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172章

清末英雄-第172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只是到山东龙口的。至于干什么倒都是口风紧的很,没问出来。虽然他和他们几个不常说话,但路途遥远,时日一久这几人便熟悉了。在他铺下面打地铺的这个叫陆挽,听口音估计是个山东人,这个陆挽倒是和其他几个同伴不一样,每每吃饭之后他的同伴都出去看海鸟的时候,他却捧这本书在那里算啊算啊。一次陶成章扫过他的书一眼,上面除了算式之外还看到一个很怪的题目:
  巡警拘捕了两嫌犯,分别关押、审讯。告之:若都坦白,各判刑八年;若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一人坦白,另一人抵赖,坦白者放出,不坦白这者判刑十年。请给出这一对策模型。
  陶成章大奇,问道:“这也是算学吗?”
  陆挽见他发问,连忙把书藏起来,然后看着陶成章不做声。
  陶成章笑道:“有什么好藏的啊,不就是本书嘛。你们的先生就教你们那样的东西?这不是刑名吗,怎么在算学书里?”陶成章毕竟也是留学过的,对算学公式也是认识的,只不过他把那题目当成刑名一类的东西了。
  陆挽见他误会脸上只笑,说道:“这怎么会是刑名,明明就是算学,只是它是算学里面的一种而已。”
  陶成章知道陆挽是个不会耍心眼的,假装生气道:“是刑名就是刑名,算学我也学过,哪有这样的东西。小孩子说话不不老实,就知道唬人。”
  这边陆挽却不知道他是在套话,辩解道:“这叫运筹学,是算学里面的一种,你没有学过……”说到这他猛然醒悟,知道自己中了激将计说漏嘴了,连忙止住,只拿眼睛瞪着陶成章。
  陶成章却是笑,心下却是在想这个运筹学,道:“运筹学,古人有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运筹学莫非学过之后也可运筹帷幄?”只是只是陆挽不在理睬他,他也就只好自己自言自语了。
  又行了几日,船到了龙口,这些学生都下船去了,舱室里只有他一人,顿时清静了许多。只是夜里过海的时候听到隆隆的炮声,早上吃饭的时候,一大帮人都在说这个事情。
  “……昨儿个没听见?哎呦喂,您睡的可真是沉呐,那炮声就像是春雷一般,轰隆隆的,震得整条船都在摇晃儿,这小日本就在旅顺口那边和俄毛子拼命啊。听说从七月初就开始打了,死了好几万日本兵都没有攻上去。大家伙都说是甲午的时候小日本在旅顺口杀人太多,这次没有死上十万八万的,那些冤魂就死死的护住旅顺口不让日本鬼子进去。
  哎呦喂,您呐,还不知道啊。甲午哪会旅顺口的百姓可就惨了,全城几万口只剩下三十六个活口,就这些个还是埋尸首的才让活的。今儿个死上几万日本兵,该啊!这可是老天爷有眼啊!……”
  再一次听说旅顺大屠杀的事情,陶成章心里憋闷的慌,连忙吃了几口东西便回舱了。庚子年在北京见到洋兵屠杀百姓,他便听老人说到甲午日本兵在旅顺的大屠杀,当是听了之后血脉愤张、义愤填胸,就只恨自己枪械不熟,不然一定要把在京城里的洋兵都杀个干净。几年之后,人成熟起来便知道杀洋兵之前还得先把清廷给灭了,如此中国才能强盛,心中也是定下要学军事的决心,只是几经蹉跎,今日终于要达成心愿了。中午的时候,船到了安东,陶成章整理好随身的行装,往岸上走去。(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旅顺

  旅顺要塞太阳沟,张实站在康特拉琴科指挥所的小楼上,拿着卫兵的望远镜遥望西南面的战场。自前天开始,日军终于把进攻的重点从北面的二龙山转移到西南面的威伊索凯亚山——也就是内部情报上说的二零三高地。虽然指挥所到战场的距离有好几公里,但是站在楼顶的张实还是能听到那边剧烈的枪炮声,特别是情报上说的那种二百八十公厘火炮发出的响声更为吓人,这种火炮射出的炮弹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会发出类似火车般的轰鸣,所以俄国人都叫它为火车弹。火车弹一旦落地,杀伤威力巨大,它爆炸使得巨大的烟尘夹着沙石一起升起,溅起几十米高,直到上到高空才开始消散——粗粗的几十米的柱子顶上是一片烟尘,像一颗颗升入天空的大树。
  深深的看了那些“大树”好一会,张实便把望远镜还给身后的卫兵,“伊万中尉,谢谢你的望远镜。战争真是恐怖,愿上帝保佑他们。”
  叫做伊万的中尉和张实已经很熟悉了,他笑了笑,道:“是的,上帝一定会保佑我们的。至于那些异教徒,他们将会输掉整个战争。知道嘛,亲爱的张,月初的时候,波罗的海舰队已经结束休整,从摩洛哥丹吉尔出发了。只要我们能坚持到他们到来——这不需要多长时间,只要几个月而已。只要波罗的海舰队一旦到达,那么满洲的几十万日本佬就被困死在这里了。”
  张实没有管伊万的憧憬,笑着耐心的待他说完,然后问道:“将军去了哪里?”。
  伊万道:“他去了司令部开会,一会儿就会回来的。你还有什么要告诉我们的。”虽然张实来历不明,而且拒不透露他那些满洲朋友和日本朋友的消息,但是他的情报确实很精准的。特别是上次日军第二次总攻的时候,符合情报的总攻时间和出现的那些两百八十公厘火炮使得康特拉琴科少将对他异常重视,而这次的第三次攻击也符合张实所提供的情报,为此之前的布置完全发挥可效用,日本人的尸体堆满了整个战场。
  “我知道的都已经告诉你们了,”张实说道,“我只是很担心少将先生的安全,你知道的,日本人的间谍无处不在。”
  “放心吧,张。经历了上次的事情,少将的安全已经完全由了保障。那些黄皮猴子们不会得逞的。便是上次对你的袭击也不是没有得逞吗?”伊万中尉是想到上次的事情就很是愤怒,当着张实的面骂出了黄皮猴子,虽然这是他以前极力要避免的。
  伊万的言语张实倒是没有在意,既然是间谍那就已经没有什么好讲究的了。他假装没有听到伊万中尉话中的“黄皮猴子”。只是在想之前情报里说的康特拉琴科少将的生死,按照情报所说。康特拉琴科少将的生死关系到旅顺要塞才存亡。务必要张实提示康特拉琴科少将不要在12月15日前往前线,以防止被日军炮击。
  张实不明白为什么情报上会有这条,但通过他这一年多来对旅顺的了解和他自己的亲身遭遇——日军第二次总攻之后不知道怎么发现了他的存在,而后某一天他被几名手枪伏击了——康特拉琴科少将也很有可能被人暗算的,要知道康特拉琴科已经成为旅顺俄军的灵魂,如果自己是日本人也是要置他于死地。而少将身边的防卫很严,但如果是在战场上,将少将前线指挥所的地址给到日军,然后再用那种恐怖的“火车弹”齐射的话。那么……想到这里张实有些焦急了,他很怕会议结束后会直接去前线视察,要知道这几天日军的进攻一天比一天猛烈,当然,再着急也得等待康特拉琴科回来才能警告他。
  深夜十二点的时候,伊万把和衣而睡的张实叫起来了,他到一楼客厅的时候,康特拉琴科已经在在那了,他的身边是张实的老相识那乌明科中校。他们似乎是刚从外面回来,头发上都还有雪花没有清理干净,两人正喝着咖啡,康特拉琴科见到张实便笑了起来,“怎么了,亲爱的张,你的朋友们等不及了吗?呵呵,司令官阁下已经同意了,钱会和上次的一样汇到你们的指定账户里,虽然你们的粮食的价格很贵但是士兵们确实很需要,所以贵一点也是值得的。”
  康特拉琴科身体健壮、长满胡子的脸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是一个真实的军人,一个纯真的男子汉,他身上除却军人的阳刚豪爽之外,还有一种春风般的和蔼,这也是旅顺几万名陆军崇敬他的原因。张实很多时候也不得不被他这种个人气质所感染,但他的心里还有祖国,这是大义,不能回避的大义。
  “少将先生,感谢你还记着我的事情。我想我的朋友们收到这笔钱之后一定还会有重要的东西从日本人那里挖掘出来。只是现在日本人已经很警觉了,很多情报的准确性会有一些误差。”张实听闻钱马上要到账,心里一喜。他在旅顺的任务除了找到康特拉琴科,出卖情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收钱——卖情报的钱,本来要塞司令是认为张实来路不明,很有可能会是日本间谍,不愿意把情报交易上报请沙皇批准,但张实被刺杀之后情况马上好转了。
  张实的话说完,那乌明科中校便说道,“不,亲爱的张,你的情报还是和以前一样准确,日本人就在那一天发动了进攻,而且他们今天终于把进攻的方向转到了威伊索凯亚山了,虽然他们很勇敢,但是再勇敢都不能用血肉和钢铁较量,他们的尸体已经铺满了战场,许多地方堆的比人还高,我们赢的很轻松。”其实康特拉琴科在开完会遇见去阵地上看过了,面对有备而战以逸待劳的俄军,日军向飞蛾一样的扑了过来,然后死亡殆尽。
  “上帝保养我们,阿门。”张实虔诚的祈祷了一句,然后又问道“只是,少将先生,要塞可以守到什么时候呢?我听说波罗的海舰队已经从摩洛哥出发了,但是……”
  见张实问到这么个大问题,康特拉琴科本来微笑的脸转而凝重起来,不过一会他的眉头便舒张开了,他道:“我相信我们能守到波罗的海舰队到达的那一天的,因为你的情报,士兵们士气都很高,防御工事做的非常充分,还有就是那些粮食,真是感谢上帝,现在士兵们对守住要塞很有信心。”
  除了情报卖钱之外,去年在旅顺商用仓库里封存的几万石粮食也高价卖给了俄军,这些粮食去年拉进了旅顺,然后运走了装着沙土的麻包,现在在旅顺缺粮的时候拖出来,还真让俄军欣喜异常,都一致认为这是上帝的指引,对于胜利士兵们更有信心了。除了粮食,本来杨锐还想把治疗脚气病的办法透露给俄军——因为机器碾米机的出现,谷皮被彻底的从米麦上剥离了,如此米麦才能雪白,才能卖上好价钱,但是缺少谷皮里的维生素,得脚气病的概率大幅度的增加了。日俄战争时,交战双方的脚气病患者是以万为单位记录,历史上的旅顺之所以被夺取,就是因为俄军病号有好几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得了脚气病——但想到旅顺最后还是投降了,所以还是作罢。
  见康特拉琴科这么有把握,张实也不做他想,只道:“我还有一个情报要给将军阁下,我很怀疑旅顺有人要对将军不利,比如,把将军去前线的消息通过电报发给日本,然后日军将集中所有大炮……”(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撤退

  如此恶毒的计划超越了众人的理解范围,包括参谋长那乌明科中校对此都很吃惊。当然他们的吃惊不是不信张实这个说法,而是吃惊敌人的恶毒。真实的情况是俄军内部的指挥是极为混乱的,光是司令就有三个,康特拉琴科只是东西伯利亚第七步兵师师长,上面除了有要塞司令外,还有两个关东筑垒地域司令官,和他平级并不完全服从他的还有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师长福克少将,虽然另一支队伍东西伯利亚第五步兵团脱列卡科夫上校还是听从他的指挥,但他并不能获得全部陆军的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