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水经注 >

第4章

水经注-第4章

小说: 水经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使侍郎郑吉并护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也。其水又东南注大河。

大河又东,左会敦薨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

《山海经》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洠蟆3鲇诶ヂ刂

隅,实惟河源者也。二源俱道,西源东流分为二水,左水西南流,出于焉耆之西,

迳流焉耆之野,屈而东南流,注于敦薨之渚。右水东南流,又分为二,左右焉耆

之国,城居四水之中,在河水之洲,治员渠城,西去乌垒四百里,南会两水,同

注敦薨之浦。东源东南流,分为二水,涧澜双引,洪湍濬发,俱东南流,迳出焉

耆之东,导于危须国西。国治危须城,西去焉耆百里。又东南流,注于敦薨之数。

川流所积,潭水斯涨,溢而为海。《史记》曰:焉耆近海,多鱼鸟,东北隔大山,

与车师接。敦薨之水,自海西迳慰犁国。国治尉犁城,西去都护治所三百里,北

去焉耆百里。其水又西出沙山铁关谷。又西南流,迳连城别注,裂以为田。桑弘

羊曰:臣愚以为连城以西,可遣屯田,以威西国。即此处也。其水又屈而南,迳

渠犁国西。故《史记》曰:西有大河。即斯水也。又东南流,迳渠犁国南。治渠

犁城,西北去乌垒三百三十里。汉武帝通西域,屯渠犁,即此处也。南与精绝接,

东北与尉犁接,又南流注于河。《山海经》曰: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洠蟆8

乱河流,自西南注也。河水又东,迳墨山国南,治墨山城,西至尉犁二百四十里。

河水又东,注宾城南,又东迳楼兰城南而东注,盖墢田士所屯,故城禅国名耳。

河水又东,注于洠螅础毒匪狡巡R病K飞浦保侵髂稀

龙城故姜赖之虚,胡之大国也。蒲昌海溢,烫覆其国,城基尚存而至大,晨发西

门,暮达东门。浍其崖岸,余溜风吹,稍咸龙形,西面向海,因名龙城。地广千

里,皆为盐而刚坚也。行人所迳,畜产皆布毡卧之。掘发其下,有大盐,方如巨

枕,以次相累,类雾起云浮,寡见星日,少禽,多鬼怪。西接鄯善,东连三沙,

为海之北隘矣。故蒲昌亦有盐泽之称也。《山海经》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

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洠螅铀币病F湓椿牖肱菖菡咭病6ビ衩

阳关一千三百里,广袤三百里。其水澄渟,冬夏不减。其中洄湍电转,为隐沦

之脉,当其澴流之上,飞禽奋翮于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矣。即河水之所潜而

出于积石也。

△又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

河自蒲昌,有隐沦之证,并间关入塞之始,自此《经》当求实致也。河水重

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山。《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

河水冒以西南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山在西羌

之中,烧当所居也。延熹二年,西羌烧当犯塞,护羌校尉段颎讨之,追出塞,至

积石山,斩首而还。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

屈而东北流,迳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

关之西。东去河关千余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东北历敦煌、酒泉、张掖

南。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敦煌酒泉,其水若酒味故也。张掖,言张国臂掖以

威羌狄。《说文》曰:郡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

曰:上大夫县,下大夫郡。至秦始置三十六郡以监县矣。从邑,君声。《释名》

曰:郡,群也,人所群聚也。黄义仲《十三州记》曰: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

而言君者,至尊也。郡守专权,君臣之礼弥崇。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

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汉官》曰:秦用李斯议,分天下为

三十六郡。凡郡:或以列国,陈、鲁、齐、吴是也。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

或以山陵,太山、山阳是也。或以川原,西河、河东是也。或以所出,金城,城

下得金,酒泉,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雁门,雁之所育,是也。或以号令,

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山,因名会稽,是也。河迳其南,而缠络远矣。河水自河

曲又东,迳西海郡南,汉平帝时,王莽秉政,欲耀威德,以服远方,讽羌献西海

之地,置西海郡,而筑五县焉。周海,亭燧相望。莽篡政纷乱,郡亦弃废。河水

又东迳允川而历大榆、小榆谷北,羌迷唐钟存所居也。永元五年,贯友代聂尚为

护羌校尉,攻迷唐,斩获八百余级,收其熟麦数万斛,于逢留河上筑城以盛麦,

且作大航于河峡,作桥渡兵,迷唐遂远依河曲。永元九年,迷唐复与钟存东寇而

还。十年,竭者王信、耿谭西击迷唐,降之,诏听还大小榆谷。迷唐以汉造河桥,

兵来无时,故地不可居,复叛居河曲,与羌为雠,种人与官兵击之允川,去迷唐

数十里营止,遣轻兵挑战,因引还,迷唐追之,至营,因战,迷唐败走,于是西

海及大、小榆谷无复聚落。隃糜相曹凤上言:建武以来,西戎数犯法,常从烧

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与诸种相傍,南

得钟存,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西海鱼监之利,缘山滨河以广田

畜,故能疆大,常雄诸种。今党援沮坏,亲属离叛,其余胜兵不过数百,宜及此

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殖谷富边,省输

转之役。上拜凤为金城西部都尉,遂开屯田二十七部。列屯夹河,与建威相首尾。

后羌反,遂能。按段国《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

步,两岸累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相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

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钧栏,甚严饰桥在清水川东也。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洮水从东南来流注之。

河水右迳沙州北。段国曰:浇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黄沙。沙,南北一百二十

里,东西七十里。西极大杨川,望黄沙,犹若人委乾糒于地,都不生草木,荡然

黄沙,周回数百里,沙州于是取号焉。《地理志》曰:汉宣帝神爵二年,置河关

县,盖取河之关塞也。《风俗通》曰:百里曰同,总名为县。县,玄也,首也,

从系倒{巛百},举首易偏矣。言当玄静,平徭役也。《释名》又曰:县,县也县

于郡矣。黄义仲《十三州记》曰:县,弦也。弦以贞直,言下体之居,邻民之位。

不轻其誓,施绳用法,不曲如弦。弦声近县,故以取名,今系字在半也。汉高帝

六年,令天下县邑城。张晏曰:令各自筑其城也。河水又东北流,入西平郡界,

左合二川,南流入河,又东北,济川水注之。水西南出滥渎,东北流入大谷,谓

之大谷水。北迳浇河城西南,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浇河故城北,有二城,

东西角倚,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中,拜吐谷浑阿豺为安西将军浇

河公,即此城也。河水又东北,迳黄川城。河水又东,迳石城南,左合北谷水,

昔段颎击羌于石城,投河坠坑而死者八百余人,即于此也。河水又东北迳黄河城

南,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河水又东北,迳广违城北,右合乌头川水。水发

远川,引纳支津,北迳城东,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邯川城南。城之左右,

历谷有二水,导自北山,南迳邯亭,注于河。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水自南

山,北迳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十三

州志》曰: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而为缘河济渡之处。魏

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塞于白土,即此处矣。河水又东,左会白土川水。水出白土

城西北岭下,东南流迳白土城北,又东南注于河。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合二水,

参差夹岸,连壤负险相望,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

亭桀竖。竞热争高,远望々,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

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因谓之积书岩。岩堂

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

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

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故《秦州记》曰:河峡崖傍有二

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

藏古书五卷,亮,南安人也。下封有水,导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谓之唐述水。

河水又东得野亭南,又东北流历研川,谓之研川水。又东北注于河,谓之野城口。

河水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也,五峦俱峙。耆彦云:昔有凤乌飞游五峰,故

山有斯目矣。《秦州记》曰:枹罕原北有凤林川,川中则黄河东流也。河水又东,

与漓水合,水导源塞外羌中。故《地理志》曰:其水出西塞外,东北流,历野虏

中迳消铜城西。又东北迳列河城东,考《地说》无目,盖出自戎方矣。左合列水。

水出西北溪,东北流,迳列城北,右入漓水,城居二水之会也。漓水又北,迳可

石孤城西,西戎之名也。又东北,左合黑城溪水。水出西北山下,东南流迳黑城

南。又东南,枝水左出焉。又东南,入漓水。漓水又东北,迳榆城东,榆城溪水

注之。水出素和细越西北山下,东南流,迳细越川,夷俗乡名也,又东南出狄周

峡,东南右合黑城溪之枝津。津水上承溪水,东北迳黑城东,东北注之榆溪。又

东南,迳榆城南,东北注漓水。漓水又东北,迳石门口。山高险绝,对岸若门,

故峡得阙名矣,疑即皋兰山门也。汉武帝元狩三年,骠骑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

谓是山之关塞也。应劭《汉书音义》曰:皋兰在陇西白石县,塞外,河名也。孟

康曰:山关名也。今是山去河不远,故论者疑目河山之间矣。漓水又东北,皋兰

山水自山左右翼注漓水。漓水又东,白石川水注之,水出县西北山下,东南流,

枝津东注焉。白石川水,又南迳白石城西,而注漓水。漓水又东迳白石县故城南。

王莽更曰顺砾。阚骃曰:白石县在狄道西北二百八十五里,漓水迳其北。今漓水

迳其南,而不出其北也。漓水又东,迳白石山北,应劭曰:白石山在东。罗溪水

注之。水出西南山下,东入漓水。漓水又东,左合罕幵南溪之,水出罕幵西,东

南流迳罕幵南,注之。《十三州志》曰:广大阪在枹罕西北,罕幵在焉。昔慕容

吐谷浑自燕历阴山西驰,而创居于此。漓水又东,迳枹罕县故城南。应劭曰:故

罕羌侯邑也。《十三州志》曰:枹罕县在郡西二百一十里漓水在城南门前东过也。

漓水又东北,故城川水注之。水有二源:南源出西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