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南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尚书令、楚王马殷为守太师、尚书令,
封楚国王。庚子,幸白司马陂,祭突厥神,从北俗之礼也。
秋七月庚戌朔,以宋州节度使王晏球充北面行营副招讨使。癸丑,以左金吾
将军乌昭远为左卫上将军,充入蛮国信使。中书奏:“马殷封楚国王,礼文不载
国王之制,请约三公之仪,用竹册。”从之。壬戌,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孟知祥加检校太尉、兼侍中,东川董璋加爵邑。以左效义指挥使元习为资州刺史,
右效义指挥使卢密为雅州刺史。癸亥,幸冷泉宫。甲子,以检校工部尚书谢洪为
宿州团练使。夔州刺史西方邺奏,杀败荆南贼军,收峡内三州。丙寅,升夔州为
宁江军,以邺为节度使。戊辰,诏曰:“顷因本朝亲王,遥领方镇,遂有副大使
知节度事,年代已深,相沿未改。其东川、西川今后落副大使,只云节度使。”
庚午,遂州留后李敬周、鄜州留后刘仲殷莘正授本州节度使。壬申,兖州节度使
房知温移镇徐州,徐州节度使安元信移镇襄州,沧州节度使赵在礼移镇兖州。以
齐州防御使安审通为沧州节度使。是日,诏陵州、合州长流百姓豆卢革、韦说等,
宜令逐处刺史监赐自尽,其骨肉并放逐便。是日,逐段凝于辽州,刘训于濮州,
温韬于德州。甲戌,太子少保任圜上表乞致仕,仍于外地寻医,诏从之。丁丑,
以左金吾大将军曹廷隐为齐州防御使。
八月己卯朔,日有食之。辛巳,以右谏议大夫孔昭序为给事中,以秘书少监
崔懀亿梢榇蠓颉H晌纾杂益缥来蠼鹾馕罅煳郎辖灰在几绷
守赵敬怡为右卫上将军,判兴唐府事。乙酉,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
落,各差使随牂家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等一百五十三人来朝,进方物,各赐官告、
缯采、银器放还蕃。丙戌,以御史中丞卢文纪为工部尚书,以左谏议大夫梁文矩
为御史中丞。邓州留后陶玘贬岚州司马,以其为内乡县令盛归仁所讼,税外科率
故也。仍赐归仁绯袍鱼袋。癸巳,幸皇子从荣第,宣禁中伎乐观宴;从荣进马及
器币,帝因以伎乐赐之。华州上言,渭河泛滥害稼。丁酉,以吏部郎中、袭文宣
公孔邈为左谏议大夫。史馆修撰赵熙上言:“应内中公事及诏书奏对,应不到中
书者,请委内臣一人抄录,月终送史馆。”诏差枢密直学士录送。青州进芝草。
新州奏,契丹乞置互市。癸卯,汴州节度使朱守殷加兼侍中,郓州节度使符习加
检校太尉。甲辰,皇子从荣娶鄜州节度使刘仲殷女,是夕礼会,百僚表贺。
九月辛亥,义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王都加食邑实封。幽州节度
使赵德钧加检校太尉,镇州节度使王建立加同平章事。伪吴杨溥遣使以应圣节贡
献。己未,以前云州节度使高行珪为邓州节度使。是日,出御札曰:“历代帝王,
以时巡狩,一则遵于礼制,一则按察方区。矧彼夷门,控兹东夏,当先帝戡平之
始,为眇躬殿守之邦,俗尚贞纯,兵怀忠勇。自元臣镇静,庶事康和,兆民咸乐
于有年,阖境弥坚于望幸,事难违众,议在省方。朕取十月七日亲幸汴州。”庚
申,以卫尉卿李延光为大理卿。北京留守李彦超上言:“先父存审,本姓符氏,
蒙武皇赐姓,乞却还本姓。”从之。乙丑,夏州节度使李仁福、凤翔节度使李从
严、朔方节度使韩洙,并加食邑,改赐功臣。以汝州防御使赵延寿为河阳节度
使,以比部郎中、知制诰刘赞为中书舍人,以河阳掌书记程逊为比部员外郎、知
制诰,以代州刺史李德珫为蔚州刺史。
丙寅,枢密使孔循兼东都留守。襄州夏鲁奇上言,荆南高季兴遣使持书乞修
贡奉,诏鲁奇不纳。诏诸州录事参军,不得兼使府宾职。己巳,邓州节度使史敬
镕加检校太保,同州节度使卢质加检校司徒。御史台奏:“每遇入阁,旧例只一
员侍御史在龙墀边祗候,弹奏公事,或有南班失仪,点检不及。今欲依常朝例,
差殿中侍御史二员,押钟鼓楼位,仍各缀供奉班出入。”从之。以青州节度副使
淳于晏为亳州团练使。契丹遣使美棱玛古已下朝贡。戊寅,西川奏:据黎州状,
云南使赵和于大渡河南起舍一间,留信物十五笼,并杂笺诗一卷,递至阙下。
冬十月己卯朔,帝御文明殿视朝。癸未,亳州刺史李邺贬郴州司户,又贬崖
州长流百姓,所在赐自尽。判官乐文纪配祁州,责其违法黩货也。乙酉,驾发西
京,诏留宰相崔协以奉祠祭。丁亥,帝宿于荥阳。汴州朱守殷奏,都指挥使马彦
超谋乱,已处斩讫。戊子,次京水,知朱守殷反,帝亲统禁军倍程前进。翼日,
至汴州,攻其城,拔之,守殷伏诛。丙申,磁州刺史药纵之上言,今月十二日,
供奉官王仁镐至,称制杀太子少保致仕任圜。契丹遣使持书求碑石,欲为其父表
其葬所。戊戌,诏曰:“诸道州府,自同光三年已前所欠秋夏税租,并主持务局
败阙课利,并沿河舟船折欠,天成元年残欠夏税,并特与除放。?笔敝鼗寮裙範
任圜之祸,恐人非之,思沛恩于众以掩己过,乃奏曰:“三司积欠约二百万贯,
虚系帐额,请并蠲放。”帝重违其意,故有是诏。时议者以蠲隔年之赋,犹或惠
民,场院课利一概除之,得不启奸幸之门乎!
己亥,诏曰:“太子少保致仕任圜,早推勋旧,曾委重难,既退免于剧权,
俾优闲于外地。而乃不遵礼分,潜附守殷,缄题罔避于嫌疑,情旨颇彰于怨望。
自收汴垒,备见踪由,若务含宏,是孤典宪。尚全大体,止罪一身,已令本州私
第自尽,其骨肉亲情仆使等并皆放罪。”辛丑,诏曰:“后来其苏,动必从于人
欲;天监厥德,静宜布于国恩。近者言幸浚郊,暂离洛邑,盖逢岁稔,共乐时康。
不谓奸臣,遽彰逆状,为厉之阶既甚,覆宗之祸自贻。俾我生灵,遘兹纷扰,永
言轸恻,无辍寐兴。宜覃雨露之恩,式表云雷之泽,应汴州城内百姓,既经惊动,
宜放二年屋税;诸处有曾受逆人文字者,随处焚毁。应天下见禁囚徒,除十恶五
逆、杀人放火、劫盗、合造毒药、官典犯赃、伪行印信、屠牛外,罪无轻重,并
从释放。应有民年八十已上及家长者有废疾者,免一丁差役”云。以山南西道节
度使张筠为西京留守,行京兆尹。青州节度使霍彦威差人走马进箭一对,贺诛朱
守殷,帝却赐彦威箭一对。传箭,番家之符信也,起军令众则使之,彦威本非蕃
将,以臣传箭于君,非礼也。癸卯,以权知汴州事、陕州节度使石敬瑭为汴州节
度使、兼六军诸卫副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凤翔奏,地震。丙午,威武军
节度副使、检校太尉、守建州刺史王延亶可同平章事、守建州刺史,充奉国军节
度副使、兼威武军节度副使。诏割施州却属黔南。
十一月己酉,帝祭蕃神于郊外。庚戌,以皇城使、行袁州刺史李从敏为陕州
节度使。乙卯,青州霍彦威、郓州符习来朝。以太子詹事温辇为吏部侍郎。徐州
房知温为朝。戊午,黔南节度使李绍义加检校太保。庚申,皇子河中节度使、检
校太保、同平章事从珂,邺都留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从荣,河南尹、判六军
诸卫事、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从厚,并加检校太傅,进爵邑。贝州刺史窦廷琬上
言:请制置庆州青白两池,逐年出绢十万匹,米万石。诏升庆州为防御所,以廷
琬为使。壬申,诏霍彦威等归藩。诏太宗朝左仆射李靖可册赠太保,郑州仆射陂
可改为太保陂。时议者以仆射陂者,后魏孝文帝赐仆射李冲,故因以为名,及是
命之降以为李靖,盖误也。契丹遣使摩琳等率其属来乞通和。
十二月戊寅朔,以前凤翔留后高允贞为右监门上将军。诏以施州为夔州属郡,
以其便近故也。遣飞胜指挥使于契丹,赐契丹主锦绮、银器等,兼赐其母绣被缨
珞。己卯,蔚州刺史周令武得代归阙,帝问北州事,令武奏曰:“山北甚安,诸
蕃不相侵扰。雁门已北,东西数千里,斗粟不过十钱。”帝悦,顾谓左右曰:“
须行善事,以副天道。”居数日,帝延宰臣于元德殿,言及民事,冯道奏曰:“
庄宗末年,不抚军民,惑于声乐,遂致人怨国乱。陛下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亦
淳化所致也。更顾居安思危。”帝然之。许州地震。庚辰,皇子邺都留守从荣移
镇太原。以北京留守符彦超为潞州节度使。乙酉,以彰国军节度使李从璋昧于政
理,诏归阙。敕新及第进士有闻喜宴,逐年赐钱四十万。己丑,兖州节度使赵在
礼来朝。诏出潜龙宅米以赈百官。壬辰,以太傅致仕齐国公赵光逢卒辍朝。丙申,
许州节度使夏鲁奇移镇遂州。庚子,幸石敬瑭公署及康义诚私第。甲辰,狩于东
郊,腊也。丙午,追尊四庙,以应州旧宅为庙。
卷三十九(唐书) 明宗纪五
天成三年春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辛亥,前河阳节度
使、检校太傅、兼侍中孔勍以太子太师致仕。癸丑,诏取今月十七日幸邺都。甲
寅,以国子祭酒朱守素卒废朝。丙辰,以镇南军节度使袁建丰卒废朝,诏赠太尉。
丁巳,诏曰:“朕闻尧、舜有恤刑之典,贵务好生;禹、汤申罪己之言,庶明知
过。今月十七日,据巡检军使浑公儿口奏称,有百姓二人,以竹竿习战斗之事。
朕初闻奏报,实所不容,率尔传宣,令付石敬瑭处置。今旦重诲敷奏,方知悉是
幼童为戏,载聆谠议,方觉失刑,循揣再三,愧惕非一。亦以浑公儿诳诬颇甚,
石敬瑭详覆稍乖,致人枉法而殂,处朕有过之地。今减常膳十日,以谢幽冤。其
石敬瑭是朕懿亲,合施极谏,既兹错误,宜示省循,可罚一月俸。浑公儿决脊杖
二十,仍销在身职衔,配流登州。小儿骨肉,赐绢五十匹、粟麦各百石,便令如
法埋葬。兼此后在朝及诸道州府,凡有极刑,并须子细裁遣,不得因循。”百僚
进表称贺。
己未,中书门下奏,国子祭酒,望令宰相兼判。乃诏崔协判之。(《五代会
要》载原奏云:祭酒之资,历朝所贵,爰从近代,不重此官。况属圣朝,方勤庶
政,须宏雅道,以振时风。望令宰臣一员,兼判国子祭酒。)辛酉,以前潞州节
度使毛璋为右金吾上将军,以左骁卫上将军华温琪为右金吾大将军,以春州刺史
张虔钊为郑州防御使。契丹方陷平州。癸亥,诏应庙讳文字,只避正文,其偏旁
文字,不用亏缺点画。契丹遣使托诺巴摩哩等贡献,帝遣指挥使奔托山押国信赐
契丹王妻。戊辰,以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富州刺史康义诚兼领镇南军节度使;以
随驾步军都指挥使、潮州刺史杨汉章遥领宁国军节度使。中书上言:“旧制,遇
二月十五日为圣祖降圣节,休假三日。准会昌元年二月敕,休假一日,请准近敕。”
从之。吐蕃伊埒雅逊等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