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281章

道果-第281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咚!咚!
    两声沉闷的撞击声中,两个少年先后落地,挣扎难起。随后,邱言一甩手臂,将刘忝扔了出去,砸在二人身上,然后抬头上望。
    此刻,王亦复才刚刚从血浪纠缠中脱身,他虽有不俗修为,但面对攻击时,却不能第一时间化解,等他脱身出来,正要怒喝的时候,却正好看到邱言以刘忝为枪,横扫两名少年的情景,堪称摧枯拉朽!
    同时,周围的惨烈景象亦映入他的眼帘——
    鲜血、碎骨,以及躺倒在地的五人。
    驭虚七子中的五人,在短短时间内,就被邱言先后击败,而今,对方扔掉毫无声息的刘忝,抬头一看,目光仿佛穿透了土层,直抵王亦复所在!
    感到脸上有些刺痛,仿佛有盆凉水从头浇到脚,王亦复的怒火瞬间熄灭,说出一句话来:“你……你居然敢伤我驭虚道的人!”(未完待续。。)
    ps:  感谢“曲尽源”、“玩下下拉”的打赏!
    今天的第二更,可能要晚一些。

第三百七十七章 空城惊敌走,心路起波澜
    邱言的所作所为,着实令王亦复惊骇不已,他有心要避,却难免生出被羞辱之感,毕竟出身大派,岂能轻易低头,再加上来时传念其父,夸下了海口,顿时进退维谷。
    一句话说完,王亦复平复心念,又道:“看你的身手,定不是无名之辈,难道没听过我驭虚道的名号?”他这是要用自家门派的名号,去震慑对方,同时给自己壮胆。
    “事情是你等挑起,我纵让步也是无用,又何必多言?”邱言深吸一口气,将观想出的灶神散去,接着检视自身,此番拼斗战绩斐然,但香火心念消耗太大,面对第三境的王亦复,已有些力有不逮,很可能拿下对方后,反将心念消耗殆尽,令肉身彻底失去控制。
    但即便如此,邱言脸上却不见半点退意,眯起眼睛,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杀意:“不过,你不用担心,这些人受伤不轻,但并未丧命,只是一身修为是别想要了!”
    “你把他们都废了!你知道培养一个第二境巅峰弟子,我驭虚道要付出几何?”王亦复的面色阴沉如水,但眼神闪烁,暗自戒备,显然对邱言忌惮颇深。
    “笑话!你们的事与我何干?你这人当真头脑不清,事实不明,莫非只许你们抓人、废功,不许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邱言摇了摇头,不再多说,脚下一踏朝王亦复冲了过去,身上气息喷涌,腰间玉佩震荡,整个人宛如飞龙升天,带给王亦复沉重压力。
    他摧枯拉朽的击败五人,凶悍身手已牢牢印在王亦复心中,这一冲来,那王亦复先就生出三分惧意。觉得对方敢冲过来,必有万全把握,自己若与之交手,难免步驭虚七子的后尘!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此人凶悍绝伦,是个亡命之徒,我身份不同,日后说不定还要继承掌门之位,若被他伤了,那可就冤枉了。他势单力孤,只要召集足够人手,不怕擒不了他!”
    一念至此,这王亦复居然掐动印诀,身形电闪,朝上穿行,转眼掠过层层泥沙!
    此人竟不战而走!
    这王亦复的父亲,是驭虚道的掌门,他作为少门主。自然所学非凡,这一动运用了土行遁法,行进颇速,丝毫不用费神费心的去掌控身上劲力。自有功法代劳。
    只是,这般迅速,却难以甩掉邱言。
    “这家伙是铁了心的要和我厮杀,不如将他引到师兄那里去!”王亦复一边穿行。一边思索,他注意到邱言行进的时候,并未借助遁法。而是靠着劲力流转震荡土层,在行进速度上有所落后,“此人的速度不及我,只要小心一点,可立于不败之地,且先拖延时间,方才那番激战,佟师兄肯定已经察觉……”
    他心中盘算,却不知道,自己的想法都已被邱言猜到。
    “香火心念余下不到两成,一战消耗了五成多,而这王亦复功至第三境,就算再不济事,以我目前的状态,想要拿下,也不轻松,何况驭虚七子还余两人,可驾驭飓风,不能掉以轻心。当务之急,是引诱这王亦复主动拖延,神魂眼下已抵大门……”
    看着前面人影,邱言暗暗思索,同时收敛体内心念,转而蕴养,从而减少消耗。
    “待神魂回归,扫平此间,平息血肉身的麻烦,就该将士林收获分润给神灵身,神灵晋升不易,但我可利用血肉身的特殊性积累感悟,缩短晋升所用时间,而且,经历了士林阴面之行,降服了心猿,带了不少启发,让我有了新的想法,可将人道、神道以别样方式相连,扩大祭祀基础、减少环节,只是还需斟酌,但前提是先处理了眼前的麻烦……”
    那王亦复的算计,都在邱言掌握之中,王亦复以为自己占据主动,想拖延时间,殊不知邱言看似气势汹汹,其实却是虚张声势。
    但越是这样,王亦复越不敢真个交手,毕竟邱言挟着以一敌五的凶威,此番杀来,本就给人一种势在必得之感,如果退缩,那才会令王亦复怀疑。
    昔者武侯的空城计,也是把握住了这一点,惊走仲达。
    “不过……”
    感受着身上损伤,邱言心念再转,知道伤势正在恶化,刚才的激战固然战绩不凡,可邱言同样付出了不小代价,双手气血虚浮、两腿满是伤口。
    “实在不行,就折根人参须吞服炼化,参宝听了这么多年的书,已快成熟,须子众多,少一根应该没什么事儿,正好增加用处。”
    想着想着,一丝神念落到了怀中,那里正有根白胖人参,紧贴胸膛,散发清香,味道鲜美。
    ………………
    同一时间,士林阳面,道田。
    这是片平原,沃野千里,分布着一片片农田,农田周围的地上遍布疑霜,可田间地头却无霜冻。
    此时,正有众多书生、儒生站在上面,弯腰低头,探查和感悟田里的种子。
    “这些种子,蕴含世间道理,微言大义,如果能感悟一二,挖出一颗,蕴养魂中,日后开花结果,妙用无穷,也不枉来士林一趟。”
    “罗兄这话有些丧气,这里不过是你我踏入士林的第一步。”
    “张兄说的不错,我听说士林中的每棵树,都对应世间一人,甚至还有圣贤古树,如果能够找到,就算当时领悟不了,但记在心里,日后研习,总归能有收获……”
    “我家曾有贤人笔迹,言及士林,说此处有历史长河、书山学海,都是阳间难见的奇景,吾等当尽览之,以书画笔墨记录,流传后世。”
    “明日,贺书长等几位青年才俊,要在前面的书山论道,到时要去听一听,增长见识。”
    “说起来,这两天,那贺书长当真出尽了风头,不只是学识渊博,身边还跟着两名美女,都是出身名门,杏坛论道,我看他很可能夺得头名。”
    “这倒未必……”
    ……
    一个个儒生交谈着,都在畅想未来,充满了信心,其中不乏雄心壮志之士。
    他们正是此番杏坛论道,进入士林的儒家学子。
    离此不远,有座暗红色的大门,高有三丈,远远看去,仿佛古木所雕,朴实无华,却又暗含天理。
    那门大开,门中光怪陆离、五色缤纷,正是心路景象。
    突然,心路泛起涟漪,有三名儒生从中走出,来到士林,表情各异,或游目四顾,或感慨出声,或不动声色。
    很快就有人过去迎接,将新来之人领到一间酒馆,给他们介绍些基本情况,算是让他们熟悉一下士林环境,不至于无意中步入险境,白白送了性命。
    这座酒馆,占地不小,没有太多雕饰,但自有一份奢华,酒馆连同周围地面,都没有覆盖疑霜,往来儒生可以不必漂浮,脚踏实地的行走。
    说起来,来到士林之人,多数都是魂体,能随念遨游空中,但毕竟在阳间行走惯了,还是希望脚踏实地。
    “这些人进来后,心路重归空闲,邱公子你正好过去,不过东都心路里还有分叉,正中心的一条,通往东都皇城,不可轻易踏入,那春秋书院我没有去过,但从名字上来看,应偏于史家,邱公子可自行感悟气息,选择前路。”
    酒馆一角坐着两人,正是邱言与唐倾,他们的这个位子靠近窗子,一转头就能看到外面那扇大门,而今,唐倾正与邱言交代。
    邱言随唐倾化光飞驰,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到了此处,随后看到那扇大门,感受到里面的心路气息,正要前往,却被唐倾拦下,说是要稍等片刻,原来是有人要出来。
    心路,进退不能两全。
    “这一路多谢唐姑娘了。”邱言抱拳致谢。
    唐倾摇摇头道:“公子客气了,我先前被那孙家贼子夺了心志,若不是公子及时相救,被外念侵染了我魂,念根深种,难以根除,可谓万劫不复,这个恩情,比救人性命还要重,与此相比,给公子带路又算得了什么?”
    “姑娘言重了,就算我不出手,也会有人相助了”邱言谦逊了一句,却见唐倾转为黯然,微微思索,便知缘由,遂停下话语,接着出言告辞,起身要走。
    唐倾点点头,与邱言话别。
    只是邱言走了两步,突然眯起眼睛,猿猴身影在背后一闪而过,而后整个酒楼轰然一震,瞬间透明,但旋即恢复。
    这番异变,时间虽然短暂,但在诸魂的感知中却清晰无比,引得屋内一阵骚乱。
    唐倾微微变色,正要询问,但邱言却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怎么回事?刚才那下,无疑是邱言所为,他这是要做什么?这座酒馆是一人观想而出,莫非邱言是在发出警告?”
    唐倾想了想,却理不出头绪,抬眼再看,看邱言已到大门跟前,她便叹了口气,去了心中杂念,同样走了出去。
    远处,邱言已在几人不解目光的注视下,买步走进门中,落入心路。
    接着,光影变幻,他的整个魂体扭曲、拉伸,化为一团光影。
    突然!
    “咿咿呀呀!”
    人参宝宝的声音响起,随后邱言浑身一震,感到魂体中,多了几团蕴含光芒,颜色各异,散发出不同意境,其中有一团隐隐涉及气运!
    “这是怎么回事!这参宝难道又偷东西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龙令,六种感悟
    “这个人是谁?我大瑞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个厉害人物?”
    就在邱言离去后,他曾落座的酒馆三层,正有一个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那扇大门,喃喃自语。
    此人身穿儒服,衣着简朴,给人一种简单、利落的感觉,他有着一张平凡面孔,蓄着胡子,乍一看就像是名普通的中年书生,可若有人看到他的那双眼睛,就会知道这不是一个平凡的人物。
    这一双眼霍霍生光,目光清亮,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奥秘,眉宇间更萦绕着丝丝缕缕的庄严贵气。
    他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一个声音——
    “王爷,要不要将那位姑娘请过来,问个清楚?”说话的是名青衣书童,看模样年不过二十,但身上缠绕着浓郁文思,气度不凡,如果不是奴仆打扮,换上儒衫,估计都会被人当成是哪家的公子。
    等书童说完话,窗前的中年人沉吟了一下,最后摇了摇头:“那女子是燕赵唐家的人,唐家虽算不上一等一的名门望族,却和北家世代联姻,我们强行将人请来,恐怕会产生误会。”
    书童听了点了点头,明白了中年人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