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888章

道果-第888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直接从空间爆发出来的危险,就算是神通盖世,也只有少数人能利用神通与阵法,瞬间挪移出这几万里的星空范围,大部分的修士,却无法逃脱,顷刻间就有无数魂灭之人,其中只有那性命还未圆满的,才有机会入冥。
    不过,这也是寻常时候,他们才有可能入冥,可现在他们的灵魂,尚未来得及踏入阴阳路,就先被空间涟漪波及,冲击之下,湮灭消弭。
    便在这众多性命的消逝中,那堪比部洲的庞大身躯,已经被褶皱的空间彻底包裹起来,一路向前,竟是与那空间折叠,随后那环绕在身边的日月骤然释放光芒,化作护罩,笼罩着这庞大身躯,与空间彻底的碰撞在一起!
    寂静!
    无声!
    这一撞并未产生惊天动地的声响,但这种寂静却更加令人心颤,甚至连周遭本来的一些声音,都随之消失,仿佛是被这无边星空吞噬了一样。
    随后,在这无声中,那庞大身躯渐渐融入空间,竟是生生在空间与虚空之中开辟了一片空隙,将自身的形态转变成了介乎实体与虚幻间的形势,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粒子,在一种超越了常识和思维的层面上急速传播出去!
    而那些生存在身躯部洲中的诸多生灵,居然还不受影响,其身形和性命根本,都被日月光辉形成的护照护持,不受空间变迁的侵蚀。
    就这样,这般庞大的存在,便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急速行进,一动一变,速度堪比人之念头,目标直指东华部洲!
    虽然此时距离东华还十分遥远,但念头何其快速,抵达东华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不过,在这前行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这庞大身躯,不时就会有一部分在穿梭中分裂出来,彻底破碎成无数充斥着衰老气息的微粒。
    “这天人五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了,必须要尽快了,其他人可以缓慢布局,可我在那北疆的一些后手,随着北疆战事的平息,都已经被连根拔起,再无支撑点,说不得只能赤膊上阵了,不过,这未尝不是我的一次机缘,不破不立!”
    ………………
    便在这庞大身躯有所行动的同时,在另外两片星空中,亦有两个强横的意志有所察觉,这两个意志一个来自于遥远的南天星系,另外一个则是循着竺坨兰诸神的痕迹在前行,两方早就发现了对方,虽然远隔无数星辰,却也隐隐对峙,相互牵制。
    但在这一刻,在他们同时察觉到了星空中另外一股力量的靠近后,就都各自色变。
    “烛龙?没有想到,这个老怪物竟然也有动作,看这架势,莫非是要发起部洲入侵?简直是疯了!”
    在这一刻,两道强横意志的心里,都生出震惊、意外的情绪,显然是对那烛龙的选择,所惊,随即更是意识到,局势变化!(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帝逝如常,庙堂心计
    “皇上啊~”
    与此同时,在那京城之中,几位政事堂的大臣,此时却都聚集在宫中,面露悲戚。
    却是之前,太后与皇后联袂发出懿旨,连夜就宣几位重臣入宫商讨要事。
    这三更半夜传旨,本就奇怪,又是宫中女眷主导,还让外臣速入后宫,甚至连一些已经致仕,或者最近才重新归于中枢、又或者隐居的老臣,都收到了旨意。
    这些事情中透露出来的信息,不需要刻意去分析,就知非比寻常,也使得被召的马阳、王甫、张链、王靖、耿赤、许应一、岑帛等人,从里面品味出了些许信息。
    果然,在入宫之后,来到皇帝寝宫之前,不用进去,就感受到了其中的悲伤情绪,随后几位重臣并未被召入宫中,而是由一名小太监领着,入了偏殿。
    早有太后与皇后等在那里,不过这两位的表情都算不上好,太后还好说,虽然满面愁容,但多少还维持着凤仪,可皇后不光双目红肿,那眼中的泪珠更是滚滚滴落。
    若非这面见重臣,需要皇后出面,怕是太后根本不会让皇后的这幅模样,落在群臣的眼中。
    不过,这诸多大臣哪里还有工夫去管皇后的表现,他们现在急于知道的消息,只有一个,那便是皇帝到底是生是死,是陷入弥留了,还是已然……
    这个疑问,并没有持续多久,就由太后亲自解决。
    便在约莫五个时辰之前,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的皇帝,感到身子不适,难以为继,便归于寝宫安歇,未料这歇下去后,却没有再见好转。尽管有诸多太医、御医忙里忙外,将各种药材、药羹拿来救治,但皇帝的病情却是越来越重,那气息也逐渐微弱。
    终于,在一片忙碌声中,皇帝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而他这一闭上,便再也没有睁开。
    李坤这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一笔的皇帝,在经历了诸多轰轰烈烈的变革,诸多离奇曲折的经历。享受过了人间至尊的权势,又体会了一代君王的荣耀后,在最后时刻,也是如同普通凡人一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人世。
    但皇帝的离开,对于他的人生而言,是一个终点,但对于整个王朝来说,却是一次转折。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更是一次开端!
    皇后与太后在得到太医院的消息后,就已经赶了过来,只是对于局势。却没有任何帮助,在皇帝刚刚闭眼的时候,这太后与皇后虽然方寸大乱,但还是记起来之前一次的经验。便又要让那魏公公与王公公运转气力维持血肉活性,同时又要让人去找邱言。
    只是,皇帝刚刚归天。权势的移交工作并未完成,这太后、皇后在京城内召集大臣入宫,虽然无碍,可若是下旨将在外执行公务的大臣召回,就有些越权了,没有经过权力移交的仪式,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破坏了规矩,必然要受到各方大臣和世家的抵制。
    不过,这些东西,居于深宫的皇后与太后,还没有详细的认识,可魏公公、王公公执掌着一定的权柄,心里是清楚的,就用言语点醒,这才让太后知道缘由,遂带着皇后,在偏殿面见诸位大臣。
    尽管在入宫之前,这些大臣们就多多少少的有些心理准备了,可真等听到了确切的消息后,这些大臣的心里,还是免不了生出诸多感慨,更有那马阳等人,真情流露。
    但也有保持着镇定的,如那许应一便早就准备好了迎接今天,入了宫中,得到了消息,却还分出一丝精力,吩咐这护卫宫中的侍卫好生惊醒,又招来负责宫中门禁的宦官,令其谨守大门,不可轻易放人来回。
    待做完这些,许应一却又和蔡阙等人碰头,商谈起来——
    “这个消息,务必要保守住,至少在这两日中不能轻易泄露,省的再生波折!”
    “不错,如今情况未明,皇上的遗诏也没有定下,委实不能放任消息传出,以免被有心人给利用了。”
    他们两人交谈的同时,其他重臣也是各有动作,他们之中固然有人对皇帝存有感情,会伤帝逝,但同时作为手握权柄的朝臣,其身份并不简单,所以在经过最初的悲伤之后,就不得不考虑起这件事情的政治意义,以及将会引起的政治风暴!
    “不知太子如今身在何处?”
    很快,还是马阳这样资历的老臣,问出了众臣最为关心的事情,这种事也只有他这样超然的地位,方能轻易问出。
    “炎儿正在寝宫陪同皇上。”回答此言的,居然是那位泣不成声的皇后,她在说完之后,看了一眼太后,后者心中一动,明白了其意,知道皇后是在催促自己,尽快让这些大臣发出命令,召邱言回京。
    上一次皇帝入冥,就是邱言过来相助,又有神人护佑,方使皇帝回魂,如今皇后、太后自然也将这些当成了救命稻草,等和大臣们做好决定,下一步就是要去往太庙祭祖,然后往天坛求神,希望那位被新近册封的王爵神灵,能够再次伸出援手。
    这也能看出来,皇帝实乃宫中支柱、主心骨,哪怕太后平时再有威严,能抑制住皇帝的某些心思,可碰上真正关系天下命运的转折,还是会有失措之举,便比如现在,这太后就有些后悔让这些臣子知道皇帝已然归天的消息了,又开始患得患失,是否应该再说出一套说辞,万一皇帝事后醒来,才不会引起混乱。
    不过,说到底,就算是太后也明白可以不可再的事情,之前一次皇帝归天,满是蹊跷,就算她一个妇道人家,也能看出其中的诡异之处,知道或有隐情。
    可这一次皇帝逝去,早就有了先兆,这皇上的身子骨如何,太后与皇后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才会下意识的没有阻止消息的传播,可纵使抱着万一之念,她们也不愿意放过任何一点机会,这才奢望诸臣子在知晓之后,能有什么帮助。
    上一次,李坤在入冥之前,就提到了邱言的名字,而邱言也在城中,是以太后还能从容处理,将消息拦住,连最为关键的几名大臣,都没有告诉。
    可现在,李坤无声逝去,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而邱言也不在京中,如此一来,太后与皇后为了要达成目的,就不得不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最为首要的目标,无疑便是手握权力,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的众臣。
    连那黑面相公王甫,之前失了权势,但在李坤感到自己身子越来越差了之后,也是重新将其请来京中,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委以重任,有托孤之意,但谁都没有料到,还不等皇帝说出口,事情就发展到了如今的地步。
    但皇后、太后却是知晓此事的,才会将他与马阳、张链这样已经不再为相的老臣也叫来,其实也是在继承李坤原本的意思。
    不过,她们并不知道,如今在场的众臣中,却也有很多人不想让邱言有插手的机会!
    如许应一、蔡阙等人,已然将皇帝归天,新君登位,当成了一次机会,而且这次的时机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正好就是邱言不在京中的时候,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当然是想要好好的发挥一下,所以在低声交谈之后,就都盘算着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借助那“遗诏”的机会,让自己的派系和势力,能得到最大的好处。
    更不要说,之前他们与那天罡地煞贼合作的事情,其实已经被邱言透露给皇帝了,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的外围势力,被皇帝以贪腐、擅权、尸位素餐等借口,一一拔除、扫荡,可以说是凶险异常。
    按着正常的顺序,一旦外围的爪牙被拔除干净,那纵然是宰相、宰辅,也要成那无牙的老虎,皇帝只要寻得一些借口,就能拿下,便是不能治罪,可也要失了仕途前程,从权力巅峰跌落谷底,往往要经历诸多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的事情。
    可现在,皇帝突然身死,对于许应一和蔡阙等世家代表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剂。
    其余的大臣,比如那王靖、耿赤,乃至孟青宾、徐进、岑帛等人,同样也是这般念头,他们在经过最初的悲伤后,心里所想的,便就是利用这次机会,让自己所属的势力,得到好处。
    在这个时候,又有几人会愿意让其他人再伸手进来?更不要说去考虑将邱言叫回来了,就算是孟青宾这样与邱言交好之人,也明白如今让邱言过来,未必就能有什么帮助,反倒有可能让局面更加混乱。
    更何况,邱言就算赶回来,一时半刻也是无法抵达京城的,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他们却都没有计算到,对于太后、皇后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