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 >

第38章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第38章

小说: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王苦笑,“母后,儿臣非是对八弟见外,只是这事却不知如何开口才好,毕竟八弟是因本王而受的伤。”
  “我来说罢,”郎霖铃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爷,行刺太子的事,是表哥指使的。”
  这事,她其实早听睿王说过,当然,此刻两人均扮作不作不知,只见睿王一震,已沉了声音,“大哥,惊鸿的伤还是小事,只是哥哥你怎会如此糊涂!行刺太子一罪,可是非同小可!”
  虽刚才已听说,郎相此时犹自惊怒,伸手一拍桌案,怒道:“早便告捷过你不论时候都万不可动刺杀太子之念,你看,如今可是祸事了!”
  皇后看了兄长一眼,郎将军叹了口气,劝道:“父亲先别生气,我们此番过来,不就是要拿个主意帮羡儿吗?”
  忆及睿王平乱之谋,此时又是皇帝跟前袖人,众人都看向睿王。
  睿王未及坐下,负手于后,在厅中来回踱了几步,方看向皇后,问道:“可是娘娘在宫中得知消息,父皇已查出了什么?”
  皇后苦笑道:“莫存丰捎信来说,宗璞厉害,竟查出了其中一个刺客的家细,皇上已派人将其家小押过来,此时已在押解路上,今晚皇上将到大牢亲审刺客。”
  郎霖铃一蹙眉,站了起来,“如此便棘手了。若是死士顽强,即便教人制住一时无法自尽,少不得受刑而死就好,但若论及家小,难免他一时半刻便招了”
  她虽事先便知此事,心也在睿王身上,只盼他能成就大业,但到底多年兄妹之情,此刻对贤王也有几分担忧。
  众人又皆看向睿王,贤王哑声道:“八弟,你倒是有何提议?”
  睿王一声低叹,“哥哥,作为刺客的死士,孤寡勇猛方算上等。”
  郎将军微微颔首,“八爷此言极是!”
  他是边关戍守的将军之一,西夏发难之时,恰东陵在邻近一个小国用兵,他和秦将军等几名将军负责带兵征战,并未赶上咸阳之战。
  后对小国之战告捷,收了这小国部分土地,便班师赶回咸阳相助,但那时睿王已大败西夏,十万军兵败西夏十五万军,虽兵力非殊,却也是以少胜多。
  又及后秦将军回朝向皇帝报告小国割地事宜,睿王赶回朝歌观看选妃大赛,他仍留疆驻守咸阳,问及咸阳里随睿王打过仗的一些守将,都赞这个年轻皇子极为富智谋,他那时已对睿王生了暗赏之心。如今见他聪敏稳重,心里不免又多了几分喜欢。
  倒是贤王愈急,一按睿王肩胳,“八弟!”
  睿王眸光一敛,道:“大哥,唯今之计,有三条路可走。”
  093 第四个方法
  一,查出押解路线,在路上将刺客家小杀掉。二,设法进入大牢杀死刺客。三,大哥主动向父皇请罪,坦言此事。”
  “不,第三个方法万万不可!”贤王和皇后闻言立即反对,贤王甚至拔高了声音。
  郎相叹了口气,缓缓道:“老夫倒赞成。”
  “爹爹,若羡儿向皇上承认谋害太子一事,大统之位就再也无望,皇上最忌手足相残。”皇后苦笑道。
  孔郎相冷笑,“皇后娘娘,你爹爹只知,主动认罪还能免去罪责,你可知若教皇上亲自证实此事,即使他顾念父子情份,死罪可免,这活罪必逃不了!”
  皇后气急,几将手中茶盏捏碎。却又无论如何不敢顶撞老父,遂又看向郎将军。贤王手握成拳,沉声道:“八弟所说的第一个办法,本王认为最好。这前两个办法也是本王曾经思虑过的。”
  郎将军却看向睿王,“计较既是八爷提出,八爷怎么说?”
  陂睿王弯腰一躬,温声道:“惊鸿惶恐,一直寻思着与相爷和将军说,二位爷子既直呼大哥的名讳,何不也唤小婿一声惊鸿?惊鸿既与霖铃成婚,便也是相爷和将军的小辈了。”
  郎霖铃心里一甜,郎相怒气稍歇,郎将军一笑,颔了首。
  贤王心谙睿王为他解围,朝他点了点头。
  郎霖铃走到郎相身旁,笑道:“好了,爷爷也别恼了,这气坏了身子,铃儿可舍不得。”
  郎相拍拍孙女的手,“还是你这小孙贴心。”
  郎霖铃一笑,又道:“爹爹,表哥的事,您先别问爷怎么说,您老人家倒是有什么意见。”
  郎将军伸手在桌上微微一敲,道:“羡儿说的不错,实则这第一个办法最好,只是,惊鸿既将后两个办法也列出,必是因为这第一个办法其实并不好为吧。”
  睿王点头,“将军所言极是。”
  他复看向贤王,后者却一脸不赞同,微微沉声道:“舅父、八弟此话怎讲?现时辰尚早,母后回宫让莫存丰设法在父皇那里探听,外祖父到大理寺与宗璞套话,只要有一处能探出路线便好办。”
  郎将军却皱了皱眉,睿王走到贤王面前,道:“大哥,这第一个办法虽好,时间却怕来不及。”
  “惊鸿自知鄙陋,并无雄志,与朝上诸官无甚往来,但平日好养些花草,宗大人也甚爱此道,私下倒有些交情。他年纪轻,为人又不逢迎不结私,能坐上大理寺卿之位,确实有他的一套方法。惊鸿估计,这押解路线,即便父皇也不知,除去宗璞和已被派出押解的差役,只怕再无第二人知道。”
  贤王嘴唇蠕动,睿王却似知道他心里所思,道:“宗璞这人轻易不受威胁,且孑然一身,并无家眷。二哥,若想在他身上拿到讯息,怕要花大功夫,现在时间却不多了。”
  贤王心里又慌又急,睿王说中了他心里的想法。他抄起手中案上茶具,狠狠摔到地上,冷笑道:“那本王便派人到大牢杀掉那两个刺客。”
  皇后深吸了口气,冷冷道:“正是如此!”
  睿王却道:“惊鸿认为,相爷的提议其实最稳妥。第三个方法过于冒险了,大哥,你试想一想,此刻大牢的守卫当如何?成最好,若败了呢?”
  郎霖铃轻轻一叹,接口道:“表哥,大牢必守卫森严,刺客杀刺客,若败,越多活口落到皇上手里,供出表哥你的机会就越大,你的处境更堪忧。况且,一旦让皇上得知,你两次行刺,毫无悔改之心,他必定大怒,这刑罚便难说了。”
  “正是如此啊!”郎相苦笑,“羡儿,你本有登基之机,如今看来却是无望了,也罢,你便向皇上认罪罢。”
  郎将军一站而起,道:“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贤王如负伤的兽,厉声怒吼,“不,本王宁愿一赌!我这便派人到大牢去杀了那两个人。”
  皇后走到贤王身边,哑声道:“我儿莫怒,母后一定会帮你,咱们这就派人到大牢去!”
  这名母仪天下的女子,此时两眼布满血丝,声音也已是一派狠戾。
  “慢着。”睿王刚拿起茶盏,复将盏子放下,道:“大哥,也许还有一法不用如此冒险却亦可行。”
  众人本已情绪焦躁,这时都一下震住,贤王又惊又喜,紧按着眼前这个比他更为高大的八弟的肩膀,迭声道:“八弟,你说。”
  “此法,需相爷相助。”睿王环了众人一眼,轻声道:“父皇要过去,刺客的家小也要被带到牢里去,宗璞,王太傅今日必都在牢里监看,相爷既可自由出入大牢,随身带上一名小厮也并非什么不可之事,届时相爷设法引父皇等人说话,那小厮可佯装掉了物事,到那牢口处去捡,并传一句话给那两名刺客,将行刺罪名引到宁王或夏王其中一人身上去便好。”
  贤王大喜,道:“此计大妙!那样,父皇便将暂把注意力转到那二人身上去,即使最后查出不过是诬告,本王却已筹得足够的时间想出万全之策将那两名刺客杀死灭口。”
  夜,刑部大牢。
  处处灯火通明,大牢外门围守了不下数百禁军侍卫,便是牢里也驻守了数十官兵。
  宗璞和王太傅二人就在牢门前的桌案侧低谈着。
  王太傅笑道:“今晚即能侦破此案,宗大人好本事。”
  宗璞一笑,“王大人莫再取消宗某了。”
  王太傅又道:“怎还不见皇上过来,郎相也未到。”
  宗璞眸光一深,嘴上只淡淡道:“待押解侍卫一到,宗某便立刻着人通知皇上,倒是郎相该到了才是,莫不是路上有事耽搁了?”
  094 千年的狐氅
  呵呵,这一说郎相,郎相可不是到了?”
  牢门口,郎相正带着一名青衫小厮走进来
  三人说着话,王太傅笑道:“郎相可真个老当益壮哪,这冰雪的天,您老倒盗起汗来。”
  抠郎相也笑了,“老夫府中有事晚了过来,怕皇上来了等,这紧赶慢赶的”
  那小厮赶紧从怀里掏出块帕子,却“啪”的一声响,有什么被帕子带了出来,宗璞和王太傅微微奇怪,那小厮“哟”的一声叫出来,“小姐的珠子。”
  二人只见一颗圆滚滚光澄澄的珠子滚下阶级,直往牢深处滚去。
  枭外间虽灯火通明,那深牢困着刺客的地方却是甚是昏暗。
  郎相一怒,斥道:“没用的东西,那是给铃儿小姐赏玩的小夜明珠子,还不快捡回来。”
  那小厮一惊,嘴里应着,三步作两步的一小溜跑下去
  王太傅笑道:“相爷对睿王妃可真好。”
  “家中孩子数这小孙对老夫最贴心,偏生这孩儿出生的时候身子骨又不好,老夫”郎相说着一顿,眼梢一瞥宗璞,后者正凝眸看着牢深处,他遂道:“宗大人莫不是信不过老夫的小厮?”
  宗璞目光一收,忙道:“宗璞不敢,只是怕这牢里昏黑,珠子小,那位小哥不好找。”
  郎相点了点头,三人又再聊开,说到宗璞如何将那刺客的家小找了出来。宗璞正待回答,却见那小厮快步走了上来。
  郎相拿过珠子,神色明显一松。
  突然,脚步声从门外传来,来的却是大侍卫长夏海冰。这位大侍卫长非同小可,统管宫中数万禁军侍卫。
  四人略一寒暄,夏海冰道:“皇上很快便过来,皇上言及只留我四人在此,相爷,这小厮怕是不能留了。”
  郎相点点头,随即吩咐那小厮先回去。
  那小厮领了命,出得牢门来,走了一段路,业着院中一处假山流水,树木盘桓,心想这深院大牢的,倒布置秀气,突听得一阵脚步声传来,他一怔,探看一看,却顿时吃了一惊。
  院门口,两个男子低谈着什么,走了进来。
  其中一人,脸面正好对着他,他看得清楚,那人容貌俊美明逸,眸深如墨雪,衣袂飘飘,一身郁秀如芝兰玉树,却正是太子。
  另一名男子,比太子矮一些,一身深衣,正侧脸和太子说着什么,他无法辨清,似乎是王贤,又似乎是方镜,却又似乎都不是。
  他自小跟在郎相身边,聪明机警,常随郎相出入宫廷,倒也认得些达官贵人,青年才俊,千金小姐。只是,太子旁边的人是谁?那身形确实有几分眼熟。他又不由得暗暗称奇,这深更半夜的,太子怎会到这大牢里来?
  他下意识闪身到假山洞中,透过缝隙看听去,只听得太子淡淡笑道:“倒毋须这刺客家小,孤已寻到证据向父皇证明,行刺一事是贤王所为。”
  小厮大吃一惊,他刚按相爷吩咐的,借捡夜明珠之际,走到那深牢门边,对倚木栅前的刺客耳语一句,将罪名推到夏王或宁王身上。
  那刺客低声问他是谁,他告诉他自己是贤王的人,让他必须配合贤王演好这场戏。
  这时,太子说,他另有证据——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