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可以放心出题!”
老人笑了笑道:“第一个问题,让你选择一下:如果你身边只有一个梨,而你的弟弟却又非常想吃这个梨,你会怎么做?”
扶苏想也不想道:“很简单,哥哥应该让着弟弟,梨给他吃!”
“为什么?”老人笑着问!
扶苏眨了眨眼睛道:“第一,他是我弟弟,我应该爱护他,让着他,第二、在这些无关乎大节的问题上,做人要谦和一些!”
老人点了点头,继续道:“好,第二个问题:如果让你过一个独木桥,桥下水流很汹涌,当你来到桥中间时,前头却出现了一只狼,你想退后时,却发现身后有一只虎,你会怎么办?”
扶苏面色严肃的想了想,坚定地道:“跳水!我个小体弱,无论对付狼还是虎都是必死无疑,而我却会游泳,跳到水里至少还有点生存的希望!”
看着扶苏像个小大人似的回答问题,老人和赢政不由得都笑了。
老人在笑声中继续问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正规得多了:“扶苏,国家就好像一根长满荆棘的权杖,你如何安全的掌握他而又不会被刺扎得头破血流?”
扶苏立时正色道:“这有何难!给我一把刀,将所有碍事的荆棘毫不留情的斩去,一根平滑安全的权仗掌握起来自然就会很舒服!”
老人笑了,显然是非常的开心,白头发、白眉毛、白眉子一起乱抖,犹如一尊笑弥勒一样的喜悦。赢政有些呆了,显然是已经多年未看见老人如此开心啦!
老人笑道:“扶苏,答得不错,你的三个答案都有些出乎老夫的意外。但也由此可见,扶苏他谦和待人而又有原则,独立大胆却又思虑缜密、考虑周到却又不受任何拘束,做事狠辣且十分果断!的确是成大事之才,这个徒孙我收下了,就做为我的关门弟子吧!”
赢政闻言大喜道:“多谢老爹破格收录,政儿代扶苏谢谢您!”老人却摇了摇手,笑道:“不要谢我,我在临了前尚能有这样一位聪明的徒孙,老天对我不薄啊!这样吧,扶苏,日后你每天来这里,王子所需学习的诗、书、礼、乐、射、御、剑法、兵法以及帝王之术等老夫都可以教你!只是大秦的刑名术老夫并不熟悉,政儿,刑名之术还得你另让一人来教!”
赢政恭声道:“是,老爹。孩儿身边的宦者赵高和朕从小一起长大的,很是忠心。且十分精通刑名之术、大秦没有人能够超过他,所以朕打算过几年等扶苏到十岁以后,让他来教扶苏刑名之术。您看如何?”
老人闻言心有所思,睿智的老人见过赵高几次,以老人的智慧如何看不出赵高的阴险之处!?只是老人知道赵高的父亲曾经以身为赢政父庄王替死,且赵高又和赢政自小一起长大,所以赢政对赵高十分的信任。老人想了想,点到为止道:“赵高是条毒蛇,政儿你要小心驾驭才是!”
赢政笑道:“老爹放心,赵高的脾性政儿一清二楚。有政儿在,他玩不出什么花样来的!”扶苏也微微一笑道:“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王英明神武,孩儿也不是吃素的!赵高再奸扶苏也不怕他!他敢冒刺扶苏自会像削荆棘一样处罚他!”
秦王和老人见扶苏如此的形容自己和赵高,不禁仰天大笑道:“比得贴切、比得有趣,看来我们倒是多心啦!”
接下来,秦政和老人又谈了一会正事,见天色已近中午,赢政才和扶苏恋恋不舍的拜别了老人!
回到宫中,扶苏十分得意的对天大呼一声道:“伟大的秦,将来我会掌管你,领导你走向世界!”
第五章 学艺一
于是从次日起,年仅五岁的小扶苏就开始了他漫漫的求学生涯!
每天一早,小扶苏就早早的爬了起来!知道老人爱静,扶苏摒弃一切侍从人等孤身前往老人处聆听教诲!老人的教学方法相当的独当,绝非现代中国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老人总是以种种形象的比喻和故事让精僻的学识一点一点的灌输进扶苏的脑袋。在老人浩如烟海的学识见扶苏大感震惊的同时,睿智的老人也在为扶苏惊人的学习、接受能力而感到惊讶!(当然,扶苏的前生可是双料硕士呢,总归是有几把刷子的!)
从此宫里宫外、城里城外、高山田野……总之,咸阳城左近都经常可以看到老人和扶苏这一老一少的身影。而秦王派出的侍卫们都遵从王命,只是远远的跟在旁边相护,并不敢随意上前打扰!其实赢政也是多虑了,以‘中隐老人’的惊人剑术,现在年纪虽然大了点,可是要想从老人那里讨得什么便宜,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老人还常常以各种身份带着扶苏串遍咸阳的大街小巷,感受着民间的贫寒与冷暖。尤其是经常带扶苏去那些贫民聚居的贫民窟和其中的苦孩子们一起玩耍,一则为的是让扶苏知道民间的疾苦,二则是培养他与群众相处的领导能力。
中午饭后,老人因体力关系便较少出去了,或是教授一下诗、书、礼、乐等杂识,或是让扶苏帮着在菜园内干活。由于老人的教育方式是启发性的,所以有时侯扶苏因为烦闷耍起小性子时,老人也从不勉强!
五年间,扶苏得到了除基础教育以外更多的东西。老人将隔在他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帘幕拉开,教他认识这个世界欢乐温馨的一面,也看到悲惨病苦的另一面。扶苏虽然前世自小也在农村长大,可是当他真正看到古代社会贫苦阶层的生活时,它还是为那种低劣的生活水平所深深地震惊了:泥泞的道路、肮脏的街道、破败的茅屋、饥饿的人们、众多的寡妇……看来秦人在建成一个世间最锋利的战争机器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就这样,在扶苏逛遍咸阳大街小巷的童年中,和街上的孩子们处得很好。由于扶苏前世生长在偏僻的农村,所以童年过得也并不十分快乐,现在能够重温这美妙的童年,扶苏非常珍惜,尽量忘却自己的年龄和身份,真正的开始融入孩子们的群体中!
街上的孩子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也对他没有嫉妒,当然也就没有抗拒和讥刺,他们全不知道他的来历,对他从内心中接纳。
在戏耍中,他们一起唱歌、一起游戏、一边分吃不多的食物,虽然有时候偶尔大家也会打打架、骂骂街什么的。只是善忘的孩子们很忙便会和好,再次戏耍在一起。而在这群孩子当中,扶苏以杰出的智慧和高贵的气质很快便成了这群孩子的老大,虽然大多数的孩子比他年龄都大!
在这些孩子当中,扶苏甚至还认识了一个腼腆的小女孩。她和他一样是同是八岁,同样是两小无猜的年龄!(嗯,好像不对, 扶苏不能算!他实际心理年龄大得多!呵呵!)
起初,在扶苏和孩子们尽情玩耍的时候,扶苏一个冷眼便觑见了一个穿着红色衣裙的美丽小女孩正一脸羡慕的忘着他们!当小女孩有些难为情的要求也要和扶苏他们一起玩耍的时候,却被孩子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小女孩穿的衣衫十分华贵,她一定是有钱人家的女孩。所以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们不愿意接纳他!
当小女孩委屈得哭哭啼啼的时候,扶苏怜花惜玉的心动了,主动走上去牵着他的手带她走到了孩子们中间。由于扶苏是孩子王,所以在扶苏的劝导下,孩子们终于勉强接受了这个小女孩。一时间,美丽的小女孩高兴得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看得扶苏眼都直了。扶苏心里惊讶道:这么小就这样迷人,长大了一定是位绝世美人!
在边游戏边玩耍的交流中,扶苏竟然震惊的知道了这个小女孩的身份。她叫王瑕,是当今虎贲军中尉王翦的女儿。由于深长在高墙大院中,十分的寂寞,所以一日从高墙后看到扶苏和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兴,才偷偷的从家里跑出来要求加入!
知道了王瑕身份的扶苏当即傻了眼:不会吧!这么巧!?一下子就遇到了战国未期最有名秦将王翦的女儿!而且在历史上,这王瑕就是扶苏未来的老婆唉!扶苏顿时晕了,心中不禁十分纳闷:自己的到来看来仍然没有太多改变历史,王瑕仍然按照历史与他见面,看来这位美丽的老婆以后是跑不掉了!
心中想着龌龊心思的扶苏从此以后就时常对着美丽的王瑕发呆,为此没少成为孩子们的笑柄,常常弄得王瑕十分不好意思!
不过强壮的扶苏从此便开始以王瑕的保护神而自居,每当孩子们又欺负王瑕的时候,他总勇敢的站出来保护她。而一看到王瑕满眼崇拜的小星星时,扶苏便十分的得意!(晕,看来英雄救美的情结只要是个男人,不论大小都会有的。呵呵!)
这几年里秦国并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自公元前236关中郑国渠修建完成以来,秦国的关中一带真正变成了沃野千里的粮仓,秦军开始积蓄力量准备出关攻取六国!(郑国渠巧妙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设计也可谓巧夺天工。原本韩国遣间谍郑国欲以使秦修建郑国渠这一庞大的水利工程来耗尽秦力的做法,却成了秦积蓄国力、准备一统的一着妙棋。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搬石头砸自已脚’的绝妙范例!)
就在扶苏十岁那年,也就是公元231年,秦王政十六年,公孙玉终于被秦王赢政立于王后。听到这一消息的扶苏双手不禁颤抖了一下,但旋即握紧了双拳。以他目前的能力来说,并不能做些什么来阻止公孙玉成后,或是阻止胡亥的出生,何况公孙玉本人十分的贤惠和善良、对身为秦王长子的扶苏也一向很照顾。所以真叫扶苏下手,扶苏也会相当的为难!
就在扶苏还在为此事而苦闷的时刻,一天,‘中隐老人’带扶苏来到了城外的一座竹林中。老人以睿智的眼睛看出了扶苏现在心情并不是很好,但深知道扶苏倔强脾气的他并没有追问什么,只是想了个方法让扶苏让时忘却那种忧虑!
飘摇的竹叶中,老人开始正式地教扶苏练剑!与以往小扶苏和老人对战时用的竹剑有所不同,老人这回用的可是真正的宝剑!
“扶苏,拔出它!”老人递给扶苏一把沉甸甸的宝剑!
“铮”的一声龙吟清啸,寒光闪闪的剑身顿时脱鞘而出、散发出刺目的寒光!
扶苏细眼打量手中的宝剑,只见剑上寒光闪闪,在周围光的照耀下发出奇幻的光彩。在剑脊上清楚地可以看到刻着一条升龙,龙首直冲剑尖;在剑的背面刻着钟鼎文“豪曹”二字。豪曹,豪曹,扶苏公子努力从记忆中思索这两个字,终于“纯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五剑皆欧冶子所作。”这一行话出现在脑海中。
扶苏大惊道:“原来这是欧冶子大师所作的千古名剑‘豪曹’!祖师爷爷,你从哪里得来的!”老人笑道:“此剑仍是老夫早年游历江湖时所得,已跟随老夫多年!老夫年已近百,时日无多,为免宝剑相随于地下,故将此剑传你!”
扶苏大喜道:“名剑须有德者居之,此等宝剑扶苏受之有愧!”老人大笑道:“你休要谦逊,你年纪尚小,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希望你日后能够善抚万民,勿负我望!”扶苏忙恭敬地道:“谢祖师爷爷,孩儿一定谨记在心!”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