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盛宠皇贵妃 >

第24章

盛宠皇贵妃-第24章

小说: 盛宠皇贵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腻的触感回过神来。
    康熙凝视着面带浅笑、双眼含愁的年兮兰,黯哑着嗓音开口问道:“世人皆赞梅花坚毅高洁、独具芳华,而你为何会觉得梅花其实是寂寞的花朵?”
    年兮兰大胆的直视着康熙的双眼,缓缓解释道:“妾身虽然读的书不算多,然而却也知道许多诗词名家曾经撰写过不少咏叹梅花的诗句。但是,妾身并非男子,因此不了解他们喜爱梅花的原因是什么。然而,对于妾身这样的女子而言,总是期盼着可以有幸嫁给一位疼爱自己的夫君。妾为丝萝,愿托乔木。而若是并无乔木可以依托,那么也便自能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植根沃土,并且努力长出枝蔓。”
    年兮兰说到此处,忽然有些哽咽,红着眼眶摇头叹道:“皇上,您不该对妾身这般宠爱的!您让妾身习惯了您的宠溺与疼爱,让妾身愈发害怕孤独和寂寞……这都是您的错!妾身原本并不是这样的……您让妾身如何习惯以后那些孤独寂寥的日子?这都是您的错……”
    见年兮兰几欲落泪,康熙顿时心中一软,展开双臂温柔的将年兮兰拥入怀中,哭笑不得的询问道:“你这小丫头几时变得这般伤春悲秋起来?好好的尽是说些没有边际的傻话!朕疼你宠你尚且来不及,如何会冷落你,让你去过什么孤独寂寥的日子?”
    年兮兰腻在康熙怀中不肯起身,却固执的咬着嘴唇不肯回答康熙的问话。这让康熙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偏偏又不忍心责怪年兮兰。
    直到午后敬事房的小太监捧着绿头牌请康熙翻牌子的时候,康熙见托盘上不见了往日放在中央位置的年兮兰的绿头牌,才恍然大悟今日上午年兮兰那悲伤落寞的眼神所为何事。
    康熙勾唇浅笑,直接叫去,却在当晚亲自驾临翊坤宫,看望刚刚搬到此处的年兮兰。
    望着匆匆迎到门口,身着家常衣衫的年兮兰,康熙微微一笑,伸手握住年兮兰温暖的小手,柔声道:“朕给你带了宵夜过来,是朕特意命御厨刚刚做好的酸梅糕。朕只是好奇尝了一小口,险些没酸倒了牙齿!等会儿若是你觉得太酸,朕再命人吩咐御膳房重新做一盘送来……既然你喜欢桃花,朕便将翊坤宫那片梅花林移到御花园中,重新为你种上你喜爱的桃花。你可以慢慢选选看,喜欢什么种类的桃花……”
    两人手牵着手,缓缓向殿内走去,紧紧挨在一起的背影映着宫灯柔和的光芒,美好得仿若一幅画卷。
    然而康熙的好心情仅仅维持到次日上朝以前,原因是江南科场发生舞弊案。
    江宁织造曹寅向康熙上折禀奏:今年文场考生甚是不平,显然有舞弊行为,是以扬州秀才扰嚷成群,将左必蕃祠堂全部拆去。
    江南乡试主考官、副都御史左必蕃也上奏曰:撤闱后闻舆论喧传,有句容知县王曰俞所荐吴泌、山阳知县方名所荐程光奎,俱都是不通文理者,臣亦深感不胜惊愕。
    康熙看了这两份奏折,顿觉怒不可遏,并且深感江南科场案大有可查之处。
    乾清宫内,康熙冷哼一声,懊恼的将奏折扔到一旁,怒骂道:“真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好好的乡试被弄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身为朝廷命官,不说尽心尽力为大清甄选栋梁之才,却见利忘义、失德贪财,处事如此不公,数百名诸生聚集玄妙观,抬擁五路财神直入学宫。甚至还有的人用纸糊住贡院匾额,将“贡院”二字改为“卖完”!大清朝的脸面都被这群贪图贿赂、因私废公的官员们给丢尽了!”
    见康熙动怒,自从下朝以后便被康熙留下商议国事的几位皇子都有些不安。
    胤礽心中冷笑不已,面上却看不出喜怒,站起身子上前两步,以平静的语调中规中矩的劝解道:“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贪赃枉法的不肖官员历朝历代都有,难以彻底将其铲除。皇阿玛且消消气,犯不着为了这帮该死的奴才而气坏了身子!”
    康熙淡淡的瞥了胤礽一眼,只见他清瘦的面容竟比前些时日又清减了些,眉宇间早已没有年少时在重华殿讲学时候的神采飞扬,又见他两鬓间已经有了几丝白发,一双与自己极为相像的凤眸中不见了前两年的戾气与疯狂,只余一缕淡漠及阴郁,康熙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也不只是个什么滋味。
    康熙如何看不出胤礽心中灰心与失望,然而却又无可奈何。
    康熙心中暗讨,这也许就是身为帝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君临天下、统御万民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孤家寡人,父子兄弟不能相亲,即使是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精心栽培的太子胤礽也不例外。
    康熙望着面前憔悴落寞的胤礽,想起胤礽小时候的许多往事,忽然便有些心软。康熙暗想既然胤礽如今早已看透了是是非非,只想要图个清静,那么便如他所愿吧。左右胤礽如今的脾气心性也无法挑得起大清江山,至于其他的几位阿哥,还是慢慢看看再说吧。
    康熙脸色略缓,不置可否的摆了摆手,命胤礽暂且退到一旁。随后又审视了一圈殿内的几位阿哥,忽然对皱眉沉思的胤禛问道:“老四对此事如何看待?莫非你也认为这些贪官污吏难以根除,只能任由他们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如同蛀虫一般逐渐蚕食大清的江山社稷么?”
    胤禛未曾想到康熙竟会当着诸位兄弟的面前直言询问自己的看法,不禁心中一凛,随即坦诚的望着康熙,朗声道出自己的看法:“儿臣最初刚刚得知江南科场案之时,的确非常愤怒,恨不得立即向皇阿玛请命,前往江南查清此案,将所有收受贿赂、作弊徇私的官员一一找出,交由皇阿玛申斥严惩。然而儿臣想起皇阿玛对儿臣的告诫,凡事当戒急用忍,又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再重新审视这个案子,竟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哦?老四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不妨说说看。”康熙眸光微闪,缓缓说道。
    胤禛斟酌着用词,谨慎的开口说道:“即使此次严惩了江南科场一案的犯事的官员,也不可能彻底杜绝其他官员为了求财而铤而走险。儿臣琢磨着,倘若能够在依照大清法典严厉惩处贪污受贿的不法官员,并且与此同时,适当的提高官员们饷银,给予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官员们富足的生活。两相对比之下,或许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未等康熙开口,便听胤禟噗嗤一笑,“四哥,你这想法未免太过天真了吧?这人的心都是得一想二、难以满足的。我倒是觉得你这个主意除了令朝廷多花不少冤枉钱以外,对于铲除贪官污吏实在是毫无用处!”
    胤禩虽然也十分厌恶胤禛,然而却不想胤禟在康熙面前如此针对胤禛,连忙微笑着圆场道:“四哥切勿见怪,老九自小便是这个直来直去的脾气。许是他经常与商贾打交道,见多了那些锱铢必较、铤而走险之人,因此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老九也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并没有其他用意,还请四哥不要多心!”
    康熙虽然一向看不上喜爱经商的胤禟,然而对于圆滑世故的胤禩却更为不喜,加之父子二人自从百官举荐太子人选之时便结下的心结尚未解开,因此父子两人至今仍是相看两厌,纵使见了面也说不上两句话。
    康熙由于看不上胤禩的做派,不禁故意在胤禩面前抬举胤禛道:“朕倒是觉得老四的想这个办法不错,虽然颇为大胆,却也有着一定的道理。然而若想将这个想法落到实处,还需要仔细斟酌一番。朕决定将此案交由你来查办,你尽管放手去查,无论此案牵涉何人,你都无需避忌,务必为朕减除这些朝廷的毒瘤!”
    胤禛心中一喜,面上却仍旧是那副冰冷严肃、不苟言笑的模样,恭敬的领命道:“请皇阿玛放心,儿臣必定尽心竭力查清此案,为皇阿玛分忧。”
    康熙瞥了一眼面带微笑的胤禩,忽然想起初次遇见良妃之时,也是在御花园的梅林中。康熙想起年昨日兮兰面带愁绪的对他说:“梅花虽然美丽,但却也是寂寞的花朵。”
    再想起因为自己在朝堂之上责骂打压胤禩而无辜受到牵连的良妃,想着太医们的诊断,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康熙忽然轻叹一声,对胤禩说道:“百善孝为先。你额娘的身子最近不大好,你若有时间便带着弘旺进宫多陪陪她吧。”
    胤禩惊讶的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的望着康熙,随即微笑着点点头,“儿臣知道了,儿臣等会儿便去长春宫看望额娘。”

  ☆、第28章 ,请支持哦O〔∩_∩〕O

几位皇子从乾清宫出来,兄友弟恭的相互告辞之后,便三三两两的结伴离去。
    太子胤礽独自回了毓庆宫,胤禛与胤祯则边说边聊,一同前往永和宫向德妃请安。
    胤禟与胤俄跟在胤禩身后走到永寿宫附近,便停下脚步。
    “八哥,良妃娘娘身体不适,我和老十就不去打扰她休息了。等她身子养好些,弟弟们再去向她请安。”
    胤禩点了点头,“也好。额娘一向喜静,若是人多了反而太过吵闹。”
    胤禩想到康熙刚刚的态度,忽然开口对胤禟说道:“你也该收收心,别整日忙着打点那些铺子。省的皇阿玛总是嫌你不务正业、与民争利。皇阿玛所言极是,百善孝为先。若是得了空儿,你也该多去看看宜妃娘娘。”
    “谁说我不去看额娘的?前两日我还进宫看她来着,还给她带了一串儿上好的珊瑚手串和一只水头很足的碧玉指环。”胤禟立即瞪起一双桃花眼,挑眉反驳道:“我对额娘可一向都是极好的,这些八哥你是知道的啊!”
    “九哥这回可没说谎话!这点我可以给九哥作证!”胤俄大大咧咧的点了点头,朗声在一旁附和道:“九哥自打铺子赚了第一笔银子,哪一年不是将宜妃娘娘喜欢的珠宝首饰古董字画频频往钟粹宫里送。就说宜妃娘娘手上的那只紫翡贵妃镯,水头和成色比贵妃娘娘手上的那只还要好上几分呢!”
    胤禩揣度着康熙的心思,有心想要告诫胤禟几句话,又担心宫中耳目众多,若是被有心人传到康熙耳朵里,反而对胤禟更为不利。
    胤禩微笑着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明晚八哥在府上备些好酒,咱们兄弟三个好好聚一聚。”
    胤禟见胤禩心情甚好,也跟着露出愉悦的笑容,“八哥邀约,弟弟自然一定到!”
    “只要有好酒,我是一定要去的!”胤俄哈哈一笑,“八哥这回可不要再拘着弟弟,明晚咱们兄弟三人定是要一醉方休、不醉不归的!”
    三人又说了几句话,便相互告辞而去。胤禩望着胤禟与胤俄相伴离去的背影,默然半晌,转身缓步向长春宫走去。
    由于良妃卫琳琅卧病在床已经半年有余,因此长春宫正殿内充满了一股浓郁的药香。
    胤禩向良妃请了安,又随意聊起府中的近况,尤其挑拣了许多弘旺近来的趣事讲给良妃听。
    许是见到胤禩的缘故,良妃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清晨醒来之时还不能起身,如今却能起身依靠在床头,浅笑着与胤禩叙了半天的话。
    胤禩瞥见良妃手中绣着红梅的浅粉色锦帕,不由得想起刚刚走进长春宫的时候,见到正殿前方开得正好的两树红梅。
    胤禩浅笑着为良妃掖了掖被角,柔声道:“额娘平日里便最是喜爱梅花,如今院中的梅花开得正艳,朵朵红梅衬着雪景煞是好看。我这便去为额娘折一枝红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