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恶犬人生 >

第40章

恶犬人生-第40章

小说: 恶犬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呢?
  他怜悯的是对方这种行为,太蠢。
  傅寒不会留时间给无关的人和事,干干净净的走了就是,何必再来自取其辱呢?贺蓝又不像他,他是走不掉,而对方只是贪恋权钱色,找个风险小的继续投资才是正确的选择。
  傅寒身上,风险太大,只适合捞一把就走,走得远远的。
  “你是聪明人,走吧。傅总很忙。”
  贺蓝猛地转头看着叶甚蒙,眼里那种鄙薄完全无遮掩的透露了出来,他压低声音,“小人得志。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别搞笑了,你只是连机会都不会有的那种,谁都不会在意你,所以苏建岑都可以,但你不可以。你踢开我,下一个也轮不到你。”
  他是小人但他并不得志,也许贺蓝说的有些是正确的,但有一点对方搞错了。
  “是他踢开你,不是我踢开你。我不是做决定的人,贺蓝你要明白这一点,找错进攻的对象会耽误很多时机。”叶甚蒙顿了顿,耐心的看着对方:“你走吧,这个世界机会很多。”
  贺蓝如鲠在喉,叶甚蒙那张不显年轻的脸上,不再是一贯的谄媚和平顺,没有意气风发,没有俊美非凡,也没有运筹帷幄,但那是一张有内容的脸庞。
  何为内容,做过的事,正做着的事,将要做的事,这些就是内容,生活本身就是内容。而他的生活,和傅寒一起走过了一大半,十四年。
  不管别人嘴里说什么,不管褒扬还是贬低,无外乎贺蓝怎么看,傅语菲怎么看,陈经怎么看,郑振怎么看,他只是叶甚蒙,他过的也只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别人眼中的生活。
  也许他累,也很艰辛,但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有他的坚持,这些就是他的内容。
  贺蓝走了,也不得不走。
  踢开他的人是傅寒,他其实明白已经断了,只是尚且有不甘。
  叶特助神色变了又变,终于变成了往常模样,笑眯眯的回过头,望像傅寒:“傅总,你瞧这事我办得咋样?给加点薪呗?又给你扔了个麻烦。”
  傅总在吞止痛药,一次吞了四片。
  他不仅仅是头痛。
  “叶特助,你就从来没让我满意过。”
  傅寒去扶他肩膀,那么静静的站了一会儿,低声道:“不要再做这种事。我会处理得比你好得多,你不用回头去解释,我在后面,不会有人敢追上来。”
  ——————
  周一的例行早会结束后,R国信息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员都留了下来。上次短会傅总提出的关于项目交接和恒丰的问题今天就要出一个最终的结果。
  叶特助的报告是昨天晚上才熬夜赶出来的,他心里基本都已经觉得R国项目是肯定下不来了。但恒丰的供应商资格他还是要争取的。
  陈经坐他对面,一脸的轻松。
  傅总清了清嗓子,“先说恒丰的资格问题吧,你们的报告我都看了。问题集中在两点上,一是恒丰能否提供最大利益化的解决方案,二是恒丰的信誉问题。当然第二点会影响到第一点,这个不可否认,但是这仍然是两个问题。
  关于第一点,今天提交报告的不止是你们,恒丰的宝盛对口相关人员也以集团名义提供一份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合作协议,林秘书,把打印件给大家看一看。”
  他停下来,等了十分钟,估摸着在座的各位都看得差不多了,才继续道:“之前我们和恒丰的合作协议,以及和其他供应商的合作协议想必各位在出这个报告之前也都已经认真研究过了。
  陈特助,你觉得几份协议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陈经越看恒丰的合作协议,脸色越加不好,不是这份合作协议太烂,而是太好!恒丰为此肯定会不惜代价的让出利润他虽然早就料想到了,可是等他真正看到,这种直观的感受下,他才明白利益这种东西,有时候是非常震撼和动摇人心的!
  一个项目,如果恒丰肯让利10%给宝胜科技,小项目也许金额上并不客观,可是数亿,数十亿,数百亿的大项目呢?更为可观的是,这并不是case by case,而是长期合作协议,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要知道,有时候为了圈住用户,留住市场空间,有些项目甚至愿意平进平出,更有甚者愿意暂时做亏本买卖,10%的利润也有很多项目是达不到的。
  口说无凭,打口水仗的时候,随便可以说恒丰的信誉会影响利益的分割,但是白纸黑字,这些话就要掂量了。
  “恒丰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以这份新的合作协议来看,比我们这方面任何一个供应商的条件都要好,而且我们对他们的约束力更强,单单看这份合作协议,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陈经飞快的瞟了一眼傅总,“不过,他们愿意让出这么大的空间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是需要宝盛去替他们弥补的,我想,在评判这份协议之前,还需要评判这10%的利润能不能满足宝盛所付出的代价?还是说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叶特助看着这份突然冒出来的恒丰协议,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留后手是傅寒的习惯,可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就肯定有更大的动作摆在后面。
  而之前,他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说傅总在和恒丰谈新协议的事情,看在座的人的表情,应该也是都不知道的。
  口风这么紧,说明傅总早就有了计划,而且必定是要针对某些人的。
  这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既然是恒丰提供的合作协议,那就代表傅总和对方是有亲密接触的,亲密接触意味着很可能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陈经不得不承认恒丰留出的利润空间,但是他觉得他有一条碰不得的杀手锏,信誉问题是个罗生门,谁都可以第一个伸出援手,但是谁都可以拒绝第一个吃螃蟹。
  “做生意不可能完全没有风险,那么假设代价极小风险极小呢?”傅总看着陈经,脸色平和,似乎对他刚刚的分析很满意。
  陈经想了想,他觉得事情有点不可控了。
  “那应该保留恒丰的供应商资格。”
  “只是保留?”傅寒翻着文件夹,“那么其他几家供应商的资格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呢?我想我们都认同恒丰所提供的特殊利润空间,陈特助刚刚也详细分析过,暂时我们手上还没有其他家能达到这种水平。
  如果恒丰仅仅是保留,那么其他家应该如何?各位也许应该给我提一点参考意见。”
  陈经有点冷,手脚开始发冰。傅总的话说的很克制,连认同的主语都用的是我们,而不是特指某一个,但后面点了他的名,又留了空间没有点具体的供应商名字。
  他知道傅寒的意思,所以压力前所未有的大。
  “我的意思是,如果通过项目综合评估,恒丰会比其他供应商更具有竞争力,以优先考虑项目利润和公司业绩来说,我们应当更倾向于选择恒丰。”
  说完这段话,陈经有些如释重负,也有些发自内心的恨和厌恶。
  强势和压力不能使人屈服,最多带来暂时的妥协,陈经虽然对傅寒有些下位者的恐惧,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会像条夹着尾巴的丧家犬一样跟随傅寒。
  他尽心做好特助的本职工作是因为利益,能得到好处,而不是因为他害怕傅寒。如果傅寒要挖走他费心尽力得来的利益,那么他也可以另投他门之下。
  陈经从来不认为他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是靠傅寒,他靠的是他自己,他不是叶甚蒙。至于,利益是他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段抢来的那无关紧要,有能力才能抢,没能力当然抢不到。这本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章

  “那么各位的意见呢?”
  这个项目最有力的竞争者陈特助都开口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没有多余的意见,不过一直未开口发言的颜特助却秉持着最客观的立场问了一句:“傅总刚刚说的都是建立在假设上,实际情况是宝盛始终要为弥补恒丰的信誉问题作出一些让步,这样的话情况仍然算不上明朗。”
  傅寒点点头,“所以接下来谈第二个问题,各位心里对我的假设没有底气,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可以支持恒丰跳出这次的丑闻。但是,我已经得到一个重要的并且确定的消息,这个消息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恒丰目前的困境并且带来新的资源。”
  他扫了一眼在座的人,继续道:“今天下午三点,天利集团将宣布全资收购之前陷入丑闻的投资公司,也就是说这间投资公司将完全的改名换主,由恒丰控股变为天利控股。”
  这是一个重磅消息,天利集团是秦氏控股的超大型集团,涉及能源,金融,建设,军工等重要行业,而天利在这个时候收购那家投资公司意味着什么很明显,必然是与恒丰上层有了亲密的合作关系,以强势的姿态来斩断恒丰丑闻的后期发酵,至于双方的具体合作内容大家不得而知,想来恒丰也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但也因为此,天利一站出来,那意味着恒丰可以起死回生,并且天利还能带来大量的客户资源。至此,丑闻不丑闻已经无法影响恒丰的发展,而宝盛科技与恒丰的合作也变得如同假设一般。
  信誉问题不再是问题,恒丰立刻就将从普通供应商变为宝盛倾向性选择的供应商。那么关于R国信息项目,除非是项目综合评估不合格,要不然恒丰拿下大头是□□不离十。
  巨大的失落感笼罩着陈经,方才他虽然感到一丝厌恶,但对最后的结果还是保留着希望,因为无论如何那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但是假设变成了现实。
  天利出手挽救落水的恒丰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并不知晓,但秦家和傅家两家的关系他却是明白的,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他无论如何不可能相信。
  陈经有些恶意的想,那又怎么样呢?他只不过是损失一个项目,但是恒丰付出的代价不易于自断双臂,在天利和宝盛两个巨无霸之间求存,未来的日子也照样辛苦得很,指不定哪一天就整个被拆吞入腹吃得干干净净。
  这件事里面,占了最大便宜的居然是只知道拍马屁当走狗的叶甚蒙。陈经斜眼瞟着对方,他就是想不通,为什么是叶甚蒙占了好处?虽然傅寒的所有规划和提议都有足够的条件支撑,让人没有反驳的余地,但他还是清晰的感觉到这是一种处处算计好的偏袒。
  偏袒叶甚蒙这只狗。
  为什么?对方何德何能?
  爬床吗?陈经又使劲看了一眼叶特助,就那干巴巴的模样?
  叶特助被陈经的眼神刺到了,对方就像一条蛇一样毒辣,好像恨不得要把他剜心刻骨,从里到外撕得稀巴烂。他觉得他分明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好嘞,这次的黑锅又得是他来背了。他就是傅总身边的垃圾桶,什么烂货色不要的东西都往他这里扔,比如像陈经这样的,不敢对傅寒发脾气,就冲着他来了。
  这个项目连他都没反应过来就突然落到他脑袋上了,他都已经做好了丢失的准备,结果却大变化,这种变化太突然不是用高兴不高兴可以概括的,因为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比如眼下陈经的怒意。
  陈经对他发怒说实话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也只是个局外人,傅寒这样安排必然有傅寒的考量,这个考量里面绝对不包括他。可惜,两个站在不同立场的人是绝对不会谅解对方的难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