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职场头三年 >

第13章

职场头三年-第13章

小说: 职场头三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
不久,林默晨也被委派做了公关部经理。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走到哪里都会有互惠互利。尽管有时并不公平,但是不居要职的你不可能有按照自己想法改变别人的机会。在办公室这个透明的地方,如果不懂得尊重和支持自己并不喜欢的决定时,有时候,那就不只是破坏人际关系那么简单了,更有可能在裁员的号角吹响时,成为第一个被淘汰出局的人。


第33节:说话做事,他们有什么不同?(2)

  

说话看时机:李开复新解“中庸”
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度,选择好说话的时机,就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尊敬。
——李开复
看到“中庸”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贬义的,其实不然。李开复就曾经这样讲述“中庸”,他说“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庸给人们很重要的一点提示就是,要避免并拒绝极端和片面。
说话更是如此,李开复曾经亲身经历了一个极端的测验:公司在培训课程中,让10个副总裁围成一圈,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畅所欲言,唯独不可以讲公司的事情。于是,大家开始谈论天气、政治、体育……其间还出现了争执。
一个半小时后,每个副总裁都按自己心目中对其他副总裁的尊敬程度,为他们排一个序,并把自己安插在合适的位置。排序后我们发现:倒数第一的是从头到尾没有讲话的人,倒数第二的是话最多的人。不说话的人可能有想法,但没有表达出来,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他没有意见。相反,话太多的人可能有一部分话很有意义,但也讲了许多不该讲的话,这使他无法得到大家的好评。
从这个角度来说,“沉默是金”和“口无遮拦”都不可取。李开复还讲了另一个故事,当他刚进入苹果公司开始第一份工作时,认识了公司中一位叫西恩的经理,西恩是一个非常得体的人,尤其在开会的时候,他得体的言辞完美地展现出他过人的才学、情商与口才,而这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钦佩不已。
终于,李开复鼓足勇气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沟通的秘诀。西恩讲了这样的原则,那就是开会的时候,不要总是抢着发言,自己不懂或不确定时,就要把嘴闭得紧紧的。但是当自己有好的意见时,决不错过良机!
李开复好奇地问:“如果别人都抢着讲话,你怎么发言呢?”西恩的方法很巧妙,他说,他会先用肢体语言告诉别人,他要发言,或者举手,或者使眼色给主持人让自己发言。但是,如果其他人霸占了所有的发言机会,他就会等发言人调整呼吸时,迅速接上话头。李开复曾经坦言,西恩的这些话让他学会了说话看时机的道理。
的确如此,职场中,绝大多数选择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事情。职场人要学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对最合适的人用最合适的方法说话。一个人大方热情,能在很多场合充分表现自己,是件好事;如果说话过度,不看时机,就反而会让人敬而远之。
办公室新来的女孩叫苏苏,苏苏热情、开朗、不拘小节。
苏苏和赵兰是好朋友,但后来她们却因为一件事情闹了别扭。
起因是公司要开招待会,答谢客户。赵兰手里刚巧有一个策划案,想借机向一位圈内小有名气的策划人请教。于是将他列入了邀请名单。苏苏看到名单之后,也很兴奋,说这个人的确很强,她也想见一见。
于是,招待会那一天,赵兰就向该策划人引见了苏苏。苏苏看到策划人之后,立即变得很兴奋。苏苏反而变成了主角,跟策划人聊她认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聊得很欢,赵兰根本插不上嘴。赵兰拼命地将话题往自己的策划案上引,可是苏苏不懂赵兰的用意,依然滔滔不绝,不仅赵兰开不了口,连别人也只有笑着听的份儿。
这边的热闹很快吸引了不少人,大家纷纷聚拢过来聊天。从自驾车出游到楼市的涨落;从美国的外交政策说到好莱坞电影明星,不管说什么,苏苏都口若悬河。
最后,赵兰实在忍无可忍,转身离开了。而她事先准备了好几天的策划案,想要探讨的内容,统统在苏苏的口若悬河里化为泡影。
说话的时候不但要看时机,不能喧宾夺主,而且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职场中,应该做自己嘴巴最牢靠的保险箱,锁住所有的秘密。涉及个人的话题要慎重,自己的秘密不要随意告诉别人,以免授人以柄,毕竟有的时候你的任何一个秘密,都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作击败自己的武器。
不能“职业化”的说话,就会被“边缘化”
我批评你并非因为我小气。我不能原谅的是,如果自己的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产品都没有信心,那他还能爱自己的公司吗?


第34节:说话做事,他们有什么不同?(3)

  

——唐骏
了解唐骏的人都知道,唐骏的脾气相当好,但是,上海微软第一天的员工培训结束的时候,他居然发了火。那么,是什么事情让唐骏如此愤怒呢?
那一天,唐骏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在徐家汇东亚饭店的一楼吃晚饭,当作上海微软的开张典礼。新员工加上来自美国的培训人员,分成三桌。席间,大家边吃边闲聊,气氛非常好。
这时,一个叫丁毅的新员工随口说到了NoveⅡ的技术功能。他随口就说:“其实,我感觉NoveⅡ的很多功能一点也不比Windows NT差,真的挺不错。”听到这话的一刹那,唐骏立即就变了脸色,当时他就对所有人说道:“这个人不是微软人,我不要与这样的人说话,大家也不要和他说话。”
空气在瞬间凝固了。果然,后来真的没有人再和丁毅说话。第二天,脸色苍白的丁毅来办公室找唐骏。唐骏心里懂得这个年轻人背负着极大的压力。丁毅说:“作为一位总经理,您昨天那样当着大家面说的一番话,我觉得真的太重、太严厉了。我真的承受不了。虽说NoveⅡ是Windows NT的竞争对手,可我不就是说了一句NoveⅡ的好话吗?而且我刚进公司,就被总经理点名批评,还让所有人不跟我说话,我以后在公司里怎么做人?我想不通。昨天晚上回去,我几乎一宿都没睡着。”
望着眼前这个胆怯又有些愤愤不平的员工,唐骏也坦诚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说:“很高兴你来找我谈。不过你真的要体谅我的心情。你知道吗?Windows NT这个产品就是我的作品,我是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之一。在这个产品的海外版包装盒上,有我的亲笔签名。我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试问我怎么可以接受别人如此轻蔑的口吻?”
唐骏还对丁毅循循善诱:“再换一个角度。其实,你的话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并不算错。但一句正确的话,却不是任何时候说出来都是正确的。如果说话的时机、方式、对象、场合错误,那么对的也会变成错的。更何况你已经是微软的一名正式员工,怎么能在公共场合说微软如何如何不好?”
最后,唐骏给丁毅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怎么说话”的道理,他说:“我批评你并非因为我小气。任何公司的任何产品,也不可能只听到表扬的声音。我不能原谅的是,如果自己的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产品都没有信心,那他还能爱自己的公司吗?”
这件事情,我们每个人也能从中受益匪浅,是的,职场这个场合,如同一个小社会,不像学校那样单纯是由无数个单纯的小团体组合而成的。想一想,你是否曾经说过“我不喜欢这个上司,能不能替我换个部门”、“我和他合不来,我觉得他好烦”之类的话?
如果有,从今天开始,不要再说这种话。说话要用脑子,敏于事,慎于言,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损伤自己的职业形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公司开除了一名员工,该员工找到人事行政部经理发泄不满。
如果这位经理说“其实我也很同情你……”之类的话,那么他就是不称职的,会破坏公司的形象。从职业化的角度来说,无论这位人事行政部经理内心是否有同情或者怜悯,毕竟他代表的是公司,唯一的责任就是告诉对方,公司的决定是正确的、合理合法的。如果他真的觉得公司有不周全的地方,也应该直接跟上级沟通。毕竟,此时的他并非个人,而是公司行政的代表,所以人事行政部经理不可以随便表达自己的看法。
李心妙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生,来到新单位没多久,就成了办公室里的“开心果”。原本大家都很喜欢她,但是就因为她多说了一句话,办公室的气氛顿时变得非常冷淡。那一天她和同事下班回家,看见领导的车里坐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
第二天一上班,她就迫不及待地在办公室大声公布了她的新发现。没想到当天早上说的话,下午领导就知道了,领导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诫她以后在上班时间少说与工作无关的事。


第35节:说话做事,他们有什么不同?(4)

  

李心妙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叫她伤心的是,没有一个人过来安慰她。后来,李心妙逐渐发现,其实办公室里除了她,别人几乎很少说与工作无关的话,更别说提及别人或自己的私事了。
这样一来,李心妙陷入了危机之中。
带着激情做事,才能不断地有成就
告诉自己这是一份伟大的工作,并投入激情,你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也会因此受到他人的肯定。
——唐骏
你对现在的工作有多少激情?
是否还像你刚入职第一天的时候,那样雄心勃勃?
很多年轻人刚刚跨入职场之初,不但干劲十足,激情高涨,而且对自己的职业前途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几个月之后,情况就不再如此,有时候难免就会感觉到自己简直与机器人一样,每天是上了班就希望能早点下班,一点也没有原先的激情了。还有的青年人,缺乏耐心,只要工作中出现不顺心,就会由着自己的性格去换工作环境,然而每一次跳槽的结果,都会使自己的情绪出现一阵低落。实际上,与其换环境,不如找回热情高涨的工作激情。
当然,如果你还有激情,那么恭喜你,你离成功只差一步了。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在这位世界首富看来,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心或者其他东西,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
诚然,这些都成功地移植到了他的事业中,成为微软公司文化的核心,并有效地渗透到每一个微软员工的内心。唐骏曾经这样讲述,微软文化渗透着一种激情,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做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甚至连看门的人也会觉得能给微软看门是一件异常荣耀的事。这种心理像基石一样支撑微软王国多年来在IT界傲视群雄。
唐骏也是一个有激情的人,他相信“激情可以使人生灿烂”,他用这种激情重塑一切,至少重塑了自我。2004年,唐骏带着微软给予的终身光环——微软中国荣誉总裁,离开了激情十年的微软,但并不是因为他的激情没了。实际上,他离开微软的时候,心中还有激情和热爱,只是他选择了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唐骏说:“在过去10年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我更想接受挑战性的工作,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这是我过去不断想的问题。我在想怎么把在微软学到的跨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