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苍茫-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战之地不是我们能防守得来的,还是先巩固腊戍,将来往汤彭山脉与登劳山脉发展,不出数年,就能将中部缅甸拿下。”
“现在就出兵曼德勒还为时尚早。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受限于交通、军费以及其他问题,还是在腊戍附近布防,以联络掉邦各土司为主。”
由于英国人占领缅甸后,又将掸邦与钦邦作为它的保护邦。在缅甸地区已经有了统治基础,在这些的盘上作战斗不能占地利人和,力有所不逮。
掸邦地区在唐宋时代梵语称为“妙香国。”当时掉邦跟云南南部和泰国与老挝的一部分同属一个不可分离的地区。元明清时掉邦与云南分家,但无边界,你来我往,还是亲如一家人。
俸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像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俸族都来源于此。
中国俸族与缅甸的掸像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为同一民族。
历史上俸族以云南南部、泰国北部和缅甸东部为核心建有体族国香国。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俸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中南半岛各个国家。
在印度的东北阿萨姆邦亦有一部分俸族。
“所以,我们在云南、西藏以及边境诸省最为关键的还是民族政策。比如俸族社会是由封建领主经济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西双版纳、德宏等边疆地区俸族社会的发展则相对的较为缓慢,许多地区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封建领主经济
“所以说,我们在南洋以及长江流域所做的那些并不适用于边境诸省。南洋的政策法令也不能照搬到这里。处理民族关系,尤其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个大问题,关系到将来我国边境安宁
“比如俸族,一旦能够使得他们认同我们,进而使得所有源自于体族的缅甸、老挝、遣罗融入我们的民族大范畴,将来可以从英国与法国手中夺取这些民族生息的土地,建立大俸族自治邦,成为整个西南边境的屏障与缓冲地带,使得英法企图通过这些地区蚕食我国西南几省土地的阴谋破产。”
李秉衡很是赞赏乔欲寰的分析能力,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根本所在。
“英人侵吞缅甸后,以印度人治理缅甸,并且以夷制夷,将克伦人从深山老林中请出,让他们在富饶的平原生息,以打压他们原来的统治者缅人。将来我们融合俸人,拉拢缅人,让他们与克伦人自相残杀,并且让英国人手下的狗先咬起来
乔欲寰大笑了起来,“咬死,了一方还有得咬,他们的统治者印度阿三还可以好好咬一咬,咬到最后。到霉的还是英国人。”
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把整个缅甸地区为英属印度直接统治的一省,并置众掸邦、北部克钦邦、西北部钦邦等众边区,为英帝国的保护
区。
众掸邦仍然由掸族土司们统治,不隶属缅甸本部。所以掸邦还只是沦为英国人的保护,并没有彻底的被吞并。在这里可以以掸人的名义与英国殖民当局进行斗争。
乔欲寰此时才真正的把握到了李秉衡的思绪,长叹一声,“光华。如今我是看懂了,你为何不在着手北方革命诸事,反而劳心费力。耗费资金来打边境战争,其实是先除外患,再以外患团结边境诸省势力,着手改善诸省民族关系,重建汉民族文化传统。”
末了,又一字一句的说道:“对,我们不仅要继承且发扬广大汉民族文化传统,还应该重建我们的文明体系,前提就是要建立新的华夏文明体系。你现在想以汉民族文化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两相结合,互相尊重与平等,形成亲如一家的中华民族体系。这是可行的,历史上也曾经做到过。”
李秉衡终于动容,这是他内心中的隐秘,不仅要重现汉唐荣光,还要更胜一筹,缅甸、老挝以及越南等国只是他的一个试验,看看在经济、军事实力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后,能不能像历史许将众此国家囊括集来,其系成为大中华体系的
这是相当雄伟甚至是狂妄的想法,因为这个时代没有人敢这么想。山河破碎,民困国乏,外敌环伺,崛起毫无希望,中华的精英阶层只能先以推翻满清为目标,重现恢复汉室政权。
所以他没有建立政党,正是因为他的理念是这样的狂妄与不被人理解,就连孙中山也只以“驱逐教虏。恢复中华”这样一个模糊的从民族革命到民主革命的转变中的观念。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理论。
而李秉衡则是致力于民主革命。并且发展成大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并进,他并没有进行思想理论体系的总结,不是不能,而是不愿,目前只能先试验,做出成果,那么接受的人多了,慢慢就会有市场。
不然的话,目前贸然推行他的思想理论,只会被人指摘,被人痛斥。要不是他已经有着赫赫威名。不然的话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没的。
当年部容《革命军》一书中满目“披毛戴角异种乱华”“逐满独立东胡种犬羊胡虏”外,更有“杀灭”“诛绝杀尽尽灭”满洲种等等等等,民族复仇的主张很有
场。
所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没有前途的,后来他改变了思想。“联俄容共”建立统一战线;他的继承人们才凭此北伐成功,即便后来中途背叛革命,但也是沾了之前的光。
“西南诸省经济不及江淅,开发与繁荣也差之甚远,你只看云南许多地方还是封建农奴制,还有西藏等地更加复杂,目前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并没有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的条件,如果不未雨绸缘,将来推翻满清后,西南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为列强支持的野心家所占据,成为割据称雄的乐土;另一条则是为外敌所渗透,沦为不同国体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不闻不问,那么前一条路的可能性较强,如果我们将资产阶级革命的那一套在这里照搬。那么。适得其反,这里很可能为列强所趁,走后一条路。你只要看看印度、缅甸等地就知道了,英国人的殖民政策相当的高明。”
李秉衡的话让乔欲寰惊出一身冷汗。英法两国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在西南诸省的阴谋扩张,如果不认真对待,只怕将来西南将会成为落后与贫困的代名词,整个国家将为之拖累。
“而我们能将西南变得繁荣昌盛。汉族与体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亲如一家,那么将给有识之士指出了一条阳关大道,将来解决满、蒙、回、藏,必有依仗。”
的确,满、蒙、回、藏涉及到领土完整与主权完整问题,近年来的藏乱,以及清末回乱,西北上千万汉人被屠杀,归根结底,还是有外人在唆使支持。民族问题,将是中华民族将来最为关键的一环,不能轻视。
乔欲寰长叹一声道:“解决民族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土地问题与对中央政府的认同感问题。这涉及到土地政策与民族政策,甚至是国家的文明体系发达,整体实力的提升,这样其他民族才能团结在汉族周围,成为坚定的中华民族一部。”
“土地政策我们还谈不上,毕竟我们不能以政权的形式在西南几省活动。首先便从起码的拉拢开始吧。让少数民族看到我们坚决打击英法侵略者,保卫家园的决心。让他们看到我们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其他的,可以慢慢来。”
其实满清政府在”西与藏边地区的改土归流一直有温生有在背后支持。钟颖率第三十三混成协一部入藏温生有也支付了一笔军资。
李秉衡与乔欲寰两人在谈的,他是能理解的,也是有体会的。
“当初我与锡良交往,又结交赵尔丰,对”西与藏边诸事知之甚详。这土地乃是乱起之源,也是取乱之道。”
温生有叹了口气,又说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从元、明以来,一直实行土司制度,由当地部族首领世袭统治。如今这些地方成了一个个割据称王的“独立王国”妨害了民族交流与共同发展,土司们对内残酷压榨本族人民,对外割据叛乱,侵袭地方。满清朝廷推行改土归流,这是千秋伟业,奈何不是时候,光华对此多有支持,我也是认同的。”
改土归流必然触及一些少数民族上层势力的利益,他们利用民族、宗教等手段控制各族民众发动叛乱,以期维持其特权和割据。
后世的凹年西藏叛乱也是因为推行土地改革出现的矛盾导致的,政策是对的,但是从旧到新,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赵尔丰在川滇边实行改土归流,移民内地民众实边推动垦务,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对发展菇区农牧业小手工业、交通邮电业和文化教育事业颇有建树。”
李秉衡见他谈起赵尔丰这今后世多有争议,因为某些原因被“尘封”的民族英雄,有些无奈的一笑。
赵尔丰在川西康地和西藏实行改土归流,和“移民实边”政策,温生有在”西实行李秉…燃公的十地政策的同时,帮助他将川西等地的农民诗移驯拜旧。与南华的垦殖团一般的安置,得到了赵尔丰的赞赏,所以”西的“土改”才能顺利的实现。
加上拉拢了钟颖这个权倾一时的帝戚,双方互相得了不少好处,只不过要是让赵尔丰等人知道温生有以矿务与垦殖之名控制川西等土地,只怕哭都哭不出来。
当初李秉衡走的这一步棋确实是妙,在慈禧没死之前由张振勋求了四川矿务总办的权位,使得在四川的布局可以顺利的一步步走下去,也给他们的活动以极大的掩护作用。
李秉衡不想因为辛亥革命而停止向藏南的移民计戈小,否则察隅等藏南地区将迁移大量内地实边汉人,原本历史上“号称西藏的江南。的藏南国土也不会落入印度手中,印度于六七十年代,先后向当地移民一千
万。
赵尔丰在“改土归流”过程中,将一些环境好的山谷地区,交与迁居过来的川民,而川西的那一套土地政策可以顺利的在藏南实行,由于没有地主阶级的阻碍,温生有的垦殖团在这里迅速的扎根,牢牢的控制了这片土地。
去年湖北湖南闹洪灾,温生有也安置了数十万的灾民在藏南垦荒,如果这个计划不被打断,那么数十年后。富饶的藏南地区将彻底的掌握在华人手中。
以此为基础,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整个西藏地昼将是不可分割的中华国土,任何外人都无法插足。
应该说将来民国建立,应该要感谢赵尔丰,感谢他的各项措施,促进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西南国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特别是他怀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不屈的斗争。这些都是应予肯定的。
此外,赵尔丰也并非嗜杀之徒,虽然他镇压了保路运动,权衡赵尔丰的历史功过,应该说他是功夫于过的。
“若是改土归流所收边地,东西三千余里,南北四千余里,设治者三十余区,而西康建省之规模初具。将来我们在东起打箭炉,西至拉萨以东不远,南抵云南维西、中甸,北至青海玉树建西康省,则赵尔丰功不可没。”
“去年年初,赵尔丰与钟颖会师于拉萨以东,后钟颖率军进入拉萨。英人震怖,外交上言辞闪烁,不敢再行嚣张之举。
赵尔丰在藏边剿抚并用,铁腕治边。手上虽然血债累累,但是以我看此乃必须之手段
温生有与赵尔丰多有交往,他从前一向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