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媳妇-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白小宛在施出铁板脚的时候,本想一脚踢在余通的关元,但她心存忠厚,把袭击的部位提高三寸,余通才逃过这要命的一击。
缓缓的走到余通身前,白方侠冷然道:“这就叫敬酒不吃,吃罚酒,非要被人折腾得像个狗熊样才上道,这可是自找的!”
余通一听,立刻露出他那对蜡黄的大门牙,咧着嘴唇,直哈大气,似乎是想骂几句,只是喉头不听使唤。
一嘴巴打在余通脸上,白方侠厉声道:“姓余的,你甭对我白某人露出这副吃人像,干了一辈子捕头,我白方侠见的多了,如果要恨,那就恨你自己去,谁叫你干些不入族谱的勾当,羞了你的祖宗十八代,也苦了你爹娘。我姓白的只能替你们的父母可怜,如今被擒,那也是早晚的事,安份些咱们这就上道吧!”
反手上了绑,余通垂头丧气。
吐血昏死过去的石无水,也醒过来了,只是动了几下,发觉双手被反绑,一挣没有挣脱,心中就知不妙,站起来就想逃,却被白方侠一刀背砸在腿弯上,骂道:“狗东西,你最好识相点,别再自讨苦吃。”
一面说着,随又在马鞍上抽出一根绳子,连着一串,把四个秦岭四煞中的三个,全串了起来。
白方侠父女二人跨上马鞍,白方侠在前面,白小宛殿后,三名恶煞居中,一行五人缓缓朝着宝鸡而去。
一身紧身短衣靠,四方英雄帽,外罩一件天竺色披风,足蹬薄底快靴,年过五旬的白方侠,依然是精神抖搂,风雷刀把上的鲜艳夺目五彩缎带,在他胯下马的弹跳前行中,一抖一抖的,让人感着有威风八面的神采。
马后面的三个秦岭恶煞,一个个怒目直视,骂不绝口,偶尔还站在路上磨蹭一阵,指天骂地,好像连老天爷也对不起他们似的,不该给他们披上一张人皮。
丁百年捂不住大腿上的伤口流血,还是白方侠替他扎了一条带子,血才慢慢不往外流,只听他在走过大散关的时候,对沿路跟的人叫道:“丁大爷就是秦岭山的山大王,我叫丁百年,你们听说过吗?丁百年,要丁他娘的一百年,所以丁大爷死不了,还有得活的,哈……”
石无水也连声咒骂,道:“你们这群王八蛋,可曾听过秦岭山里有个石无水?石大爷就是我,这一回你们可高兴了吧!等石大爷这颗脑袋被切下来的时候,你们把大爷这颗脑袋拎到你们土地庙,放在神案上供着,包准一定会驱邪,哈……哈……”
而走在白小宛马前面的余通,大门板牙伸的长长的,上嘴唇尽在牙上面刮,哼哼咳咳的,把个朝天大鼻子猛往上抽,一脸胡茬子活像个李逵下梁山。
余通没有骂,但他走一阵,会死赖着站在路当中不走,像个饿狼般,怒瞪着双眸,逼视着马上的白小宛。
有时候白小宛冷然飞出一鞭,打在余通身上,反而让余通哈哈大笑。
于是,磨磨蹭蹭,走走停停的,五人一路“热热闹闹”的走入宝鸡镇来。
而宝鸡的县衙门,就在宝鸡的镇西面两棵老柳树附近,有一个小小的广场,县衙大门口,还站了两个衙役,二人的黑色马褂,前后全印着“兵”字,带鞘的钢刀,挂在腰带上,一动不动的像两个石膏像。
白方侠骑在马上,雄赳赳的到了县衙前面。
“烦劳通报一声,咸阳府衙的捕头白方侠,求见太爷大人。”
一听说来了府衙的捕头,那是上差爷到了,再听说是白方侠,二人立刻想到了龙头捕快,岂敢怠慢,一个衙役立刻飞奔入内,另一个却替白氏父女二人拉马,往县衙前面的马桩上拴马。
石无水与丁百年二人却仍然叫骂不休。
县衙役拴好马,回头对丁百年二人喝道:“安静点,该你们死,就算叫破喉管,照旧也活不了,穷嚷嚷个啥?”
“狗东西!你也敢对大爷们呼喝!”丁百年大骂。
石无水也道:“俺们这是虎落平阳被犬欺,鱼跃网中等人烹!”
“叭”的一脚,踹在石无水的胸口上。
紧接着,“哇”的一声,石无水吐出一大口鲜血,几乎人又昏过去,不过双目金星却在连闪。
衙役踹出这一脚,想不到会让石无水吐血,但他哪里知道,石无水的胸口伤势,是被白小宛所伤,因此还以为自己的功夫如何了得呢!
衙门里立刻走出那个通报的衙役,一面对着白方侠施礼,边说:“大爷在堂口候着,白爷请进。”
于是,白方侠一整衣冠,直往宝鸡县衙堂上走去。
老远的,就听堂口上站着的县太爷,捋着胡髯,满脸笑容的道:“约莫着白捕头也该来了!”
白方侠一听,似是这宝鸡的父母官,话中有话,心里一紧,立刻趋前几步,单膝一跪,道:“咸阳府衙捕头白方侠,给大人请安!”
“免了!免了!快坐下来说话。”
就在县衙的客堂上落坐,县太爷一捋山羊胡子,呵呵一笑,问道:“案子可有眉目了?”
白方侠一惊,问道:“大人指的是……”
“大韩村里的灭门大血案呀!”
“这件事大人已经知道了?”
哈哈一笑,县太爷道:“身为百里侯,地方发生这种大案子,焉有不知的道理?如果有一天,此案由远在咸阳的上衙所破,本县这顶乌纱帽,岂能保得住?”
白方侠赦然的道:“本案死的是卑职的亲家翁一家,如今府台衙门尚未有人知,卑职怕打草惊蛇,所以先自私下查访,一有眉目,立即前来堂上报告大人知道。”
“如今可有眉目了?”
“抓了三个嫌犯,现在衙前候着,就等大人签发收押。”
“辛苦你了,白捕头,捕的三人,是什么地方人?”
“三个都是秦岭山的强人,人称秦岭四煞的便是。”
“好啊!这四个魔头总以为我这衙门小人员少,奈何他们不得,尽在这附近做案,这下子算是他们恶贯满盈,死期到了。”
突然间,就听县衙前面有女子哭喊声,白方侠一惊,立即告便,向衙门门跑去。
老远的,就见一个三十不到,细柳高挑,俏脸长发的小脚妇女,死命的抱住口角尚有血渍的石无水。哭喊起来。
才不过哭了两声,就听石无水在她的耳边急急的说了两声,一面示意她快些离去。
于是,就在白方侠人一到衙门口,看上去这妇人好似被衙役哄走似的。
望着这个俏娘们走路的姿势,谁也会相信她生了一身软骨头,那种走一步摆又扭,由脚到头全在动的模样,大概就是细柳枝风中摇曳的味道。
就在宝鸡县衙门,收押了石无水等三人之后,白方侠父女正要告辞的时候,县太爷,这位看上去瘦骨嶙峋的四十出头的高个儿,眯眯眼一眯,好像要合起来一般,大蒜似的鼻头,在嘴角撩动中,向外一偏,微笑着道:“我该给贤父女见见一位你们早已熟识的人了。”
一面对身后站着的文案师父一点头。
文案师爷一笑,起身走入另一厢房。
立刻,人未到,哈哈的笑声先传人白方侠父女二人耳中,白小宛一惊。
于是,济生堂的卓大夫,来到这县衙的客堂上。
“卓大夫!你是……”
又是一声笑,卓大夫先对县太爷施一礼。
县太爷立刻起身欢迎,一面对白方侠道:“卓大夫的身份,本不该说出来,只是目前的情况看来,似乎大韩村的灭门血案与卓大夫的案子有着关连,所以在卓大夫的首肯下,才能说出卓大夫的身份来。”
哈哈一笑,白方侠道:“卑职在初次遇到卓大夫的时候,心中就犯了疑,只因为卓大夫没有任何不良企图,所以到现在,卑职只是加以暗中留意而已。”
卓大夫一笑,道:“白捕头果真名不虚传,龙头捕快之威名,我在京中就有个耳闻,想不到一下子咱们会凑在一起办案了。”
一听卓大夫竟是京中派来办案的人,白氏父女二人互望一眼,脸上露出了惊疑之色。
县太爷当即道:“卓大人只是以大夫来掩护自己身份,实则卓大人是大内派采办案的高手。”
白方侠一听,立刻起身施礼,道:“卓大人不单是医道高明,更兼武功了得,客店中为卑职小婿疔伤的时候,卑职已心里明白了。”
白小宛低声说道:“卓大人救命之恩,小女子先代我夫谢过!”
款款起身,盈盈的施了一礼。
淡淡一笑,卓大人道:“韩玉栋今天的精神好多了,就在后衙中歇着,你去看看他吧!”
白小宛当即起身告辞,在一个衙役的指引下,走入后院一间厢屋中。
于是,卓大夫请县太爷,摒退屋中所有的人,包括师爷在内,只余下县太爷与白方侠。
三人把坐椅拉近,话声也跟着低了起来。
“白捕头,京中有个卓重阳你听到过没有?”
“大内高手乾坤掌卓重阳,卑职早有耳闻,莫非就是卓大人?”
微点着头,卓重阳道:“白捕头可知为何现在对你表明我的身份?”
“卑职愚昧!”
“因为我在为韩玉栋治伤的时候,曾听到你父女二人说什么血玉龙,而我这次离京要办的案子,却是御案上摆放着的一个血玉凤。”
一顿之后,卓重阳又道:“贼人能为了一只血玉龙,杀死退职的韩侗满门,包不准他也盗走了御案上的血玉凤,也因此,我觉着咱们有合力办案的必要。”
血玉龙尚末找到,如今又冒出个血玉凤,白方侠心中大感困惑。
于是,他不得不先把血玉龙的事,说个明白。
压低了声音,白方侠悄声的说:“就卑职所悉,这血玉龙,是韩老爷的传家之宝,在他们的韩家家族上,也称得上是传族之宝,当年韩老爷初入仕途,荣光耀祖,才在他爷爷手上,接过这血玉龙来,算算日子,也保存了三十多年,却不料才卸任返归故里不到几天,就遭到这灭门惨祸,宁不叫人悲叹!”
一顿之后,白方侠须发怒张,恨恨的又低声说:“当初卑职尚在咸阳,原本是有退休之意,只是新任府台大人厚爱,一再的慰留,且又帮着办理一桩案子,突然接到小女的书信,卑职尚不太相信,因为韩老爷不可能会有什么仇家,那么快的追杀到大韩村,也许是为财。而在卑职与小女二人,三番二次的夜探大韩村韩老爷的新宅,却发现——切完好无损,这就使人入了五里雾中,直等到卓大人妙手回春,才由小婿口中得知贼人要的是血玉龙,细想起来,如果小婿救不回来,这件血案的起因,永远将是个谜,案子也甭想破了。”
县太爷不停的点着头,一面低低的道:“抓来的三人,白捕头怎么会知道与他们有关?”
于是,白方侠就把一切经过,又说了一遍。
就听卓重阳道:“顶多他们是一群帮凶,主使他们的人,看来还要费上一番手脚。”
县太爷一笑,道:“卓大人说的不错,这三个恶徒,如果一口咬定大韩村的血案与他们无关,咱们又如何定案?如果三人拼命不吐一字,那主使他们的人,咱们又有什么办法把他拎出来?”
白方侠立刻道:“所以直到目前,卑职仍然在暗中追查,抓此三人,也只是‘投石入林’的作法。想把真正的主凶犯惊出来。”
卓重阳双目神光暴射,望着远方,自言自语道:“投石入林!投石入林!嗯!此法可行。”
不提三人在这宝鸡县衙客堂上密议。
且说宝鸡渭水河靠东边街头的小道上,弄堂里走出一匹小毛驴,驴背上坐着看上去只有四两骨头的风摆柳,毛驴后面,紧紧的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手里拿了一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