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

第1章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第1章

小说: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全集【精校版】

作者:雾满拦江

简介: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是雾满拦江最新力作,是一本关于官场厚黑之道的实用之书。目前绝大部分版本的《厚黑学》都只是以介绍“厚黑学”中的原理为主,而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在人生的竞技场上获得优势地位却语焉不详。作者有鉴于此,在全面领会《厚黑学》主旨立意的基础上,提炼出《厚黑学》中的精华要点,通过历史上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官场上的厚黑之道,首次揭开《厚黑学》背后的升迁潜规则,和盘托出上司与同事永远不会告诉你的官场博弈技巧,可谓是洞悉法门,直抵玄妙,务实可用,可操作性极强。
读者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被历朝历代的从政者视若珍宝的智慧,并纯熟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在变幻无常的官场中安身立命,前程似锦。”

第1章 脸皮薄无以成大事

厚黑之学,厚字当头。那么什么叫“厚”呢?

“不薄曰之厚”,什么不薄才叫厚?脸皮不薄才叫厚。我们经常说某些无耻的人,说他们“脸皮比城墙还厚”,可见,人的脸皮,有薄厚之分,有脸皮薄的人,也有脸皮厚的人。脸皮的薄厚,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要面子”的程度,如果一个人太爱惜自己的面子,遭遇到对头的时候,必然要吃大亏。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之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这段故事说的是西蜀与曹魏对阵,曹魏阵营中王朗对蜀丞相诸葛亮展开了攻心之术,想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诸葛亮自甘弃甲投降,却不料反中了诸葛亮的计策,被诸葛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一顿破口大骂:“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这话骂得也太狠毒了,把王朗所有的隐私,所有不可见人的龌龊老底全都扒了出来,袒露给众人看。王朗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曹魏阵营向来受人尊敬,何曾被人如此羞辱过?气急之下,羞恼交加,竟活活地被气死了。

王朗虽然只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但现实之中,遇上不痛快的事情,认为自己受到了羞辱,丢了脸,一时想不开而活活被气死的人,并不在少数。

就拿春秋时代孔子办学的事情来说吧。孔子在当时的鲁国虽然有一点小名气,但终究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平民。办学的时候,来的学生多是贫贱子弟,贵族官僚之家是不屑于将孩子送到孔子这里来的。所以孔子办学之初,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堪称门可罗雀。

当时鲁国有一位实权人物孟僖子,他权势虽大,却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酒囊饭袋。有一年他陪国君鲁昭公出访楚国。当时楚国是蛮夷之国,而鲁国却是礼仪之邦,楚国怕丢了面子,就于郊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仪官们身穿朝服,神情恭谨地面向鲁昭公行礼,并高唱颂歌,然后等鲁君还礼。

可万万不曾想到,那鲁君竟然也是一个草包,面对楚国人的礼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能向孟僖子求助。可孟僖子更是瞠目结舌,冷汗直下。这来自于礼仪之国的君臣,竟然在蛮夷之国闹出了不懂外交礼节的笑话,这件事情传扬开来,鲁国君臣顿时沦为了诸侯的笑柄。

此事发生之后,孟僖子羞愧无地,无颜见人,大病了一场,最后竟然活活地羞死了。临死之前,孟僖子打听到当时鲁国中只有孔子最熟谙礼仪,就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孔子这里来求学,于是孔子的名声不胫而走,各国的权贵生恐自己也会遭遇到如孟僖子这样丢人现眼的事情,丢人事小,羞死事大,就纷纷将子弟送到孔子那里。从此孔子名传诸国,并最终成为了天下人的万世师表。

撂下孔子的事儿不说,单看这个孟僖子,本事虽然不大,但自尊心却比任何人都强,稍微碰到一点委屈的事儿,就会气闷于心,最后竟然想不开,活活把自己气死了,说到底就是脸皮太薄的原因。

脸皮太薄的人,大多无法成就大事,因为成大事要经历太多的磨难与挫折,而脸皮薄的人,稍遇挫折,听到人们的讥笑与嘲弄,就会羞忿于心,纵然不像春秋时代的孟僖子那样,活活把自己气死,也很难再有勇气尝试。

脸皮的薄厚,是相对而言的。这世上有像孟僖子、王朗这种丢不起脸,活活把自己气死的人,也就有脸皮赛城墙,锥子扎不透的人。比如说三国时代的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第2章 玩的就是皮厚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风云人物不知凡几,唯独曹操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得益于他的脸皮比任何人都要厚。而最能表现出曹操脸皮之厚的,当属赤壁血战之后的曹操“三笑”。

这曹操三笑,发生在曹操兵败赤壁,落荒而走,皇皇如丧家之犬,性命尚且难保的当口。任何人落到这种境地都会感觉到羞愧无地,耻辱难言,而曹操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连续三次发出哈哈大笑之声,竟尔是引来了三路伏兵。

曹操的第一笑,是彝陵之笑:

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见张郃,操令断后。纵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操心方定,问曰:“此是何处?”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问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话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彝陵之笑,惹来了常山赵子龙,曹操满不在乎,逃到葫芦口,又发出了第二次大笑:

行至葫芦口,军皆饥馁,行走不上,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官问曰:“适来丞相笑周瑜、诸葛亮,引惹出赵子龙来,又折了许多人马。如今为何又笑?”操曰:“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说间,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哪里去!”

接连遭遇到赵子龙和张飞,按说曹操应该吸取教训了吧?但是曹操这种厚脸皮,对别人的嘲讽与讥笑是免疫的,没有丝毫的感觉。所以又有曹操华容道第三笑,引来了关羽关云长:

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我们可以看到,曹操三笑,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厚脸皮,这种人视生死成败如儿戏,无论遭遇到多么大的挫折,多么大的羞辱,在他那里,最多只是付之一笑。

厚脸皮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厚脸皮的人与人世间的正常感情相互隔膜,能够将王朗、孟僖子生生气死的事情落在厚脸皮的人的头上,就如同苍蝇落在大象的屁股上,绝不会有任何感觉。

你无法用正常的人类情感打动他,也就无法抓住他的弱点,无法让他暴露出心里的脆弱,从而你就无法击败他。开创了西汉基业的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纵然是力能拔山举鼎的西楚霸王项羽遭遇到他,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彭越几次往返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王为此深感忧虑。他做了一张高腿案板,把汉王的父亲太公搁置在上面,向汉王宣告说:“现在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汉王说:“我和项羽作为臣子一块接受了怀王的命令,曾说‘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

这是《史记?高祖本纪》中的一段记载。这里说,楚霸王项羽被枭雄彭越断了粮道,难以久战,就以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作为人质,胁迫说:如果刘邦不立即投降的话,就杀了刘太公。可是万万没想到,刘邦根本不拿自己父亲的性命当回事儿,浑不当回事地说:“杀吧杀吧,你杀了我爹,麻烦分一杯肉汤给我……”这反倒让项羽束手无策了。

这种心理素质,细想起来实在是可怕。而刘邦的心理素质之强,已经强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此人不唯是对自己的父亲妻子没有任何感情,对自己的儿女,也同样是感情淡漠,弃如敝履:

汉王在路上遇见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带上车,一块儿西逃。楚军骑兵追赶汉王,汉王感到情况危急,就把孝惠帝、鲁元公主推落车下,滕公夏侯婴又每次都下车把他俩重新扶上车,这样推下扶上有好几次……

这一段同样是出自于《史记?高祖本纪》,写的是刘邦在逃命的途中,遇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女儿,就让孩子也上车一起逃,可当追兵追赶上来的时候,他竟然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车去……老话说:虎毒不食子。世界上最残忍、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可就连老虎,在对待自己生育的小老虎的时候,也有着恩情与怜爱的一面。

诚如性善说所论,对于父亲、妻子与儿女的爱护,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大自然所有生物共有的本性,可是刘邦居然连这种最低级的动物本能都丧失了,分析这个人的成功之道,就为我们破解了人类的“厚脸皮”之谜。

第3章 什么叫“厚”

刘邦与曹操,堪称厚脸皮之人。而春秋时代的孟僖子和三国时代的王朗,却是典型的薄脸皮。脸皮的薄厚,区别就在这里,厚脸皮的能够登基称帝,南面为王,而薄脸皮的却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活活气死。人都气死了,事业的成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然则,何以刘邦和曹操的脸皮就奇厚无比,而孟僖子和王朗的脸皮却是如此之薄呢?换一句话说,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脸皮厚,刀砍不穿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