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947章

大明1937-第947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阳公主是那么的吸引眼球,以至于旁边的向小强,还有平时难得一见的女皇、首辅大臣,甚至这场订婚本身,都成了配角了。
    有好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心脏病发。吃药缓过劲儿来之后,便谁的面子也不给,直接拂袖退场了。参加的还有一些中高级军官。他们也有不少人面有愤愤之色。但是他们是军人,纪律性较强,不能像文臣那样潇洒,可以随时展现风骨和气节。而且,另一位主角是向小强,而且“长辈”还是张照先。他们的面子必须尊重。所以那些不爽的军官们还是都保持了克制。
    但是,来参加订婚典礼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在少数人愤而退场的同时,更多的人立刻就捕捉到了这套旗袍的政治含义。东亚大陆现在这个大背景、这桩婚姻、男女双方的身份、还有一套汉服一套旗袍往一块儿一站,意义一清二楚。这可不仅是一套旗袍而已。
    尤其是那些记者,除了那些少数还在拍摄的,都在那儿埋着头,往本子上“唰唰”的写着。那些名记者文如泉涌,思如闪电,总是最先写完,然后一下撕下来,交给旁边的跟班。跟班们抓着稿子飞奔出去,送回报馆抢头家号外去了。那些不是名记者的,没有跟班,写下来后只能自己跑出去送稿子。但是,也都争先恐后。
    两个多小时后,订婚典礼还没结束,可是上海万国证券交易所的黑板上,就体现出了一些反应。
    首先,大明国内的几家军工企业的股票,涨势开始变慢。其中两家以生产弹药为主的公司,还有炼锋号,它们的股票甚至有了小幅下跌。因为炼锋号除了生产轻武器之外,另一大业务就是子弹。而炮弹和子弹的消耗量,对战局变化的反应最为敏感。
    其次,以玉花骢为首的汽车工业股票,也转涨为跌。
    半个钟头后,《华夏之声》广播电台抢先播发:
    “……我们看到在订婚典礼上,辽阳公主殿下穿着旗袍,而向小强穿着汉服,两人就站在一起,接受了女皇陛下的祝福……XX先生,关于辽阳公主的着装,您是怎么看的呢?”
    “呃,我认为,这充分表明了大明政府和解的民族政策……很明显,最后的几天内,仍在奋力作战的清军,将会出现一股投降潮,而且规模可能会相当大……”
    不到十分钟后,《金陵之声》也播发了自己的报道。
    ……
    不光是直接的军工企业,就连其他的如采矿、炼钢、航空、石化、纺织……等一系列发战争财的工业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有些跌得还相当厉害。
    与此相反的,各种萎靡一年多的轻工业、商业、文化、电影、服务业等等消费性的行业股票,很快的摆脱颓势,大幅上扬。
    之前发行出去的战争债券,本来就是随着大明的节节胜利,价格也是节节攀升的。现在,几乎涨到了顶点。当初排队购买战争债券的那些民众们,现在都乐得合不拢嘴。
    所有的这些,都反应出了一个共同的预期:战争的结束,将比预想得来的更早。
    向小强和十四格格穿着汉服和旗袍在这儿一订婚,更加乐观的情绪立刻席卷了整个交易所。所有人都得出一个结论: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
    先发一章,夜里还有一章
    '  '
第177集 京师:准备黎明
    连日来,全世界的眼球,都被地球东西两端的两场大战役瓜分了。一边是西南欧的马德里战役(马德里保卫战),一边是东北亚的京津唐战役。这两场战役都标志着各自的战争都到达了高氵朝。
    马德里已经被佛朗哥军团团围住,但是现在政府军正在奋力反击,马德里街头到处飘扬着《国际歌》的悲壮旋律。基本由左翼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和学生组成的国际纵队,和各个互相不和的左翼武装派别以及左翼市民(右翼的没剩下)一起,几乎是在用巴黎公社式的漏*点,在进行浪漫而悲壮的抵抗。所谓的“共和政府军”,大部分就是这些人。而他们的对面,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武器先进、指挥统一的、由原西班牙正规军组成的佛朗哥军团,也就是后来苏联阵营国家课本上的所谓“叛军”。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意大利军队。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对抗,而这场不对称的对抗还要打到1939年三月底、佛朗哥军团彻底攻下马德里为止。
    而在东北亚,情况似乎类似,也是呈现一种白热化的胶着状态。只不过双方的兵力正相反,双方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而且防守方兵力数倍于进攻方。正在遭受猛攻的并不是都,而是都附近的城市天津。这边的围攻战远没有马德里的那么浪漫和富有漏*点:
    ——和火热的西班牙市民不同,北清战场的市民完全蛰伏起来了,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完全没有参与的意思。而且最近几天华北一直在下雪,京津唐地区更是大雪过小腿,明清双方都在冰天雪地中激战。因为天气原因,明军的飞机挥不出作用,而由南方人组成的明军人员和车辆状态都很差,非战斗减员严重,进攻的也不那么猛了。
    因此,这几天,世界目光也更多的侧重与西班牙内战。因为那里有更漏*点、更浪漫、更悲壮的马德里保卫战。
    即便是现在,穿着汉服的明军抗清将领、和穿着旗袍的满清格格订婚,这种在南明国内爆炸性的新闻,在世界上也不太引人注意了。除了南明国内的股票变化较大之外,国际上的各种战略物资的行情也没因此动一动。
    不过,很快全世界的注意力将重新汇聚到东北亚。
    ……
    在北清的残存控制区,《大清日报》依然是每天行,上面的形势仍然是“一片大好”,而且是“越来越好”。大清军队在其他战线不断大破明军,抓获的明军俘虏快突破百万了。评论员在头版文章上给大清官兵和子民们鼓劲,说现在北部战线虽然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困难,但是南线的清军已经快打到南京了,南明皇室一片惊慌,正在准备迁都内地。
    报纸上还登载了大幅的战场照片:漫卷的大清龙旗下,两个英俊潇洒、浓眉大眼的清军士兵,正站在一段残破的城墙上,叉着、挥着手,豪情万丈地谈笑风生。下方是一排长相猥琐的明军战俘。。。旁边的破城墙上依稀能辨认出两个字:镇江。
    但是与此同时,明军的飞机每天都会把大量的传单扔入清军阵地中。即便是飞机不能起飞的天气里,明军的炮兵也会把宣传弹打到清军这边,一炸就会炸出许多张传单来。清军这边,每天都会有几十到上百名士兵因为捡拾明军传单而被枪毙。
    北京禁卫军副司令沐虎坐在办公室里,无精打采地翻看着一叠厚厚的《大清日报》,嘴角带着嘲讽的笑。现在外面几乎所有的部队里都忙得一团糟,就数禁卫军这里还挺安静。禁卫军现在的任务很明确:牢牢镇住北京,别让人造反,同时严防外边的部队投降了明军后倒戈一击。
    窗外“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及近,震得玻璃瑟瑟抖。过了一会儿,又渐渐地远去了。
    这是外边街道上,每天例行的坦克巡逻。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士兵站在坦克上,仰着炮口、架着机枪,从每家每户的窗户前隆隆开过,震慑一切蠢蠢欲动的想法。
    过了一会儿,外面又是一阵装甲车开过的声音,还有高音喇叭不停地传进屋内。后边,是一阵妇孺绝望的哭声,还有士兵的呵斥声。
    这也是每天例行的节目。出来买菜的市民,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忍不住捡了传单看,而且自以为别人看不见……现在,这些人都要插着牌子、挂在车后面游街,然后拉到几个菜市场门口,当众枪毙。
    原来的坦克大国,现在已经生产不出多少坦克了。华北和山陕的几个大兵工厂随着土地丢失,能大量生产坦克的兵工厂,也就剩下张家口坦克城这唯一一个了。但就是这唯一一个,也总是在天气好的时候,不断遭到明军飞机轰炸,生产断断续续的。
    现在公开的宣传中,仍然是“大清装甲三千”。但沐虎很清楚,现在整个清军剩下的坦克和装甲车加起来,也就是五六百辆了,而且短期很难大幅增加。但就是这五六百辆,就有八十辆左右在北京城里。几乎是每一个大的路口都停着一辆,炮口虎视眈眈地瞄着民宅,旁边的禁卫军士兵躲在沙袋后面,架着机枪,瞄着排着队出来购买食品的市民们,如临大敌。
    现在不要说广武,就连下边稍微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大清最大的敌人在内部。那就是只想着自己后路的官员、鼠两端的将领、随时可能哗变倒戈的军队,以及全部的人民。
    “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沐虎悄悄的在心里说道。
    “报告!”
    外面的卫兵喊道。
    沐虎放下报纸,威严地说道:
    “进来!”
    卫兵推开门,秘书夹着一叠纸进来了。
    等卫兵退出去关上门后,那顺才压低声音,相当兴奋地说道:
    “大人,您看!”
    他把这一叠纸推到沐虎面前。
    “嗯?”沐虎大致翻看了一下,“南明新传单?”
    “对!”
    作为维持京城稳定的主力,禁卫军的高层军官是可以合法地持有明军传单的。但也仅限于“持有”,阅读还是不允许的。现在搜查明军传单、捉拿私藏传单者的主力就是禁卫军。而禁卫军现在又归粘杆处监视。能合法地阅读明军传单的,只有粘杆处。
    不过规定,就是用来违反的。
    沐虎埋头看着这份明军的最新传单,越看越激动,呼吸急促了起来。
    “这是真的!”他一下合上了传单,抬起头来兴奋道,“没错,这是真的!南边真的搞了和亲了!看,这还有照片!就是十……”
    他紧张地四处望望,压低声音说道:
    “就是十四格格!”
    “大人,”那顺也紧张地打颤,“那我们就该……?”
    沐虎眯着眼睛,点点头:
    “我们终于可以开始了。”
    '  '
第178集 刺杀广武皇帝(上)
    北京清军统帅部里,依旧是一片喧嚣。<;]只不过和战争的早期相比,这里的喧嚣已经少了那种激动和亢奋,更多的是一种消沉。之前在忙碌的间隙,不少军官之间还会有说有笑,也会窃窃私语一番,总之至少是很正常。但是现在,没人在相互聊天了,更没人敢窃窃私语了。除了对着电话大声指挥之外,甚至不大敢谈论战局。——这时候大家心里都无所谓了,都知道要改朝换代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前线打赢打输,而是自己平安无事。
    有的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电报,大厅就会陷入突然性的寂静。每个人都不肯说话,都在埋头绘图。手无图可绘的,也会装作埋头绘图,避免出大的声音。这时候指挥厅里是一种恐怖的死寂,好像空气都凝固了一样。直到哪部电话突然响起来,负责军官拿起来讲话,大厅里才会慢慢恢复喧闹的杂音。
    就连广武皇帝本人也变了。从前他经常是出现在指挥大厅里,而且少不了亲自指挥部队。但是最近十几天,他虽说也全天呆在统帅部,但却较少出现在指挥大厅里,而总是在后面的偏殿里不停的召见人,好像在指挥着另一套隐秘的班子。前边指挥厅里的将领军官们都清楚,那都是粘杆处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