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一-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纪泽是明眼人,看得出这巴夏礼是拿他的请求来当作汉口开埠的条件了,不过,按照《北京条约》的内容,英国有权在汉口开设商埠,并划出一块专属区作为英租界。
对于英国人的无礼要求,清廷当然是不敢不答应的,枪炮的威逼下,躲在承德的咸丰皇帝哪里还顾及到“天朝上国”的无上尊荣,他只求英法列强的军队能赶卷铺盖滚出他的北京城,是以在与两国的谈判中屡屡让步,不惜让英法的势力深入了长江腹地。
不过这条约嘛,清廷是不敢不遵守的,但也不会痛快的履行,清廷从上到下的官员们最擅长的就是打太极,一个字,“拖”。你英国人不是想在汉口开埠吗,我答应是答应了,可我就是迟迟不把相关法律手续给你办齐了,瞧着英国人急不可待的样子,咱们就是心里痛快,也算是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报了“半箭之仇”吧。而在曾纪泽眼里看来,这多多少少有点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
曾纪泽被委婉的拒绝,他只好打道回府。次日,巴夏礼果然带着英国政府的外交申请文件,前来衙门向湖广总督请求在汉口开埠。
官文那是一百个不情愿啊,虽然这是铁板钉钉的事,但这个名头搁谁头上都不光彩,所以官文把胡林翼请了出来,说是湖北的军政大事一向都由他做主,这开埠之事也应当由他来拿个主意。
胡林翼当然也不愿背这骂名,故以军务繁忙之由,闭门不见巴夏礼。曾纪泽前思后想,从长远角度来打算,不得不前去游说胡林翼。
那胡林翼自从得到了路易丝的西医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身体正渐渐往康复的方向发展。他听闻曾纪泽前来拜访,心中不由纳闷,会见之时脸色有些严肃,说道:“贤侄,目下黄州军情仍然堪优,陈玉成所部蠢蠢欲动,你不赶快赶回黄州主持防务,在此逗留作甚?”
曾纪泽当然不能说是因为他不舍得让他的常胜军和太平军硬拼,于是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说词:“世伯,侄儿很快就会赶回黄州,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事向世伯进言。”
“我知道贤侄指的是英国人在汉口开阜之事,不瞒你说,这等事实乃我大清国的耻辱,我就算有这个权利,那也不能痛痛快快的就答应了英国人,人言可畏呀。”胡林翼显得很是为难。
曾纪泽道:“侄儿知道世伯为难,但英国人在汉口开阜,虽然面子上有损威严,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未必也不是一件好事。”
胡林翼不解:“此话怎讲?”
曾纪泽说道:“现在朝野上下都在讨论师夷长技以制夷,侄儿以为空谈无用,唯有落实到实际才能使大清富强。而英国人乃当今世界第一强国,咱们既然要‘师夷’,那自然要从这第一强国师起。”
曾纪泽渐渐转入正题,“英国在汉口开埠,无非是想向大清国倾销他的商货,那咱们可以和他们讨价还价,让他们跟咱们合资,把工厂开设在武汉本地。这厂子一开,英国人的技师、机器自然也就跟着来了,如此一来,咱们既可从中赚取了利润,又可获得了英国人的技术。待到时机成熟,咱们便可撇开英国人,开办咱们自己的工厂。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四家,假以时日,等咱们大清全国各地都仿效武汉,开办工厂,开矿、炼铁、造枪炮、造战船、产布匹,到那时,大清想不富强都不行,介时再把那些洋人统统赶出大清,咱们枪炮和他们一样利害,他们还想像现在这样欺负咱们,那就是妄想。”
曾纪泽本身很清楚,改变中国,并非是学人家造几门炮,开几个矿就能富强的,只有彻底改变满腐朽的国家制度才能拯救中华。然而当今之大清,一个“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简单道理还需要讨论争辩,更何况是谈论改革国家制度,只怕像胡林翼这样比较进步的官吏也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曾纪泽只能以“师夷”的皮毛来向胡林翼陈以利害。
自从在长江上目睹了洋人疾驶如风的蒸汽轮船后,胡林翼对洋人的技术之“奇巧”就深为惊叹和向往,而曾纪泽以区区五百配以洋枪的人马就击溃了太平军数千精锐,奇迹般的守住了黄州城,这更加深了胡林翼对洋人技术的信服。
曾纪泽的一这番陈词正抓准了胡林翼的心理,其实似这般的道理,他这样的治世之才未必就没有深思过,而今曾纪泽的分析给了他一个更清晰的蓝图,就在这一番话的功夫里,他已深深的认识到,曾纪泽所言之理,才是挽救大清于危亡,重振天朝国威的唯一出路。
胡林翼点头以示赞同曾纪泽的言词,却又心有担忧:“英国人奸猾无比,如果让他们在内地参股开厂,会不会是引狼入室呢?”
曾纪泽宽慰道:“据侄儿来看,英国人来华,无非是想扩大贸易,为他们的商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他们重在一个‘利’字,对我大清的疆土反而无甚野心,这一点从他们占了咱们的京城竟然又退出就可以窥知一二。再者说,那英国人一心想打开大清的市场,在华开设工厂只是时间的问题,与其今后等他们寻衅,以武力威逼,倒不如现在以利换利。总之这天下之事,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大清要想富强,要想向洋人学习,就必须给人家一些甜头,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曾纪泽句句在理,胡林翼无法不信服,他决定出面处理英国人在汉口开埠的请求。胡林翼与他商议该在哪一行业与洋人合资,曾纪泽建议先从采矿业入手。
曾纪泽虽然不是采矿专业出身,但他知道采矿业算得上是工业的基础,在此之上才能洐生冶炼、制造等下游行业,所以说无论是制机器,还是造枪炮,丰富而廉价的原料材是支撑这些军事工业的先决条件。
武汉临近大冶,而大冶又是闻名的铜铁之乡,所以从多方面考虑,与英国人合资建立采矿企业是当前最佳的选择。
第二十一章 谈判
胡林翼深以为然,遂在第二天接见了英国参赞巴夏礼。这是英国人数天以来,第一次能够见到湖北能说得上话的大员,巴夏礼将早说拟好的申请递交给胡林翼过目,并督促胡林翼尽快为他们在汉口开埠批复相关手续。
胡林翼仔仔细细的把申请看了一遍,与其说那是一份申请,倒不如说是**裸的抢掠。英国人的苛刻条件让他这位大清封疆大吏感到颜面无光,古往今来,丧权辱国莫国如此,但他又很清楚,北京的朝廷已经答应了洋人的所有要求,他这个地方大员是无能为力的。
胡林翼合上了申请副本,很郑重的说:“按照我大清与贵国签订的《北京条约》,贵国的这份申请是符命我大清的律法的。但这等大事,非我一个小小巡抚就可以做主的,我必须把贵国的意向上奏朝廷,得我大清皇上恩准方能回复。”
巴夏礼长居中国,算是半个中国通,他知道胡林翼这是在打太极,脸上顿现不悦:“这份申请是条约中的既定协议,贵国的皇帝陛下是不可能拒绝的,我看巡抚大人就不必多费一道手续了。”
胡林翼笑得轻松,道:“我大清办事,向来是有规矩,有法理的,这等大事,上奏朝廷乃是必经的手续,怎能含糊。我听说贵国崇尚依法治国,我大清又何尝不是,这一节,还请参赞阁下能够体谅。”
第二次鸦片战争将大清国羸弱本质完美的展现给了西方列强,各国都把中国看成一块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争先恐后的想要瓜分这块诱人的肥肉,所以,继英法之后,诸国纷纷效访,要求在中国内陆地区开阜。毫地疑问,谁能抢先在内陆地区建立贸易基地,谁就能在未来的时间时,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
英国人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以及胜利者,当然不甘心被别国抢了先机,所以他们才会在中国南方的内战仍然如火如荼,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要求在汉口开埠。对于他们而言,每浪费一天的时间,就意味着大把大把的白银在流失。
巴夏礼深知大清国的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奇差,再加上中国的交通极度不发达,胡林翼的奏章送往承德的皇帝手中,最起码也得一个多月,中间再经过各个官僚部门的审阅、商讨,等到皇上的回复下来,还不知是猴年马月。
英国政府给巴夏礼的期限可没那么久,于是他思索了片刻,道:“我听说贵国有句俗语,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巡抚大人作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或许可以想些办法,通融一下。我听说太平军英王的大军正在逼近武汉,如果我国能尽早在汉口建立商埠,大英帝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我们获许会帮助贵国,向太平军提出交涉,我想这对贵我两国都是有利的。”
巴夏礼并非全无准备,他也有谈判的筹码。胡林翼却表现的相当不以为然,哈哈大笑,说道:“粤匪虽然猖狂,不过黄州一役后,已是强弩之末,我各路大军正四面汇集武汉,那陈贼若然识相,退却则罢。不然,湖北就是他的葬身之地。至于武汉的安危,我想就不劳阁下操心了。”
所谓谈判,就是比谁的筹码更重,最怕的就是别人不把你的筹码当回事。胡林翼的自信让巴夏礼颇感沮丧,他不悦的说道:“巡抚大人似乎有点太过自信的了吧,前不久的,你的属下曾纪泽还曾私下向国提出,请我大英帝国出面向太平军提出交涉,阻止他们继续进攻黄州。”
这时,早站在门外的曾纪泽走了进来,向胡林翼行过礼,转眼看见了巴夏礼,立刻表现出惊讶的样子,说道:“参赞阁下,你也来拜会胡大人啊,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
曾纪泽说着就要告辞,胡林翼道:“我和参赞阁下只是在闲聊,贤侄如果有什么要事,就在这里说了吧。”
“是这样的,我接到属下的来信,骆秉章骆大人的八千精兵很快就会赶到黄州协防,有了这股强援,黄州定能安如泰山。侄儿此来就是想把这个好消息报知大人,好叫大人放心。”
巴夏礼一听就傻了眼了,很是不满的盯着曾纪泽,一脸的埋怨之色。曾纪泽假做不知,问道:“胡大人,参赞此来,不知是为了什么事?”
胡林翼便装模作样的复述了一遍,曾纪泽听罢叹了一声,道:“参赞阁下,这件事我可以作证,绝不是胡大人故意为难贵国,只是我大清律法如此,他也很无奈。不过……这事倒不是没有转还的余地。”
巴夏礼听他的口气似乎是有办法,忙问怎么回事。曾纪泽道:“胡大人若是破例,先于朝廷批复而同意贵国开埠的申请,那就必须给朝廷一个合理的解释。我是这样认为的,目前,我湘军的剿匪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正是需要大量兵器时候,而湖北作为湘军的大后方,胡大人一直想建几座兵器厂,给湘军提供更多更好,包括枪炮在内的武器。参赞阁下也知道,造兵器,最基本的原料就是铜铁,咱们大冶这边的金属矿资源很丰富,胡大人一直想开几座矿山以供军需,只是苦于一来资金不够,二来没有更先进机器和技术,开采效率低下。我想,如果贵国能安排几家相关的企业与我们合作,合资开矿,那无论对湘军,还是对朝廷的财政收入,都将是十分有利的。到时胡大人以这样的理由回复朝廷的质疑,那我想他就不会很为难了,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巴夏礼确实没有料到曾纪泽会提出这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