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射雕之狂风快剑 >

第152章

射雕之狂风快剑-第152章

小说: 射雕之狂风快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依琪不是李秋水,二人虽然共一个身体,但李秋水的武功她都不会,或者说她的身体虽然能够运使诸如‘白虹掌力’‘凌波微步’‘天山六阳掌’这些逍遥派的武学,但李依琪记忆中却没有这些功法口诀,不能主动使出来。
    她所会的,只和灵鹫宫普通弟子一般,均是由李清露传授的武功招式。
    李依琪不知道‘天遁剑法’从何而来,也就无从答起,她摇摇头刚想说不知道,二人上方却传来人声:“这剑法来路的确很大!”
    侯青云心中一惊:什么人竟能够悄无声息的摸到观星台上?
    等他抬眼望去,才发现蔚蓝sè的球体上,逍遥子半躺其上,一只手撑着头,微笑望着二人,意态疏懒。
    二人齐声道:“师傅,您什么时候来啦?”
    “就在你俩练这‘情意绵绵’剑的时候!啧啧,你二人除了彼此,两眼外再无他物,当真是郎情妾意,又哪里看得到我?”逍遥子笑着调侃道。
    李依琪面sè微微泛红,侯青云可不想听他调笑,问道:“师傅,天遁剑法也是您创的么?”
    逍遥子微微晃了晃脑袋,说道:“我所创的功夫都在灵鹫宫花园的石窟内,这套剑法乃是我昔年收录在藏书阁中,其实并非完整的……”
    侯青云心中一惊:“这路剑法仅仅只是残决,就有这等威力!”

第二百二十六章 希夷真人
        话说回来,能被逍遥子看中特地录下来的剑法,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威力!
    侯青云面露奇sè,同样惊奇的还有李依琪,逍遥子也不卖关子,直接道:“这路剑法是昔年我见到一位‘神仙’所施展出来的剑法,他的剑法招式太多太快,奥妙无穷,我也没能全部记下,后来录下来时,只记载了一百招式……”
    侯青云恭维道:“当世除了师傅您,谁还敢自称神仙?”
    逍遥子哈哈一笑,道:“这世上本来没有仙,拜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仙了……师傅我嗜睡成xìng,懒散惯了,只怕终此生也成不了仙哪!”
    他见侯青云若有所思,又道:“你说‘纯阳子’算不算神仙?”
    侯青云一呆,一时间想不起‘纯阳子’是哪号人物,李依琪却惊呼道:“纯阳道祖,吕洞宾!”
    不会,那还真是神仙人物!
    逍遥子嘿嘿一笑,又道:“就是吕洞宾这老杂毛!”
    侯青云与李依琪对望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师傅竟将吕洞宾也不放在眼里,居然称他老杂毛!
    逍遥子似是看透二人想法,嘿道:“我的功夫大多由南华、老聃典籍中所悟,又不是全真道传承,干嘛要尊老杂毛?”
    逍遥子仰望星空,似是回味了一番,接着说道:“当初我神功初成,刚好碰到老杂毛在那耀武扬威,我手痒难耐,便上前挑战一番……”
    “吕岩那一手‘天遁剑法’当真是凌厉无匹,索xìng我逃得快……哎!”
    逍遥子并没有详尽讲述二人‘神仙大战’的结果,可从他的表情和话语看,似乎并没有讨得好处,甚至可以用落荒而逃来形容……
    “我回去后便将老杂毛的‘天遁剑法’中的招式一一回味,可也没记全,一共只想到了一百招,细细一琢磨,发觉他的剑法变幻无穷,我心中不服气,便立志要创出一部能够超越‘天遁剑法’的武功来!”
    逍遥子说完,又恢复了那懒散的模样,悠然道:“不过师傅我又不是一心追求武道,后来钻研天象,报仇的心思渐渐淡了,‘天遁剑诀’随手扔在藏书阁中没管,估计是被那个紫薇翻了出来,自己学会了又传给你们的。”
    竟有这等典故!
    可传说中吕洞宾不是早已飞升仙界了么?
    侯青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李依琪接口道:“不错,有记载有人甚至亲眼目睹了纯阳道祖的飞升!”
    逍遥子两眼一翻,怪道:“我哪知道!当初传的沸沸扬扬,我也以为老杂毛不是飞升就是化作劫灰,一直到我碰到了王重阳——”
    “王重阳这小子一身‘先天功’和吕岩老杂毛如出一辙,我当时就起了疑心,借故与小道士斗酒论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逍遥子见二人俱是凝神倾听,接着说道:“王重阳小道士不过是半路出家,论道怎及得上我?我稍微一打探,便了解他所学‘先天功’正是那位纯阳子所授!”
    侯青云与李依琪均是目瞪口呆,侯青云道:“传说王重阳乃是在甘河镇遇钟、吕授以内炼真诀,由此而悟道出家,原来一切都是真的!”
    所谓的钟、吕,就是钟离权和吕洞宾二人,这两人的仙侠事迹在民间流传广泛,是当之无愧的神仙。
    听闻传说中的人物现世,李依琪是唏嘘感慨,侯青云却想到吕洞宾距今已有五百年,他如果不飞升、不成仙,反而留在世间,不时留下一段传说,目的到底是什么?
    他随即又想到了逍遥子,忽然恭声道:“师傅,您是不是传说中的道号扶摇子的‘希夷真人’陈抟?”
    逍遥子微笑点头:“什么叫传说中的?我一开始就跟你们阐明身份,是你自己不信罢了!”
    逍遥子进一番解释,侯青云二人才了解到原来陈抟根本没有创过什么‘逍遥派’。
    当初陈抟在华山诈死后四处游访仙山,最后在天山缥缈峰隐居下来,为避免世人怀疑,这才将‘扶摇子’的道号改为‘逍遥子’。逍遥派的名头不过是童姥、吴崖几人事后琢磨出来抬升自己地位的说辞,以‘睡仙’陈抟那懒散的xìng格,压根就没建立武林门派的打算。
    二百多年后,陈抟再用‘扶摇子’的道号已经没人相信了。
    侯青云有些尴尬:初见你的时候,完全就是个游手好闲的猥琐书生,鬼才信你是仙人!
    李依琪瞪大了眼睛,此前她并不知道这位师傅的真实身份,只知道其道号‘逍遥子’,想不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儒师道祖——希夷真人!
    可叹李秋水苦苦寻仙无果,却不知自己根本就是拜在仙人门下。
    这里所谓的‘仙人’并非是那种翻江倒海、弹指遮天的神人。
    《释名释长幼》有云:老而不死,曰仙。《庄子天地篇》中谓仙为: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被白云,至于帝乡,三思莫至,身常无殃。
    陈抟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仙人,但显然不是李秋水、李清露所追寻的那种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仙人。
    陈抟有经世韬略,不论是宋太祖赵匡胤和他弟弟赵匡义以及手下一干大臣均得过‘儒师道祖’的指点,这才定下大宋的治世基调。纵观南北宋的历程,除了武功,经济还是文化,各方面均已达到巅峰境界。
    当初赵匡胤登基,陈抟大笑坠驴,道:“天下自此定矣。”
    关于陈抟的传说太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难怪蒙古人崛起的时候,逍遥子就能感应到,不过为何他不站出来?”
    侯青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逍遥子怪道:“你当天机是这么好测的?我又不是真的神仙,不过是朦胧有感,至于内里详情是一概不知。”
    侯青云又问道:“师傅,金国占据中原百年,生灵涂炭,您为何不出面?”
    逍遥子摇头道:“运数使然,为师亦是无能为力。”
    当初在金国攻破汴梁时,逍遥子的‘坐忘神功’正好恢复到了幼儿时期,根本是无知无觉,一直到几十年后他无意中打通了一身经脉,方才大梦初醒。
    就算他清醒又如何?
    宋朝处于文明更迭的关键时刻,火器开始广泛运用,但距离全面取代冷兵器的路程尚远,宋朝之所以看上去这么孱弱,其实是环敌太多、太强。
    早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前,幽州就已是契丹人的地盘,宋朝从来都没有统一中国,与辽、西夏、金、蒙古作战几乎没有断过,仅凭步军往往只能击溃胡虏骑兵,无法做到聚而歼之。
    可即便是宋朝战事从未断过,宋朝却依旧十分富裕,文化、经济繁荣的程度,堪称历代之最。
    而蒙古人两次西征,花剌子模、阿拉伯、波斯、俄罗斯列国覆灭,波兰、匈牙利、普鲁士等欧洲联军连番溃败,要不是窝阔台死得早,蒙古人又折返回来继续祸害神州,扫灭印度、高丽、西夏、金国、大理,还不知道欧洲会是个什么局面……
    这时候非洲、美洲、大洋洲还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可以说横扫全球的蒙古人,对阵南宋,硬是被拖死了窝阔台和蒙哥两位大汗,直到忽必烈登基,若没有‘汉jiān’军做主力前方引路,仅凭那点蒙古骑兵根本就别想有尺寸之功!
    ————————————————————————————————————————
    天山的奇幻之旅即将结束,主角重新回到地面,加入抗金的斗争,而这里提到王重阳是个引子,后面会带出‘扫地僧’这种终极反派给主角斩杀,让大家爽一把。

第二百二十七章 捉拿仙人的构想
        (红票越来越惨淡了,求下红票啊!)
    ——————————————————————————————
    当然,这都是后世人的观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
    宋末的局势混乱无比,身在其中,谁看得懂未来?就算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希夷真人,他也看不清。
    既然拜了个活神仙做师傅,又掌控了一大股势力,侯青云的底气足了起来,他当即提出了自己心中的遐想:以大宋为主导,联合大夏、大理,建立攻守同盟,一鼓作气灭了金国,真正实现天下大一统!
    当然,那些又不老实的的小国,诸如越南李朝,辽东高丽,还有大漠蒙古,就和梅超风、摩尼教一般,统统是不安分的因素,都是要剿灭的对象。
    逍遥子皱眉听侯青云说完,这才斥道:“胡闹,穷兵黩武岂是治世良方!先不说打仗,就算真如你所说,将这些国家灭亡,那接下来呢?是不是要自相残杀了?”
    “当然不会!”侯青云自信满满:“不论是土地、财物、人口,都是一种资源。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历来之所以会有冲突、战争,无非就是为了夺取资源!”
    “师傅您的治世策略赵宋贯彻的很好,可赵宋从来就没有一统天下啊,大宋向来强敌环饲,富裕无比,却又怠于兵革,难免为胡虏蛮夷窥伺,动辄便有倾覆的危险……”
    侯青云见逍遥子若有所思,又道:“徒儿认为师傅的法子固然是治世良方,但前提是要能够实现长治久安!放到现在,就需要以铁血之姿一扫天下,将那些不安定的因素一一铲除,真正的结束乱世!”
    他见逍遥子面皮抽搐,脸sè发黑,赶紧道:“这之后嘛,当然就应该贯彻师傅您的治世经纬,休养生息……而大理与西夏可以与大宋共同繁荣,自然不需要刀兵相向了。”
    这只是侯青云的整体构想,想要不窝里反,实现共同繁荣何其难?
    因为这时候物质生产力太低下,资源匮乏,既然无法自给自足,那就只有去抢别人的了。
    毕竟谁又喜欢单纯为了打仗而打仗?像铁木真这种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征服yù而四处征战,屠城灭国的疯子毕竟太少!
    所以侯青云借鉴穿越前的世界历史轨迹,将自己的构想阐述了出来。
    蒙古人不过是匹夫之勇,最大的喉鲠——占据中原的女真人一灭,那么神州大地迎来相当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