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开放你的人生 >

第3章

开放你的人生-第3章

小说: 开放你的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土不服〃,就必举他为例。
 ◆一个工作已经几年的年轻人说:他觉得自己天天就是在混日子。虽然专业对口,并且从一毕业就做这份工作,富有经验,但他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大学是被调剂录取的),也不喜欢这份工作。这类技术型工作永远是年轻人的〃专利〃,他迟早也要面临转型。可是,创业缺乏条件,转行转业又没有经验、业绩、专业,以他现在的〃工龄〃,如果要像一个新手一样低薪换行又于心不甘,即将三十成家而立的现实状态也不许可。于是,他也只能一直这样混着:不满意现状却又一直安于现状。
 ◆还有一个呆在机关的中年朋友告诉我:他很迷茫。到了他这个年龄,升职的希望已经很小,做现在的工作又没有激情,每天朝九晚五,日日机械重复,时刻应付办公室内复杂的〃人际政治〃。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可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多年没有经历过市场〃风雨〃。所以,风险和压力又使他不敢轻举妄动,他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
 这些疑惑都只指向一个问题如何拥有自己的成功。
 成功的人生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的。
 成功的途径也是多元而各式各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
 有人渴望的成功是拥有身份、地位、名誉、权力,站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有人渴望的成功是豪宅、跑车、亿万的家产、完美的伴侣,得到大多数人都想要的成功;有人渴望的成功是成为魅力领袖,总是被掌声和鲜花包围;有人渴望的成功是使人生有更大的社会意义,能够服务公益和慈善事业乃至拯救世界;有人渴望的成功是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并通过卓越的成就获得个人意义;当然也有人渴望的成功就是平凡也不为衣食担忧,居于市井或山林,一杯清茶几许安静。
 事实上,成功是没有标准的,但有个双重认可的原则:一是时代和社会的最底线认可;二是个人内心的高层次认可。
 人之一生所孜孜以求的,正是为了成就〃社会中的自己〃和〃内心中的自我〃。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生本就是追求〃本我〃、〃自我〃、〃超我〃的过程。
 每个人都期望拥有自己渴望的成功,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但我不知道大多数人是不是都像我一样,经常会问自己:到底什么是成功?我想要什么样的成功?我应该追随自己内心的召唤吗?我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成功?
 我认为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去了解我们的时代、世界、周围以及自我的内心。
 开放的时代,人生也需要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正值30周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从内地走向沿海,从沿海走向北京,又从北京走到海外,最后海归回国。其中,我留学、工作、访问和游历过几十个国家,对于世界如何看待中国崛起及多年来对中国印象的改观和变化,乃至中国以及中国人带给世界的影响,都有着很深刻的感受。
 
  第7节:导言 开放的时代 成就开放式人生(2)
交织在中国身上的目光是复杂多样的:佩服、羡慕、嫉妒、担忧、恐惧……兼而有之。但无论是哪种看法,就算中国被误解成只是一条到处张牙舞爪的〃龙〃,我从中也能感受到欢欣鼓舞,因为比起百年前的〃东亚病夫〃来,世界起码已经正视中国的〃大国崛起〃。而这个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正是起始于中国将〃开放〃树为基本国策的那一刻。
 国际上目前普遍有这样一个看法:中国和印度将在21世纪中崛起为新的世界性大国,〃龙象之争〃将成为世界舞台的新生主剧目。事实上,中国和印度在内里还是有着很多的差异,但在〃开放〃才能带来国家崛起的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共识。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发表主题演讲:〃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印度总理辛格立刻在其国内表示:希望温家宝总理的这篇演讲稿成为〃印度举国上下人人捧读的基础材料〃。
 其实也不仅仅是中国和印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整个世界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以开放为主流趋势的全球化时代,也都努力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个开放的世界。日本是个典型例子,国小,资源少,人口众多,背负二战包袱,也不像新加坡那样拥有交通咽喉的地利,但依赖国家的开放,依赖大多数拥有大国心态的国民的人生开放(日本在经济大萧条前每年出国人次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进而融会东西方之长,把握机遇,得以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对宏观〃开放〃没有分歧的形势之下,今日之中国能否继续大国崛起,能否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的一环,能否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乃至内地能否与另一体制的台湾找到和平统一的共同基点,以及与港澳在〃50年不变〃之后走向共荣……这都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国家能否继续开放下去,而更多地在于〃开放〃能否在更广阔的层面深化即我们大多数个体能否将〃开放〃定为个人的〃基本国策〃,能否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放人,取得自己开放的成功,并最终汇融成民族和国家整体的开放,进而才能解决一切重大问题。
 中国开放的深化和发展,必然呼唤一场个人层面〃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开放〃的最终命运,都必须要落实到个人开放上。
 我们当然也无法不为此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
 开放式人生十大典型现象 从封闭式经济到开放式经济:中国经济在〃文革〃时期是一个封闭式的经济,中国的开放当然首先得益于经济的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经历了〃有益补充〃、〃重要组成〃、〃主体地位〃三个阶段变化。同时,外企大量涌入,世界500强企业几乎全部到中国投资。中国自身也受益良多,2007年GDP已达到3万多亿美元,比30年前增长了17倍;国际贸易2007年则达到2万多亿美元,约为开放前1978年的200倍。中国人在开放式经济中,还诞生了大批的开放人群体。据估计,中国目前约有一亿五千万的创业者、专业人士、中介机构人士、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面向市场经济的职业群体。这批新阶层群体没有〃铁饭碗〃和〃皇粮〃可依赖,都必须走向自由工作和生活的开放式人生。
 从国内化到国际化:曾几何时,中国人的流动主要局限在国内。如今,开始大量走向国际的中国人已经遍布全世界。中国在海外有5000万的华侨,其中至少有3000万加入了当地国籍。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中国2006年仅出入境旅游人数就达到8000万人次。2008年,中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将超过140万,而回国总人数也将超过40万。此外,中国人同跨越国界的有色人种的交往也日渐增多,涉外婚姻不再是新闻,如2006年上海市民政部门办理的涉外结婚登记就有2960对,共涉及55个国家和地区。
 从区域人到国际人:世界越来越平,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地域和国界不再成为区分人的标志,欧盟(国家层面)、跨国企业(企业层面)、互联网(技术层面)、多重国籍(个人层面)等各种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际人因此成为一个热门群体,跨国公司职员、涉外工作者、华侨、留学生、外籍人士成为其主要来源:如篮球巨星姚明红遍美国并成为当地球队核心,泛华传媒的CEO潘杰客曾自称为世界公民,从事投行的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常常一个月穿梭十几个国家,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中国公司的掌门人绝大多数都是国际人。当今中国活跃着一大批跨越东西方的国际人,他们正在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的跨国化也促使具有跨文化环境操作能力的文化混血人大量地涌现。
 
  第8节:导言 开放的时代 成就开放式人生(3)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就有大批人打破铁饭碗,从体制内走到体制外,或者下海创业,或者自谋职业,或者成为中介或专业人士、或者出国留学,并且许多人也因为这种人生开放而获得成功。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王石、李东生、马云、陈东升、王波明、田溯宁、冯仑、任志强、郭凡生等一大批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开放群英,改写了中国企业激荡30年的大格局,谱写了市场经济时代中国人冲破体制束缚、实现人生开放的伟大实践史。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目前中国有2亿民工在南下北上地流动,还有几千万大学生在异地求学。当然也由此带来了许多对国家地域〃开放〃的要求:打破户籍和暂住证的限制、解决春运难题等还只是基本问题,解决跨地域带来的医保、教育、住房、公民权益的平等问题才是更深层次的挑战,而且就连中国的亿万农民,也不能不被推到人生开放的大潮之中。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其〃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中很干脆地表示:要解决〃三农〃问题,或者说农民要致富,关键就是要将农民转移到城市的非农产业就业。
 从单一专业技能到多元工作素质:过去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但在开放社会,男女在行业上打破了必须从一而终的限制,大多数职业人都曾从事过不同的职业。一方面,许多专业本身就是〃万金油〃专业;另一方面,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能力强的〃通才〃。虽然在我国约有三到四成的人从事着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但其中并不乏杰出的成功者:例如,做电子商务网站的马云原是英语教师,做互联网的张朝阳学的是物理专业,做宽带的田溯宁在美国读的是环境资源管理的博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兼职〃、〃自由职业者〃、〃SOHO〃等词语也不再陌生,农民都要搞〃副业〃,人人都应对着这种开放。
 从就业到创业:改革开放前,中国几乎没有人创业,一切全是国家和集体计划安排。当今中国创业者之多是史无前例的,这也是人生开放的一个很显著表现,今日的创业大潮正得益于中国的开放和市场机制的形成。目前,中国的私营企业已超过550万家,占全国法人企业总数的80%以上,还有2621万名个体工商户,总共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全部就业人数的70%以上和新增就业的90%以上,其中不乏在高科技、新经济领域里的个人企业,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上就已有五六十家中国人创办的企业,如进入纳斯达克指数100的百度和分众传媒。
 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社会的开放使个人属于自己而非单位,因此,在多个单位供职或担任多个职务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档案放到了人才中心,也越来越多的人更在乎市场和社会的评价。李开复是谷歌中国公司的CEO,但大量投注精力在关心中国大学生的成长上;徐小平是新东方英语的创办人之一,但他喜欢帮助青少年进行人生规划;王石是万科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也投入很多时间到社会公益活动当中。我个人也身兼多个社会职务,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努力为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服务上。目前在中国,投身社会,关心环保,关注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的个人越来越多,这也正是社会开放的表现。
 从〃男女老少有别〃到〃人人平等〃:如今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越来越被社会忽略。一方面,这种开放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特点,女总理、女市长、女老板、女总裁不再新鲜;另一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