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妖精修炼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求。这次我们找的是一位行政助理,除了外型上的要求比如身高以外,还需要这个人有比较强的亲和力。我们不找最优秀的,我们只找最合适的。’”
小米问我:“杜南,你怎么泼辣啦?是不是又像上次那样,把简历甩在人家脸上了?”
我把早上的面试经历添油加醋地复述了一遍,把那个面试我的人刻画成一个势利的、有眼无珠的小人形象。
小米问:“你很在意自己是莆田人吗?”
“怎会不在意?大多数人对莆田人有成见,把莆田人当成笑话来讲,莆田人好像成了小气、精明、自私的代名词。还有啊,同样是口音,福州人、闽南人的口音无伤大雅,莆田人的口音就成了笑柄,真不公平。”末了,我又愤愤加了一句:“我最恨以区域取人的单位了!”
小米笑嘻嘻地说:“是啊,真不公平。凭什么你165,我只有156?上天啊,如果我能长到165,我情愿是莆田人!”末了也愤愤地加了一句:“我最恨以身高取人的单位了!”
拉拉则说:“那我就最恨以貌取人的单位了!”之后,又转过来对我说:“南南,陈经理让我转告你一句话,他问你是不是莆田人并没有别的意思,因为他自己就是莆田人。你觉得别人歧视你,是因为自己先歧视了自己……”
我哑口无言。
有了上一次的面试经历,尤其是听了拉拉转述陈经理的话之后,我的心态平和了许多。我不再咄咄逼人了,开始收敛自己的言行了。
这是成长的表现,还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
然而在经过了31次徒劳无功的面试之后,我在第32次面试时又一次爆发了。
也许是那天面试了太多家,每家都要我做自我介绍,我重复又重复,到后面,厌烦了。当那个面试官让我“用三分钟时间做一下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又故技重演:“我的简历已经写得很明白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多此一问。”
这一次我用词文雅了一些。
那个面试官很耐心:“我当然已经很清楚你的经历了,让你做一个自我介绍是想了解你的表达能力。三分钟的时间能够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信你可以试试。”
试试就试试,不就再背一遍吗?我毫无感情地说:“杜南,女,1978年7月7日生,籍贯莆田,1984年9月到1990年7月就读于莆田市实验小学,1990年9月到1993年7月就读于莆田市第四中学,1993年9月到1996年7月就读于莆田市第一中学,1996年9月考入福州大学,念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法律基础、经济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在校时我品学兼优,曾任系学生会副主席、校学生会文艺委员、校刊主编……”
面试官很耐心地听我背完,然后告诉我:“你用了十分钟。自我介绍时应该突出重点,小学中学在哪里上可以不介绍;基础课程只需列一两门与你应聘的工作有相关的;最重要的,是要阐述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的理由。”
我面试了这么多家企业,还没有人这么诚恳地和我说话。大部分的面试官,都以为自己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太上皇,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三言两语就把我们打发。除了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我没有得到更多收获。
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让我一下子解除了戒备心和抵触心。我重新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个人:剪着精神的平头,一双眼睛不说先笑,脸上带着笑,令人一下子轻松起来。
他接着问我:“你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你身边的朋友又是怎么评价你的?”
这个答案我早在《面试108问》中找到答案并烂熟于心。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个活泼外向、个性开朗的女孩,乐于帮助同学,和同学关系融洽。”
他又笑了:“格式化的答案固然不会出错,不过也无法吸引面试人员的注意,也就是没有亮点。你能试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吗?”
他的笑容极富感染力,我也笑了起来。
我想了想:“第一,我不算笨,但也不特别聪明;第二,我做事肯用心,有上进心;第三,我有自己的主张,不喜欢人云亦云。同学对我的评价是爱打抱不平,有同情心,有个性。”
他又笑了:“对自己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你的答案说明,你还没完全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五年以后问你同样的问题时,你的答案能令人满意。以后你可以常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这些问题对你的人生很重要。”
然后他站起来与我握手:“杜南同学,希望你毕业后能加盟我们公司。我们公司目前还很小,很不完善,但我很看好它,它一定是很有前景的,来和我们一起努力吧!”
他的话和他的笑容一样具有感染力,我几乎热血沸腾。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希特勒一发表演讲,就有那么多的德国青年立刻追随其后,赴汤蹈火。这个比喻有点不恰当,我不该拿他和希特勒对比,但我也找不到更好的比喻了。
我怀着满腔热血回到宿舍,小米一见到我就问:“脸蛋怎么红扑扑的,像猴屁股?”
安安照例没吐象牙:“发情期嘛,估计遇见哪个帅哥了。”
拉拉则担心地摸摸我的额头:“没发烧吧?别烧坏了脑子。”
我心情超好,没有同她们计较,大声宣布:“我找到工作了!”
“什么单位?”三个人异口同声。
“小宝科技!”我自豪得不得了。
安安撇撇嘴:“小宝科技?还大宝SOD蜜呢!科技公司怎么取这么一个名字?听都没听说过,在哪啊?”
“你们当然没听说过啦!它才刚刚成立。但是这个名字将来会如雷贯耳!我们会把它打造成全国一流的IT公司!”
拉拉同情地看着我:“怎么这么快这么容易就被洗脑了?邪教组织怎么没有发现你这棵好苗子?”
小米则关心我和他们签约了没有。
我说还没有,小米松了口气。我接着说:“还用得着签约吗?我的心已经给了它了!”
安安、拉拉、小米作呕吐状,然后齐声说:“不要啊!”
四人,笑作一团。
还没有毕业,我已经开始到小宝科技上班了。
那天面试我的那个男生叫陈凯,是我的校友,比我高三届。小宝科技是他的公司。陈凯是个超级金庸迷,最喜欢《鹿鼎记》,最崇拜韦小宝,最羡慕他有七个老婆,所以给自己的公司取的名字叫小宝。他问我:“小宝科技这个名称更深层次的含义,你知道吗?”
我摇摇头。
“你猜猜看。”陈凯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
我说:“你就揭晓谜底吧,省得我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你昏死过去。”
陈凯叹了口气:“女人!女人就是弱智!”说着还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然后他说:“既然公司叫小宝,当然是希望将来它有很多个老婆,也就是有很多个分公司,至少有七个啊!”
我不禁对他刮目相看。现在整个公司就我和他两个人,他就想着将来开分公司的事了,简直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翻版。
公司就在学校附近的软件园,所以每个周末,我都过去帮忙。
陈凯租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因为没什么钱,只得自己动手粉刷墙壁,然后到家具城买办公桌椅,为10块钱和老板娘磨了1小时又7分钟……
每次从那里回宿舍时,我都蓬头垢面,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然而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好。
我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我已经找到了工作。父母问是什么单位,我含糊其辞:“是一家电脑公司,IT业啊!说了你们也不知道。好啦好啦,就这样啦!”然后,草草挂断电话。
安安、拉拉、小米都觉得我中了邪。
小米说:“这种小公司没前途的,说倒就倒,到时候你上哪找工作去啊?”
小米也找到了工作。小米求职不求高薪,只求稳定,一心只想做航空母舰上的一颗螺丝钉,所以目标明确。小米说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因此最后也得以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大型的外资船务公司,做客服。
我很不服气:“你别乌鸦嘴,我们还想成为上市公司呢!”
拉拉赶紧上前来摸摸我的额头。
安安说:“现在离毕业还有一个月,你也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啊!再看看还有什么更好的工作没有。如果没有,再去精忠报司也不迟啊!”
我知道她们是为我好,可是我认准了小宝科技。我有自己的打算,人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大公司固然好,可是无一例外要从底层做起,等我熬出头,还不知要等到几时。而在小宝科技,我好歹也是开国元勋吧。陈凯还说,会给我一定的期权……虽然我连期权是什么都还是疑问,不过看陈凯那仿佛割肉的表情,应该是不错的东东吧。
怀着对期权的向往,我开始了做牛做马的生活。
陈凯给我的头衔是“总经理助理”,他当仁不让是“总经理”,并且要求我,人前人后都必须称呼他“陈总”。
我很怀疑他整出个电脑公司,只是为了听人叫他“陈总”。
“陈总”每天忙着跑业务。八月的福州,酷暑难耐,而“陈总”为了省钱,连公车都舍不得坐,就骑个小破自行车,屁颠屁颠地从洪山科技园骑到大利嘉城,挨家挨户地跑公司,游说别人买他的电脑,效果是可以想象的。
而我这个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电话营销,每天拿着电话黄页,一家一家地打电话:“您好,我是小宝科技,请问贵公司需要购买电脑吗?”1000个接电话的单位里,大概有一两家小公司肯给我机会让我做进一步的介绍。他们大多数是刚好要买电脑,而我是送上门的服务。
我很有耐心,黄页上的所有单位几乎都被我打遍了,真的叫作“无知者无畏”。现在想起来,自己那时哪来的那么大的热情啊,频频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还乐此不疲。
整个八月,一共有五家单位给我下了订单,合计16台电脑,毛利1822元。陈凯那里则颗粒无收。
陈凯对自己的销售业绩只字不提,却对我的销售业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真没想到你还能卖出电脑!我本来只想着让你接接电话、打打杂,没想到你还真是个销售人才!看来女生就是占优势。那些接你电话的,一定都是男生吧!不过你的声音,在电话里听起来是很有吸引力……”
我又好气又好笑:“这五家单位,有三家是女的接的电话。还有,你说我的声音‘在电话里听起来很有吸引力’是什么意思?我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就不好听了吗?”
陈凯用一种“女人不可理喻”的表情说:“你们女人怎么都这样?明明是夸你,你们却通通理解成另一种意思!怪不得女人永远成不了伟大的思想家!逻辑混乱,没一点思辨性!你看看,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有没有出过一个女的?”
我心里想,你连你妈妈你妹妹算在一起,认识的女生也不超过10个,就敢以专家的口吻评论女人,简直可笑。不过因为卖出了电脑,我很有成就感,心情很好,所以没有就这个问题同他纠缠下去,只是问他:“陈总,等我把黄页上的单位打了个遍以后,我们该怎么办?站在东街口的天桥上散发传单?”
“陈总”很有把握:“放心吧,我们就快有大订单了!就你那小订单,我们公司本来是不屑做的,但是为了鼓励你的积极性,所以也就勉强做做。”
跟陈凯相处一个多月以后,我对他的话开始有了一些了解。他的话配合他的表情很有煽动性,也就是说,如果闭上眼睛听他说话,会觉得一派胡言;可是看着他的脸,又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