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与多尔衮有关的日子 >

第27章

穿越之与多尔衮有关的日子-第27章

小说: 穿越之与多尔衮有关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原来是因为这个,嘿嘿…他吃醋了?样子好可爱,可是看他那明显不悦的脸色,我赶紧笑着搂住他的脖子亲了他一口,“嗯…你也知道我是为了说服窦土门福晋嘛,再说就算大汗再有魅力,在我心里依然还是你最重要。”将头轻轻贴着他听着他的心跳,“我喜欢听你的心跳,因为我知道这里只为我而跳。”呕…自己心里乱吐了一把。抬头看看他。“你要是不喜欢我这么说,那以后我把大汗形容的丑点好不好?” 
  多尔衮无奈摇了摇头,点着我的头,“你呀,说你什么好?有十几个女子在为大汗打架?唉!亏你想的出来,不知道大汗要是听了你这些话会不会气得吐血?” 
  “嘿嘿…我是夸他哎!”眼睛瞄了瞄他,“嗯…只不过,他和你一比起来就差了那么点,阁下乃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号称一枝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玉面小飞龙多尔衮是也!” 
  哈哈…我的肚子好痛哦,“啊!你放我下来!唔…我错了…啊!哈哈…再也不敢了…哈哈…啊…” 
  ………………………。 
  翌日,多尔衮一方面派了一千人马护送窦土门福晋和她的户民赶往盛京,另一方面派人到青海地区大肆宣扬窦土门福晋的去向,一时间青海林丹汗余部乱作一团,不久就有林丹汗囊囊福晋娜木钟也带着自己的户民归顺了大金,多尔衮依然派人护送回京,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第127章:玉玺1
  在得知了林丹汗的嗣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所在地后,多尔衮率部于四月十日,渡过了黄河,在托里图驻扎。但是却没有进一步动作。只是在帐中看书,弄得我有点迷糊。 
  看书看得没意思,将手中的书放下,走到他跟前。“多尔衮,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来了三天了,你怎么没有动静?” 
  他微微一笑,放下书抬头看着我。“急什么?现在急得不该是我们,应该是额哲才对”将我揽到膝上,将下颌抵在我的肩膀。“如今既然没有了林丹汗,他的儿子额哲又年幼,所以我并不打算出兵攻打他们。”想了想。“而且我还需要点时间确定一件事情。” 
  “确定什么?”我好奇的问着。 
  “嗯…”他将我的碎发全部捋到耳后,将面颊露出来。“你知道传国玉玺的事情吗?”说完眼神炯炯的看着我。 
  我大吃一惊,转过身看着他。“你…你是说,传国玉玺在林丹汗手里?而你这次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它?” 
  “嗯…所以我在等,”叹了口气“这是咱们大金一个好的契机。” 
  “那你觉得他们会轻易的给你吗?” 
  “呵…所以我才不那么快的出击,我要等,一是等确定传国玉玺真的在额哲手里,二是要等他们心里自己慌了时再说。”这就是所谓的攻心战术吧? 
  “那你想好用什么方法让他们归顺了吗?”我不禁有些好奇多尔衮会怎样去做。 
  他看着墙上,慢慢的吐出几个字“慑之以兵,怀之以德。我已经命人将他们围住,可是却不能伤他们任何人。”笑了下,看着我“你大概不知道吧?这额哲的额娘和咱们大汗还是亲戚呢?”我眼睛亮亮的盯着他等着他给我答案。 
  他将抱着我的手禁了紧,“咱们大汗的额娘是叶赫那拉部贝勒纳林布禄和金台吉的妹妹,而额哲的额娘苏泰福晋又是金台吉的嫡亲孙女,算起来咱们大汗还是这个苏泰的舅舅呢,再说苏泰的姐姐哈季兰现在是济尔哈朗的福晋,所以她和咱们大金其实是亲戚关系。”说完笑着看我。 
  好混乱的关系,我在脑中理了半天终于有点明白,“也就是说,这个苏泰福晋是姓叶赫那拉的喽?” 
  “嗯!所以明白了?这个苏泰是个要好好利用的人。我想她也应该很想念她的姐姐和家人吧?”说着轻轻的点了点头,又陷入了沉思。  
                  
第128章:玉玺2
  翌日,探子回报,传国玉玺确在额哲手中,于是多尔衮带着我直接拜见苏泰大福晋,她是个美丽、细致的女人,恬静的面容中带着一丝忧郁。仿佛早已料到我们会来,面对多尔衮一脸平静。额哲坐在她的身侧,紧绷的身体显现出他的紧张。 
  只见苏泰福晋端起茶杯轻呷一口,抬眼看着多尔衮,微微笑了下。“不知道贝勒爷今日到访是何用意?如今大汗已逝,只留下我们孤儿寡母。料想贝勒爷应该不会难为我们吧?” 
  多尔衮也笑着看她。“其实多尔衮今日来只是想代大汗接福晋回家而已,难道福晋不想念远在辽东的家人?不想见见你的叔父阿什达尔汉?还有你的亲姐姐哈季兰吗?” 
  “我…姐姐…”苏泰的眼中的平静被泪水淹没……“姐姐…她好么?”问完后忙将头低下掩饰着。 
  多尔衮走到她的身前,递给她一方帕子,“擦擦眼泪吧!”看着她眼中的疑惑,“这是哈季兰福晋让我带给你的。她说她很想念你,盼着早日和你相见。” 
  苏泰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双手捧着脸伤心的哭泣。我想她其实也是个可怜的女人,年纪幼小就远离家人嫁给林丹汗。如今林丹汗一死,其他的人走的走,逃的逃。可是她却不行,因为她是额哲的额娘,为了儿子她也要苦苦的撑着,一定很累。 
  多尔衮看着她想了想,走到额哲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额哲,好好的照顾你的额娘。”转头看着苏泰,“福晋,今天我就回去了,如果你想好了,可以随时派人通知我。”说完拉着我的手走出屋子。 
  看着落在身后的我,多尔衮皱着眉毛停住身。“怎么了?想什么呢?” 
  我看了看他,“那个帕子真的是济尔哈朗的福晋给你的?不会是你骗苏泰的吧?” 
  他嘻嘻一笑,转身慢慢的向前走着,“倒是没骗她,确实是哈季兰的,不过是我临走前一天到济尔哈朗府上时和她要的,不过她确实是想念这个妹妹。我只不过是一举两得而已。” 
  我跟在后面走上前两步,抓着他的胳膊笑了笑。“狡猾!”呵呵…。来了几天都没有好好欣赏一下青海的景色,现在看着远处的景色,果然和内陆真的很是不同,高原上的山岭虽然不见高耸千仞,却是雪线以上的冰川雪峰,现在是春天冰雪融化成的雪水,长年渗进草甸下漫流,聚成沼泽,汇成溪流,再汇百川而成河…反正就是好美。远离了盛京的繁华,喧嚣、战争,看着眼前这自然的风光,多尔衮也突然轻松了好多,拉着我骑上马疾风而驰…一路上洋溢的笑声。 
  果然,不出两日后,苏泰派人邀多尔衮入府协商,从额哲手中接下方型锦盒,我能感觉多尔衮当时的手在微微的颤抖。  
                  
第129章:玉玺3
  就这样多尔衮不费一兵一卒,利用族亲关系,兵不血刃,降服额哲,使这次进军变成一次盛大的受降典礼。招降了漠南蒙古最强大的部落的余部,蒙古四十万部落尽服大金,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蒙古问题。 
  明日就要启程回盛京了,天已经黑了。多尔衮还是不停的拿着传国玉玺把玩着,青海的夜里还是很冷,我走上去将披风给他披上,“多尔衮,明儿就回了,早点睡吧!” 
  他没有抬头的问我“青莪,你知道传国玉玺上面刻的是什么字吗?” 
  这个还用问我?我看着他手中的玉玺,只见其方圆四寸,上面交刻着五条龙,正面刻有“制诰之宝”四个字。“不是制诰之宝吗?” 
  他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呼出一口气。“应该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才对!”说完默不作声。 
  “啊?那么说这个不是真的传国玉玺?” 
  他嘴角一挑,“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大怒中将玉玺掷于地上,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而这个却完美无缺。”说完看着我。 
  “那怎么办?”我对于这个倒是没有主意。 
  只见他诡异一笑,“是不是得又有什么所谓?只是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而已。”说着郑重的将玉玺放入锦盒并盖上封条。 
  我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它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本身,而在于它的附加价值?”聪明!我怎么没有想到。  
                  
第130章:玉玺4
  在回程中多尔衮还趁势又招降了济尔农部包括河套地区一大片富饶地区成为大金的势力范围。顺便又派人在山西大同抢掠了一番。这次的出征奠定了他在军事上如神话般战无不胜的威望。 
  四月底,班师回盛京。皇太极亲自率领诸贝勒远迎至阳石木河。 
  远远的就看见最中央的两黄旗队伍,马色服装都一样,一个明黄的身影骑在马上,再旁边的则是两蓝和两红旗。没有车撵,都骑着马。在距离队伍约两百米的地方,多尔衮和众将皆下马前行。皇太极也从马上下来向我们走来。 
  当走到跟前的时候,多尔衮大步向前几步半跪下身,高举锦盒,大声喊道:“恭喜大汗,得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天命所归!”在场所有八旗将士一片欢腾。 
  皇太极激动的将多尔衮扶起,“十四弟!辛苦了!”说着接过锦盒打开,这是皇太极梦寐以求的。但当他看到玉玺后的一瞬间一愣,微眯了下眼睛!进而看了多尔衮一眼,随即微微一笑,将玉玺放入锦盒,转头看着多尔衮身后的我。我握着拳头向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也不管他能不能看得懂。他无奈的笑着对我摇了摇头。随即转向额哲,接受额哲的拜见。册封额哲为亲王,并将哲哲生的长女马喀塔格格嫁给额哲做福晋,并分设左右翼察哈尔八旗,设都统和副都统统治察哈尔左右翼。 
  …………………… 
  九月 
  皇太极正式收纳林丹汗后妃为妃。西麟趾宫福晋娜木钟,即原林丹汗的囊囊福晋,为西宫大福晋,称贵妃;东衍庆宫福晋巴特玛。璪即原林丹汗窦土门福晋,为东次宫侧福晋,称淑妃; 
  贝勒豪格看上了林丹汗的伯奇福晋; 
  贝勒阿巴泰选中了林丹汗的俄尔哲图福晋; 
  贝勒济尔哈朗由于妻子刚刚亡故,苏泰又是妻妹,所以皇太极就将苏泰指给了他。 
  代善迎娶林丹汗的女儿泰松格格。  
                  
第131章:进宫教汉文
  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 
  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史册上;另一件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崇德元年) 
  皇太极在盛京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仅是满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汉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国臣民的皇帝。 
  同时晋封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代善为和硕礼亲王,济尔哈朗为郑亲王,阿济格为英郡王,豪格为肃亲王、孔有德为智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恭顺王…… 
  七月 
  定五宫制,立清宁宫为中宫皇后,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哲哲正位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