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盛宠皇贵妃 >

第104章

盛宠皇贵妃-第104章

小说: 盛宠皇贵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加令图尔赛惊慌不安的是此事竟然惊动了康熙。于是,在被康熙一顿严厉的申斥以后,图尔赛顿时觉得羞愧不已,恍然发现自己先前竟然做了许多荒唐的错事。自此以后,图尔赛倒是再也不曾踏足过烟花之地,老老实实的守着家中的一妻两妾过起了安生日子。
    然而,对于康熙而言,这场风波并没有过去。
    康熙冷肃着面容听着暗卫的回禀,额头青筋暴起,低沉的声音里有着明显的怒火,“所以,那些与图尔赛有过肌肤之亲的女子只要再被其他男子染指,便会疼痛难忍、痛不欲生,甚至还会因此失掉性命?”
    尽管暗卫也觉得此事实在有些匪夷所思,然而毕竟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实在不容质疑,心中亦满是疑惑,暗想当初皇上给自己密旨,命自己亲自前往青楼试探那些与图尔赛有过交往的女子时,仿佛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如今的结果,然而皇上如今却依然如此震怒,可见此事事关重大、非同小可,自己还需小心应对才是。
    暗卫出手而立,恭敬的回禀道:“启禀皇上,奴才按照皇上的吩咐,假扮成恩客前往青楼,逐一试探过近些日子曾经与图尔赛欢好过的女子。尽管只是碰触与亲吻,却已经令她们惨叫不止、大声呼痛,最为严重的一位女子还曾经痛得晕了过去,呼吸微弱,几乎摸不到脉息。好在后来缓了过来,捡回了一条小命。”
    康熙右手紧握成拳,深邃的凤眸中利芒乍现,浑身上下散发出强烈的肃杀之气,惊得在一旁侍奉的暗卫与李德全心惊胆战。
    康熙的怒火,自然需要有人来承受。于是,被禁足于永和宫寝殿的德妃在时隔两个月后,终于再次见到了满面怒容的康熙。
    康熙凝视德妃半晌,怒极反笑,将手中的玉瓶在德妃面前晃了晃,冷哼一声,嗤笑道:“好一个能解百毒的进补之药,竟然是暗藏歹毒的催命符!这后宫的嫔妃也多着呢,其中亦不乏朕曾经给予过恩宠的女子。可是,你为何却非要紧紧的咬着熙贵妃不放,屡次千方百计的谋害于她?这其中的缘由,实在令朕百思不得其解。”
    德妃恭敬的对着康熙行了一个万福礼,浅笑道:“皇上比妾身预期的来得略早了一些时日呢!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日内,将此药的药效查得一清二楚,皇上的手段着实令妾身万分佩服!只是,妾身实在不明白,皇上为何要如此生气?这药效尽管霸道了些,不也恰好暗合了皇上的心意么?皇上熟知历史,自然不会忘记西汉武帝刘彻为何要在临终之前,先行诛灭钩弋夫人,还不是担心钩弋夫人年轻貌美,耐不住寂寞,必定会淫乱后宫、干涉朝政!然而依照妾身所见,熙贵妃的美貌,只怕犹在钩弋夫人之上。皇上当真对熙贵妃如此放心,就不怕将来绿云罩顶么?”

  ☆、第106章 ,请支持哦

康熙误中秘药,德妃被贬庶人
    听了德妃恶意中伤年兮兰的话语,康熙不但没有受到半分影响,反而冷笑一声,沉声道:“钩弋夫人又岂能与朕的熙贵妃相提并论?况且,朕对熙贵妃如何,也不需要其他人妄加评议!”
    德妃唇角扬起冰冷的弧度,大胆的直视着康熙锐利的凤眸,不怀好意的解释道:“皇上如今对此药如此抗拒,只是由于皇上尚未清楚这副药的妙处所在。等皇上将此药的功效了解清楚以后,必会将此药奉为至宝!或许,皇上还会因此而感谢妾身呢!”
    “不过是些害人的毒物罢了,又怎会被朕奉为至宝?”康熙微微眯起双眼,淡淡的说道:“你只管在此信口雌黄,莫非又想出了什么害人的诡计?”
    德妃微微一笑,幽幽叹息道:“妾身纵然有万般不是,好歹也曾经尽心尽力的服侍过皇上。妾身与皇上数十年的感情,却比不过皇上与熙贵妃相处的短短两年时光。皇上喜新厌旧若此,岂能不令妾身心寒?”
    德妃沉默片刻,又继续解释道:“此药或许对于皇上的女人而言,的确有几分残忍,然而对于皇上而言,却是有着许多好处。此药不但可以使皇上身体康健、精力旺盛,乃至床笫之间都会感受到以往从来不曾体会过得欢愉,那种从身体到心灵、直至灵魂深处彻底占有一名女子的感受,皇上必定从来不曾体会过。只要皇上用过此药以后,但凡宠幸过的女子无论先前心里是否心仪皇上,之后都会因为药效的影响,情不自禁的对皇上倾心;她们的身子更会完全的臣服于皇上,只要皇上想要宠幸她们,她们便只能柔顺的躺在皇上身下,婉转承欢。即使只有简单的拥吻,药效对于这名女子的影响也会持续一年以上才会逐渐消退。而此药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可以使皇上宠幸过得女子终身为皇上守身如玉。若是她们被其他男子带有欲望的碰触,便会痛不欲生,甚至会心碎而死。皇上您看,这样的药效是不是有着诸多好处呢?”
    康熙右手不自觉的紧握成拳,额头青筋暴起,冷笑道:“朕贵为大清帝王,想要得到一名女子,莫非还需要用到如此阴险下作的手段不成?”
    德妃微微一愣,随即浅笑道:“这对于皇上而言,此药可谓百利而无一害,皇上又何必如此震怒呢?”德妃目光微闪,故意对康熙解释道:“妾身早在老四和十四大婚之前便已经让他们兄弟二人服下此药了。直到今日,老四和十四的后院也都十分安宁,并没有出什么乱子。皇上如此在意此事,莫非……皇上心里深处其实也对熙贵妃放心不下?”
    想到康熙一向心思细密又格外多疑,因此,德妃在得知庶妃钮祜禄氏曾经对康熙告密,称她于咸福宫事发当日,曾在咸福宫附近见过雍亲王胤禛,之后德妃便细心谋划了这个局,不但将此药参在膳食中让胤禛兄弟二人服下,并且故意在此刻自然的对康熙提及此事,以求为胤禛洗脱嫌疑。
    “放肆!”即使是从未对高位妃嫔动过手的康熙听闻德妃放肆的言语,都险些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直接赏德妃一个耳光。康熙愤怒的将手中的玉瓶用力的摔在地上,震怒道:“一派胡言!朕对熙贵妃一向信任有加,又有何放心不下?朕现在就毁了这害人的毒物!”
    被康熙摔在地上的玉瓶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顿时四分五裂,里面的药液缓缓流出,发出丝丝的响声。
    德妃望着地下破碎的玉瓶,愕然片刻,却是忽然低声轻笑起来。渐渐的,笑声越来越大。最后,德妃竟是笑得前仰后合,甚至笑出了点点眼泪。
    半晌后,德妃才终于笑够了,用手中的锦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幸灾乐祸的说道:“皇上呵护疼爱熙贵妃的心意,的确让妾身万分感动。只不过,皇上有所不知,若是想要让此药发挥功效,并不一定只有口服药物一种方法。只因此药有着极强的挥发作用,同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其效果并不亚于服用此药呢!”
    德妃说道此处,还故意拍着胸口感叹道:“好在妾身身为女子,并不会受到此药的影响。况且,如今妾身又已经年老色衰,只怕皇上纵使想要处罚妾身,也不会先亲自勉为其难的宠幸妾身,随后再找其他男子令妾身痛不欲生吧!至少,妾身比熙贵妃幸运一些,此生必定不会遭受这样残忍的痛苦与折磨。皇上,您说是吗?”
    此时,康熙心中早就已经愤怒已极。然而怒到极致的康熙不但没有厉声怒斥或责骂德妃,反而渐渐平静下来。
    康熙冷冷的凝视德妃半晌,直到德妃忐忑不安的垂下眼帘,才淡淡的开口说道:“你自以为能够引起朕好奇与在意的那些本事,朕其实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大清的国运与未来自有朕与列位臣工们费心。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更加不会仅仅凭借一名女子的几句话便随意决断前朝政事。朕原本还打算给你一个痛快,赐你三尺白绫或是一杯毒酒做一个了断。但是,如今朕却改变了主意。”
    康熙平静的语调却令德妃纤瘦的身子狠狠一抖,忽然觉得不寒而栗,“朕忽然觉得你犯下如此大错,倘若直接要了你的性命,似乎太过便宜你了。因此,朕不但不会即刻取你的贱命,反而会责令太医们好好的为你续命。朕会让你活着,痛苦的活着,每一天都生活在悔恨之中,为你所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朕会将你贬为庶人,将你囚禁于冷宫之内,终身不许任何人探视,也不准你踏出冷宫半步。你心肠歹毒、善妒失德,不配为贵人之母。朕会下旨更改玉牒,将你所出的几位子女记在宜妃名下。”
    望着德妃愤愤不平的脸色,康熙微微勾起唇角,淡淡的说道:“你有所不知,朕原本一直十分看好老四,觉得他办事沉稳、才能出众,还曾想过将大清的江山社稷托付给老四。可是,如今看你这幅嘴脸,朕又改变了主意。老四虽然现在看着还算不错,但是,他的身上毕竟流着你的血,保不齐他也会承继你的阴险与诡诈。好在朕还有其他许多位阿哥,朕还可以慢慢甄选适合的储君。老四若是知晓他因为你这位心肠歹毒的亲生额娘而丢了曾经近在咫尺的皇位,不知心中又会作何感想?朕对此也好奇的狠,一定会找个适当的机会,好好的问问老四心里的想法。”
    德妃呆呆的望着康熙,半晌后才想清楚康熙刚刚所言的含义,顿时恼羞成怒,发疯一般的扑向康熙,却被康熙身后的两位暗卫利落的拉住手臂,被迫着跪在地上。
    德妃厉声怒骂道:“滚开!你们两个是什么东西,竟然也敢随意的拉扯本宫的衣裳!你们对本宫如此无礼,难道就不怕皇上震怒,将你们两个胆大妄为的男人直接拖出去,将你们去了势,让你们去做那没有子孙根的太监吗?”
    康熙望着德妃发髻凌乱、面色狰狞的狼狈模样,心中不仅没有半分怜悯,反而觉得犹不解恨,冷声嗤笑道:“朕怎么不知道宫中还有这样的规矩,身犯重罪的庶人也敢自称本宫,真是可笑之极!”
    得知因为自己言行有失竟然连累得胤禛与皇位失之交臂,德妃此时心中早就已经乱成一片,颤抖着身子语无伦次的恳求道:“请皇上明鉴!即使妾身有千般错,但是却与妾身的孩子们没有半点关系!老四那孩子从小就被皇上抱养给孝懿皇后,根本没有养在妾身身边……对了,皇上不是曾经命孝懿皇后抚育过老四么?如此说来,老四也便是皇后所出的嫡子了?既然老四早已与妾身没有半分关系,皇上又何必因为妾身的过错而迁怒于老四呢?”
    “皇后所出的嫡子?你不是已经疯了,正在做白日梦吧?”康熙冷笑连连,淡淡的说道:“朕当年的确曾经将老四交由孝懿皇后抚养,但是却从未更改过玉牒。因此,在今日以前,老四的亲生额娘一直都只是你,是朕曾经亲自册封的德妃。”
    康熙望着德妃失神的模样,摇头叹息道:“目正、心正、行正为德,儒家以‘温、良、恭、俭、让’为修身五德。可是你扪心自问,你的所言所行哪里对得起朕赐给你的封号?朕如今只是十分疑惑,当初怎会一叶障目,以为你是一个德行出众的女子,给予你如此尊贵的位分?德妃……哼!你也配!”
    康熙语毕,不再看令他满心厌恶的德妃一眼,带着侍从离开了永和宫。
    德妃望着康熙远去的背影,呆呆的跌坐在地上,又哭又笑的不停重复着一句话:“本宫是德妃,是皇上亲自册封的德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