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飘萍(综武侠) >

第26章

飘萍(综武侠)-第26章

小说: 飘萍(综武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我想着,即便是读了再多的书又如何?我总还是个不伦不类的。不像是纯然的汉人,更加不像是塞外的人。我倒想是找个人问问,我这样的,究竟算是什么人呢?”
  他声音渐低,只道:“若是当年我不学那些个汉人的东西,不学什么儒学,和草原上那些少年们一般,整日放羊牧马,即便是茹毛饮血,倒也快活。”
  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几乎听不到。若非楚方白耳力非凡,也听不见他说些什么。
  只是听到了这话,楚方白却更希望自己没有听到过。他心中着实难受。
  这也是张丹枫的心里话了。
  没有归属感,这就是他一辈子痛苦的来源了。
  即便是在书中,他后来和云蕾相爱,又认定了自己是中国人,才一心为民,连自家祖传的宝藏都放弃了。可是从内心来说,又有谁能够真正的理解他?
  他学的都是汉学,行事说话也都像是饱学书生。可他毕竟是从小在草原上长大,受到草原民族对于性格习惯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即便他从一开始就是书生打扮,内里学识,也足称一时俊才,却仍旧不和那些中原的,江南的书生们相同。
  从没见过哪家书香世家,哪所书院教养得出张丹枫这样洒脱,这样风流自若,这样能歌能哭的人来。
  无他,还是生长的环境过于拘谨了。即便天生心性洒然,也做不到像张丹枫这样,不顾忌旁人眼光,真性情待人。
  就如同张丹枫自己所说,他的确是个异类。在草原上他有太多文章教化,不像蒙古人;入了关他又显得太放纵,不像是汉人了。
  当初看书的时候,或许也就是这种孤独的,没有归属感的痛苦,才让张丹枫这个过于完美的形象有了让人亲近的感觉。楚佩瑾那时候数次读萍踪侠影录,就能够了解那种感受,此时楚方白亲耳听见张丹枫的话,亲眼看着他眼神迷茫,那感觉自然只有更加深切。
  一时间,楚方白竟觉得心口剧痛。不单是他对张丹枫觉得心疼,竟然还有些,是身体自己,不由自主地觉得痛。
  东方的身世,虽然没有张丹枫那样复杂,却也能说上一声同病相怜了。楚方白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岂不更加是异类?再加上这具身体的残缺,从生理上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上应该产生的范畴之内。
  当下楚方白真是感同身受,一时间心情激荡,竟是说不出话来。
  过了许久,楚方白才深吸一口气,缓缓地道:“怎么如此说?要说是不伦不类,我岂不是比你更该被人说是非我族类?”
  他看向张丹枫,轻声道:“我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我自己也是不清楚。我母亲是摆夷人,又不纯粹是摆夷人,她母家亲戚,还有苗人和彝人;我父亲说他自己是汉人,却长着一双绿色的眼睛,你说说看,哪里有汉人长着绿色眼睛的?”
  张丹枫“呀”了一声,低头看楚方白的眼睛。虽然不是绿色,却也不纯粹是黑色的,只是皮肤白,显得眼睛墨黑,看不出有其他颜色。一时间他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得听着。
  楚方白微微叹息,道:“我自小却是在汉人的村子里长大,只是相貌和汉人不同,旁的人都避开我。长到六七岁时,我父亲过世,我随着母亲到摆夷人的村子里,却又因为和摆夷人相貌不同,人人都说我是汉人的种,险些要将我撵出去。
  “后来我母亲也过世,那时候我也只有十来岁。幸好遇见了童大哥,带着我到了日月神教中,这才算是过了段安稳日子。
  “只是我幼时是把自己当作汉人,后来又将自己当作摆夷人,到了教中,三教九流,什么样人没有?我几十年下来,却真是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人啦。”
  楚方白看看张丹枫,微微一笑,道:“可我却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我是什么人,又哪里碍着我活得自在随意?如今想想,大家都在这片土地上讨生活,任它朝代更迭,疆域变迁,咱们不还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么?
  “就不说是谁家天下,谁家子民了。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就都是这片土地的子民。
  “摆夷人,苗人,汉人,蒙古人,终归都是人。你就能说,摆夷人因长相与汉人有异,他们就不是人?你就能说,蒙古人因吃饭穿衣习俗与汉人不同,他们就不是人?”
  张丹枫顿时有些张口结舌,这样的话,他的确是从没听过。
  岂止是他,即便是一旁装作自己不存在的小殷,也已经在楚方白说话的时候,好几回忍不住抽气。实在是,这样的话已经算是大逆不道了。即便日月神教里不尊朝廷,可也有所谓蒙汉之分胡华之别的说法的。
  楚方白觉得刺激张丹枫,已经刺激得够了。只怕此时他早就没有心思去想自己的孤独和无归属,而是满心都是楚方白刚才的话了。
  可是又有些话,楚方白觉得是不吐不快。书里云蕾也对张丹枫说过类似的话,可是当时读了,就觉得只触及皮毛,云蕾那时候根本不了解张丹枫的内心。
  云蕾只是随口一句话,根本就不知道那时候张丹枫心里的痛苦。那句话虽然使张丹枫认同了云蕾,楚佩瑾读书时,却只觉得云蕾的心,根本没有和张丹枫贴心。
  此时楚方白觉得,他是足够了解张丹枫的心情了,也真想用穿越后曾经劝过自己的话,劝一劝张丹枫。只是怕一句话说出来,教张丹枫心中有了疑虑,怀疑自己已经知道他身份。
  他咬了咬下唇,终究还是开口道:“蒙古人原先也曾经在如今的北京生活,也曾经遍及中华大地,摆夷人也不只是在云南才有,苗人更是从唐朝就不再守着苗疆啦。大家说起来,都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是么?
  “那还硬要分什么这样的人,那样的人,做什么?这世上哪有哪个人,就能说自己身体里没有一滴血不是汉人的血!硬有什么民族偏见,倒是狭隘了。
  “若是朝廷官员,那倒还是有别的考量的。平民百姓,一样的为生计奔波,这个国家究竟是谁家的,究竟是谁家在做皇帝,与他们相干太少。不过都是想要过好日子,改朝换代,也只是苦了他们,他们只是想要安稳日子罢了。
  “终究说起来,咱们会些工力夫,又如何不是普通百姓了?这片土地叫做中国,别管我是摆夷人,苗人,或是汉人,我都是中国之人。
  “谁坐了江山,与我无关。我只要他能将国家治理得安定,再没有外忧内患,不论是摆夷人,苗人,或是汉人,都一般地过好日子,我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又有什么关系?”
  楚方白抬头,正和张丹枫四目相接。张丹枫神情有些怔忡,楚方白却是坚定。
  毕竟是在那样一个各民族大一统的国家生活了二十六年,楚方白哪里还有什么民族偏见,又哪里还有什么对某家皇朝的忠诚。
  他直视着张丹枫,道:“我只记得我是被这片土地生养了的,我是中国人。纵使是千百年前,纵使是再过得千百年,只要这片土地还是中国,我便是中国之人。
  “即便是往高远了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我只要爱护守卫这片土地就是了。我只要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人人都过得好。其他的,家国之见,民族之分,我都没有。”

  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上

  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上
  张丹枫有些深思的模样,很久都没有再说话。
  楚方白不知道他是动摇了复国的心思,还是更加坚定了要将大明朝取而代之。
  张丹枫自己说过,入关以来也有月余。这一月有余,他也是见识了大明疆域上,百姓们的生活。
  要是让楚方白实话实说,百姓们过得不好。辛辛苦苦,营营碌碌,可一整年也不见得能吃上一顿饱饭。
  但是却过得安稳。
  即便现在的皇帝,是英宗朱祁镇,是个心地不坏,但是不会治国,还听信祸国宦官的话的少年皇帝。可是大明立国已久,总是稳定的,没有什么巨大的天灾人祸,没有什么外敌入侵,这国家,总还是能安安稳稳地等待着被交到下一任的皇帝手中。
  楚方白是这样想的,就让现状持续下去,朱祁镇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是个昏君。如果没有王振,他说不得还能做个中兴之主。
  即便说什么没有民族偏见,可是果真瓦剌打到了大明的土地上,他们可是有着强烈的民族偏见的,定然不会把汉人当作人看。到时候百姓的日子,只会比现下更糟。
  只是却不知道张丹枫却是怎么想的。是觉得大明朝腐朽,应该由大周取而代之?还是觉得,引瓦剌兵助大周复国,是更加不可取?
  总之现在还不到正统十四年,张丹枫用不着立即就抉择,他是要帮他父亲,还是要护卫百姓。他还有四年时间,可以慢慢想呢。
  于是楚方白也不说话,一行人只静静地赶路。
  只听到马蹄声响,车轮转动。张丹枫自然是想着他的心事,任由照夜狮子自己向前跑。楚方白却也想了许多事情。
  比如,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真实的世界。这是在书中的世界,还是真实的历史。
  比如,要不要介入历史事件当中,如果他出手,杀死王振,就不会有土木堡之变,不会有京北失地,不会有北京保卫战,于谦或许也不会再被朱祁镇枉杀。
  比如,人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轨迹。天定的有多少,人力可以改变的,又有多少。
  又比如,在这样的一个混乱的世界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故事主角?又或者,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某个故事的主角?
  ~~~~~
  将近中午才从嵩县出发,当天是绝对赶不到开封的了。楚方白看到天边晚霞飞红时,就让老黎在他们经过的镇子上停下了。
  这镇子倒真不是个小镇,来时楚方白和张丹枫走的是最近的路,只想着一天赶到,没有经过这里。此时一问,楚方白倒是庆幸绕了路来到这镇子上了。
  因这镇子正是朱仙镇。
  朱仙镇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后世虽说有些衰败,楚佩瑾却也去过,颇值得一观。
  正值夏日,木版年画此时是看不到的,却能见到每家每户都在院子里晒着几个坛子。
  张丹枫自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可楚方白却心知肚明。心中暗笑,看着张丹枫问了院子里的老大娘,得知那散发着一些异味的坛子里装的竟是吃的,满脸诧异的样子着实好笑。
  晚上宿在了镇子上一家客栈里,却不是按着楚方白平素作风,选了最大的客栈。
  张丹枫在瞧见掌柜的和店小二时,眼睛都停留了片刻。楚方白也不怕他看出这里是日月神教的暗舵,径自走进客栈。
  饭食端上来,楚方白特意要人给张丹枫奉上了那坛子里的东西。虽说看着油汪汪的,却褐黑色一团模糊,看不清楚里面究竟是些什么。张丹枫颇有些畏惧,看着楚方白拿了面饼,将那黑酱涂抹在上面,吃得开心。
  等入夜了,楚方白自然又是要运工力调息。刚刚闭上眼睛,却听门上一阵敲门声。楚方白张开眼睛,张丹枫已经将门推开了一条缝,笑嘻嘻地在外面向里看。
  楚方白皱眉,却又怕他是真的有些急事,便道:“你却是有什么事情?”
  张丹枫便推门走进来,笑道:“如今你可不能笑话我见识少啦。今晚吃的那好吃的酱,我方才去向一位大娘问清了怎么做的。佩瑾,你可不知道了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