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365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365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学识的人作为官员,最高宗旨,就是讲究“学以致用”。正是因为进士科的难度经过王钰这么一搞,录取人数,逐年下降,由宋朝巅峰时期的五六百人,降到现在的两百人左右。最少的就是兴武三年的这一科,只录取了一百三十多人。
  如果只这样推行,那就太完美了,虽然在封建时代,但绝对可以挑选大批优秀人才。可问题是,读书人那么多,你只录取一百多人,其他没考中的人就有怨言,就要乱说话。王钰有鉴于此,借用了前宋一个非常臭名昭著的办法,就是“赐同进士出身”。
  这个办法就是说,那些屡试不中的人,考到头发胡子都白了还中不了进士,可以借由在职大臣举荐,皇帝恩准,赐给你相当于进士这样的出身和地位,也就是“相当于进士”,也可以授官。这样一来,王钰自己推行的英明科举考试制度,效果就不得不打一些折扣了。
  现在朱熹提出,要加入理学的题目。虽然皇帝对理学大部分不敢芶同,但他却看出来了,这种学说就是要求人民都当“顺民”,不要当“刁民”。对维护他的统治,大有好处。坏处就是,把人的思想都禁锢了,要是等到几百年以后。中国会不会是一个到处充塞着表情麻木,思想呆板人民的国家?
  “朱熹说,科举考试要加入理学地题目。朕思之再三。没有定论,今日朝议,诸位爱卿各抒己见吧。”这日早朝。王钰把这个议题抛了出来。
  或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他正在进行着一个影响中国上千年的行动。往后的中国,是继续学术科技先进,傲立于世界东方,还是日渐沉沦,最终成为一个东方病夫,就看他今天如何决定了。因为,他正在决定“程朱理学”的命运。
  大臣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理学。很多也是理学地支持者,皇帝话音一落,朝廷首相尚同良马上站了出来。他说话可是极有分量的,基本上可以代表绝大部分朝臣的意见。
  “启奏圣上,臣……”看来尚相要大发议论了。
  反对!“一个高亢地声音陡然响起。不止吓坏了满朝钰也抖了一下。
  尚同良回头一看。居然是门下侍中孟相爷。尚相满脸尴尬,这我什么都还没有说,孟相您在反对什么东西?
  “孟爱卿。要让人说话,你要反对也要等尚爱卿把话说完吧?”王钰笑道。
  “圣上!根本不用谈,坚决反对!理学,实由前朝周敦颐提出,臣认识这个人。他当初任广东转运判官时,是臣的下属。臣曾经为了理学,跟他辩论了十几年。臣对他的人品非常推崇,但对于他地学说,两个字,荒谬!存天理没有错,灭人欲却是挂羊头,卖狗肉。他是想这世间所有人,都遵守他那套规则,戴着枷锁生活!”孟昭常常连皇帝都不给面子,并不用说这位理学的开山祖师了。
  “孟相,遵守道德准则,严以律己,没有错吧?”尚同良问道。
  “那也要看什么道德准则,理学要人不妄言,不妄议,不妄动,这难道也是正确的?”孟昭随时看起来都是一副愤怒的样子,若是放在王钰生活那个时代,标准的老愤青。
  “这难道有错?”
  “为人处世本来就应该这个样子吧?”
  “孟相,您是不是太敏感了一些?”
  大臣们见他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纷纷笑着劝解道。王钰倒是奇怪了,这孟昭一直以固执著称,连自己都敢顶撞,应该说是一个保守而又呆板的人,怎么在理学的问题上,态度这么大地转变?
  “圣上,各位同僚,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坚决不能让理学进入科举!甚至在民间也要弹压,不许公开传播!试想,若理学成为正宗,人人信奉,人人恪守,那么几十年,一百年以后,整个中华大地,你就看不到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如果读书人都去研究理学,朝廷还取什么士?录取理学分子能够作官么?圣上执政以来,鼓励百家争鸣,对于学术,从来都是保持着不过分干预的态度。只要在忠君爱国这个大前提下,有不同意见那是好事。要是天下人都是一种声音,那才可怕!真要到了那时候,恐怕亡国之期不远矣!”
  满堂震惊!胆小的大臣们甚至陡然感觉血往脑袋上冲!这孟相爷是老疯了吧?你敢在资政殿上,天子面前,说出“亡国”这两个字?你是在诅咒大燕么?
  王钰也感觉这孟昭激动过头了,说话不分场合,也不想想合适不合适,轻咳一声,微怒道:“孟爱卿,朕虽然不是什么千古一帝,盖世明君,总还不至于成为亡国之君吧?”
  孟昭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言辞实在不合适,遂告罪道:“臣一时激动,口不择言,陛下恕罪。但臣是出于义愤,理学若由朝廷提倡,全面盛兴地话,将会流毒无穷,祸及子孙。”
  “爱卿此言,是不是太过头了?一种学说而已,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吧?”王钰笑道。
  “孟相,不会是您在前朝作官的时候,那周夫子跟您有过节,现在人家过世了,你才……”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孟昭突然转过头去,瞪着那个说话的大臣:“孙大人,孟昭虽然一张臭嘴。时常惹圣上生气。但这颗心,从来都是公正严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理学若兴起。我中华不复优势!要知道,以军队征服别人,迟早有一天要撤退。若以文化影响。则可千秋万世不灭。中华为什么是天朝上国?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军队,有广阔地疆域,更因为我们有先进地文明!我们的文明怎么来的?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完善。不断的改进。如果放任理学兴起,就会堵绝天下士子的思想,没有人再去怀疑和完善儒家学说。到了那时候,我们地先进在哪里?”
  “孟相此言大谬!儒家经典,孔子学说,怎么会不完善?难道我们现在读的圣贤书,都有错吗?”突然一人抗声问道。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儒学从来就不完善。就算今天完善,时过境迁,你敢保证儒学将来也会适应吗?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人不能总吃老本,要通于开拓进取!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孟昭引用的这三句话。是前宋宰相王安石地名言。
  就是说,自然灾害不值得畏惧,祖先制定的法律规则不值得完全效仿。人的流言蜚语不值得顾虑。人要勇于创新,不断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孟昭今天,可谓是舌战群儒,尚同良还没有说话,就被他顶了回去。王钰若非皇帝,真想替他拍手叫好,没想到,这位平时固执的孟相爷,还有这般的真知灼见。就是放在一千年以后,自己生活的时代,他的言论也是很有水平地。
  正当王钰高高在上,看着大臣们你来我往,争斗不休之时,尚书令商仲扬突然笑道:“孟相平时守旧固执,圣上想修个园子,你反对,说劳民伤财。想出兵征伐不臣,你反对,说虚耗国力。怎么今日突然开明了?”
  “老臣感陛下知遇之恩,所以时时小心。因陛下身居高位,难免犯错,作臣子就得时时提醒圣上。那不是固执,是尽臣的本分。这和反对理学,矛盾么?”孟昭冷笑道。
  王钰面子有些挂不住,我好歹是个皇帝,至高无上,你这老家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我难免犯错,就算事实如此,你也不用说得这么直白吧?
  “孟昭,朕是不是太骄纵你了?这话你也敢说?”王钰本想教训他两句,大家有个台阶下也就是了。
  可谁曾想,孟昭今天似乎吃了枪药,马上接过话头:“陛下!臣的一切是陛下赐的,您要收回,只需要一句话。臣最近发现,陛下喜欢听好话,这一班大臣,看中了理学是在替帝王掩护,所以拼命抬高理学,想讨好圣上。理学地根本,就是掩饰当权者的错误,让臣民不去怀疑,不去进谏,把错地也当成对的!难道陛下已经失去了锐意进取的雄心吗?难道陛下已经满足于现状了吗?那个万民归心,时时以天下为己任地皇帝哪里去了?”
  王钰勃然大怒,愤然起身,手指孟昭:“孟昭!你胆大包天,竟敢批评朕!朕几十年来,平西夏,灭女真,剪除蒙古,逼退契丹。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四海升平,不敢说超过代历帝王,至少无愧于祖先吧?怎么在你眼里,朕从来都是一个昏君一般?你居心何在!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朕必然重办!”
  大臣们都替孟昭捏一把冷汗,这老相爷真的老痴呆了!你怎么口不择言?如此直白的攻击圣上,你是不要脑袋了?
  “陛下,功劳不是挂在嘴上一个人,如果成天只知道念叨从前的功绩,而不思再这个人也就没有前途了。陛下所说的这些功劳,就是因为您不辞艰辛,带领全国臣民锐间进取才获得的。如果陛下没有了这个毅力,那不但不会再有新的功业,就连原来的功劳,恐怕也会保不住。”孟昭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这不是火上烧油么?你这意思是说,如果圣上安于现状,不要说再添新功,就连江山也守不住?
  王钰简直乞炸了!叉着腰在玉阶上走来走去,大口喘着气,脸色一下子煞白!大臣们纷纷出言谴责孟昭,不顾君臣礼仪。简直胆大妄为!
  “孟昭,朕,朕念你几十年来忠于国家,屡有功劳。可以不追究今天的事情。现在,你马上承认你的错误!”王钰纵然怒火滔天,还是保持着他一贯的理智。
  孟昭抬头看了王钰一眼。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继而低下头去,一言不发。
  “你!”王钰终于极度愤怒了。“殿前武士何在!”
  八名金甲武士闻声而入。大臣们纷纷避让,完了完了,孟相爷这条命今天保不住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可惜了。
  “朕就不相信,你地骨头这么硬。抓住他,让他低头认错!”王钰看来真是怒了肝火,一双眼睛血红!
  八名武士。上前按住孟昭,那老迈的身体如何能够承受得住?立马被按跪在金殿之上,可这老家伙也真硬气,把脖子昂得老高,誓不低头!双手拼命撑在地上。任凭你怎么施压,始终张着一双怒目。
  “按下去!按下去!让他低头!”王钰几乎被气得完全失态。
  “陛下不听忠言!将来必定追悔莫及!若要杀臣。一句话即可,何必如此侮辱大臣!”孟昭放声高呼!满朝文武无不色变!
  王钰简直要背过气去,死死盯了孟昭一眼。突然转身,也不宣布散朝,直入后堂而去!
  “哎呀,我的孟相爷,你这是要捅天啊!”尚同良上前扶起孟昭,大声责备道。“你就是反对理学,咱们好商量嘛,你怎么如此顶撞圣上?”
  “是啊,孟相,这不是为臣的本分,你这是,你这是……”商仲扬也来劝,可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正想补充,身后有人拉了一把,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地副手,尚书左仆射吴弼。
  “商相,他自己寻死,您何必多事?下官看陛下此次盛怒之下,孟相人头不保,您还是明哲保身,不要牵扯进去吧。”
  王钰回到后宫,怒气丝毫不减。我是不是对大臣太宽容了?宽容得他们都忘了,谁才是天下之主!竟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让朕下不了台!就算你要进谏,难道非要用这种方式吗?我王钰还是有功劳的吧?还是为国家民族作了许多大事地吧?怎么孟昭就看不到我的功劳,只看到朕的过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