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名师爷--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兴趣,公案小说也看过不少,这侦破案件应该不在话下。”
夏鸿还是摇头:“贤婿不必再说,刑名师爷关系重大,为父不能害了你更害了别人。”提起笔开始给平湖县知县写推荐信。
孟天楚很是沮丧,愁眉苦脸想像着自己当书启师爷,什么都不会被知县骂得狗血喷头卷铺盖走人的惨像,又想象着夏凤仪和飞燕主仆二人幸灾乐祸看着自己的眼神,更是难受。
夏鸿写了一半,蘸墨的时候,晃眼看见孟天楚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有些不忍,不过,老头从来都是说一不二,说到做到,而且知道刑名师爷关系重大,不敢让女婿犯险。
写好之后,将信装入信封,递给孟天楚:“贤婿,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明早动身。”
“明早?”孟天楚有些惊讶,这也太急了一点吧。
夏鸿点头道:“明早,你在为父这多呆一天,就会多一天有人说你的闲话,宜早不宜迟。”
孟天楚答应了,与夏鸿辞别出来。心想,准备?我就一个法医物证勘查箱,有什么准备的。虽然老头只推荐自己去当书启师爷,但到了那里,也不是他说了算,只要自己真正有本事,那知县看上了眼,同样会让自己当刑名师爷的。毕竟这才是自己的老本行。
不过,破案虽然是自己的老本行,但刑名师爷除了协助老爷侦破案件之外,还要负责对刑事、民事案件的审理,县太老爷只会之乎者也,审案件主要靠的就是刑名师爷,但审理案子自己也不擅长,尤其是民事案件,看来,要想当好刑名师爷,必须尽快熟悉明朝法律。
自己大学时倒也学过我国现代主要部门法,也选修过法制史,有了这个基础,学明朝法律应该比较快,先死记硬背也行啊。到时候再慢慢融会贯通。
夏凤仪听说第二天就要跟孟天楚远赴浙江去一个小县城,虽然老大不乐意,可嫁鸡随鸡,她也无奈。
准备行囊主要是夏家在忙活,孟天楚也插不上手,干脆进了书房,挑选自己需要的书籍,装了满满一大箱,大部分都是大明朝法律典籍。左右无事,拿了一本《大明律》开始硬着头皮啃。
这书是竖排行,繁体,这些都还好办,最恼火的是没打标点,要反复看上好几遍才搞得懂说的是什么,有些地方涉及到古代法律专用术语,与现代不一样,反复看上好几遍也没看懂。
正在他苦着脸苦读《大明律》的时候,夏鸿迈步进到书房。
孟天楚拿着那《大明律》正在冥思苦想,没注意到夏鸿进来了。一旁的老何头急忙凑过来低声道:“少爷~!少爷~!老爷来了!”
孟天楚这才睁开眼,看见夏鸿正笑咪咪望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起身施礼。
第12章 《死胎案》
夏鸿见地上装了一大箱子书,孟天楚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正在苦读,不由得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很是满意,心想自己这女婿倒也好学,好学的孩子总是讨人喜欢的。
夏鸿从孟天楚手中接过那本《大明律》看了看,皱了皱眉,说道:“你还是想当刑名师爷?”
“是,岳父大人,这是小婿最大的愿望。”孟天楚躬身道。
“你现在才看《大明律》不觉得太晚了点吗?”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
夏鸿道:“贤婿,这刑名一科,没有数年的苦读是根本出不了头的,此去嘉兴府,也就一月有余的路程,要想精通刑律,岂非痴人说梦?”
孟天楚胸脯一挺,两眼遥望远方,如烈士就义一般慷慨说道:“小婿起步虽晚,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契而不舍,终有到达的一天!”
“好!说得好!好一个契而不舍!”夏鸿笑呵呵点头赞道,“既然你喜欢刑名,如果真能契而不舍苦读,总也是件好事,为父不应阻拦,但毕竟事关重大,为父不能轻易让你犯险。”沉吟了片刻,续道:“昨日顺天府推官狄大人来参加你的婚庆的时候,曾与我说起他们顺天府刚刚受理的一件案子,很是头痛,如果你能想出法子解决,就证明你有这能耐,为父便推荐你去当刑名师爷,如何?”
孟天楚心想,不就是当个刑名师爷吗,怎么还搞得象考状元似的,但听了夏鸿的话,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好胜之心:“好!小婿绞尽脑汁,也要想出解决问题的法子。就算不为刑名师爷,能帮得上别人一点小忙,解决纠纷,那也是一件好事嘛。”
夏鸿赞许地点点头,心想自己这女婿虽然不务正业,但这嘴皮子上的功夫倒还不错,说话挺招人喜欢的,这可是一个好师爷首先要具备的条件。
夏鸿道:“是这样的,狄推官说,昨天中午,京城一富商家一大帮子家人,将一个稳婆五花大绑送到衙门,要求治罪,说是这稳婆替富商一个宠爱的小妾接生,把生下来的儿子活活捂死了。小妾说她明明听到孩子的啼哭了的,当时在产房外面守候的两个丫鬟老妈子也证明她们听到了婴儿的啼哭。但稳婆一直喊冤,坚持说那婴儿生下来就是个死胎。”
听到这里,孟天楚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嘴角露出些须微笑。
判断产妇生下的是活胎还是死胎,是古今刑名案件的一个传统问题,对古人来说,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但对现代穿越而来的法医孟天楚,也就是小菜一碟。
夏鸿兀自背着手愁眉苦脸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慢慢续道:“狄推官觉得,既然有两个旁证证明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就证明婴儿生下来的时候是活的,后来死了,一定是稳婆搞的鬼,稳婆不认罪,依律可以动刑,所以狄推官有心对稳婆动刑,可看她一把年纪,却也下不去手。”
孟天楚道:“根据证据规则来看,对这老稳婆的确很不利,不过老稳婆为什么要杀死这婴儿呢?对她有什么好处?”
夏鸿点头道:“说的也是,这案子不仅关系到这老稳婆是否犯罪的问题,还涉及到这富商偌大的家财如何处理的问题。这富商的原配一直没有儿子,不久前去世,富商一共有三个小妾,富商许诺说,三个小妾谁最先替他生了儿子,就将谁扶正,这小妾的儿子当然也就嫡长子了,将来可以继承宗祧和整个家产。”
胎儿出生是否是活体,关系到遗产继承,这一点孟天楚倒是知道,我国现代民法规定有给胎儿的“特留份”,如果胎儿出生是活的,也就是活产,那胎儿就可以参与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就算胎儿出生不久就死了,由于继承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所以依旧可以继承,胎儿出生后死亡,该份财产就由胎儿的继承人来继承。如果胎儿出生就是死的,也就是死胎,那压根就没有继承权。
在古代,继承的规定与现代民法不同,周秦以来,都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嫡长子才能承受宗祧,继承整个家业。富商只说了谁生了儿子就将谁扶正,这儿子当然要是活的,如果生下来的胎儿本来是活的,却被稳婆捂死了,那就怪不得富商的这个小妾,富商会兑现诺言将这小妾扶正,这小妾也就成了正室妻子,至于儿子,再慢慢生就是。如果胎儿本来就是死胎,那就不算生了儿子,这小妾要当原配的梦想也就破灭了。更何况还涉及到稳婆是否杀婴犯罪的问题。
看来,鉴定胎儿是死是活,的确关系重大。
夏鸿对孟天楚道:“这案子狄推官拿着没办法,搁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狄推官与为父交情颇深,如能帮他,倒还真是件快事。”夏鸿走回来,凝视着孟天楚:“贤婿,你可有办法解决此案?”
孟天楚微笑着点点头:“这个案子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小婿说一个法子,不用一个时辰,就能将事情搞清楚。”
夏鸿半信半疑:“此话当真?”
“愿立军令状~!”
孟天楚摆了个京剧的造型,一亮相,把夏鸿都逗乐了:“军令状倒不必,你说来听听。”
孟天楚这才收了造型,说道:“胎儿生下来是活的还是死的,也就是区分活产或者死产,关键看胎儿剪断脐带与母体分离之后,是否进行过自主呼吸,有呼吸就是活的,没有呼吸就是死胎。”
夏鸿连连点头,听到孟天楚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开始有些相信他真有办法了,不由很是兴奋,追问道:“如何鉴别胎儿是否呼吸过呢?”
—————————————————
PS:今天木头开始冲击首页新书榜,各位老大,票票!木头呼唤您的推荐票支持啊!谢谢!
第13章 牛刀小试
“有办法!”孟天楚咳嗽了两声,这才续道:“胎儿没有出生前,主要依赖母体子宫胎盘提供需要的营养,出生后剪断脐带,胎盘循环就停止了,如果胎儿是活体,正常情况下就会开始自主呼吸,而呼吸主要器官是人的肺部,进行过呼吸的肺部会有重要而明显的改变,肺容量增大,重量增加,形态学上观察,两肺前缘会遮盖部分心脏,边缘钝圆,颜色较浅,表面看上去类似于大理石的花纹。触摸有弹性和捻发感……”
这一连串的医学术语,把夏鸿说的晕头转向,听不懂了,又不好打断他的话。
孟天楚自顾接着往下说道:“如果是死胎,肺没有进行过自主呼吸,肺容量会很小,成萎缩状,边缘锐薄,表面光滑,看上去和肝脏有点像,没有弹性,也没有捻发感,是暗紫红色……”
夏鸿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等等,贤婿,你刚才说的太复杂了,为父……为父有些不明白……,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
孟天楚也反应过来了,自己这是在明朝,不是在现代法医物证检验室给实习生讲解,不需要讲解为什么,只需要告诉他们该怎么办就行了,便笑道:“要区分活产还是死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进行肺浮扬测试。”
“肺……肺什么来着?”
“肺浮扬测试!”孟天楚一字一顿说道,“没有进行过呼吸的肺,肺内就没有空气,所以是实体状,比重会大于一,而经过呼吸的肺,里面含有空气,体积增大,比重会小于一,肺浮扬测试,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进行的。”
“比……比重?”夏鸿结结巴巴问道。
孟天楚一拍脑门,看来,自己以后说话还是要考虑一下,现代社会这些是中学物理常识,可到了古代,就成了鬼画符了,听不懂也看不懂。
孟天楚想了想,这才说道:“一句话,您让狄推官将那胎儿的胸脯剖开,取出肺,记住要先用线将气管捆扎住,然后再剪断气管。把肺叶放进清水里观察,如果沉下去,说明是死产,如果浮在水上,说明是活产!”
夏鸿将信将疑:“就这么简单?”
当然没这么简单,孟天楚心想,真要是稳婆捂死的,单单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检验,把你脑袋绕糊涂都搞不懂,更别说活产和死产还有许多特殊情况,完整的检验方法还是很复杂的,但说了他也听不懂记不住,只能讲这个最主要的步骤,好在这已经能判断出活产还是死产的大致情况。所以,孟天楚微笑着点了点头。
(注:如果严格按照历史真实情况,那这种方法在古代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古代查案只允许进行尸体体表检验,严禁进行尸体解剖。唐宋明历代法典,对擅自进行尸体解剖都要科以重刑,这也是造成我国古代法医自宋慈《洗冤录》之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