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必读:厚结人缘的处世经-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你就可以断定这个人肩负着无法承担的重任。当某些事情摧毁了一个人的精神,也
不可避免地要压垮他的身体,于是,他便变得弓腰驼背了。悲观消极的人,总是低着头,
眼睛朝下走路。而具有信心的人,走起路来总是昂首阔步,眼睛看着他想达到的目标。
握手的方式也能向别人透露不少自身的秘密。比如,柔软、抹布型的握手者自信心
很低。许多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握手的时候故意过分用力和显出傲慢的态度,其实
是虚张声势。挤压式的握手方法,则是为了补偿其信心的缺乏。这种人的一举一动过分
极端,以致无法让人相信他是一位真正有信心的人。安稳而不过分用力的握手,把对方
的手适度地握紧,则是表示:“我是生气轨勃,稳扎稳打的。”这才是代表着自信的握
手方式。
你坐着的时候,要尽量把背挺直些,将双脚靠近。当你舒服地坐着时,不能降低自
己的身份。当你听你对面或旁边的人谈话时,你可以摆出一种轻松的而不是紧张的坐姿。
你在听别人讲述时,可以通过微笑、点头或轻轻移动位置,来表明你的兴趣与欣赏品位。
请注意电视上一些访问节目的主持人,他们的坐姿和倾听的态度简直是一种艺术。
当轮到你说话时,可以先通过手势来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强调你谈话内容的重要性。
你可以:
①身体前倾,把手肘撑在桌子上,将手指头轻轻并拢;
②摘下眼镜,然后强调你的论点;
③用手轻快地掠掠头皮;
但你绝不要:
①身体后仰,以典型的答辩的姿态把双臂抱在胸前;
②擦碰鼻子;
③清理噪门;
④用手遮掩嘴巴;
⑤让口袋里的钥匙或硬货叮当作响。
花点时间检查一下积极的和消极的手势,你将发现,积极的手势将不只使你的自我
感觉良好,而且也使你和听众更接近;而消极的手势将把你与听众的距离拉开。
声音是交往的最重要的手段,正如姿态一样,声音也向别人表现着自己。你可以用
录音的方式,把自己的话录下来,然后进行下列检查:
①你是否说得太快?如果是,可能会给听众一种神经质的印象;
②你是否讲得太慢?如果是,可能会给听众一种你对自己所讲的缺乏把握的印象;
③你是否含糊其辞?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明确标志;
④你是否用一种牢骚的语调说话?这是一种自我放任和不成熟的标志;
⑤你的声音太高而刺耳吗?这是神经质的又一种标志;
⑥你用一种专横的方式说话吗?这意味着你是固执己见的;
⑦你用一种做作的方式说话吗?这是一种害羞的标志。
最有效果的声音,是诚挚自然的,饱含着信心与精力,还隐含着一种轻松的微笑。
没有什么比你看着对面或旁边的人的方式,更能说明你的信心。当你与对方交谈时,
无论你觉得怎样的害怕或踌躇,都要看着对方。在直接凝视着对方的同时,带着一种友
好的微笑。这样,你将更容易说出任何你必须说的事情。
自然,这种直接的注视,不应是死死地盯着,当然你更不应去玩那种“居高临下的
俯视别人”的把戏。真的,你不能也不应该老是盯着与你交谈的人,而要不时地移开一
下视线,否则,将会使对方感到极为不安。不过,在转移视线时,不应去看地板,因为
这很容易被人视为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性;也应避免目光游移不定,因为如果你东张西望,
不让目光在谈话对象身上停留一定的时间,无异于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注意力已转移别处
了。
处世经(第一章)
二、超越自我,脱颖而出
为人处世的关键是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追求,它体
现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突破自我,我们才能获得不断深
化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发掘自我的潜能,不断地开拓自我刨造的疆域,不断地获取脱颖
而出的机遇,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般人由于自我的欲望和狭隘,很容易无视别人,采取以我为核心的态度。以我为
核心的人,想问题和做事情容易从自我出发,缺乏站在他人立场进入思考的能力。这种
人绝不会讨人喜欢和受人信赖。一个人如果不能调节自己的欲望,一味以我为核心,那
么连有可能给他以帮助的人,也会离他而去。
讨人喜欢和受人信赖,或者说富有人格魅力的人,是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抑
制和调节自我欲望以满足他人要求,是需要相互协作的社会成员的正确的生活态度。把
自己置于他人的立场,不但不会丧失自我意识,相反的还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出色。为
了吸收别人的观点以开拓自己的思路,为了把自己置于他的立场上,把自己的感情转移
到周围人的立场上去,就必须发挥机智、聪明和丰富的想像力。我们应该努力为他人着
想,打破自我之笼。
1.勇敢地接受自我
社会学把自我认识称为人的“第二次诞生”,即继肉体自我诞生之后,精神自我的
诞生。主要来自三个不同的方面:
(1)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通过与周围的人的比较,与圣皙模范的比较,认
识自我在这些参照系中所处的位置或水平。
(2)从别人的态度中把握自我。在社会交往中,他人就是一面镜子,而有在与他人
互动中,我才有了我的自我。我们因看不见自己的面貌,就得照镜子,我们不易评量自
己的人格品质和行为,就得利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来获得一些评价,并通过这
些评价来了解和认识自我。
(3)从工作的业绩中认识自我。这里所指工作,乃是广义的,并不限于课业或生产
性的行为,所有各方面的活动: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技术的、社会的、体能的……
都包括在内。各人所具潜能的性质互不相同,有人拟于文字,而长于工艺;有人不善辞
令,而精于计算,若是只看少数项目上的成绩,往往不能察见一个人才能和禀赋的全貌。
因此,要全面客观地从工作的业绩中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的结果,很可能是不完美有众多缺陷的”自我”,面对自我的本来面
目,能否勇敢地接受现实、接受自我,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成熟,能否超越自我、
突破自我的关键因素。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人,由于他对自身的某方面不满意,
他拒绝认识自己,不承认或不接受自己的真正面目,而要装扮出另外一个形象来。比如
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穷困而恣意挥霍,装成很富有的样子;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的
限度。盲目地去从事力所不及的工作;有人出身贫贱,却极力要挤人权贵的行列。这些
人把真正的自我藏掩在伪装之中.希望在别人眼中建立另外一个形象,他们缺乏接受自
我的勇气,不能悦纳自己。不能悦纳自己的人,或者离群索居不和别人交往,或者自责
自弃不思进取,或者对别人采取不友好的敌对态度。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是正视自己特点,接受自我的。他们接受自己,爱惜自己,无论
自己生得漂亮还是不漂亮,无论自己聪颖还是不聪颖,他们并不对自己的本性感到厌烦
与羞愧,他们对自己并不加以掩饰,他们不无骄傲地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因为他们
知道,自己与他人都是各有长短的极自然的人。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他们从不抱怨,
可以欣然接受所有自然的本性。他们既能在人生旅途中拼搏,积极生活,也能在大自然
中轻松地享受……只有勇敢地接受自我,才能突破自我,走上自我发展之路。
2.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突破自我首先表现出对现实自我的不满足而力求改变的内在动因。事物
的变化周期,无论反映在日常中,还是个人发展上,都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序列,一种像
四季一样变化着的系统。生活的车轮好像未曾有一日停止,但却有周期的演替,当旧的
一轮周期寿终正寝时,新的一轮周期也就负起了自己的使命。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一种周
期既经完成,我们应做好准各,着手应付即将出现的新的无序和混乱,不能在“完成”
之后止步不前,躺在成绩上睡大觉。过去已成陈迹,而末来尚不确定,唯有认真掌握现
在。如果不能继续突破自我,继续推进事业发展,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已经取得的一切,
就将慢慢地被断送掉。“成功”、“完成”或许只是形式和原则上的过渡,更艰苦的工
作又摆在眼前,我们要突破自满的藩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有损人格陵方的弱点
要超越自我,我们一定要正视自己身上有损人格魅力的弱点。社会心理学归纳出妨
碍人际吸引的个性弱点有以下10个方面:(1)为人虚伪。人们在与为人虚伪的人交往时,
常担心受骗上当,没有安全感,让人难以相信他。
(2)自私自利。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斤斤计较,
勇得患失,损人利己,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可以放弃他人、集体的巨大利益。私心太重
的人必然缺乏吸引力。
(3)不尊重人。这种人常常挫伤别人的自尊心,破坏了别人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
别人自然讨厌他。
(4)报复心强。与报复心强的人交往,使人常担心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报复,心理
上很紧张,因此自然疏远他。
(5)嫉妒心强。妒忌别人,气质上是企图剥夺别人已经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这种心理一旦表现出来,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6)猜疑心重。人们往往感到与猜疑心重的人难以真诚坦率地突往。这种人心眼小,
敏感多疑,难以让人亲近。
(7)苛求别人。吹毛示疵,苛求于人,使人不快,常令人自尊心爱挫。解除不快的
办法,就是远离这种人。
(8)骄傲自大。恃才自傲,目中无人,自吹自擂,使人难以接近,因而严重地影响
人际交往。
(9)过分自卑。自卑者在人们心目中是无能和卑贱的影子。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
自暴自弃,畏缩不前,这种人自然没有魅力吸引别人。
(10)孤独固执。人们难以和孤独固执的人和谐共事。
以上个性弱点是我们常见的也是常人或多或少沾有的。这些个性弱点使自己的人际
吸引力大大减弱,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地克服这些个性弱点,减少个性弱点对事业的消极
影响。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地进行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个性品质锻炼,增强对自己的了解,
修身养性,抑短扬长。同时要善于认识和理解别人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应用自己的个性
品质去适应社会活动的需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4.绕过种种误区
我们在了解讨人喜欢的性格特征和妨碍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的基础上,应注意绕过
种种误区。
(1)不要以我为核心。讨人喜欢和受人信赖的人,不是那种以我为核心,想问题和
做事情都从“我”字出发的人。人们由于自身的欲望和恐惧,常常会无视他人的情感和
欲望。不过,抑制自己的欲望以满足他人的要求,是人——需要相互协作的社会成员—
—的正确的生活态度,而且是“社会人”的一种义务。一个人如果不能调节自己的欲望,
缺乏站在社会和他人的立场上进行思考的能力,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