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开放你的人生 >

第13章

开放你的人生-第13章

小说: 开放你的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融资达2000万美元)后,虞锋高调宣布在半年内上市。
 聚众的上市走到〃就差最后申请这一步〃的时候,8月,美国高盛的一位朋友来找何欣提关于聚众和分众合并的话题。2年前,分众首轮投资方软银中国曾提议聚众和分众的合并,不过,虞锋拒绝了。高盛是承销分众上市的投行,这时话题重提,却得到了聚众上市主承销商摩根斯坦利和凯雷的同意,原因很简单:合并能减少彼此的竞争消耗,发挥整合优势,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何欣后来在接受我主编的《财富裂变》相关采访时回忆说:〃晚上半夜1点了,虞锋给我打电话,讨论此事。听得出来,他有些犹豫,是啊!这是很大的事。上市与合并,其实各有利弊,一方面上市也是指日可待,一方面合并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关键是看虞锋个人的利益得失和企业的未来如何平衡和取舍。”
 最终,虞锋接受了这个必须摆脱他自身利益和感受限制的建议,同意了这次合并。2006年1月9日,聚众和分众达成合并协议,几乎控制了这个行业的全部市场,〃合并后,分众股价由30元涨到70元,充分获得了市场认同,可谓皆大欢喜。”
 一般而言,个人主观因素主导的盲点,主要集中在个性、认识、知识和技能,以及自身利益带来的局限上。关于如何开拓自己的视野,超越自身因素主导所形成的盲点。我将其概括为: 有兼容心,打破个性限制; 读万卷书,打破时间限制; 行万里路,打破空间限制; 上万维网,打破信息限制; 交八方友,打破圈子限制; 做多元事,打破专业限制。
 图22:开拓视野的六方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1.读万卷书,打破时间限制 经济学家的学习观 法国百富勤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经济师陈兴动,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他回忆在北大读书,就是因为原北大教授、现中国人才研究学会副会长王通讯的一次演讲,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学习观。
 当时,王通讯在演讲中说:〃现在你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学英语,算一下,如果考90分只需要花100个小时,但是要考到95分就需要200个小时,90分和95分只是5分之差,却要多花费100个小时,值得吗?为什么不拿出这100个小时再去学一门课充实自己呢?”
 
  第33节:第2章 视野开阔(7)
陈兴动就是被这段话打动了,后来,除了经济系的课程外,他还选修了生物、哲学、历史、地理、语文写作等课程,经常跑到其他系去上课,学得比那些专业的学生还认真。陈兴动认为,这种多元学习扩大了自己的基础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和思路,对日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世人都喜欢夸耀自己见多识广,但对于一个志在成功的人来说,需要的不是夸耀,而是真正的见多识广。因为创业中的信息,其实就来自于眼界视野,Idea的产生,经常需要外界的刺激和触动。
 人生开放所带来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帮助我们拥有广阔的视野,并获得最广泛有用的信息、资源、机会。
 开拓视野,打破视野时间和空间限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读书。
 书是人类文明、经验、思想、智慧的传递工具。温家宝总理的座右铭就是左宗棠的名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万卷书,神交古人〃。杜甫也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读书带来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下笔〃成文的素材和技巧,而是〃下笔〃挥就人生的思想、灵感、信息、经验、智慧。
 简单说来,读书的功能有两个方面: 实用功能。提供打破时间限制的智慧和信息,承载超过个人容量的知识和技术,成为人生教材和信息传递平台,能为我们破除视野中时间和空间的〃盲点〃。所以中国还有句古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修身功能。读书能够修身养性,能够陶冶性情,能够供人娱乐休闲,是很好的精神食粮,这能让我们超越性格和情商上的盲点。
 开卷有益,多学博知,这是古今不变之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事事亲为,不可能走遍世界上每个重要的角落,更不可能将整个世界都放在视野之中。而几本书往往就能跨越浩瀚的时空,让古今中外的智慧诉之于脑海;几份报纸就能跨越地理,让世界大事尽现眼前;甚至你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连接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
 读书对人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手握几十亿美金的橡树资本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德淼是我很熟悉的一个朋友,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他曾经是个有名的神童,14岁从南方辗转到北方上大学。回忆大学生活,他认为自己最大的营养就来自于〃看书〃。
 〃那真是一个很荒诞的时代,但也百花齐放。各种古典的、当代的、中国的、外国的书都有的看。我最喜欢的是哲学,黑格尔、资本论、巴尔扎克……〃当时许多人都是读着于光远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步入经济学大门的。因为以前的底子太薄,这本《政治经济学》每每读到50多页,朱德淼就读不下去了。但他不服气,于是一遍遍地看。一本《政治经济学》,他至少重读了六七遍,直到烂熟于心。
 朱德淼不仅懂经济和管理,他还是个高人文素养的诗人。2007年在我们组织的欧美同学2007北京论坛上,他和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同台朗诵了一首他写的诗,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现场精彩伴奏,赢得了满场喝彩。朱德淼一向认为自己学生时代那些书没有白看:〃许多的基础就是那时候开始夯实的。那是我人生很重要的阶段,无论是逻辑上的积累、看问题的眼光还是思考的方向,都从那时候开始。”
 金庸曾说过一句话:〃我宁愿做一个囚犯有读不完的书,也不愿做个衣食无忧但没有读书自由的人。”
 瑞尔齿科的创始人邹其芳初中毕业16岁就在工地上充当和水泥的工人,这种体力活大人都感到劳累,何况一个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而改变邹其芳命运的,正是他的读书习惯,因为业余长期保持读书的爱好,他后来才能抓住恢复高考的机会考上大学。邹其芳后来回忆说:〃是书给了我生活的动力,是书给了我内心的踏实感,同样也是书,才使我不至于在以后的机会面前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自己这一生培养的最好习惯,就是喜欢读书。而且,我自认为读书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业都有所帮助。
 
  第34节:第2章 视野开阔(8)
我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博览群书。从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三言两拍到〃文革〃时风行的红色经典、前苏联的文学作品以及《世界通史》之类书籍,无不涉猎。我还和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因为只能看规定的〃样板书〃,一次,求知欲强烈冲动的我还和读书会两个同学撬开了学校图书馆去偷看禁书,结果,我们被抓住,毒打、搜家、取消班干部和入团的资格,背上到毕业前才取消的行政处分。这是我少年时代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它是和求知欲、读书欲联系在一起的。越不让读,越要读,此后,我形成了更加强烈的读书欲。随后在农村插队,我也主动订阅报纸,经常回城借书。现在,我依然保持读书的习惯,每到一个国家或城市,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当地的书店,流连忘返,有时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本书的信息都会按一定标准经过某种程度的加工,这种信息的加工其实也就是过滤。由于信息加工主体的学识水平、价值取向等各种有意无意的原因,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会被过滤掉。同时,今天也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无论有多少时间、多大精力,我们一辈子也读不完整个世界一天内所出版的新书。
 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多读书,因为读书有用;另一方面书又太多,而且有其主观局限性,所以我们还要善于读书,懂得读书的方法,并且读书还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思考。正如苏轼所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代另外一个诗人杨万里曾干脆表示:〃学而不化,非学也。”
 〃一总、二分、三合”
 爱因斯坦曾总结〃一总、二分、三合〃的读书法。
 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再读目录,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以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读。
 二分:在读了目录以后,先略读正文,不需要逐字读,尤其注意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这些可能是作者自认为重要的地方。这样的目的是了解书中内容的主次重要性,以及对自己有益的部分,然后可以分清精读或略读的部分。
 三合: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你所选择的精读部分,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读书经验。
 通过读书获得信息的过程中,要有自己主观意识的判断、引导、加工、总结,否则就会变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书山有路勤为径〃,但勤奋不等于乱读,多读不等于滥读。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们读万卷书的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而不是给自己上一个内在的〃笼子〃。
 2.行万里路,打破空间限制 英国人培根曾有一句名言:〃对于年轻人来说,旅游就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严复则说:〃大抵少年能以旅游观览山水名胜为乐,乃极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进许多阅历学问,激发多少志气,更无论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
 唐代大诗人李白年少时即走出蜀地,26岁〃仗剑出国,辞亲远游〃,花3年时间〃南穹苍梧,东涉溟海〃,用了16年漫游大江南北。这些丰富多彩的游历生活和广泛的社交活动也造就了他自由傲岸的性格和雄奇豪放、瑰丽绚烂的诗风。其诗歌题材之广袤无垠,想象力之奇特丰富,感情之激越澎湃,语言之清新俊逸,在中国诗歌史上无人能及。
 古代没有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类传媒,交通闭塞,通讯工具落后。因此,人类要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实现远大的抱负,也只能通过〃读书〃和〃行路〃这两个主要途径,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对自身的限制。
 〃读书〃和〃行路〃也就成为了立志的常用词,〃读书人〃是社会精英的代名词,读书是和平年代改变命运的主要阶梯;〃行路〃则表示出外闯荡,昭示〃非池中物〃的志向。其中,〃行万里路〃更已经成为志存高远、坚毅卓绝的象征,是不畏道路曲折颠簸和严寒酷暑煎熬的标志,实质上意味着一种敢于冒险、思想开放、开拓见识的开放精神,换句话说,已经升华为一种开放的人生哲学。
 
  第35节:第2章 视野开阔(9)
所以,宗悫立志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岳飞立志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行路〃带来当外交官志向 我至今记得母亲在童年对我们的教育,除了教导要多读书之外,还经常带我和弟弟外出游览。
 由于父母在铁路部门工作的缘故,我经常有机会和弟弟一起被带到外地旅行。4岁时,母亲就带我去过北京和上海,游览长城、故宫。等我大一点,母亲又带我和弟弟去她的老家湖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