,弯起嘴角:“那你父亲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

  小孩一愣,答道:“我阿玛名讳常保,生前任八旗军副都统。小辈现在和弟弟还有忠仆刘全住在东边的杨柳胡同。”

  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顾青竹微微点头,站起身来,朝门外走去,小孩不明所以,又怕自己算计落空,惴惴不安地跟了上去。

  “你先回去吧,你的事情,三天之内就会有结果的。”顾青竹抬头望了望天,又低下头看着小孩,还是忍不住开口了:“小孩,你确定你是十一岁不是**岁吗?”他刚才就一直想这个问题,满洲人一向早熟,十一二岁的小孩都长得跟十四五岁一样健壮,怎么这小孩看起来就这么小呢?

  小孩脸色乍青乍白,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低头不语,抿着的唇更加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这问题很显然触到小孩的痛处了,顾青竹愣了愣,生硬地转开话题,“对了,说了这么多,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

  小孩咬着唇,仰起头看着顾青竹,用清清脆脆的声音郑重地道:“我叫善保,钮祜禄善保!”

  ……………………………………………………………………………………………………………………………………………………………………………………………………………………

  5

  第五章 端王?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异姓王?

  “善保!”顾青竹重复了一遍小孩的名字,笑了起来:“善保,温和雅善,永保平安!你阿玛和额娘一定很疼你。”不过这名字好像有点面熟,似乎在哪里遇见过,很显然,绝对不是在乾隆的记忆里。

  那也就是说······

  想到这里,顾青竹看善保的眼神有了些许变化,以他如今对清朝历史的记忆来说,既然他对这个名字有印象,那说明这人在后世绝对是个知名度高到一定程度的人,看来,他得让人好好留意一下这小孩了。

  兴致勃勃地出来散心,却遇到了这种事情,顾青竹的兴致已经被浇下去大半,再加上心中有了事情,在小茶馆门口和小孩善保分开后,顾青竹就通过神武门回了紫禁城养心殿,然后就埋头在了桌案上的一大堆奏折中。

  一边思索着一边对应着脑中乾隆的记忆,在累昏过去之前好不容易终于将那一片奏折处理完了,放下毛笔,甩了甩酸疼的手腕,顾青竹发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搜各站小说;移动书城最快!

  前几天幸运的没什么事,奏折只有那么点,而且正好他不愿到后宫去,时间就这么耗啊耗的晃晃悠悠地过去了,所以才觉得没什么,可是今天的奏折只比平时多了一半,问题一下子就出来了。

  就好像一个初学英语的人,哪怕你手上抱的汉英字典涵盖量世界第一,那毕竟不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翻翻找找也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是不是?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些奏折比照乾隆平时的工作效率,自己竟然多花了两倍的时间。

  更不要说他写字时还要时时注意着,千万不能让自己的主观意识压制住这个身体的本能动作,否则,要是有人发现皇帝的字迹突然不同了,有点脑子的都会疑惑吧!

  不行,再这样下去,他迟早会穿帮然后被当成妖怪给烧了。

  所以说,不止要继承,更要融合这些记忆吗?

  顾青竹下意识地想要摸眼镜,碰到眉心的时候才再次回过神来,点了点眉心,叹气,只是接受记忆就差点让那个他失去意识,现在还要融合——他真的很担心自己会迷失啊!

  想到记忆,顾青竹又想起另一件事,在记忆中翻找了一下,很快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

  粘、杆、处?

  顾青竹来了兴趣,仔细翻找着所有关于这个名字的资料。

  原来这粘杆处竟然是雍正还是皇子时所建立的类似于明朝锦衣卫,直属于皇帝的特务组织,集暗杀组织、情报组织于一体,雍正驾崩的时候,将粘杆处交给了乾隆,可惜,他错估了乾隆对他这个阿玛的畏惧,登基之后连性格与他相似的娴妃都渐渐疏远了,更何况是粘杆处,十七年来,乾隆将粘杆处搁置一旁,有什么事也只用自己培养的暗卫,除非暗卫也摆不平,才会启用粘杆处,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粘杆处执行任务的时候自然非常卖力,然后乾隆就更加忌惮,然后就会搁置他们,然后在再次执行任务的时候粘杆处更加努力,然后多疑的乾隆就更加忌惮,搁置的时间就更长······

  杯具的恶性循环啊!顾青竹感叹,下决心要找个时间将粘杆处彻底启用起来。

  至于调查善保的小事情,有暗卫出手就足够大材小用了!

  堪堪将任务发下去不多时,顾青竹再次迎来了敬事房高举盛满绿头牌的托盘的小太监。

  已经过了心理这关对这方面彻底自暴自弃的顾青竹漫不经心地翻着,手在其中一个绿头牌上停了下来,翻翻乾隆的记忆,发现这个令妃是一个很温柔细心的女子,虽然有些小动作,但是却并不出格。

  宫里的女人,没动作的要么早早出局消失,要么就是动作隐藏得太深,或者就是家庭背景够硬没人敢有所动作,真正纯白如柳絮的女子,除非皇帝出手,彻彻底底地将她保护起Ω移Ω动Ω书Ω城Ω来不留一丝缝隙,否则的话,是活不下来的。

  “通知令妃吧。”顾青竹将绿头牌放下,淡淡地吩咐。

  “嗻!”小太监恭敬地退了下去。

  顾青竹将刚刚批过的奏折重新拿过来翻看,这上面的批示出现的错误再小,下发下去后也会牵扯甚大,在现代就微微有点强迫症的某人在批改完后总会重新浏览一遍,生怕一时疏忽铸下大错。

  将所有的奏折都确认一遍,又对几份奏折略作修改后,顾青竹满意地点点头,将奏折收起来后起身前往延禧宫。

  接到太监通传的令妃早早地站在了殿前恭迎圣驾了,秀美的脸上难掩激动,见到顾青竹到来,美目含情盈盈下拜:“妾身恭迎皇上!”

  “起来吧!”顾青竹摆了摆手,跨进了延禧宫正殿中,在正中的主座上坐了下来。

  令妃跟着走了进来,低声对身后的宫女冬雪吩咐了一句,盈盈走到顾青竹身后,轻轻按揉着顾青竹的双肩。

  “······”顾青竹一愣,也微微放松下来,难怪乾隆对这个令妃颇为喜爱,果然是个细心体贴的。

  顾青竹微微闭上眼睛,令妃抬头看了他一眼,也不再说话,一会儿,刚刚出去的冬雪回来对令妃点了点头。

  令妃靠近顾青竹,柔声唤着:“皇上,皇上。”

  已经有些迷迷瞪瞪的顾青竹微微睁开了眼睛。

  令妃继续柔声软语道:“皇上,妾身已经将热水准备好了,可以入浴了。”

  身体疲劳的时候,烫一个热水澡是再好不过的享受了。顾青竹起身来到东暖阁里,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

  自己动手穿上寝衣,顾青竹淡淡地说道:“歇了吧。”然后躺在床上微微眯起眼,显然今天晚上是不准备做什么活动了。

  令妃怔了怔,应了一声,也褪下那面那件华贵的外衣上了床,表情依旧温柔,竟然丝毫没有失望的神色。

  顾青竹在心中微微点头,满意地闭上眼睛,真正地沉沉睡去。

  俗话说,大难必死必有后福,反过来也一样有道理,于是头一天晚上舒服了一下的顾青竹,第二天早上早朝时就被狠狠地雷了一下。

  八百里加急的军情,禀告荆州有反清复明的流寇煽动百姓造反,荆州岌岌可危!重点是奏折的结尾上,职位那里赫然写着——端王!

  话说这个端王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异姓王???

  脑中尚残留康熙平三藩王历史的顾青竹被打击到了!

  在脑中果然翻出了端王的事情而且发现这异姓王居然还有两位后,顾青竹很快就淡定了,同时下定决心融合记忆的事情必须提上日程来了。

  求救既然已经到了,顾青竹自然能当做不知道这件事,坐在龙椅上扫视下面的一众武将,该派谁去呢?

  正犹疑着,一个满身铠甲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子闪身出来,抱拳大声道:“臣努达海愿前去荆州平定此乱,为吾皇分忧!”

  努达海?没印象,翻翻乾隆的记忆,哦!原来是一个正二品的威武大将军,打仗的本事不错,还因此得了个绰号叫做“马鹞子”。

  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顾青竹点点头,刚要说话。

  “臣阿桂也愿为吾皇分忧。”另一个看起来颇有些粗豪的武将也闪身出列,大声说道。

  阿桂?这名字,似乎有点印象!有印象的在后世都绝对是名人!显然,和丝毫没有印象的努达海比起来,顾青竹更加相信阿桂的能力,更何况在乾隆的记忆里,阿桂也比努达海要更加可靠能干,所以顾青竹毫不客气地拍板决定:“好,此事就交由阿桂,命你率两万兵马,前往荆州平乱。”

  “臣遵旨!”

  “退朝!”他要赶快回去理理乾隆的记忆,看这个异姓王到底是怎么回事,该不会他要步康熙的后尘,也要来个平三藩吧

  6

  第六章 刘家父子、两位格格

  不愧是能够被选拔到皇帝身边的,这个暗卫的工作效率虽然比不上粘杆处,但是也很高了,顾青竹回到养心殿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桌案上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纸张,关于那个叫钮祜禄善保的孩子的全部资料都在上面,包括善保没有说的,他的继母在他父亲死后险些将他们兄弟二人赶出家门,目的没有达成之后又对他们视若无睹、不管他们死活的事情。

  受苦的孩子,总是比那些蜜罐里养大的孩子更加早熟,更加懂事。

  顾青竹微微叹气,也许是因为亲眼看到了那个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而瘦弱不堪,为了一点希望而忐忑不安的样子,明明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也有很多比他还要凄惨的孩子,他还是对这个孩子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心疼的不忍。

  轻轻敲着桌面,顾青竹静默了一会儿,抬头吩咐道:“吴书来,派人去把侍讲刘墉唤来。”

  “嗻!”吴书来躬身退了出去。

  早朝刚刚散去时间不长,刘墉此时也刚刚只走到紫禁城门附近,听说乾隆召唤,赶忙又转回头跟着传口谕的小太监去了养心殿。

  “臣刘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顾青竹松开微微蹙着的眉,抬起头来对着跪在地上的青年细细打量起来,刘墉啊,千古流传的清官贤臣,现在还只是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顾青竹对着刘墉微微一笑:“刘爱卿,你与你父亲都是进士出身,算得上是书香世家,家中定有很多藏书吧。”

  刘统勋不明白皇帝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些事情来,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家父酷爱读书,经常手不释卷,臣也对读书颇为喜爱,所以家中是有些许藏书。”

  “是吗?”顾青竹微微弯起嘴角:“朕知道爱卿家中只有寥寥几人,对这些藏书的爱护只怕会力有不逮,朕为你家找个会爱护书籍的童子帮忙整理一下,爱卿意下如何?”

  整理书籍?那家中所有的书籍岂不是任由他人翻阅?皇上为何突然决定这样做,到底是何用意?刘墉努力思考自己一家人最近有没有做什么事情使得皇上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